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域文化断层的思考

2021-01-13聂好金玉雯

美与时代·上 2021年12期
关键词:断层码头古镇

聂好 金玉雯

摘  要:地域文化形成于特定的区域,影响着当地居民的人文环境和生活方式。20世纪末至今,高速城镇化的进程一定程度上冲击着地域文化,这也是重庆铜罐驿古镇衰落的原因。该古镇现存的文保建筑,具有挖掘历史文化、复兴旧城的潜力。本文以重庆铜罐驿古镇为例,采用田野考察、文献阅读分析和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较为系统地梳理了古镇的地域文化资源,指出铜罐驿古镇地域文化的断层导致了地方偏远化和人口空心化的危机。接着文章围绕地域文化的相关概念,分析古镇衰落的原因,最后针对古镇衰落的原因,对地域文化断层的问题做出思考,并提出解决地域文化断层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地域文化;文化断层;铜罐驿古镇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域自然环境的不同,造就了人文环境的差异性。人文环境是一个由人类活动不断演变的社会大环境,文化在一定的地域中与环境相融合从而打上了地域的烙印,包括文物古迹、革命活动地、艺术文化活动所形成的景观,它们的呈现方式各有特点。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青年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市,农村因为缺乏活力导致地域文化面临断层的危机。

重庆铜罐驿古镇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古镇原本流传着一系列奇妙的神话传说,集千年码头驿站文化、抗战文化、戏曲文化和宗教文化于一身,地域文化丰富多样,具有独特的历史性和文化研究价值。但随着水驿的废止和城市建设发展,古镇上的原生住户逐渐搬离此地,多数建筑因年代久远又无人修护,如今危房遍布,衰草寒烟,与昔日的“不夜城”判若云泥。受政治、經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当地部分居民丧失了文化自信,缺乏文化认同感,地域文化有断层的趋势,这一系列问题引发了笔者的一些思考。

一、 铜罐驿古镇的地域文化

(一)神话传说

20世纪50年代,曾在铜罐驿附近的冬笋坝出土过战国时期巴人船棺墓群,墓葬的发现为人类探索巴文化打开了大门。当地流传着“冬笋坝”“龙脑山”除妖等美丽的传说故事。关于铜罐驿名称的来源就有两个版本,其一是相传为了降龙治水,有民谣“金剑斩龙脑、铜罐煨仔鸡”,龙脑山、铜罐驿由此得名。其二是光绪年间,有人在江边捡到一个铜罐,于是以此为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当地于1930年建立起铜罐驿乡,1985年6月,冬笋坝镇更名为铜罐驿镇。这些神话传说为如今的铜罐驿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二)码头文化

铜罐驿地处长江边,周围的山路地形复杂,陆路交通不便,黄金水运的便利与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清代在此开设水驿,码头上船来船往热闹非凡,水运空前繁华,曾有“白天千人拱手,夜里万盏明灯”的景观。古镇上现还有一间茶旅社遗址,名为“九如号”,可容纳300人喝茶。这为忙碌的货运码头提供了一个可以静下心来聆听茶馆先生说书的好地方。1985年铜罐驿渡口仍在营运,且运营船数十分可观。

(三)铁路文化

解放后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于1952年7月1日全线通车。它是中国自行设计施工,完全采用国产材料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它的建设是在西南刚解放、国家财政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完成的。成渝铁路的建成,不仅实现了四川人民半个世纪的夙愿,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优秀的领导建设能力,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重庆乃至整个西南地区国民经济的恢复都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四)抗战文化

铜罐驿是抗战历史名人周贡植的故居,同时还保留着二十一兵工厂的遗址。周贡植面对酷刑时的铁骨铮铮充分展现了共产党人的崇高气节。而二十一兵工厂在全面抗战的8年里,提供枪械弹药等占全国兵工厂的近50%。兵工厂对国家的贡献是所有当地人有目共睹的。一个经历了抗战的老年人兴奋地告诉笔者:“兵工厂制造的向洋号,打得鬼子呱呱叫。”

(五)戏曲文化

解放前,整个巴县内流传许多的山歌和民俗歌曲。上世纪60年代初,铜罐驿古镇修建有大戏楼。戏楼的修建一定意义上证明了戏曲文化在当地兴盛的程度,这也是人们在忙碌之余慰藉心灵的方式。根据和一位婆婆的访谈了解到,当时的戏台热闹非凡,坐在台下的多是商贾或是路过码头的“外地人”,本地人多是绕到一个小山坡上远远观戏。

(六)宗教文化

古镇上不仅有像玉皇阁和列圣宫这样的道教神庙,也有宣扬佛教的观音寺。在古镇周围有一座天主教堂,距今有122年的历史,是重庆市规模第二大的天主教堂。教堂属于中西式结合建筑。它既有哥特式高大风格,同时还加入了当地的砖木结构。在这片大地上,不仅展现了中西建筑文化的交融,也见证了中国传统宗教和西洋宗教文化的和谐共生。

