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治修辞与示现文本建构

2021-01-14吴礼权高宇虹

关键词:梁惠王建构文本

吴礼权,高宇虹

(复旦大学a.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b.中文系,上海 200433)

“政治修辞”跟“日常修辞”一样,都是交际者(说写者或曰表达者)为了实现达意传情效果最大化,充分利用语言文字的一切可能性,在表达上极尽创意造言之努力的一种语言活动。不过,由于修辞主体存在差异,“政治修辞”与“日常修辞”也是有所差别的。

“政治修辞”的主体是“政治人”,“日常修辞”的主体是“自然人”。所谓“政治人”,从言语交际学的视角看,就是一个“具有特殊身份的‘交际者’或曰‘说写者’。只不过,跟普通的交际者(或曰‘说写者’)不同,这个交际者不是普通的自然人,而是一个具有特定政治身份的人,或是在特定的政治情境下临时被赋予了政治人角色身份的人。前者我们可以将之称为‘职业政治人’,后者可以称之为‘角色政治人’。”[1]所谓“自然人”,就是没有特定政治身份的普通人。“政治人”在政治交际活动中“为了达到特定的政治交际目标而应合特定题旨情境,发挥创意造言的智慧,有效调动语言资源,动用一切有效的表达手法,为实现达意传情效果最大化而在语言文字表达上所作的一切经营努力”[1],称之为“政治修辞”。“自然人”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提升传情达意的效果而适应特定的题旨情境,在语言文字的经营上有所努力。这种语言文字经营上的努力”[2],称之为“日常修辞”。

从古往今来的修辞实践来看,无论是“日常修辞”,还是“政治修辞”,都会运用到一种修辞手法,这就是“示现”。不过,应该指出的是,“自然人”在“日常修辞”中通过“示现”修辞手法的运用而建构的示现文本,跟“政治人”在“政治修辞”中通过“示现”修辞手法的运用而建构示现文本,在目标预期上是有所差异的。“日常修辞”中的“示现”文本建构,大多追求的是达意的生动形象、如临其境的审美境界,而“政治修辞”中的示现文本建构,则大多是追求某种政治功利目标,实现预支未来的政治目标预期。

一、示现的类别及其修辞功能

示现,是一种“将未见未闻的事象叙写得如见如闻、生动真切”[3]107的修辞手法。以示现手法建构的修辞文本,称为示现修辞文本。

从叙写内容与现实的关系上看,示现一般可以分为“追述的示现”“预言的示现”“悬想的示现”三类。

所谓“追述的示现”,是指在语言表达中,凭借表达者已有的知识或经验,通过联想与想象,“把过去的事迹说得仿佛还在眼前一样”[4]124。例如:

我悠然地望着天,我的心就恍然回到往古的年代,那时候必然也是一个久雨后的晴天,一个村野之人,在耕作之余,到禾场上去晒太阳。他的小狗在他的身旁打着滚,弄得一身是草。他酣然地躺着、傻傻地笑着,觉得没有人经历过这样的幸福。于是,他兴奋起来,喘着气去叩王室的门,要把这宗秘密公布出来。他万万没有想到所有听见的人都掩袖窃笑,从此把它当作一个典故来打趣。(张晓风《画晴》)

上引这段文字中“写到的那个发现幸福秘密的古代农夫的故事,并非作者所亲眼目睹,然而却被写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这明显是作者根据流传的典故想象加工出来的”[3]108,属于典型的“追述的示现”。

所谓“预言的示现”,是指在语言表达中,凭借表达者已有的知识或经验,通过联想与想象,“把未来的事情说得好像已经摆在眼前一样”[4]124。例如:

我仿佛能够看见,在摩天大楼的阳台上,见义勇为者以已逝老人捐献的角膜,以复明的眼睛俯视楼下的一幕幕新景——

在街心公园与人合影的据说是克隆虎;

世纪老人在向中青年讲述已过去101年的科索沃战争;

唐山地震已成为历史,但“地震研究所”的牌子仍赫然挂在大楼对面……(石英《世纪之交》)

上引这段文字,是作者20世纪80年代对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前景的畅想,“在作者写作此文时并非现实所见,它是表达者所想象的21 世纪的人类生活远景,但在表达者笔下却把它说得就在眼前一般”[3]108。很明显,这是一个典型的“预言的示现”。

