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仪联合综合性护理对剖宫产产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预后的影响

2021-01-14徐建英双小群

医疗装备 2021年1期
关键词:治疗仪胃肠功能经皮

徐建英,双小群

江西省广昌县人民医院 (江西广昌 344900)

剖宫产是解决妊娠并发症、难产、围生儿窒息的重要方式,在减少高危产妇及围生儿死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该术式属创伤医学操作,会使产妇出现疼痛、炎症、淤血等不良状况,此外,手术中使用的麻醉药物亦会对产妇的机体造成一定影响,致使其胃肠功能恢复延迟,引发腹痛、腹胀等症状,从而影响产后康复[1]。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仪是将经皮电刺激与针灸穴位相结合,通过将低频脉冲电流经皮肤输入人体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具有无创、易于操作等优点[2]。基于此,本研究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仪联合综合性护理在剖宫产产妇术后恢复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1月于我院行剖宫产的9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48例)。观察组年龄21~38岁,平均(28.58±2.16)岁;孕龄38~42周,平均(40.22±0.47)周;手术时长37~56 min,平均(45.62±5.34)min。对照组年龄22~39岁,平均(28.61±2.11)岁;孕龄37~42周,平均(40.03±0.22)周;手术时长37~59 min,平均(45.95±4.46)min。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纳入标准:符合临床剖宫产指征;产前检查产妇、婴儿健康;产妇及家属均知情同意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胃肠道疾病史;合并高血压、高血糖等妊娠疾病;交流、认知功能障碍等。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术后予以产妇常规健康知识教育及心理指导,根据产妇需求安排进食时间,并等待其肛门自然排气;观察产妇的身体恢复情况,并根据个人意愿指导其下床活动。

观察组给予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仪联合综合性护理,具体如下。(1)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仪干预:选择江苏扬州康岭医用电子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G91D 型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仪;取足三里穴,以局部皮肤无破损、炎症及酸麻肿胀感最为明显处为中心点,使用乙醇含量为75%的棉球擦拭皮肤,然后贴上一次性防磁扣皮肤电极,并于小腿内侧对应部位粘贴另一个电极,将双侧纽扣连接至仪器导联,足三里穴位与正极连接,另一侧与负极连接;选择疏密波模式,频率设置为30~60 Hz,电流强度设置为15~20 mA,以产妇自诉酸、胀、麻,且不觉疼痛为宜,30 min/次,每隔8 h 实施1次,待产妇排便后停止使用。(2)综合性护理:嘱产妇术后6 h 进食米汤、稀粥等流质食物,禁食难消化、刺激、高脂肪食物,待肛门自然排气后进食半流质食物,并多食高纤维、高蛋白及高热量食物;指导产妇深呼吸以缓解疼痛,通过听音乐、聊天、看电视等方式转移注意力,必要时护理人员指导其采用温水足浴以缓解疼痛;术后6 h 麻醉作用消失后,护理人员协助产妇在床上做翻身、抬腿等简单活动,同时按摩其腹部,以促进肠胃蠕动。

1.3 临床评价

(1)胃肠功能:比较两组产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2)疼痛程度:分别于产后第1、7天,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两组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价,使用长度为10 cm 的标尺,让产妇用笔在标尺上标出可反映自身疼痛程度的位置,0端为无痛,10 cm 端表示剧烈疼痛,1 cm 代表1分。(3)并发症:比较两组腹痛、腹胀、恶心、肠粘连、肠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 表示,采用t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胃肠功能

剖宫产后,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比较(h,±s)

表1 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比较(h,±s)

首次排便时间观察组 50 18.97±3.13 38.92±4.67 63.77±5.26对照组 48 21.52±3.65 42.50±4.26 68.39±5.43 t 3.718 3.960 4.278 P 0.000 0.000 0.000组别 例数 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

2.2 疼痛程度

产后第1天,两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第7天,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后疼痛程度比较(分,±s)

表2 两组产后疼痛程度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产后第1 天 产后第7 天 t P观察组 50 4.36±1.02 2.51±0.25 12.216 0.000对照组 48 4.54±1.17 3.28±0.68 6.550 0.000 t 0.813 7.380 P 0.418 0.000

2.3 并发症

观察组发生腹痛1例、恶心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00%(2/50);对照组发生腹痛3例、腹胀2例、恶心3例、肠粘连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8.75%(9/48)。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47,P=0.021)。

3 讨论

剖宫产术是临床产科领域中的重要手术,因麻醉学、手术缝合材料及控制感染措施等的进步,目前,剖宫产已成为解决难产和某些产科合并症的有效手段。但剖宫产手术过程中,产妇的高水平孕激素、麻醉、腹膜刺激等因素均可致使腹腔内残留少量积液,从而引发术后胃肠功能障碍[3]。产妇术后胃肠功能不佳会减少机体对营养物质的摄入,从而影响子宫复旧,严重时可引发腹胀、腹痛等症状,延缓康复进程[4]。

中医理论认为,剖宫产术后腹胀、腹痛由腹气杂乱不通、气机郁结、脾胃失健所致[5]。足三里穴属足阳明胃经至合穴,是补虚要穴,具有增强机体免疫调节及抗炎功能的作用。经皮穴位电刺激是一种低频脉冲电刺激物理疗法,通过将持续规律的电刺激作用于人体穴位,可改善人体微循环,加快对炎性物质的吸收,促进术后恢复。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第7天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仪联合综合性护理可有效缩短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时间,减轻疼痛,且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综合性护理是以产妇为中心,通过加强术后疼痛、饮食护理等干预,以减轻疼痛对产妇的影响,再配合下床活动、腹部按摩等措施,利于缓解腹胀、腹痛等不良症状,还可促进血液循环,加快肠道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选择足三里穴位,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仪进行干预,通过将低频电流持续作用于穴位表面,可对食管下括约肌产生压力,利于加快胃肠的运动频率,还可通过十二指肠的反射传递作用促进结肠的运动,起到刺激胃肠道蠕动,预防或减少胃内反流的作用。

综上所述,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仪联合综合性护理用于剖宫产产妇,利于加快胃肠功能的恢复,减轻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猜你喜欢

治疗仪胃肠功能经皮
四磨汤口服液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改善的作用分析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CO2点阵激光治疗仪联合多爱肤治疗面部凹陷性疤痕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