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世纪德国女性音乐教育及其发展刍议——兼论当代中国高等音乐教育

2021-01-14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音乐家世纪德国

黄 玥

(1.合肥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合肥 230601;2.上海音乐学院 研究生部,上海 200031)

19世纪德国女性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合格的妻子和母亲。在这种情况下,女性接受音乐教育是非常困难的,其方式也有着很大差异。经过发展,德国的音乐教育彻底转变为高度发展的状态。研究19世纪德国女性音乐教育状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梳理德国音乐教育的发展情况,并反思当代中国的高等音乐教育。

1 19世纪德国女性音乐教育

德国中世纪的教育由教会垄断,主要传授宗教知识,音乐教育以咏诵圣经需要的歌唱为主。随着宗教改革,德国的教育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教育的控制权由教会逐步转变为国家,并大力推行义务教育,音乐教育也被列入必修科目。同时,出现了一些教育团体,这些团体培养女性的思想观念,并提高她们的家务技能。至启蒙运动时,德国女性教育虽有所发展,但仍带有明显的阶级和性别烙印。至19世纪,社会对于女性教育的观念仍非常狭隘,从当时女性音乐教育的观念和方式、女性音乐家的处境两方面可以看出当时女性教育的状况。

1.1 女性音乐教育的观念和方式

在女性音乐教育观念方面,19世纪人们对于女性的期待和教育的培养方向是让其成为合格的妻子和母亲,而并不是将她培养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一些言论可以看出,这是当时社会的主流观点和妇女接受教育所遵循的主旨。例如,奥诺雷·德·巴尔扎克(Honoré de Balzac)曾提醒男人们不要给妻子受教育的机会。[1]131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也有相同的观点,他认为:“女人所受的全部教育应当和男人有关……女人是为了委身于男人,忍受他的不公正而造出来的。”[1]103在基本教育都不能保证的情况下,女性要想接受音乐方面的教育就更难了。

在女性音乐教育的方式方面,普通女性和贵族女性有很大差异。普通女性主要通过学校教育的方式接受音乐教育。德国初等教育的全面普及促进了女子中学教育的缓慢发展,而高级女子学校则成为一种发展较快的新生事物。同时,各类女子职业教育发展起来,并且经过旁听课程、对大学进行课程改革等一系列的努力,高等教育也逐步向女性开放了。但19世纪学校的音乐教育还是以歌唱课为主,重视音乐与宗教的联系,教师水平参差不齐。

贵族女性主要通过家庭教育的方式接受音乐教育。成长于优裕家庭的女性,自然有条件接受良好的音乐教育。家庭教师中不乏名师,其中也包括肖邦和李斯特这样的大师。而音乐世家、贵族家庭或修道院这样的环境,也非常适合女性音乐家的成长。但这些贵族女性学习音乐是为了成为上流社会的淑女,而不是职业音乐家。

1.2 女性音乐家的处境

在19世纪以男权为统领的社会现实下,不仅女性接受音乐教育很困难,女性职业音乐家们也面临着性别偏见和多重角色的压力。这导致女性音乐家们的创作举步维艰,她们的才能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首先,她们面临着性别偏见。当时的社会存在着性别偏见和女性劣等性的观念。这种性别偏见不仅表现为男性对女性的偏见,还表现为女性音乐家们对自我创作能力的否定。当时男性认为女性天生不适合创作,这种观点曾一直持续到20世纪中叶,甚至是70年代。“为了证明女人在这一方面的劣等性,反对女权的人们不惜利用宗教、哲学和神学,还运用了生物学、试验心理学等学科理论进行证明。他们最多愿意给另一个性别‘有差别的平等’,即女性与男性平等权的讨论是以男性特征为前提的,并把女性放在低于男性的地位上。”[2]

在男权社会下,甚至连女性音乐家自己都存在着对于性别的自卑和否定。以19 世纪著名的女性音乐家克拉拉·舒曼(Clara Schumann)为例,她从11岁时就开始作曲,并以演奏家的身份响誉欧洲乐坛。即使是这样一位伟大的音乐家,她对自己的创作能力都曾一度持怀疑态度。

其次,她们面临着多重角色的压力。女性的多重角色使她们在当时以男性和家庭为中心的主导思想下,着力于管理家庭、抚育子女、扶持丈夫等方面的工作,很难有精力坚持创作。法国存在主义的女权作家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说:“男人、家庭和社会把女人禁锢在厨房里、婴儿边和婚床上,这就剥夺了她与他并肩攀登智力高峰的机会。家务劳动,由于可以和母性事务协调一致,注定要由她来干,同时又把她禁锢在重复性和内在性之中。它们千篇一律地、日复一日地重复着,这种情况经历了一个又一个世纪,几乎毫无变化地延续下来。家务劳动产生不出任何新的东西。”[2]

