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师型”课程建设背景下声乐剧目排练课程的教学模式研究

2021-01-14夏海蕾湖南女子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环球首映 2021年10期
关键词:双师双师型排练

夏海蕾 湖南女子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一、“双师型”课程建设背景下声乐剧目排练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的意义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教师队伍建设放在了极为重要的突出位置,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如何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水平和质量、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成了教育管理者必须面对的课题。对于教师而言,一方面必须要有充足的理论知识储备,另一方面,还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和素养,对于声乐剧目排练课程的授课老师来讲更是如此,要同时具备演唱与表演、编导的专业基础和教学技能,这对教师提出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高要求。双师型教师和传统的教师最直接的区别体现在人才培养理念的不同,过去高校包括职业技术学院只着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忽略学生的艺术创造力的培养,这也直接导致了教学模式的单一化、片面化,双师型教学理念的提出,相应的教学模式也会发生深刻改革,最终受益的一定是学生,通过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声乐表演能力才能得到充足的提高。

二、声乐剧目排练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声乐剧目排练课程具体来说要求学生同时需具备表演能力和声乐技巧,并将两者充分的结合在一起,在声乐中去探索表演的艺术表达,通过表演让声乐更具灵动性,总的来说,这是身体、音乐、情感的有机融合和统一,单纯从声乐剧目排练课程教学来看,是对教师个人能力的挑战,也是对教学改革是否到位的挑战。据笔者调研,在具体的声乐剧目排练课程实施中,目前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

(一)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效果有限

对于音乐表演的学生来说,声乐剧目排练课程是必修的课程之一,不同于其他专业,音乐表演专业的学习不仅仅是艺术理论的学习和艺术修养的熏陶,还必须将所学转化成声乐技巧和表演能力的体现,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都需要得到充分的发挥,总的来说,“演”和“唱”都显得格外重要,并在声乐剧目表演中完美融合体现。但目前的艺术类学校或综合类大学的艺术专业教师仍然保留了传统的教学观念,或因本身能力的不足,无法将演唱的专业知识和声乐表演方面的专业技能相结合,或只擅长其一,不论是哪种情形教学效果都是非常有限的,严重影响了声乐剧目排练课程教学的顺利进行,学生能力也很难得到提升。

(二)教学方法不科学、充满随意性,教学内容设置不系统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最重要的体现在于教学方法的革新,充分考虑到了专业技能学习和舞台实践的结合,严格避免传统的口头传授的教学模式。但由于各种原因,不少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不少老师仍然以“我传你授”的方式进行授课,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化、呆板化、程序化,这对于艺术类课程,特别是声乐剧目排练课程来讲,是完全行不通的。除此之外,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也缺乏科学性、整体性的课程规划,在具体的教学中充满了随意性,随意选择剧目和教材,没有统一的、规范化的教学内容,更谈不上根据本校学生的具体情况设置相应的教学内容,以上问题都将导致声乐剧目排练课程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声乐和表演技能提升产生极大的影响,不利于学生日后的发展。

(三)“双师型”教师缺乏,教师准入制度尚待完善

对于声乐剧目课程来讲,更加需要“双师型”教师的教导,老师不仅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还必须要有丰富的声乐表演实践经验,拥有“双能力”的声乐表演老师方能在课程中指导学生的同时,又能将实践和理论融合,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学有所获。但根据实地调研,当前我国艺术类院校或综合性大学的艺术表演类学院普遍存在“双师型”教师缺乏的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引入人才机制体制不健全、缺乏长远的培养规划、工资收入过低无法留住人才等、校外专家授课时间不固定、人员流动性强等。缺乏“双师型”教师的同时,某些院校又引入了不符合条件的教师入职,这导致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证,教师准入制度还待不断完善。

三、“双师型”课程建设背景下声乐剧目排练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策略

面对上述声乐剧目排练课程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必须要采取强效有力的措施予以应对,笔者根据实践教学经验和案例,认为可以有以下三点改革策略:

(一)革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内容

在声乐剧目排练的课程中,教师一定要改变过去传统的单方面传授教学内容的单向度教学模式,声乐表演类课程有个最大的特征即需要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教师必须要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学生共同探索更多的艺术表演和创新的可能性。音乐和表演是非常具有个人意志体现的艺术种类,教师应该以“人人都有戏,人人都能演”为目标,让学生全面参与课程、创编声乐剧目,在肯定和鼓励中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新创造能力,这不仅是对学生的个人发展有利,同时也让一些经典剧目重新焕发了活力,客观上丰富了教学内容。比如,在教授剧目时,可以让学生在深入了解剧目背景和意义后,教师根据学生的特征在全班分小组,每个小组表演该作品的其中一段,在声乐表演中,让每个学生都可以真正参与进来,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还可以让每组学生从角色创作的灵感中改编剧目,从演、唱、编、导、剧务、化妆、道具、灯光等各方面让学生自主操刀,教师从旁指导,创作出全新的音乐剧目。通过以上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式教学,学生能够真正学以致用、学有所得,将所学输出转化为自己的艺术表现能力,从而得以实现艺术表演人才的培养。