所谓“悬想的示现”,是指在语言表达中,凭借表达者已有的知识或经验,通过联想与想象,“把想象的事情说得真在眼前一般,同时间的过去未来全然没有关系”[4]124-125。例如:

买缸不成,就养荷在心里。

给自己许一个梦。好好的给上帝做工,有一天攒点钱给自己买块小小的地,一片小小的山坡开满野杜鹃、野百合,小小的溪流两岸是赛似白雪的姜花,小小的树林是专门给鸟唱歌用的。门前再挖一个大大的荷塘,一荷塘的唐宋岁月。

盖三、两间小屋,一间自己住,其余的留给朋友,门也不必上锁,朋友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主客两便。夏天的时候,就来一次荷花小聚吧!刚出水的新鲜莲子汤,冰镇藕片,荷叶蒸肉,温一壶花雕,饮一天星月,醉它个胡天胡地,不知今夕何夕。(杏林子《重入红尘》)

上引这段文字所描绘的这幅景象,在20 世纪的中国台湾社会不是现实,而只是作家“给自己许下的一个‘梦’”[3]111。不过,“开满野杜鹃、野百合”的“小小的山坡”,“小小的溪流两岸是赛似白雪的姜花”,“鸟儿在树上唱歌,门前荷塘开满荷花,不上锁的小屋,夏天吃新鲜莲子汤、冰镇藕片、荷叶蒸肉,星月下饮酒大醉等情事”[3]111,却是作家与我们所有人在日常生活中都能见到的情景。正因为如此,作家得以凭借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通过联想与想象,对这些存储于脑海中的记忆与表象进行加工组合,从而建构出我们所看到的上述这幅熟悉而又陌生的新景象。很明显,这是典型的“悬想的示现”。

以示现手法建构修辞文本,在文学作品中最为常见。这是因为这种文本的建构,“在表达上都有一种形象性、生动性、新颖性的特点;在接受上又极易因文本中所建构的新形象和意境而令接受者在解读文本时经由文本的语言文字的刺激而进行再造性或创造性想象,从而建构起与表达者相同又相异的新的形象或境界,以此获取文本解读接受中更多的心理快慰和审美情趣”[3]108。

除了文学创作中有示现修辞文本的建构外,在日常语言生活中,也有示现修辞文本的建构。如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说评书的曲艺家讲到古代的事情绘声绘色,好像他就在当时的历史现场。其实,这是评书家运用“追述式”示现修辞手法的结果。又如当下许多创业者为了获得风险投资人的投资,在陈述其创业前景时,将未来的企业发展前景说得如在目前。其实,这是创业者运用“预言式”示现修辞手法的结果。再如很多父母哄孩子时,经常会编出一些离奇古怪,在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存在,却又非常生动有趣的故事,让孩子信以为真。其实,这是编故事者运用“悬想式”示现修辞手法的结果。这三种口语表达中的示现修辞文本建构,以及上文我们所举文学创作中的示现修辞文本建构,从本质上说,都属于日常修辞。

一般说来,在日常修辞中,示现修辞文本的建构,多是追求生动形象、如临其境的表达效果,审美是其主要目标。在政治修辞中,示现修辞文本的建构,虽然自古以来就有,但目的大多并不在于审美,而是要追求一定的政治功利性目标,即通过示现修辞文本的建构,给予接受者一种历历在目、如临其境的虚幻感觉,使接受者在情感情绪的左右下失去理性分析的能力,从而赢得接受者的信任,顺利实现预支未来的政治修辞目标。不过,从政治修辞的实践来看,示现文本的建构对于政治修辞目标的实现,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示现文本的建构使政治修辞的目标得以部分实现,二是示现文本的建构使政治修辞的目标得以全面实现。

二、示现文本的建构与政治修辞目标的部分实现

通过示现文本的建构,从而使其政治修辞目标得以部分实现,从古往今来的政治修辞实践来看,并不是太难的一件事。只要政治修辞主体(政治人)适应了政治修辞的特定情境,掌握了示现修辞文本建构的基本原则与技巧,且具备一定的想象力,就足以建构出恰切的示现文本,使其政治修辞目标得以部分实现。

