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S模式在幼儿园班务管理中的实践研究

2021-01-13许玲君

考试与评价 2021年12期
关键词:班务教职工管理工作

许玲君

班务管理是幼儿园管理中的关键内容,它需要对幼儿园的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提高幼儿园班级管理的效率和质量,达到预期的服务水平,为幼儿创设更高效的学习和活动环境。从幼儿园的功能来看,它包括教育和保育两个方面。幼儿属于成长发育的初期阶段,他们的身体素质较弱,对于外界环境有着较强的敏感性,在这种情况下,将6S管理模式应用到幼儿园班务管理中,可以确保它的合理性。本篇文章通过对6S模式在幼儿园班务管理中的实践要点进行阐述,分析6S模式在幼儿园班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探讨加强6S模式在班务管理实践效果的具体措施。

引言

6S管理模式是一种精细化的管理方法,它包括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以及安全六大方面的内容,而且彼此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需要在实践应用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确保制度化、规范化地展开。将6S模式应用到幼儿园班务管理中,是对幼儿负责任的一种体现,它可以为幼儿园内部的教职工提供一定的管理空间,对日常的管理工作设立相应的标准和规范,将管理融入到细节中,及时发现幼儿园中可能存在的隐患问题。相较于其他行业领域来说,幼儿园的主要服务对象是3-6岁的儿童,为了确保幼儿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对于班务管理也就有着更高的要求,而6S管理模式的实践应用可以达到这一目标,但是有关人员也需要对它的实践问题进行研究。

1. 6S模式在幼儿园班务管理中的应用优势

6S管理模式包括整理、整顿、清洁、清扫、安全以及素养六大方面,它是对传统管理模式的创新,幼儿园的班务管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而且与幼儿的成长以及个性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将6S模式应用到幼儿园班务管理中,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自主性,它扩大了原有的管理方位,将管理对象分为人、事以及物三个方面,确保管理工作的有序性。其次,在6S管理模式的应用中,它还可以起到一定的榜样作用,为幼儿提供更优质的学习和娱乐环境,幼儿正处于模仿的重要阶段,可以实现在素质能力等方面的提升。另外,幼儿园中幼儿的身心发展并不成熟,6S模式的应用也可以降低安全问题发生的概率,提升幼儿园的整体效益。

2. 6S模式在幼儿园班务管理中的实践要点

2.1 “整理”的实践应用

幼儿处于人生的初期阶段,他们对于这个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而且容易被不同的事物所吸引,但是幼儿在身体和智力发育上并不健全,他们无法对事物的正确性和危险性进行分辨,在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中,需要由教职工人进行看护,但是对于大规模的幼儿园来说,教职工的数量小于幼儿的数量,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确保儿童的安全性,需要对幼儿园的物品进行整理,将不同区域内的物品进行分类,明确它是否在幼儿园中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对现有的空间进行整理,对物品进行功能等方面的取舍,从而为幼儿园预留一定的活动空间,塑造清爽的环境场所,对于幼儿来说,也可以避免由于空间狭小所导致的磕碰现象,使得班务管理具有较强的灵活性。

2.2 “整顿”的实践应用

幼儿正处于善于模仿的阶段,而且他们的价值观、习性、品格等正处于养成的重要时期,在这种情况下,规范化的管理制度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班务管理中,教职工需要确保在环境上的有序性,为幼儿提供秩序感强的空间,从而帮助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6S管理模式中的整顿实际上就是将必要的物品进行分类、摆放等工作,并且放置在相应的位置。例如将幼儿的碗筷等工具放置在相应的位置,按照编号进行标识,需要确保它的整齐性。在整顿的班务管理工作中,需要避免杂物的堆积,包括在空间以及感官上要具有一定的流畅性,尤其是对于幼儿的活动区域来说,避免死角的存在,从幼儿的角度进行考虑,注意墙面活动区域的标识,确保班务管理的合格性。

2.3 “清扫”的实践应用

相较于成年人来说,幼儿的肠胃等身体机能较為脆弱,受环境影响严重,那么在幼儿园的班务管理工作中,就需要将6S管理中的“清扫”应用在其中,所谓的清扫就是保证幼儿园场地的整洁性,包括幼儿园活动区域、教学区域以及食堂区域等不同的位置,无论是看得见的还是还不见的位置,都需要严格按照要求对其进行打扫和清洁,使其随时保持在一个干净的状态,为幼儿提供安全的场地,避免食物中毒等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来说,在清扫的实践应用中,还需要定期对场所进行消毒工作,尤其是在春秋等感冒高发期,从幼儿的身体状态来看,需要通过消毒清扫的方式,降低空气中的细菌,避免传染等现象的发生。

2.4 “清洁”的实践应用

在6S管理模式中,清洁与清扫是不同的两种概念,清洁是在清扫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彻底清理的过程,它不仅要保证幼儿园场地的干净状态,还要追求在外表上的美观性,是对整理、整顿以及清扫的深层次要求,并且在日常的班务管理中形成制度化的目的,例如可以在墙面上粘贴一些趣味性的文字和图片,从幼儿的角度出发,提高他们对于幼儿园环境的认可度。另外,在清洁的实践应用中,需要创造更加和谐、文明的场所,需要推动日常工作的规范化发展,形成良好的制度体系,维持住幼儿园班务管理的成果。

2.5 “素养”的实践应用

6S管理模式中的“素养”是针对班务管理中教职工的具体要求,它是指工作人员应该在班务管理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幼儿园本身的环境以及教学等方面出发,遵守它的整体原则,包括在管理工作中需要主动地对可能存在的隐患问题进行排查,杜绝班务管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懒散、随意等问题,需要形成一定的制约体系,培养教职工的责任意识和主动意识,认识到各自的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在班务管理中应该发挥自身的优势,通过取长补短的方式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形成良好的风气,这对于幼儿园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2.6 “安全”的实践应用

