荀子“君子治世”思想探析
2021-01-14李晋李笋
李 晋 李 笋
(曲阜师范大学,山东 曲阜 273165;济宁学院,山东 济宁 272155)
余英时曾说:“儒学实际上就是君子之学。”[1]p271自孔子赋予“君子”一词真正的道德含义后,道德君子便成为儒家追求的最高最完满的理想人格,从孔子到荀子形成了先秦儒家丰富的君子思想。与孔孟不同,荀子生活于战国末年,历经百年的战争愈演愈烈,百姓生活苦不堪言,但天下大势循着“分久必合”的历史规律,“定于一”之趋势愈发明显,荀子以强烈的君子弘毅精神,自觉担负起拯救百姓与国家的历史重担,为建立一个和谐有序的理想社会而努力奋斗。在荀子的理想社会中,国家是由“君子”“圣人”来治理的,因为在荀子看来“君子”“圣人”有仁德,有智慧,是德性与理性的完美结合体,但由于“圣人”是理想中完美无瑕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几乎见不到,因此更具现实性的“君子”便成为荀子治世的最佳人选,于是荀子赋予“君子”以至高地位,便于其更好地发挥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
正是由于时代背景的不同,荀子能更敏锐地针砭时弊,对人性、政治、社会等提出了不同于孔孟的观点。荀子基于性恶提出的“化性起伪”与“治气养心”之术,以及他的后天修身学习思想,他的“礼法”思想、“王霸”之辨、“法先王”与“法后王”等治国方略更具有现实性与可操作性。荀子借由“君子”这一道德楷模来实现“外王”理想,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君子”治理思想。
一、君子修身治己
君子治世先治己,将自身修养好是治世的前提。荀子的君子修身治己从“人之性恶”出发,进而经过后天的“化性起伪”去恶存善,依据“礼”的标准“治气养心”,学习儒家仁义道德思想,诵经读礼,用礼法规范自身言行,完善修养自身,为治理国家提供扎实的根基。
(一)化性起伪
孔孟强调君子修养身心是遵循由内而外的路径,但荀子在人性源头问题上提出了“性恶说”,不同于孔子的“性相近”,更不同于孟子的“性善说”,他认为君子所具有的仁义道德并不是生而固有的自然属性,而是后天认真努力的结果。他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2]p3“伪”可解释为后天的、人为的,但“伪”并不单纯是人去恶存善的后天工具或外在途径,它是主体的一种内在潜藏属性,只有肯定“伪”为人之内在属性,“化性起伪”才有存在的正当合理性。因此,“‘伪’是人与动物的区别所在,是人能够超越其动物性而走向礼义之善的人性基础”[3]p155。
荀子讲“化性起伪”首先肯定了人的性情欲望。他说:“凡人有所一同: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4]p63荀子认为情欲是人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论禹桀都是存在七情六欲的,因此荀子并不主张完全的“寡欲”或“去欲”,而是根据一定的准则对人的欲望予以满足、加以引导来“导欲”与“节欲”,在合于礼法的前提下,给人的欲望留下相对发展的自由空间。
人的情欲总归是难免的,但可通过后天的“化性起伪”对人之性恶进行改造,以此来修身治己。荀子说:“性也者,吾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积也者,非吾所有也,然而可为也。注错习俗,所以化性也;并一而不二,所以成积也。习俗移志,安久移质。并一而不二,则通于神明,参与天地矣。”[4]p143-144人不能决定自己先天本性为善或为恶,但可以通过自身的后天学习来进行改造,“以弘道为核心的儒家思想更是要通过人的主体意识之张扬得以实现”[5]p115,即充分发挥个人主体的能动性,将学习内化为一种主体自觉行为,一心一意、坚持不懈地学习儒家仁义道德,践行正确的礼义,以此来改变原有的自然本性,提升自身素质,就能通过“化性起伪”使自己成为君子甚或圣人。值得注意的是,“荀子的‘化性起伪’可以理解为对人性的优化与美化,而不是对人性的扭曲和扼杀”[2]p19。
(二)治气养心
荀子基于“性恶”提出“化性起伪”,如何把握“伪”才能做到去恶向善?荀子说:“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出令而无所受令。自禁也,自使也,自夺也,自取也,自行也,自止也。故口可劫而使墨云,形可劫而使诎申,心不可劫而使易意,是之则受,非之则辞。”[4]p397-398荀子认为“化性起伪”的关键就在于主体内心的把握,心为形之君,神明之主,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心而发,受心所辖,主体为善或为恶都取决于内心的思虑选择,因此“心”为“化性起伪”之关键。
