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布置任务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
2021-01-13夏明仓
夏明仓
美国教育家杜威(1859-1952)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从做中学”的教育理念,主张教育的中心应从教师和教科书转移到学生的身上,教师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笔者力求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设计合适的任务,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培养其建构与运用语言的能力。
语言建构是指出于表达思想的目的,按照语言内部系统来建构话语——用词汇组构句子,用句子组构段落和篇章。从这个角度来看,建构语言是运用语言的前提。而建构必须以积累为前提,不积累足够多的知识,学生就无法建构语言。在语文课上,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教师需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来创设情境,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让他们自己获取和积累知识,并将这些知识转化为必备的能力。
《记念刘和珍君》是一篇力透纸背、情感充沛的杂文。其中有对“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热情赞颂,有对反动统治者的愤怒控诉;有悲愤的感情,也有深沉的哲思……该文集叙述、议论、抒情于一体。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尤其要引导学生关注作者所用独特的笔法,让他们梳理作者的行文思路:未说——欲说而又痛感无用——欲说却又无话可说——控诉——说不出话。透过这曲折委婉的表达,学生能感受到作者满腔的愤懣、悲哀、绝望和沉痛。
考虑了这些,笔者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为顺利达成这些目标,我为学生布置了一些前置任务:
1. 在诵读《记念刘和珍君》的基础上,阅读《死地》《可惨与可笑》等课外篇目。
2. 勾画出《记念刘和珍君》中的疑难词句,揣摩其内涵。
3. 将每六个人分为一个小组,完成下面的任务:
情境设置:2020年,锡山区举行了“全民阅读,书香锡山”的读书活动,网络平台上的“经典推荐”栏目需要一篇推荐鲁迅经典作品的文章。如果让你们主推《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你们会怎么写推荐语呢?请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下面的栏目设计。
为配合“全民阅读,书香锡山”的读书活动,带领其他读者走进经典作品《记念刘和珍君》,我班的学生都在认真作准备。在语文课上,各个小组都展示了本组的学习成果,具体如下:
质疑:为何主题词会选用“献祭”一词?
回应:是为了突出烈士牺牲的价值与意义。他们反抗与斗争的行为会影响其他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人们只要团结起来,就能推翻腐败无能的政府。
质疑:你们小组的主题词是不是过于低沉了?
回应:这样才能体现作者当时的心情。
质疑1:你们说“沉默中包含了希望”,那么这种“希望”到底来自哪里?
回应:只要有人觉醒,就会有希望。
质疑2:可以唤醒“庸人”及“苟活者”吗?
回应:醒来的人越来越多,说不定也能唤醒“庸人”及“苟活者”。
质疑:如何理解“旧影”?
回应:走在前方、牺牲了的革命先烈。
上述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们在课前认真准备,在课上主动参与,较圆满地完成了这些任务。但是,通过反思,我觉得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一是我应该在课堂上进一步强调文本的重要性。在组织写“主题词”及“推荐语”的活动中,有的小组脱离了文本,没有紧密联系文本来完成任务;有的小组则过度引申,拔高主题,对文本的解读过于主观。这样看来,我并未在教学中适时地引导,导致有的学生脱离了文本,游离于文本之外。所以,在分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环节,我鼓励并要求他们结合文本来说明自己的设计意图。
二是我应该组织学生进行系统的语言训练。虽然在【金句摘录】环节,我要求学生扣住具体的句子来表达观点,但由于这些句子本身有一定的深意,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将重点放在了解读文本上,不会过多注意自己的表达方式,不能有效地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应该组织学生系统地欣赏文本的语言,探究该文的艺术特色,而不应该仅仅引导学生通过割裂、肢解文本的方式赏析作品、表达观点。
总之,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力求按照整篇文章的组织规律,通过合理切分与组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欣赏作品,让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建构与运用语言的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锡东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