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CU医护人员基于物联网管理系统的手卫生依从性干预研究

2021-01-14施海芳郑义王兰芳卢瑾李子慧

护理学报 2020年21期
关键词:洗手液感应器医护人员

施海芳,郑义,王兰芳,卢瑾,李子慧

(浙江省中医院ICU,浙江 杭州310006)

1 项Meta 分析显示我国2015—2018 年的医院医护人员的总体手卫生依从率为60%[1], 说明随着近些年手卫生运动的开展, 我国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仍未获得显著提高。 国外有研究将电子信息技术在手卫生管理中应用[2-3],国内学者将互联网技术引入手卫生管理领域[4-5],均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物联网技术已应用到感染防控领域,物联网是指通过信息传播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物体与网络相连接, 各物体通过信息传播媒介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追踪、监管等功能。 本研究所使用的基于物联网的手卫生管理系统(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18SR492728)由杭州小创科技有限公司专为提高医院手卫生管理水平打造。 本研究通过应用本系统前后ICU 医护人员手卫生数据的对比,探讨其对ICU 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的影响, 以期为物联网技术在医院感染防控方面的后续应用提供数据支持,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9 年1—12 月已取得执业资格的ICU 医护人员。 纳入标准:(1)本科室从事医疗和护理工作的医生及护士;(2)研究期间无手部破损;(3)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对本研究所使用洗手液过敏者;(2)外来实习及进修人员。 共纳入88 名,其中医生12 名,护士76 名,男性15 名,女性73 名,年龄23~49(30.97±6.61)岁。

在应用本系统前ICU 均采用常规的手卫生管理方法,如增加洗手设施、进行手卫生知识学习、监督手卫生执行情况等。 于2019 年度第1、第2 周由观察员使用隐蔽式直接观察法观察ICU 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获取基线数据。 自2019 年度第3 周开始在常规手卫生管理的基础上, 借助基于物联网的手卫生管理系统对ICU 医护人员的手卫生行为进行干预。2019 年度第51、第52 周利用同样方法再次观察ICU 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获取干预后数据。

2 方法

2.1 基于物联网的手卫生管理系统概述

2.1.1 系统结构及主要功能 本系统由病房出入口识别器、床单元区域识别器、床(洗手池)旁洗手液感应器、智能胸牌、信号接收器组成。 出入口识别器安装在ICU 出入口天花板上,具有智能胸牌自动激活功能;床单元区域识别器安装在病床正下方,识别距离可精确到3 cm,最大识别半径12 m,采用锂电池供电,充电1 次可使用2 个月,也可插电持续使用;床(洗手池)旁洗手液感应器安装在病床旁治疗车上或洗手池旁,采用感应式触发,手接近后可自动喷出洗手液,可记录取用洗手液的人员、时间和地点,采用碱性电池供电,充电1 次可使用1 年;智能胸牌佩戴在医护人员胸前,与医护人员工号绑定,可根据手卫生不同场景提供“声”“光”提醒,充电1 次可使用1 个月;信号接收器根据信号辐射范围安装在病房内天花板各处,从而实现信息快速传输交换。 以上各组件均具有低电量报警,互相之间可进行射频信号通信,协同反馈医护人员手卫生状态。 所有数据均记录在后台客户端,依从率数据会自动生成各种图形表格,以便直观查看。 医护人员可随时登录微信、电脑客户端观看手卫生视频,查询手卫生事件、日志、人员依从率、人员类别依从率、科室依从率、洗手液使用量等数据。

2.1.2 基于物联网的手卫生管理系统运行环境及使用要求 本系统内通过安装各种智能化硬件设备,形成长期、稳定的物联网系统,从而对区域内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监控。 本系统通信手段采用国际通信联盟无线电通信局定义的频段,对ICU 内其它医疗设备不会产生干扰, 并通过与医护人员工号绑定的智能胸牌将医护人员纳入整个物联网系统中。系统调试完成后,医护人员佩戴智能胸牌正常进行各项临床操作即可,整个系统操作简单,不增加医护人员工作量,不改变病房环境。