2 德国音乐教育的发展

随着工业化和女性主义的发展,女性的地位有所提升,19世纪德国女性音乐教育得到了发展,从而改善了女性音乐家的处境。同时,经过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德国整体音乐教育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2.1 19世纪德国女性音乐教育的发展

在工业化时期,帝国统一、经济快速发展、观念逐渐开放等一系列巨大变革在推动德国文化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改善了女性的教育和生活状况。而女性主义的兴起更是有着巨大的作用,女权主义者极力呼吁为女性提供更好的教育和工作机会,使得社会对于女性的传统观念得到转变。并且为适应工作需要,女性自身也主动追求更好的教育。

2.1.1 工业化发展对女性教育的促进

工业化发展对女性教育的改善主要体现在社会发展和女性自身两方面。

首先,在社会发展方面,女性教育水平全面提高,扩大了女性的就业选择,更多女性参与到推动工业化的进程中。有两方面因素促进了工作的现代化和劳动方式的转变,从而促进了这一过程:一是“劳动力的集中化和分工细化,以及工作实践的‘非技能化’”;二是“新技术及新机器的发明与使用。”[3]

19世纪中期以后,许多行业都出现了女性。一些以往被认为不适合女性的行业,如学术、医学、法律和商业等,也都逐渐向女性开放;而在一些以往就被认为适合女性的行业(如教师等)中,女性的数量大大增加。至19世纪后半期,女教师人数占比已超过五成。其中,女子学校的教师几乎全是女性,她们多经过专业培训并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另外,没有经济压力、无需工作的中产阶级女性也不再局限于家庭,而是积极投身于慈善事业,并开始学习管理、筹集资金、举行活动等知识,扩展了眼界。

其次,在女性自身方面,教育的发展有利于实现其自身价值。在17、18世纪的德国,婚姻束缚了女性,女孩婚后根本无法接受教育和参与社会活动。当时社会普遍认为丈夫是家庭的代表和中心,而女性只是依附者。19世纪中叶以后,女性也开始承担起养家的角色,经济上的独立使女性的家庭和社会地位得到了提升,也促进了女性自身观念的改变和自我价值的体现。

2.1.2 女性主义兴起对女性音乐教育的改善

女性主义运动最初是要扭转妇女被男人边缘化或服从于男人的状况,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形式中,建构一个更为平等和包容的社会。[4]在著名女权领袖奥兰普·德古热(Olympe de Gouges)于1791年发表《女权宣言》时,女性主义运动就已开始。18世纪后期在巴黎出现了女权俱乐部,19世纪女权主义逐步成为组织性的社会运动。女性主义理论可以追溯到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Mary Wollstonecraft)1792年出版的《维护妇女权利》。1960年底政治动荡期间,女性主义批评在西方出现了。

在音乐领域,20世纪70年代的音乐学家们开始重新研究女性作曲家;80年代女性主义成为音乐学的主要关注对象;80至90年代苏珊·麦克拉蕊(Susan McClary)、玛西亚·希特伦 (Marcia J.Citron)、露丝·索莉 (Ruth A.Solie)等人开始研究过去女性作曲家被边缘化的文化原因。

在19世纪,女性主义的兴起进一步促进了女性音乐教育的快速发展。一方面,这一时期大量的国立音乐学校建立。威尼斯(ospedali)和建立在德国、法国的旨在培养专业歌唱家的音乐学校是19世纪最早的音乐学校。在德国,从1843年成立第一所莱比锡音乐学校开始,科隆、柏林和法兰克福等音乐学校相继成立。另一方面,这一时期学习音乐的女性学生数量得到大幅度增长,男女生比例也从一开始的“男多女少”转变为了“女多男少”。据统计,“当莱比锡音乐学院于1843年成立的时候,第一个班由33名男性和11名女性学生组成。到了1868年,也就是在它成立25年之后,这所音乐学校已经有1 420 名学生毕业:其中有975名男性和445名女性。到了1878 年,也就是法兰克福的Hoch音乐学校成立的第一年,这里有97名女性和42名男性。”[5]

在这些学校中,男女是分开接受教育的。一开始对于女性的培养是偏向于表演人才,而非作曲家和指挥家的,且很多音乐学校会根据性别区分课程。从1883年开始,这种观念发生了变化。