关于“心”的探讨一直是儒家深入研究的大问题,孔子强调的“非礼勿视、勿听、勿言、勿动”,不是单纯服从某些外在规定,而是出于主体内心的自愿自觉行为;孟子深究内心以探讨仁义礼智四德之原,提出修心以修身;荀子讲求“治气”以“养心”“正心”,如果“心”都不端正,终究成不了君子圣人,进而形成了“治气养心”之说。他说:“凡治气养心之术,莫径由礼,莫要得师,莫神一好。”[4]p26-27荀子认为“治气养心”最直接的途径便是遵循“礼”的准则,通过“礼”来调整自身充盈或不足的地方,使“气”保持为中正平和之“气”,以“治气”来逐渐改变“心”,使“心”保持端正,久而久之,就会成为向善为美、行仁为义的“君子之心”。
在“治气养心”过程中,荀子进而提出了“诚心”这一概念,他说:“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惟仁之为守,唯义之为行。诚心守仁则形,形则神,神则能化矣;诚心行义则理,理则明,明则能变矣。变化代兴,谓之天德。”[4]p46荀子认为君子养心的关键在于使心“诚”,诚心即保持心的本然状态,心在接纳很多新旧知识的同时,依然能够择善从之,守仁行义,是因为心有“虚壹而静”的特征,心有能力在众多纷扰中保持清醒理智,始终认准仁义标准,坚持不懈地将其践行下去,故而荀子说“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荀子的君子修身治己从性恶出发,持有一颗“诚心”来对自己的“性”进行后天之“伪”,通过合理适当的“伪”,呈现出人性之美善,营造出和谐美好的社会氛围。“治气养心”是“化性起伪”的重要内容,“化性起伪”是成为君子的必经之途,为君子治理社会国家奠定了深厚的个人素养根基。
(三)好学问道
《荀子•劝学》载:“君子曰:学不可以已。”[4]p1荀子从其人性论出发,认为只有通过后天学习才能使人向善成为君子,并且学习是不能半途而废的无止境过程。“化性起伪”“治气养心”就是遵循由外向内,进而由内而外双向修养路径来改变自身。对于学习问道,荀子提出了一系列观点和看法。
荀子对于“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的回答是:只有通过学习来实现贵、智、富,可见在荀子看来学习是提升自身,改变社会地位,改变人生的唯一方法。对于学习内容,荀子说:“其数则视乎诵经,终乎读礼。”[4]p11儒家的诗书礼乐和仁义道德成为必要的学习内容,并且将学“礼”的重要性凸显了出来。对于学习目的,荀子认为就是要提高自身道德素养,培养更多的“君子”“圣人”,以更好地实现“外王”理想。
在成为君子的学习道路中,除了自身态度的端正,还要讲求学习方法。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4]p8学习首先在于长期的积累,只有付出时间与精力,不断地训练实践,功夫下到了,才能具备深厚的知识功底,最终知识通过长期的积少成多,由量变达成质变,由常人“积”成君子。除了讲求“积”的功夫,荀子还强调在学习过程中要保持一心一意,专心致志。《荀子·劝学》载:“齋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故君子结于一也。”[4]p8-10荀子以蚯蚓为例来论述用心专一的必要性,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保持一颗专一学习的心,不浮躁,不三心二意,对学习内容也要持专一的态度。因此荀子说君子应当专一,把心思凝聚于一点,这样才能学得长久学得扎实。
荀子“君子”好学问道的道德修养路途漫长且艰难,个体需充分发挥主体意识把握好自身,锲而不舍的专一学习。除此之外,荀子还特别注重“师法”,一个好老师的引导会使学习事半功倍,礼法能使自身言行更加标准,他说:“有师法者,人之大宝也;无师法者,人之大殃也。人无师法,则隆性矣;有师法,则隆积矣。”[4]p143老师的引导与礼法的约束能使常人离君子理想人格更进一步,成为君子的能更好发挥自身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荀子隆礼尊师,他笔下的老师以身正仪,一言一行都合乎礼义的规定,具有道德人格典范的作用,因此荀子认为君子的学习问道应讲求“师法”。
荀子认为,个体通过后天“化性起伪”“治气养心”“好学问道”等努力成为君子后,就应自觉担负起治理天下为民父母的责任,故而君子在修身治己之后踏上了发挥社会价值的伟大征程。
二、君子礼法正国
在荀子看来“礼义”“礼法”和“君子”是三大治世法宝,“礼法”为荀子的“王者之法”,“君子”为荀子的“王者之人”,由“王者之人”推行实施“王者之法”,以建立有“礼义”、行“王道”、和谐有序的理想社会。
(一)隆礼法,重礼义
荀子讲“君子”离不开“礼法”,“礼法”造就“君子”,“君子”推行实施“礼法”,通过“隆礼法,重礼义”来治理国家社会,二者互为始终,缺一不可。