“安全”是指在幼儿园班务管理中需要强调以人为本的重要性,除了需要确保幼儿的安全外,员工的安全也至关重要,在班务管理中,教职工需要时刻将安全放在管理中的第一位,包括在整顿、整理等工作中需要考虑到这种方案是否会造成一定的隐患问题,而且安全在实践应用中需要具有一定的预防性,建立完善的安全体系,达到防患于未然的要求。

3. 6S模式在幼儿园班务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3.1缺乏一定的长期性

通过6S模式在幼儿园班务管理中的实践运用来看,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缺乏一定的长期性,对于幼儿园内部的教职工来说,并没有将6S管理模式与日常的班务管理活动结合到一起,更多的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工作,而在班务整理、幼儿管理等工作中仍然采取传统的管理理念,导致过程中存在多方面的隐患,不利于幼儿园的后续发展。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工作人员缺乏这方面的意识,没有加强这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对于6S管理模式的认知存在一定的欠缺,没有形成制度化的管理体系。

3.2缺乏幼儿的参与

实际上,从幼儿园的班务管理上来看,它并不是单纯地进行场地打扫等工作,而是通过对现有资源的充分利用,从而为幼儿进行生活等方面的培养工作,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但是通过对6S管理模式的观察和分析来看,幼儿并没有参与到其中,使得班务管理没有充分发挥它的作用,6S管理模式在理论和实践中存在一定的脱节,这是需要改善的问题。

3.3缺乏一定的精细性

通过对6S模式下幼儿园班务管理的观察和分析来看,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缺乏一定的精细性,6S模式是对原有管理方式的优化,它对管理工作彼此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重新的定义,在遵循一定原則的基础上,养成良好的管理习惯,提高员工的自主性,但是部分员工却并没有对6S管理的相关内容进行深度的剖析,在自身定位上存在一定的误区,没有将日常的班务工作与6S管理有效地融合到一起,缺乏一定的规范性,这对于幼儿园的长期发展有着不利的影响。实际上,6S管理模式在班务管理的应用中需要对原有的内容进行细化,与幼儿园的实际发展结合到一起,确保它的效率性和整体质量,这也是工作人员在日常的行为中所欠缺的,并没有加强在内容上的完整设置,需要就此进行整改。

4. 加强6S模式在幼儿园班务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4.1加强班务管理制度化的建设

为了增强6S管理模式在幼儿园班务管理中的应用,避免形式主义的存在,幼儿园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在班务管理制度化上的建设工作,对现有的教职工进行岗位责任体系的落实,明确他们的工作内容,并且为其制定专门的管理方案,需要教职工按照方案上的内容执行相关操作,并且在6S管理模式的实践过程中,需要加强员工与员工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从而发现班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应对。另外,在制度化的建设工作中,还需要遵循规范性和标准性的要求,在管理内容的设置上需要考虑到6S管理和幼儿园的不同特点,加强各方面的整合。

4.2加强6S管理模式的培训宣传

为了强化幼儿园内部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强化6S管理模式在日常工作中的深入,幼儿园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在管理模式、管理内容以及管理理念等方面的培训和宣传工作,针对6S的具体概念以及原则进行知识的讲授,还可以召集不同的工作人员对6S管理模式下的幼儿园试点进行考察,对班务管理与6S管理融合的重点和要点进行了解,也可以从实践中获得相关经验,通过探讨式的培训工作,增强员工的综合素质。另外,也应该加强在培训和宣传方法上的创新,突出6S管理模式的重要性,形成规范化的管理体系。

4.3加强幼儿的参与

在6S管理模式下的班务管理工作中,有关人员需要引导幼儿参与到其中,不仅要形成榜样作用,还要让幼儿感受到班务管理的具体内容,这对于他们的人格养成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整顿工作中,可以要求幼儿对某个简单的活动区域进行整理,将相同颜色的球放置到一起,既可以增强幼儿对颜色的辨认能力,又可以养成良好的习惯。但是在幼儿的参与过程中,需要保证他们的安全性,考虑到环境等方面的限制。

4.4加强6S管理的应用细化

6S管理模式在班务管理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幼儿园的整体形象,是确保幼儿安全的有效方法,为了充分发挥它的作用,有关部门需要对6S管理的内容进行全面的细化,从实际情况出发,加强在内容上的调整,不再是对管理工作的照搬照抄,而是从实际情况出发,对幼儿园班务中涉及到的场所以及物品进行清理和打扫,延长它们的使用寿命,并且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实现它的循环利用,这对于幼儿园效益的提升也有着一定的作用。另一方面来说,有关部门需要将6S管理中的内容与工作人员的岗位进行对应,将工作任务细分为不同的环节,由对应的工作人员进行监督,从而确保各方面的精细化管理,从实践经验中获得相应的优化,保证流程的有效性。

5. 结语

综上所述,将6S管理模式应用到幼儿园班务管理中,实际上就是将整顿、整理、清洁以及素养等工作内容均衡地分配到幼儿园的不同区域中,发挥它的整体功能,通过6S管理模式的应用,形成规范化的管理体系,确保幼儿园的安全性,为幼儿提供舒适的空间环境,在实践中,也需要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加强幼儿的参与,做好理念上的培训和宣传,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幼儿园后勤工作6S管理的实践研究专项课题——6S模式在幼儿园班务管理中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Y202110)

猜你喜欢

班务教职工管理工作
南县:举办跳绳比赛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城市路灯精细化管理工作探讨
浅谈如何做好聋生班务管理
新时期高校教职工先进文化建设长效机制探析
小班务 大精彩
创新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路径研究
爱是教育的真谛
运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