这些音乐学校的建立对女性音乐教育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它使更多女性有机会接受音乐教育,为培养女性音乐家创造了更好的环境,也为职业女性音乐家们提供了更多的教学机会。

2.2 德国整体音乐教育的发展

从19世纪至今,德国音乐教育发展迅速,主要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分别是威廉·冯·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教育改革时期、科海赐史马(Kretzschmar)教育改革时期、凯思腾波克(Leo Kestenberg)教育改革时期、二战后时期,以及当代时期。德国音乐教育在每个时期都进行了发展和改革,逐步建立起如今完善的教育系统和课程体系。

在不同发展阶段中,音乐的作用也在不断发生改变。洪堡时期的音乐教育以学校歌唱课为主,其目的是通过音乐达到对学生进行道德、宗教和政治教育的作用;20世纪初科海赐史马时期的音乐教育与洪堡时期相比,提倡全面的艺术教育,而不再是单一的歌唱课,课程的内容也更为丰富,音乐的作用逐步从洪堡时期通过音乐达到教育的目的转变为对音乐本体的教育;一战后凯思腾波克时期将音乐与教育看的同等重要,强调音乐和文化之间的联系;二战后缪斯理念开始回归,逐步重视美育的重要性和音乐的教育功能;当代的音乐教育重视能力的培养和音乐文化的传承,多样的教育形式和不同层次的音乐教育相互补充、协调发展。

3 对我国高等音乐教育的启示

进行德国音乐教育发展的研究,对我国音乐教育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德国音乐教育通过不断的改革教学、注重实践、严格考核和强化学生素质等方式,使音乐教育逐步多样化、系统化和科学化,并使音乐课成为了与其他学科同等重要的课程。德国音乐教育的发展经验对提高我国高等音乐教育的水平具有借鉴和启示作用。

3.1 教学改革

教师是教学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德国音乐教育非常重视师资培养,且是以优良的师资为保障的,这一点无论是从19世纪还是从当今德国的教育中都可以得到证实。19世纪处于工业化发展和社会变革时期,这一时期德国通过大力发展教育和培养师资来振兴国力。至1840年,普鲁士计有38所师资培训学院和7所“辅助师资培训学院”,其中还有许多曾受裴斯泰洛齐思想影响的优秀教师。[6]当今德国教育依然非常重视师资培养,且中小学音乐课没有统一教材,教学内容也较为灵活,这些都需要教师具备全面的音乐素养和很强的教学能力。

19世纪德国教育发展和师资培养是与社会需要相结合的,这一点对当今我国的音乐教育同样适用。我国高等音乐院校和高等院校(尤其是师范院校)的音乐专业承担着培养中小学音乐师资的主要任务,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中小学音乐教师。但目前的人才培养并不能满足这一要求。

借鉴德国音乐教育的经验,笔者认为,我国高等音乐教育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教学改革,以培养更符合社会需求的中小学音乐教师。教学改革应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从教学形式、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着手,分层建构合理的、多方位的、培养综合能力的课程体系,以培养高素质的师资。教学形式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按专业进行分班授课;教学方式应从课内教师讲授模式,转变为课内外教学与艺术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应多样化,并通过建立曲目库的方式,培养学生自主选曲的能力;考核评价体系应多元化,将过程性评价与多样化评价相结合。

3.2 实践环节

德国高等音乐教育非常重视实践,这使其毕业生可以快速适应工作岗位,也使其高等音乐教育与中小学音乐教育紧密相连。目前,我国高等音乐教育相比德国来说,实践环节在整个教学中占比太少。笔者曾参与中德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合作洽谈,在洽谈中就遭遇了中德课程学分很难置换的问题。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在德国高等音乐教育中,学生实践环节占比很大、开设的其他课程相对较少,而我国的情况正好相反。

借鉴德国音乐教育的经验,笔者认为,我国高等音乐教育可以从两方面采取措施,来改进学生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一是应在课内和课外都加大实践环节的学时和占比,在课内多给学生实践机会,在课外带领学生走进中小学课堂,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二是可以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的经验,由学校和实习单位共同完成音乐人才的培养。实习单位可以包括中小学、企事业单位和艺术培训机构等。当学生进入实习单位时,他们也将具有学生和教师,或学生和企业员工的双重身份,这有利于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也有利于加强高校与中小学之间的联系。

3.3 考核制度

德国高校对音乐专业学生的考核是非常严格的。学生在校期间要经历多场不同规模的考试,这些考试可以全面考察学生是否真正具备从事相关工作的能力。如对于主修乐器的学生,考核的曲目范围很广、风格多样,主要考核学生的音乐修养、专业曲目的涉猎情况、演奏技术水平、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以及快速学习新作品的能力等。