下面我们来看一则中国古代政治人的故事,是战国时代儒家代表人物孟轲游说梁惠王实行仁政、推行王道政治的政治修辞实践。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孟子·梁惠王上》)

上引文字,说的是这样一个故事:“战国时代的梁惠王(即魏惠王,在即位后九年由旧都安邑迁至大梁,故称梁惠王),为了在群雄并起、弱肉强食的乱世使魏国不至于被其他列强所吞并,在与西邻强秦的多次交锋失败后,痛定思痛,意欲改变统治策略,赢得民心,重振魏国在李悝为相时天下独霸的大国雄风,开始实行了一些惠民政策,并陆续显现出一些效果。为此,魏惠王感到非常得意,自以为自己是个明君。一次,周游列国,到处兜售‘道’、‘仁政’、‘保民而王,天下莫御’政治主张的邹人孟轲(即孟子)来魏国游说。魏惠王早就知道孟轲其人,当然更明白他此行的目的是来宣扬其‘王者之道’的政治主张,于是不等孟轲开口,就主动摆起自己实现一系列惠民政策的‘仁政’来,希望得到孟轲的赞扬”[5]58-59。于是,二人便有了如下这段著名的对话。

魏惠王说:“寡人对于国家可谓克尽心力了。黄河河套地方发生了灾荒,我就把这里的老百姓移民到黄河以东的地方,并把粮食分拨到黄河河套灾区。黄河以东发生灾荒,我也是如此救助。看看邻国的国君执政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可是,邻国的老百姓也没见减少,我的臣民也没因此而增加,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轲回答道:“大王好战,请求让我以战争作一个比喻吧。咚咚的战鼓敲响了,两军对垒而短兵相接杀开了,于是就有一些士兵丢下铠甲拖着刀枪而逃。他们有的逃出一百步停住了,有的则逃了五十步就停下来了。逃了五十步的人笑话逃了一百步的人,怎么样呢?”

梁惠王说:“那不可以。逃了五十步的人没有资格笑逃了一百步的人,他自己也逃了。”

孟子见自己的比喻奏了效,说服梁惠王的时机已到,遂不慌不忙地推销起自己的“王者之道”和“仁政”思想:

“大王既然知道这个道理,那么就不应该希望自己的臣民多于别国了。实行‘仁政’的国王,他不会占用老百姓的农耕时间,让老百姓不失农时地耕作,自然会粮食多了吃不了的。他会制定适当的渔猎政策,不让密网入池塘捕获不满一尺的鱼儿,使鱼儿能正常繁殖生长,这样鱼鳖自然会多得吃不完。他也会制定森林保护法,让刀斧按时入林合理采伐,这样林木自然会多得用不尽。粮食与鱼鳖充足得吃不完,木材多得用不完,这样就会使老百姓对生养死葬都没有什么忧虑与遗憾了。供养活着的人,安葬好死了的人都无憾,这是‘王道’的开始。老百姓如果在其五亩宅基地上,都种上桑树,那么他们五十岁时就可以穿上丝绸衣裳了。鸡猪狗等家畜的饲养,如果不失其时,七十岁的人都可以有肉吃了。百亩之田的耕作,国王不去占用他们的农时,数口之家应该是饱食无虑的。尽心尽力地办好学校,反复进行‘孝悌’(顺从并奉养父母,敬爱兄长)的道德教育,那么道路上就不会再有头发斑白的老人背着、顶着重物在行走了。七十岁的老人都能穿绸吃肉,老百姓温饱无忧,这样的国王还不能一统天下,那是没这回事的。而当今世界的现实又是如何呢?富贵人家猪狗家畜吃了人的粮食,也不知道收检储藏,路上有饿死的人也不知道开仓赈济。人死了,国王却说:‘这不能怪我,是年成不好。’这与用兵器杀死了人,却说‘不能怪我,要怪应怪兵器’,两者有什么区别?做国王的不把责任推到年成上,而是勇敢地负起责任,为人民的温饱而尽心尽力,那么天下的老百姓就会归附他。”(上述对话为吴礼权译[6]112-114)