2.2 基于物联网的手卫生管理系统使用流程 本系统安装调试完成后可长期使用, 当医护人员佩带智能胸牌进入ICU 时, 出入口识别器激活智能胸牌。此时胸牌显示为红色,默认医护人员手部为污染状态, 需医护人员触发床旁或洗手池旁洗手液瓶感应器进行洗手,洗手后智能胸牌显示为绿色状态,表示医护人员手部为清洁状态。 当医护人员进入病床区域进行操作时, 床单元区域识别器可感应到医护人员进入, 并根据胸牌所显示的颜色判断医护人员是否已进行手卫生。 可分为以下2 种情况:(1)如果医护人员在胸牌显示绿色状态时进入床单元识别区内进行操作, 系统会判定医护人员在操作前已进行手卫生,智能胸牌不会进行“声”“光”提醒,只在当医护人员离开此区域后,智能胸牌显示红色闪烁状态,提醒医护人员触发洗手液瓶感应器进行洗手。 如果离开床区域识别区6 s 后未触发洗手液瓶感应器,智能胸牌会短嘀3 声,提醒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如果30 s 内触发洗手液瓶感应器成功,智能胸牌会显示绿色状态,将此次事件判定为“操作后洗手完成”并在后台记录。 如果30 s 后仍未触发洗手液瓶感应器,智能胸牌会显示红色持续状态并长嘀3 声,将此次事件判定为“操作后未洗手”并在后台记录。 (2)如果医护人员在胸牌显示红色状态时进入床单元识别区内进行操作,系统会判定医护人员在操作前未进行手卫生,智能胸牌会在医护人员进入床单元识别区后6 s 短嘀3 声提醒医护人员触发洗手液感应器进行手卫生,如果20 s 内触发成功,智能胸牌会显示绿色状态, 将此次事件判定为“操作前洗手完成”并在后台记录。 如果20 s 后仍未触发,智能胸牌会显示红色持续状态并长嘀3 声,将此次事件判定为“操作前未洗手”并在后台记录。

2.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2.3.1 ICU 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管理系统的接受度及参与度 查看手卫生管理系统后台客户端记录的ICU 医护人员手卫生次数及依从率,ICU 医护人员登陆系统次数,手卫生健康教育视频观看次数,手卫生事件数,侧面了解ICU 医护人员对本系统的接受度及参与度。

2.3.2 ICU 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 按照WHO 2009年发布的《手卫生技术参考手册》相关标准培训[6],ICU 内5 名医护人员(1 名医生,4 名护士)作为观察员,观察员身份对科室医护人员保密,避免产生霍桑效应,以免被观察人员因意识到被观察而对自身手卫生行为产生影响。 观察员采用WHO 推荐的《手卫生观察表》,于工作日上午8:30-9:00,下午14:00-14:30操作治疗高峰期应用隐蔽式直接观察法观察ICU 医护人员接触患者前、清洁/无菌操作前、可能接触患者体液后、接触患者后及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的手卫生情况。 手卫生依从率计算公式为:依从率=(实际洗手次数/应洗手次数)×100%。 观察员每人每次观察2~3名医护人员,共观察83 名,保证除观察员外所有医护人员都被观察到,从而确保在本系统应用前(2019 年度第1、第2 周)后(2019 年度第51、第52 周)ICU 医护人员手卫生数据的一致性。手卫生判定标准依据我国卫生部2009 年发布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卫生行业标准WS/T 313-2009)[7]。

2.4 统计学处理 采用Excel 2010 进行数据的录入,并双人核对。 采用SPSS 22.0 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用次(%)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ICU 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管理系统的接受度及参与度良好 在实施干预的48 周内,手卫生管理系统共进行了5 次版本更新, 上传了103 部手卫生视频,发布了79 条耗材预警消息,后台共记录医护人员洗手活动202 682 次,医护人员共登录系统1 064次,观看手卫生视频1 533 次。 体现出ICU 医护人员对基于物联网的手卫生管理系统良好的参与度,也从侧面说明了该系统没有因为增加临床工作量而导致医护人员对本系统产生反感及抵触心理。

3.2 干预前后ICU 医护人员总体手卫生依从率比较 ICU 医护人员总体手卫生依从率由干预前的45.67%提高到干预后的73.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手卫生管理系统干预前后ICU 医护人员总体手卫生依从率

3.3 ICU 不同类型医护人员应用手卫生管理系统干预前后手卫生依从率比较 应用手卫生管理系统干预后,医生、护士的手卫生依从率分别达到64.05%、77.67%,均较干预前提升明显(P<0.01),见表2。

表2 ICU 不同类型医护人员应用手卫生管理系统干预前后手卫生依从率

3.4 ICU 医护人员5 个手卫生指征干预前后手卫生依从率比较 手卫生管理系统干预后5 个指征ICU 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均较干预前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手卫生管理系统干预前后ICU 医护人员5 个手卫生指征手卫生依从率比较