(七)柑橘文化

铜罐驿盛产红橘,是重庆西南部柑橘的主产区,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口感酸甜的柑橘颜色鲜亮,曾作为贡品被清朝皇帝康熙赐名“大红袍”。20世纪60年代初,当地大量红橘被加工成果肉罐头,作为出口商品远销苏联,1957年当地出口量就达1560.3吨。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大红袍”仍是当地众多农户最主要的收入来源。现全镇水果年产量为2600吨,其中柑橘占2000吨。

(八)曲酒文化

铜罐驿古镇在清末西南第一酒镇——江津白沙镇的下游,白沙镇以“白沙烧酒”最为出名。铜罐驿码头(原冬笋坝码头)作为当时重庆近郊主要货站之一,每逢赶集都会在此买酒卖酒,由此便出现了重庆最早的酒类经纪人[1]。1972年的铜罐驿酒厂专门生产白酒,1976年和1978年建成两个曲酒车间,开始生产浓香型“渝州特曲”“渝州大曲”“渝州曲酒”。至1985年,已建成曲酒车间3个,固态法8排桶,年产酒1160吨,有很成熟的曲酒产业[2]。

二、铜罐驿古镇现状

(一)铜罐驿古镇周边调研

铜罐驿古镇地处重庆市九龙坡区西南部长江北岸的回形水湾,西靠九龙坡区西彭镇,与江津区隔江相望。地势较为平坦,境内又有大溪河流过,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未受工业污染。建筑多为民居(如图1)和吊脚楼(如图2),受风化影响,有不同程度的危房(如图3)。现存建筑体量小,楼层低矮,至多两楼。建筑材料多以竹、土、木、砖为主。建筑多沿道路平行分布,与自然山体紧密依存,依山形走势,呈现出组团式的有机格局。其中主街中段两旁建筑最为密集。人口主要聚集在中段和码头区域,以此为节点,人口集中程度向四周递减。古镇主要分为居住区、码头区、商业区、种植区几个区域。主要建筑按功能分为供销社(如图4)、民居、码头、戏台、医院(如图5)等,原政府驻地(如图6)位于主街末端靠近码头一侧,由梯级向下即为码头。

原有道路共分为三街八巷,主街呈反“Z”字形,街巷宽松。各条巷道由主街向外呈树状分支,每条道路均延伸向江岸的码头区域,路面均为条石铺成,无现代化改建。古镇内有历史文化建筑,如:玉皇阁、列圣宫、茶旅社九如号遗址等。古镇周围有重庆市第二大的天主教堂、二十一兵工厂遗址及周贡植故居。

(二)地域文化断层的危机

消费盛行的趋势下,消费者对于品质感、体验感和文化感的需求日益增加,文旅行业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然而,沉寂的铜罐驿古镇因地域文化的断层,仍未踏上文旅行业的班车,这导致古镇缺乏文化支柱,使得古镇面临地方边缘化、人口空心化的危机。

地方边缘化体现在:古镇上体现地域文化的文保建筑群因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风化和坍塌,很大程度上丧失了古镇的可看性,加上交通工具的更新换代,轮渡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码头文化逐渐消失。即便有船只经过,也不在铜罐驿码头(如图7)停留。而通往铜罐驿古镇的公路今年才修好,目前还未通公交车,最近的一个公交站点——沙湾站,距离铜罐驿古镇有20分钟的步行距离,且一天只有3班公交车,离火车站——铜罐驿站也有近40分钟的步行距离,交通十分不便。据镇上居民讲述,观光者多为自驾,游客群体单一。

地域文脉就如血管一般,连接着整块大地,为地域上的人们提供血液和活力。由于地域文化的断层,古镇丧失活力、人烟稀少。镇上仅剩7户人家,只有不到一半的居民在当地生活时间长于40年。有一户经营餐饮的中年人,是近十年内才搬迁至此。整个古镇留下的只有安土重迁的老年人,缺乏建设家园文化的青年劳动力。这样的人口空心化,导致了古镇建设主体缺失。铜罐驿古镇应该守住的,不仅仅是这一方水土,还有长江北岸的这一方人。

三、铜罐驿古镇衰落的原因

(一)城镇化对传承地域文化的冲击太大

伴随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青年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市,因为农村薪资低,而城里会带来更高的收入。人民群众的价值观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对金钱的追逐远远超过对文化的需要。古镇面临文化价值的缺失,这是由于注重经济建设、忽略文化建设所造成的。镇上大多为空巢老人,有心却无力传承地域文化。再加上古镇地处偏僻且居住环境每况愈下,游客稀少,使得整个古镇缺乏活力。地域文化因此无人传播和经营,也无法通过互联网等新媒体对外输出,于是,地域文化面临断层化的危机。