上述对话有两个主体,一是梁惠王(即魏惠王),一是孟子。前者乃战国时代魏国之君,昔为天下霸主;后者乃战国时代儒家学派的代表,有名的政治说客。从政治修辞学的视角看,二人都是典型的政治人。他们对话的内容都跟治国安邦有关,属于典型的政治修辞的性质。从上述故事情节来看,这场政治对话的主角是孟子。作为一个政治人,孟子跟梁惠王展开对话的预期目标很明确,就是要说服他接受儒家的治国理念,以仁义安天下,实行“保民而王”的政治方略;“王天下”要用“王道”,而不能用涂炭天下生灵的“霸道”。其所要宣扬的思想,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这样一个意思:“‘民之所欲,长在我心’,真正时刻把人民的温饱和利益记挂在心上,并努力实践之,人民才会拥护;实行‘仁政’,才能天下归心。如果仅做一点表面文章,就想国强民富,天下太平,那是不可能的”[6]114。为了实现这一政治修辞的预期目标,孟子先以“五十步笑百步”之喻揭去了梁惠王假仁义的面纱,指出他的治国安邦之策是假“王道”。接着,正式谏劝梁惠王实行真“王道”。但是,在劝谏梁惠王实行真“王道”时,孟子没有直道本心,用理性的语言来表达,而是运用了示现修辞手法,连续建构了七个示现修辞文本。一是“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二是“民养生丧死无憾”;三是“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四是“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五是“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六是“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是:“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这七个示现修辞文本所展示的内容,就是孟子心目中理想的小康社会的美好全景图,但不是当时的社会现实。它是孟子通过联想与想象,运用“预言式”示现手法建构的修辞文本,“将真正实行仁政后人民生活的安逸、教育的效果等远景以具体形象的形式一一呈现出来,给人以巨大的诱惑,令人对实行仁政后的理想社会生活心向往之,从而真切地感动受交际者(接受者)梁惠王,让他毫不迟疑地接受自己所推销的政治理念,下决心实践他所推销的政治主张”[6]114-115。尽管孟子“保民而王”的政治主张最终没被梁惠王所接受,其政治修辞的预期目标在事实上未能实现;但是,不可否认,从政治修辞学的视角看,孟子以示现手法建构的上述政治修辞文本应该算是成功的。因为这些示现修辞文本的连续铺排,事实上对于提升其游说的说服力具有明显的效果,可以说是使其政治修辞的目标(游说梁惠王实行仁政、推行王道政治)得以部分实现。

三、示现文本的建构与政治修辞目标的全面实现

通过示现文本的建构,使其政治修辞目标得以全面实现,无论是从理论上说,还是从实践上看,都不是那么容易企及的。但是,只要政治修辞主体(政治人)具有高度的政治智慧,深刻洞悉政治修辞受体(政治人)的心理,适应政治修辞的特定情境,掌握示现修辞文本建构的基本原则与技巧,且具备丰富的想象力,还是可以通过示现文本的建构,使其政治修辞的目标得以全面实现。