4 讨论

4.1 基于物联网的手卫生管理系统能够有效提高ICU 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 本研究中,ICU 医护人员总体手卫生依从率由干预前的45.67%提高到干预后的73.97%。 高于郭勇等[8]报道的53.33%,并且与徐丹慧等[9]报道的70.1%、占华剑[10]报道的76.05%接近,但低于侯铁英等[11]报道的82.46%、王婧等[12]报道的92.24%。 干预后,医生、护士的手卫生依从率分别达到64.05%、77.67%,均较干预前提升明显。 其中医生手卫生依从率提升明显, 表明医生手卫生行为具有良好的可塑性。 并且干预前后,护士的依从率均高于医生,这与有关研究结果一致[4,9]。 可能与医院对护士的管理较医生严格,且护士的执行力较强有关。本研究还发现,干预后5 个指征ICU 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均较干预前显著上升。并且干预前后,ICU 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均以“可能接触患者体液后”最高,表明当医护人员接触患者体液后具有更强烈的洗手欲望,与刘晗等[4]的研究结果相符。 干预前“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的依从率最低,为21.64%。 这可能与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的指征认识不足有关, 很多医护人员认为接触了患者周围物品但没有接触到患者,就不需要洗手。 干预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的依从率分别达到78.17%,较干预前显著提高,这说明通过基于物联网的手卫生管理系统的干预,ICU 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知识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对手卫生指征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4.2 基于物联网的手卫生管理系统是WHO 多模式手卫生促进策略的有益补充 WHO 多模式手卫生促进策略通过系统变革、培训/教育、评估与反馈、工作场所提醒、 机构安全氛围等多模式卫生改善策略,采用阶梯式方法,以帮助医院建立长效的手卫生改进体制[13]。 基于物联网的手卫生管理系统客户端提供手卫生相关的教育视频, 可对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培训,智能胸牌的实时“声”“光”反馈较好体现了工作场所提醒,且可根据洗手场景进行自动提醒,这是目前其他手卫生研究中所欠缺的。 基于物联网的手卫生管理系统增加了手卫生干预策略的选择,规范了ICU 医护人员的手卫生行为,促进了手卫生运动在临床的开展。

4.3 基于物联网的手卫生管理系统是知信行理论在感染防控领域的临床应用 知信行理论模式将行为的改变分为3 个连续过程, 即获取知识-产生信念-改变行为。ICU 医护人员通过手卫生管理系统内各种手卫生教育视频进行手卫生知识的获取, 通过智能胸牌的实时“声”“光”提醒增强手卫生观念在心中的确立,产生正向的手卫生观念,提高医护人员对手卫生重要性的认识, 从而让医护人员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 整个干预过程中ICU 医护人员通过上述3 个过程达到手卫生知、信、行的统一。

4.4 基于物联网的手卫生管理系统的优点与不足该系统通过病房局域网、出入口识别器、床单元区域识别器、洗手液感应器、智能胸牌感应器内声音与灯光颜色的不同组合协同反馈ICU 医护人员实时的手部状态,同步传输数据至后台客户端,并通过电脑及微信客户端内置的手卫生健康教育视频及查询功能实现手卫生理念的每日强化、 手卫生监督提醒的自动化、 精确到个人的信息可溯化以及科室人员手卫生情况的图表化。 具有识别精准、安装方便、操作简单、零干扰、零辐射、续航久等优点。基于物联网的手卫生管理系统在临床使用中也存在一些不足, 由于物联网主要通过射频识别技术进行数据的传输, 临床使用过程中如果1 名医护人员触发了洗手液感应器进行了手卫生, 则接近洗手液感应器识别范围内的其他医护人员的智能胸牌也会显示已进行手卫生,从而造成数据误差,在应用本系统时应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 另外临床使用过程中发现随着手卫生管理系统应用时间的延长, 部分医护人员会出现惰性情绪,可通过设立每月手卫生之星,结合物质奖励、 加强督查等措施调动医护人员手卫生积极性。

猜你喜欢

洗手液感应器医护人员
你会选洗手液吗
法国用免费拳击课感谢医护人员
《海峡姐妹》志愿者为医护人员送温暖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钢轨正火感应器设计
等疫情过去,你要记得这四件事
微波感应器的原理和应用
发明电波感应器防止开车瞌睡
当心公共场所洗手液越洗越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