《荀子•王霸》曰:“国无礼则不正。”[4]p209荀子首先强调了“礼”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性,国家没有礼就无法得到治理。进而荀子提出了国家命运系于礼法的观点:“故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4]p291战国末年,想要单纯依靠推行儒家的仁义道德来实现有序社会已不现实,故而荀子凭借其敏锐的政治触觉提出了以“礼”治国。“礼”所包含的就是治国的基本纲领与基本原则,通过“礼”的推行实施,使得长幼贵贱有序,贫富轻重有称,社会和谐有序,故而荀子将其视为“王者之法”。
荀子说:“人君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4]p291君主强化礼义,重视法度,尊重贤人,爱护百姓就可以实现“王霸”,其中的贤人便多指君子,君子推行礼法辅佐君主实现“王道”社会。
荀子说:“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遍矣;无君子,则法虽具,失先后之施,不能应事之变,足以乱矣。”[4]p230“法”是荀子重视的治国工具,是“礼”的延伸与辅助,而“君子”更是荀子所重视的治国人才。荀子将“君子”视为“法之原”,认为法治是由君子等人才所创造的,可见君子在荀子的理想社会中拥有着极高的社会政治地位,同时肩负治理国家的重任。“故械数者,治之流也,非治之原也;君子者,治之原也。”[4]p232如果只有完备的法律,而没有君子去谋划实施,再多的法律条例也产生不了应有的效果,因为治理的关键不是“法”本身,而是君子本人,“法”是相对固定不变的,而人是灵活多变的,君子根据具体情况以礼义应变,既保证礼法地位又不失礼法权威,因此,荀子说“君子”为“治之原”。
荀子还将君子视为礼义之始:“天地者,生之始也;礼义者,治之始也;君子者,礼义之始也……君子者,天地之参也,万物之总也,民之父母也。”[4]p163礼义礼法是治国之关键,而君子是行礼义礼法之关键。进而“‘君子’被提到了与天地参,为礼义即人文之始的高度,其对主体人格的社会政治功能的强调,可以说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6]p331。一个人成为君子,理应获得与其才能品德相符合的社会地位,与此同时,君子也被赋予了社会管理者与领导者的重任,因此君子应握好“礼”与“法”两把宝剑,将其价值发挥至最大。
(二)尽君道,辅“王霸”
“君子”为人臣子居高位,其职责便是坚守为臣之道,谏诤辅弼道重于君,以自身才能辅佐君主实现“王霸”之道。
“事人而不顺者,不疾者也;疾而不顺者,不敬者也;敬而不顺者,不忠者也;忠而不顺者,无功者也;有功而不顺者,无德者也。”[4]p353-354这几种行为是君子身为人臣所不为的,因此侍奉君主,君子会心怀恭敬与忠诚之心,用道德感化君主,顺从侍奉君主的德行。但君子的顺从并不是不分是非无原则的向权威低头,而是要求君主本身的抉择明智且合乎道义,利于百姓国家的生存与发展。只有这样,作为臣子的君子才会顺从君主且竭力辅佐,如若君主有过错,君子是不会一味的顺从,他们敢于与君主争辩甚至于违背君主意志,只为使君主做出正确的选择。
君子为臣之道关键还在于其敬人有道,正如《荀子•君道》所言:“君子安礼、乐利,谨慎而无斗怒,是以百举不过也。”[4]p256-257君子安守礼节,言行谨慎,上对君主忠诚恭敬有礼,下不与其他臣子相互争斗,恪尽职守,帮助君主建功立业,实现“王霸”之道。
孔子主张仁政德治,孟子以“不忍人之心”推及“行不忍人之政”,提出行“仁政”行“王道”,但到荀子之时,现实情况使得“王道”的实现离人们越来越远,荀子退而求其次,将“霸道”列为“王道”次一级的选项以供选择。“与孟子在王霸之别上的态度鲜明对比,荀子在王霸之别上的态度就更为模糊,他秉承儒家尊王道的传统,但也不黜霸。对此,最普遍的解释就是荀子是现实主义者,王道霸道之间只是程度之别,霸道有进一步实现王道的可能性”,[7]p682-683“王道”仍旧是荀子奋斗的最高理想目标。
荀子说:“故用国者,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4]p202王道以“立义”为根基,霸道以“立信”为根基,义与信为王霸之道的内在道德支撑力量,因此身处统治地位的君主或君子应树立道义与诚信,实现“霸道”以通向“王道”。
荀子身处社会剧烈变革时期,仅凭君主个人根本无法承担治国之重任,“王霸”之道同样需要依靠群体力量来实现,因此君主重用什么样的人便成为国之兴衰的关键因素。荀子说:“与积礼义之君子为之则王,与端诚信全之士为之则霸,与权谋倾覆之人为之则亡。”[4]p209如果君主与长期积累礼义的君子一起治理国家就能实现王道,与诚信全能的士人一起治理国家就能实现霸道,可见君子是辅佐君王治理国家的最佳人选。
在荀子所追寻的“王道”理想社会中,有了“礼义,礼法”的治理,天下才变得更加有序美好,而这些礼法制度本身就是由人所创造,然后由人推行实施,社会的治理关键仍然在于人本身。君子作为荀子理想的治世人才,他们在创造礼义的同时,身体力行,将礼法贯彻于实践中,没有君子,国家就无法治理好,因此荀子将君子视为“人主之宝,王霸之佐”。
