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鼻内镜下三线减张法鼻中隔成形术治疗鼻中隔偏曲46例疗效分析思考

2021-01-13钱海龙王鹏林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11期

钱海龙 王鹏林

【摘要】目的:在鼻中隔偏曲治疗中应用鼻内镜下三线减张法鼻中隔成形术,并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0-2021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46例鼻中隔偏曲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手术方案为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观察组23例,手术方案为鼻内镜下三线减张法鼻中隔成形术。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91%,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率为13.04%,对照组为43.48%,差异明显(P<0.05)。结论:鼻内镜下三线减张法鼻中隔成形术可获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且能够减少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鼻中隔偏曲;鼻中隔成形术;三线减张法

鼻中隔偏曲是影响人们正常工作及生活的常见鼻部疾病,主要表现为鼻塞、头痛、鼻出血等症状,在临床治疗方面,手术是仍是目前治疗该病的唯一方法。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为以往治疗该病的传统术式,但其对鼻中隔软骨创伤较大,且对鼻腔生理结构破坏较大,因此术后并发症率较高。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鼻中隔成形术、鼻内镜下三线减张法在临床上应用明显增加,因此,本文将在鼻中隔偏曲治疗中应用鼻内镜下三线减张法鼻中隔成形术,并分析其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0-2021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46例鼻中隔偏曲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23例,男/女为14/9例,年龄19~57岁,平均(37.29±4.02)岁,病程1~27年,平均(14.34±3.20)年。对照组23例,男/女为15/8例,年龄20~56岁,平均(37.37±4.11)岁,病程1~28年,平均(14.55±3.13)年。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手术方案为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采取仰卧位,进行全身麻醉,于左侧鼻前庭、黏膜连接位置作切口,对鼻中隔双侧黏软骨膜进行分离,将鼻中隔软骨切除,将偏曲筛骨垂直板咬除,同时凿除鼻底上颌骨骨嵴、犁骨,复位鼻中隔黏膜,电凝止血,冲洗创口,缝合切口。观察组患者手术方案为鼻内镜下三线减张法鼻中隔成形术,于鼻中隔左侧黏膜作 L 型切口,将左侧黏骨膜、黏软骨膜分离,将鼻中隔软骨切开,向后分离,将鼻中隔软骨前缘软骨条切除,从鼻中隔软骨、筛骨垂直板进入右侧鼻中隔,将偏曲骨质咬除,将上下颌骨鼻嵴、犁骨进行分离,将鼻中隔软骨沿水平方向切除。冲洗、缝合切口。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处理。

1.3评价标准

疗效判定:治愈:症状完全消失,无头痛、鼻炎症状;好转:症状明显缓解,发作次数减少;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根据前两项合计计算总有效率。统计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22.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取(%)表示,应用X²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91%,差异明显(P<0.05),见表1。

2.2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发生嗅觉减退1例,粘连2例,发生率13.04%;对照组患者发生嗅觉減退4例,粘连4例,感染2例,发生率43.48%,差异明显(X²=3.86,P<0.05)。

3.讨论

在鼻中隔偏曲临床治疗方面,目前主要以矫正手术为主,且手术原则为尽量降低组织切除量,恢复鼻中隔结构及功能。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是以往治疗该病的经典术式,虽然能够达到治疗目的,但为达到物理性居中的效果,其鼻中隔支架切除较多,极易造成鼻锥变形,可能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需要二次手术矫治。同时,由于其术腔相对较深,手术照明不理想,前鼻孔、鼻域狭窄,操作难度较大,具有一定盲目性,且无法及时、有效的处理术中并发症。此外,若切除鼻中隔软骨过多,可能引起鼻中隔穿孔。

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是一项微创术式, 可弥补传统术式的缺陷,获得更加清晰的手术视野,有利于观察鼻腔深处情况,可降低手术副损伤,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同时,运用三线减张法操作,可最大限度的保留鼻中隔硬度及厚度,通过遵循偏曲鼻中隔的生物力学原理,分别游离处理鼻中隔下方、前方、后方软骨,无需大面积切除中隔软骨,仅局部切除导致偏曲的挤压力线,鼻中隔软骨支架保留更多,术后稳定性更佳。在本次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91%,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率为13.04%,对照组为43.48%,差异明显(P<0.05),也证实了鼻内镜下三线减张法鼻中隔成形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更高。

综上所述,鼻内镜下三线减张法鼻中隔成形术可获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且能够减少并发症发生。

参考文献:

[1] 吴锋,沈康,陈志鹏. 功能性鼻内窥镜鼻窦手术联合鼻中隔三线减张法矫正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疗效[J]. 现代医院,2019,19(10):1497-1498,1502.

[2] 黄成勇,刘琳. 功能性鼻内窥镜鼻窦手术联合鼻中隔三线减张法矫正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并鼻中隔偏曲效果分析[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8,18(7):60-62.

[3] 陈进. 鼻内镜下三线减张法治疗鼻中隔偏曲的疗效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8,29(1):15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