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密闭式吸痰器辅助排痰在ICU 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1-01-14肖珊珊宋婷

医疗装备 2021年1期
关键词:密闭式血氧饱和度

肖珊珊,宋婷

江西省新余市中医院 (江西新余 338000)

临床救治重症患者的过程中,保持患者呼吸通畅,并维持有效通气及充分气体交换是确保抢救成功的重要前提。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是常用的辅助通气方式,通过机械装置代替或改变患者自主呼吸,以争取救治时间。通气过程中开展吸痰措施对重症机械通气患者极为重要,能够维持气道通畅,保持生命体征平稳[1]。吸痰方式主要包括开放式和密闭式两种,开放式吸痰脱机操作时需暂停对患者通气,易导致机体缺氧及呼吸道黏膜损伤,不利于康复。密闭式吸痰无需分离呼吸机,吸痰的同时可维持通气,减少机体缺氧的发生[2-3]。基于此,本研究探讨密闭式吸痰器辅助排痰在ICU 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93例ICU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吸痰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6例)与观察组(47例)。观察组男28例,女19例;年龄52~74岁,平均(68.53±5.17)岁;病因,重症肺炎15例,急性呼吸衰竭10例,挤压伤13例,颅脑损伤9例。对照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55~78岁,平均(67.98±5.62)岁;病因,重症肺炎16例,急性呼吸衰竭11例,挤压伤9例,颅脑损伤1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纳入标准:符合机械通气指征;无法自主进行咳嗽、排痰;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深度昏迷;气道损伤;其他呼吸道疾病。

1.2 方法

两组吸痰前均进行180 s 氧气供给,吸痰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原则进行操作,并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及缺氧情况。

对照组采用开放式吸痰:选择宝鸡市德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12号一次可控式吸痰管,操作者佩戴无菌手套,将人工气道与呼吸机分离,并将吸痰管插入呼吸道,深度为2~3 cm,按下负压吸引器开关,旋转式吸痰,痰液彻底吸完后,连接呼吸机,每次吸痰时间短于15 s。

观察组采用密闭式吸痰:采用美国TYCO公司生产的Hi2 Care型密闭式吸痰管装置,吸痰系统的三通分别与人工气道、负压吸引器、呼吸机“Y”型管连接,以形成密闭式吸痰系统;操作者左手持中心负压吸引器及吸痰管的连接部位,使用拇指控制吸引阀,同时右手将吸痰管沿气管插管插入2~3 cm深度,旋转式吸痰,每次吸痰时间短于15 s,每隔1 h吸痰1次,每24小时更换1次吸痰管;若患者的痰液较黏稠,则予以充分气道湿化,吸净痰液后将吸痰管回抽至黑色标线。

1.3 临床评价

(1)比较两组血氧饱和度、心率:吸痰前、后,使用血氧饱和度检测仪监测血氧饱和度,并记录心率变化。(2)比较两组不良事件(感染、痰液喷出、低氧血症)发生情况:感染判断标准,吸痰时出现脓性物质,体温高于38 ℃,白细胞计数<4×109/L 或>10×109/L;低氧血症判断标准,动脉血氧分压低于正常值。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 表示,采用t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氧饱和度、心率

吸痰前,两组血氧饱和度、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痰后,观察组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血氧饱和度、心率比较(±s)

表1 两组血氧饱和度、心率比较(±s)

组别 例数 血氧饱和度(%) 心率(次/min)吸痰前 吸痰后 吸痰前 吸痰后观察组 47 92.75±1.51 93.51±1.95 90.75±3.66 90.55±2.60对照组 46 92.62±1.65 89.26±2.40 91.14±3.38 95.84±3.31 t 0.396 9.382 0.534 8.581 P 0.693 0.000 0.595 0.000

表2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人工气道机械通气能够帮助ICU 重症患者维持有效呼吸,但长时间机械通气易使气管内聚集大量分泌物,增加窒息风险,影响呼吸及循环功能,降低通气效果[4]。既往,临床常使用一次性吸痰管实施开放式吸痰,但操作复杂,且人工气道与呼吸机分离后易导致肺泡气体交换容量下降,使机体无法维持理想的氧合状态,最终引发低氧血症,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5]。

密闭式吸痰于密闭空间内操作,可避免吸痰管暴露,预防污染,同时可保证机械通气持续进行,降低低氧血症等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6]。本研究结果显示,吸痰后,观察组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心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表明密闭式吸痰器辅助排痰用于ICU 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中,利于改善血氧饱和度,降低心率,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ICU 重症患者行机械通气时需通过人工气道进行呼吸,导致其声门作用变弱,无法形成咳嗽前的气道高压,因此无法自主咳嗽并排出痰液,最终致使痰液淤积至气道,从而加重呼吸功能障碍。传统的一次性开放式吸痰要求操作者将呼吸机与人工气道分离,导致患者气道与空气相通,加之吸痰管暴露于空气中操作,易增加患者的感染风险;此外,开放式吸痰在稀释痰液时,将稀释液直接注入至呼吸道内,易引起患者呛咳,或将痰液喷射至操作者身上,引起职业伤害。密闭式吸痰装置的透明三通与呼吸机相连形成一个封闭系统,可避免外源性感染,从而降低感染风险;同时,密闭式吸痰无需对患者暂停通气,可维持呼气末正压,减轻吸痰操作对呼吸功能的影响,从而维持有效呼吸,稳定血氧饱和度,并平稳心率,降低低氧血症发生率。

综上所述,密闭式吸痰器辅助排痰能够保持ICU 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及心率平稳,且能够降低低氧血症、感染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密闭式血氧饱和度
糖臬之吻
智能血氧饱和度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密闭式吸痰法与开放式吸痰法的临床效果观察
基于STM32血氧心率检测仪的研制
基于血氧模拟前端AFE4490的无创血氧测量模块设计
制作一个泥土饱和度测试仪
密闭式矿热电炉生产锌粉节能优化设计
巧用有机物的不饱和度
乳腺血氧与多普勒联合检查在乳腺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
柔情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