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血管内科门诊患者合并心理问题的现状分析

2021-01-13刘澍昕邢秀荣张亚平李艳萍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11期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心理问题门诊

刘澍昕 邢秀荣 张亚平 李艳萍

【摘要】目的:分析我院心内科门诊接收的39例患者的心理问题以及给予相应干预措施后的效果。方法:取39例患者进行研究,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对比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评分。结果:干预后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多存在焦虑、抑郁、担心等不良情绪,需要医护人员在对其疾病进行治疗的同时,给予相应的干预手段以便于辅助提高预后效果。

【关键词】门诊;心理问题;心血管内科

有研究提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相比于普通患病者而言较低,且随着年龄的增加、病程的延长更加明显,患者普遍具有焦虑、抑郁、不安情绪,表现为对医护人员怀疑或者是极度依赖两种极端相处模式,不利于治疗工作的开展。针对此临床工作者认为需要对患者的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总结临床经验,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继而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促进治疗依从性的增加,辅助提高预后效果。该研究就我院门诊就诊的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心理问题分析,并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分析结果。现将研究结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取39例患者进行研究,研究时限: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的患者均为成年人,且没有意识障碍或者精神障碍;患者及其家属主动配合调查问卷以及干预措施。所有患者中男∶女(22∶17),年龄26~70岁,平均(50.44±3.69)岁;其中例心绞痛10例,高血压15例。慢性心衰8例,其他6例。

1.2 方法

调查量表包含两部部分的内容,其一为患者的临床资料,包含年龄、性别、家庭情况、婚姻状态既往疾病史等;第二部分通过焦虑、抑郁量表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评估,并将心理问题总结如下。

心理问题分析:①孤独急躁的心理,根据调查研究可知门诊患者疾病类型不同,病情轻重各有差异,受患者的职业、年龄以及文化程度的影响,使其對疾病存在一定的认知缺陷,加之病情折磨脾气可能会有所改变,使其出现无人理解的孤独感和急于求好的焦躁感。②紧张与焦虑情绪,由于患者及其家属对医院环境、医护人员陌生,担心预后治疗效果。或经济负担较重,担心治疗费用大,容易产生焦虑、担心、烦躁、不安、敏感等情绪。③怀疑矛盾的心理,该项心理问题与患者的消费观念、经济收入以及文化程度有关,由于其对医生诊疗水平有着不同的需求,并且对医疗服务有着不同的需求,故而部分患者一方面对医生抱有希望,另一方面患者对医生开具的检查以及药物持有怀疑态度,甚至有部分患者病程较长,对治疗方案以及药物有一定的了解,对于不同的方案持有怀疑的态度,甚至认为医生更换药方一者与其能力有关,二者认为自己的病情严重更增加了心理负担。

针对以上问题干预组成员总结并制定的相应的干预方案,以便于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干预措施如下:①改善门诊医疗环境,将就诊流程进行优化,减少患者等候时间,并且有工作人员全线陪同,提高其信任感。②强化沟通同技巧,并利用等候时间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针对不良情绪的患者给予专业的心理干预模式。③强化医护人员的职业素质,增强患者的信任感,继而提高治疗依从性。

1.3 观察指标

干预后的抑郁、焦虑情况对比,对所有患者进行测定,后续取测定的平均值对效果进行评定,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测。其中焦虑自评量表含20项,>50分表示有焦虑,且分数与患者的焦虑程度呈正相关;抑郁自评量表含20项,>53分表示有抑郁,分数越与患者抑郁程度呈正相关。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2.0分析数据,两组的计数、计量资料n(n%)、(x±s)、行χ2、t检验。P<0.05有差异。

2 结果

干预后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表1。

3讨论

医院门诊属于医院的窗口,患者的流量大,来往的人员多复杂,加之就诊流程多现代化,对于部分患者而言增加了就诊难度,进而引发了不良情绪。该研究对39名心内科就诊患者进行心理问题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多存在焦虑、抑郁、烦躁、不安、恐惧等心理因素,原因与其年龄、文化程度以及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对医护人员的希望程度差异性有关,并且在就诊过程中多存在疑虑,更不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

针对患者出现的心理问题,医护人员给予了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显示: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评分具有差异性(P<0.05),该研究中首先改善了就诊流程,缩短了患者等待的时间,另外由工作人员全程陪伴,明显提高了对医院医疗的信任,加之在空闲时间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心理指导,可缓解其不安、疑虑、焦虑等情绪,促进心理状态的改善。

综上所述:通过研究发现心内科患者多存在不良情绪,若在其就诊期间给予高度重视以及相应的干预措施,有利于心理状态的改善,促进就诊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袁丽霞,丁荣晶,秦延平,等.心血管专科医院患者常见焦虑、抑郁、躯体化症状现况调查[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39(5):608-614.

[2]于康磊. 某综合医院住院患者焦虑抑郁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D].青岛:青岛大学, 2019:16-17.

[3]邱芳. 分析心内科老年患者常见心理状况和具体心理护理措施[J]. 名医, 2018, 66(11):188-188.

作者简介:姓名 刘澍昕;性别 女;生日 1979/06/19;最高学历 硕士;目前职称 副主任医师 主要研究方向 急诊医学、老年医学;科室 急诊科

猜你喜欢

心血管内科心理问题门诊
门诊支付之变
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治疗的临床探究
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治疗的临床研究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关注学生的心灵花园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活动中的有效实施研究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