(二)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应该明确声乐艺术表演类教育一定离不开一大批精于理论教学同时又具有丰富声乐表演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从事教育很多年的学者在谈到我国的声乐艺术表演教育和国外最大的不同,往往也会提到教师队伍的“双师”打造方面。外国的声乐艺术表演专业教学一般提倡“产学演训”一体化教学,在整个教学方案的设置中强调学生的艺术文化基础打造和创新创造能力培养,而我国“双师型”教师队伍打造尚且处于起步阶段。笔者认为,一方面,针对在岗的教师,声乐艺术表演类教育要充分引入相关行业企业的参与,从课程体系开发、教学标准制定,到在职教师的培训、学生的顶岗实习等,都应该让企业深度参与,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中实现“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完善;另一方面,针对引入优秀“双师型”教师方面,学校或学院要不断优化“双师型”教师引入机制,规范化准入条件、职称评定、工资收入等方面,特别是从学校层面重视“双师型”教师引进,制定教师岗位津贴机制,完善相关的激励机制,不定期进行培训和外派进修,让“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逐步走入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三)发挥教学资源,教学组织灵活多样

教师应该充分探究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可以开展“案例+创编”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中分享剖析如《猫》等经典剧目,将经典剧目作为案例,让学生不仅仅是模仿式的排练,而需要在经典剧目的基础之上进行分组创编,让经典剧目重新具备另外的艺术解读。一般来讲,学生们会根据自身对剧目的理解,再结合个人的兴趣爱好、个人的个性性格等编排出无数版本的创新剧目,有些好的剧目经过老师的指导和再加工,往往可以成为非常好的表演作品,学生也在具体的实践中收获了对艺术的理解和萌芽了自我的创新意识。除此之外,在声乐剧目排练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教学模式,一方面带领着学生们去观摩本地较有影响力的艺术表演团队,近距离观看其创作、表演的历程,或带领学深入到人民群众中进行表演,将课堂搬到乡间、舞台,让学生从课堂真正走向行业。另一方面,聘请校外专家、专业演员、非遗传人为学生授课。在教学模式的研究中,湖南女子学院的《声乐剧目排练》课程组进行了有益的先行探索:课程组先后聘请了苗族歌鼟传承人、侗族大歌传承人、长沙弹词传人以及国家一级演员等非遗传承人、专家、专业演员为学生上课,教授湖南非遗项目、舞台表演、角色塑造等内容;师生创编非遗曲目多首,其中创编的长沙弹词《浏阳河畔唱英豪》获湖南省大学生艺术展演专业组一等奖,侗族大歌《琵琶歌》在光明网上传唱,团队非遗传承经历被《光明日报》等多家央视媒体报道;目前,已形成了以课程建设团队主导,以“非遗传承队”“紫叶合唱团”“艺术扶贫队”等学生团队为主体的颇具特色的“声乐剧目排练”课程教学模式,采取惠民演出、精准扶贫三下乡和湖湘非遗音乐传承等方式作为课程的教学组织方式。在此模式下,充分培养了学生“演、编、导”三位一体的综合能力,进而强化学生的专业认同感、社会责任感,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

四、结语

声乐剧目排练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一定要围绕着“唱”和“演”两方面来开展,而模式的创新离不开教师的传、帮、带,离不开充分的社会舞台实践。在当前“双师型”课程建设背景下,教师一定要不断强化“以学生为主体”的核心教学理念,围绕学生开展教学,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能力,教师本身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综合素养,努力提高自身的艺术实践能力,做“演、编、教”三能型教师,以适应教学的需要。同时,学院也要努力为教师搭建科研平台,组建教学团队,积极开展校团合作,通过校团合作使学院和专业团体、歌舞剧院等建立良好的培训机制,借助专业团体、歌舞剧院的实训和高级技术指导,使得学生能够在社会的艺术实践中得到有效学习,拓宽表演人才的知识面,增强其实际专业技能,教学模式的创新才具有真正的研究价值。

猜你喜欢

双师双师型排练
舞动未来
A quieter world during the lockdown
两个大忙人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农村小规模学校“双师教学”美术教育模式探究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