下面我们以中国古代政治人为例,看看南朝文学家丘迟是如何通过示现文本的建构,从而实现了其劝说北朝将领陈伯之归顺梁朝的政治修辞目标。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于畴昔。抚弦登陴,岂不怆悢!所以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泣西河,人之情也!将军独无情哉?想早励良规,自求多福。(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上引文字,乃南朝梁文学家丘迟劝说北朝将领陈伯之归顺梁朝的一封书信的片断。写信人丘迟(公元464—508年),是南朝齐、梁间著名的文学家。“字希范,吴兴乌程(今属浙江湖州市)人。初仕齐,官殿中郎。入梁,官司空(一作司徒)从事中郎”[7]88。《与陈伯之书》,是丘迟于梁武帝天监四年(公元505 年)任临川王萧宏记室(相当于机要秘书),随萧宏率兵北伐时遵萧宏之命写给陈伯之的。陈伯之,亦为南朝齐、梁间人。“少有武力,稍长为盗。后随乡人车骑将军王广之。以战功累迁冠军将军。齐末,守江州,降萧衍。梁天监元年(公元502年)叛降北魏,为平南将军。五年,梁临川王萧宏督师北伐,宏命记室丘迟修书劝降,得书感动,复率八千兵众归降于寿阳。梁任为通直散骑常侍”[7]493。从丘迟与陈伯之的身份,以及丘迟写信给陈伯之的目的,我们可以清楚地见出,《与陈伯之书》不是一般的书信,而是一个典型的政治修辞文本。“信中以陈氏的前途为出发点,并以乡国之情来打动陈的心灵。行文情理并至,极富感染力。陈氏接书后,读之深受感动,遂从寿阳率众归顺了梁朝。由此,在中国历史和文学史上留下了一段佳话”[8]39。由于这一特定背景,丘迟此文,历来备受人们赞叹。中国台湾学者沈谦教授曾评价说:“此为千古劝降文之压卷作,一封书信,兵不血刃,化干戈为玉帛,使陈伯之拥兵八千归降梁朝。其所以幡然悔悟,弃暗投明,端赖丘迟之文章精彩绝伦,足以打动对方的内心。这封书信脍炙人口,传诵一千五百年,为人所津津乐道者,缘于其感染力足以竦动人心。喻之以理,不如动之以情。文中最为人所赞颂者,于利害相喻之时,忽然插入‘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于畴昔。抚弦登陴,岂不怆悢!’一段警策文字,所以江南美景,动其乡思,缓迫之势,俾以情动之。‘将军独无情哉?’掌握了人性之微妙处——情关,攻心为上,一举破解了对方的心防。此文动人因素固多,最精彩的关键处,即为善用‘示现’笔法,将江南美景与对方抚弦登陴的怆悢之情景描绘得状溢目前,跃然纸上”[9]205。

丘迟作为政治人,确实具有很高的政治修辞智慧,其《与陈伯之书》确实是一个具有感染力的政治修辞范本。不过,应该指出的是,这封信中最有名,也是最能打动受交际者陈伯之,使之心灵受到震撼的,其实就是上面沈谦先生所提到的八句:“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于畴昔。抚弦登陴,岂不怆悢!”

仔细分析一下,我们会发现,这八句实际上是两个以示现手法建构的修辞文本,均属于“预言的示现”。前四句“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是一个示现修辞文本;后四句“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于畴昔。抚弦登陴,岂不怆悢”,是另一个示现修辞文本。前者写暮春三月的江南美景,后者写陈伯之睹物思乡的深情。虽然前者“所写的暮春三月的江南景色,并非作者写作时所见,而是作者通过想象而再现的景象”[3]110,但却是每年都能看到的。作者这样写出来,目的就是要以此引发接受者陈伯之进行联想想象,勾起其乡国之思,从而彻底突破其心防,促使其下定决心率部归顺梁朝,重新回到其魂牵梦萦的江南故土;后者所写内容,也不是作者亲眼所见,因为作者写这封信时,南朝梁军与北魏军队并未接触,陈伯之尚未到达两军对垒的前线,所以不可能有“见故国之旗鼓”和“抚弦登陴”之实,当然也就更不可能有“感平生于畴昔”和“岂不怆悢”的感慨。尽管如此,作者还是突破了正常表达的常规,通过联想与想象,推己及人,替陈伯之抒发了背井离乡的乡愁,借人之常情的世俗逻辑,将陈伯之可能有的乡愁予以生动的呈现,让陈伯之读之不能不为之动容。可以说,丘迟作为政治修辞主体(政治人),能够以一封书信就攻破了其政治修辞受体(政治人)陈伯之的心防,从而使其政治修辞目标(让陈伯之不战而降)得以全面实现,创造了中国历史的神话,确实是书信一开头建构的预言式示现文本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结语

日常生活中,自然人善用示现修辞手法建构示现文本,是一种语言能力。因为它能使语言表达臻至形象生动、如临其境的境界,提升语言表达的接受效果。政治生活中,政治人善用示现修辞手法建构示现文本,则是一种政治智慧的表现。因为它能使政治人所欲宣导的政治理念、政策效果更具诱惑力,更能达到一种预支未来的政治修辞目标预期。正因为如此,自古以来深谙政治之道、善于揣摸人心的政治人,在政治交际活动中都特别重视示现修辞手法的运用,重视示现文本的建构。

猜你喜欢

梁惠王建构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不能“五十步笑百步”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建构游戏玩不够
淳于髡发声看时机
走进文本 走近大师 走出文本 走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