德国高校对音乐专业教师的聘任和考核亦非常严格。19世纪德国高校聘任的教授要具备较高的学术声望;“编外讲师入职的条件不断提高。申请者除进行公开授课外,还需提供除博士论文之外的研究成果。”[7]即使是高水平的教师和音乐家在任职期间,都需要通过不断积累成果来获得学术声望,并经历各种严格的考核。借鉴德国音乐教育的经验,笔者认为,我国高等音乐教育需要完善对学生和教师的考核制度,以不断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保证教学质量。首先,可以提高对音乐专业学生各层级考试的要求。这些考试应包括单元测验、期中、期末、学业中期、资格和毕业等考试。可以通过扩大曲目范围、增加曲目难度、规定曲目风格,以及添加音乐素养、即兴演奏、视奏、新作品和合作考试等方式,来考核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水平。同时,还要严控过程性考试,严格管理学生的平时学习情况。其次,可以通过定期举办技能性考试、专业水平测试和音乐会等方式,促使学生和教师不断提升其专业能力。另外,还应完善对音乐专业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情况的考评,并建立同步的激励措施,从而在不断反思中提升高校的学术资本、激发教师的研究热情。19世纪德国高校秉承着“没有研究的教学”和“没有教学的研究”都不能称之为高校教育的理念,高等教育注重教学与研究相结合,他们将之作为高校学术资本提升的重要途径。

3.4 素质教育

德国非常重视素质教育,这在德国整体音乐教育发展和19世纪德国女性音乐教育中都有所体现。纵观德国整体音乐教育的发展,为了实现对于人能力和素质的培养,音乐的功能一直是探讨的重点。随着不断的教学改革,德国音乐教育越来越强调美育的重要性和学生能力的培养。19世纪德国贵族女性学习音乐也主要是培养其自身的素质。

我国目前也很重视素质教育。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已明确指出,素质教育贯穿于各层级、各阶段的教育中。因此,素质教育不是仅靠基础教育阶段就可以解决的,还需要进一步在高等教育中落实、推进。借鉴德国音乐教育的经验,笔者认为,我国高等音乐教育需要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同时,中小学需要合理实施相关政策,落实素质教育,以做好从中小学至大学学生素质教育的贯通培养。首先,我国高校音乐专业学生普遍存在对专业之外的知识储备不足、素养不够的问题,也常因此阻碍专业能力的提升。故高等音乐教育除了重视对于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还应加强音乐之外的艺术类课程或通识类课程的教学,从而全面开发学生的潜能,提升学生的素质。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时,还应平衡好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安排好课程比例,以促进两者协调、互补的发展。其次,我国已出台相关政策,将音乐纳入了中考的考试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小学音乐课一直以来被当作副科的境况,使中小学对音乐课的重视程度有所提升,但也需要中小学在具体实施政策时把握好度,不要反过来将音乐教育应试化,走向另一个极端。应在中小学音乐课中真正落实美育和素质教育,从而与大学素质教育很好地衔接起来。

4 结 语

19世纪之前,社会对于女性教育的观点普遍非常狭隘,妇女接受教育遵循的主旨是成为合格的妻子和母亲。德国普通女性的音乐教育以学校歌唱课为主,教师水平参差不齐;贵族女性能够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但这也只是为了成为上流社会的淑女而已。由于性别的偏见和多重角色的压力,当时女性音乐家们的处境非常艰难,她们只能在性别差异的夹缝中创作自己的作品,且大部分作品得不到发表。在男权社会下,甚至连女性音乐家自己都存在着对于性别的自卑和否定。

随着工业化和女性主义的发展,女性的家庭及社会地位得到了提升,19世纪德国女性音乐教育得到了改善,大量音乐学校的建立也为女性音乐家的培养创造了新的环境。通过不断的教育改革,德国整体音乐教育水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德国音乐教育的发展经验对我国高等音乐教育具有启示作用。借鉴德国音乐教育的经验,希望在促进高等音乐教育体系综合发展的同时,亦能推动基础音乐教育的发展。

猜你喜欢

音乐家世纪德国
从默默无闻到遐迩闻名的音乐家
世纪赞歌
姚铜(音乐家)
20世纪50年代的春节都忙啥
我们在德国怎么扔垃圾
My School Life
在德国喝啤酒
世纪中国梦
“梦梦”“娇庆”德国行
开始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