(二)政府对地域文化的认知度不够

九龙坡区委、区政府、铜罐驿镇政府于2016年向重庆市政府提请申报铜罐驿镇为重庆历史文化名镇的请示,并于2017年获市政府批准。铜罐驿古镇虽在规划版图上清晰标注了废墟建筑的利用位置,但时隔三年迟迟没能动工,甚至没有开设直达古镇的公交线路,当地居民依然面临着严峻的交通问题。码头文化是铜罐驿镇最重要地域文化,政府关于码头的恢复和建设在铜罐驿场镇布局上仍有待加强。

然而同类型历史文化古镇——木洞古镇就可以作为案例来学习。铜罐水驿和木洞水驿都是明清时期三大古驿的重要站点,木洞古镇跟铜罐驿古镇一样,老街犹在,保留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为了让木洞老街在保护和传承中发展,当地政府于2015年启动了木洞河街复建工程。如今木洞老街全长900余米,采用浮雕叙事、牌坊立景、青砖黛瓦人工景观改造设计,和大树留情、杨柳渔渡等自然景观改造设计共同营造了如诗画般的美景。除此之外,还保留了木洞山歌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竹编、捏泥人等手工艺术。木洞古镇所进行的改造,来自于对地域文化的深入思考,同时这些经验可以给铜罐驿老街重建带来一些启迪和思考。

(三)居民对地域文化的认同感不足

受经济发展的影响,古镇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文化产业不发达。加之当地大多都是面朝黄土的农民,古镇人口普遍为中小学水平,文化水平严重滞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地居民的价值观。而价值观又决定了人的自我认识,并直接影响和决定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标和追求方向。因此文化水平的低下,导致当地居民看不到古镇的文化价值,出现捧着金饭碗讨饭吃的状况。

在实地访谈时,玉皇阁所有者及其妻子(如图8)向笔者介绍:“抗日战争时期,日机向铜罐驿古镇投放炸弹,古镇被烧了一半,寺廟未能幸免,现在的玉皇阁是后来重建的。但是好在重建了,现在这个烂房子就没有了千年的历史,政府就可以占用,占用了我就有钱得了。”这段话站在居民自身发展的角度而言,看似合理。但就整个古镇漫漫的文化长河而言,这样的观点无疑暴露了居民对地域文化的认同感不足,以及对玉皇阁文化价值的无视。

四、结语

地域文化形成于特定的区域,并与周围环境相融合,有极强的可识别性。地域文化对人类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产生了影响,上一代的生活习惯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下一代的生活方式。例如生活在同一个地域上的人,所创造的民间方言和神话传说能在无形中增加人与人的情感和亲切度。但由于没有特定的语境,随着时间和人事的更迭,下一代人对上一代的地域文化了解会越来越少,地域文化的断层就是在古镇面对外来的影响下,最终导致地域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保护, 和地域文化特色的逐渐消失。

文化的断层,是理想的文化准则和价值观与现实的文化准则和价值观之间所存在的差异,最终导致居民文化准则和价值观的不合理扭曲。而文化担负着凝聚共识、强化认同、调控秩序、提高素养、重构价值体系的重要使命[3]。在现代化和全球城市化背景下,中国面临着外来文化冲击和自身城镇化过程中遭遇的文化价值缺失[4]。解决地域文化断层的问题,首先要分清地域经济和地域文化建设的关系。地域文化为地域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氛围,地域经济也反作用于地域文化,能够带动地域文化的传播。只有二者相互融合,才能真正推动城镇化建设,推动社会的发展。

其次,政府在城镇规划的过程中,应当深挖地域文化的根源,并合理利用地域文化,打造文化产业。用文化叙事的方式,树立当地文化的主体性,塑造一个有灵魂、有体温的文化母体。这不仅能给予当地安土重建的居民一些慰藉,也能达到吸引外地游客,传播文化的效果。

最后,当地居民应当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当地居民需从自身认可和接纳该地的地域文化,进而获得外地人的认可和尊重。可在当地定期举办与地域文化相关的讲座、电影、比赛等活动,在活动中加强居民对地域文化的教育和认同感,防止地域文化的断层。

参考文献:

[1]司马青衫.被遗忘的光荣——大历史视野下的重庆酒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9:158.

[2]重庆市巴南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巴县志[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2:231.

[3]蔡永洁.中国城市如何重新找回特色[J].人民论坛, 2013(2):34-35.

[4]张鸿雁,邵颖萍.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以江苏为例[J].江苏社会科学,2013(1):76-82.

作者简介:

聂好,四川美术学院设计学硕士研究生。

金玉雯,四川美术学院设计学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断层码头古镇
如何跨越假分数的思维断层
大块头和小不点
论井田断层的连接
小议地层倾角大于或小于断层倾角时的断层特征
直立断层平动和旋转运动引起的重力变化
同里古镇
前往码头
千年古镇
西塘古镇
在码头上钓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