(三)法先王,法后王
荀子主张以“王者之人”行“王者之法”,而“王者之法”是怎样制定的呢?荀子说:“百王之道,后王是也。君子审后王之道,而论于百王之前,若端拜而议。”[4]p48荀子明确提出“法后王”主张,君子审察于后王的道,因为前代百王的治国之道在后王那里都可以看到。那么荀子所说的“后王”具体指什么?荀子认为“文久而息,节族久而绝,守法数之有司极而褫”,越往前的历史可信度越不高,因为史料的缺乏或史料本身就是不可信的,因此他对夏商周三代以前的“道”就持怀疑态度。夏商周三代以后,礼法的制定相对完备且保存完整,距离荀子生活年代越近,史料保存越完整,真实性与可信性越高,所以荀子所指的“后王”乃三代中制定礼法且距离荀子最近的王,即“周成王等西周盛世之贤君”[8]p20。
荀子主张“法后王”,但他并不反对“法先王”。所谓“先王”,荀子明确为:尧、舜、禹、汤、周文王、周武王。荀子说:“法先王,统礼义,一制度;以浅持博,以古持今,以一持万。”[4]p140继承先王礼义的传统,借鉴古人以应对当今现实,可见荀子本身也是效法先王的。《荀子•非相》曰:“凡言不合先王,不顺礼义,谓之奸言;虽辩,君子不听。”[4]p83在荀子看来凡是不合于先王之道的,不遵守礼义规定的,君子是不会听信的。“先王”是君子制“礼义”寻“王道”的源头与依据。
那么,君子如何处理“法先王”与“法后王”的关系呢?荀子认为首先应对先王之道“比中而行”。何为“中”?“中”是孔孟荀等儒者追求的最高人生境界,是儒家之道的精髓所在,万事万物的运行都讲求不偏不倚的适中。荀子说:“先王之道,仁之隆也,比中而行之。”[4]p122先王的道也是顺着“中”的原则实施,“中”有恰当、合理之意,因此君子依据先王合理的道,行合理的事即可,换句话说就是继承先王之道的精华部分。其次荀子认为还应与时俱进,保持“先王之道”的时代性与先进性,使其在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中始终具有生命力。“百王之无变,足以为道贯。一废一起,应之以贯,理贯不乱。不知贯,不知应变。贯之大体未尝亡也”,[4]p318将“先王”与“后王”连贯在一起,将古今对接起来,将传统性与时代性统一起来,这样制定出来的礼义礼法才有价值。“荀子的‘法先王’与‘法后王’含义是不一样的,但却又是辩证统一的,是古与今的辩证统一,是继承发扬传统与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辩证统一”。[2]p160因此,君子在法“先王”“后王”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能动性,把握好其中的辩证关系,制定出合理的“王者之法”。
三、荀子“君子”治理思想的当代价值
荀子的“君子”作为社会精英群体的代表,他们在修身治己与治国治世的过程中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对于自身,君子注重修养自己的内在品德与才能,不管身处何种境遇,外在权势与地位都不能使他们丧失自身所坚守的道德原则,他们一心学习,不断的集聚自身内在涵养,提高自身价值,一言一行都遵守礼义规定,忠诚侍君,宽容待下,不图私利,心怀天下,以至于他们能做到不僈不刿,不争不激,不胜不暴,柔从而不流,恭敬谨慎而容,处理事情恰到好处,完美的掌握适中原则,达到了“全”与“粹”的境界。荀子的“君子”作为儒家所推崇的道德理想人格,其社会导向作用尤其明显,不仅对加强当代公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新时代公民与发挥道德榜样作用具有重大意义,也为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对于治理社会国家,君子扮演了君王的左膀右臂,他们作为荀子理想社会中的管理者,自觉担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在乱世之中逆流而上,他们创造礼义礼法,身体力行,推行礼法,以礼法治国,给后世留下丰富的礼治思想。荀子的“君子”礼法治世思想一方面对于加强当代法治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借鉴意义,另一方面有助于增强为官者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以更好地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荀子作为先秦儒家的集大成者,从其人之性恶出发,主张通过后天学习成为君子圣人,进而以君子为理想的治世主体,制礼作法,辅佐君王行“王霸”之道,在乱世中开太平。荀子的“君子治世”思想博大精深,历久弥新,至今仍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