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数学焦虑形成原因及解决途径
2021-01-13黎洪德
黎洪德
【摘 要】 数学焦虑,不仅影响个体情绪情感、社会性的健康发展,而且还影响数学认知的发展。它会使个体对数学刺激产生负面的生理反应、对自己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怀有错误的信念和消极的态度,最终的结果是数学焦虑者会回避需要应用数学技能的环境和职业,因而,数学焦虑者数学学业成绩一般都较低。本文就此问题的形成原因做一些探讨,以寻求合理解决数学焦虑的途径。
【关键词】 数学焦虑 形成原因 解决途径
在当今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数学无处不在。然而,由于社会和家庭的種种压力以及在学校中不甚恰当的学习方法,许多人在学习数学,特别是在做数学题时变得异常紧张,总要想方设法逃避数学问题。于是便产生了一批害怕数学却又不得不学数学的人,他们常常处于极端矛盾的心理状态下,因此患上了数学焦虑症,也正是“数学焦虑”的存在,阻碍了学生个性的良性发展。
一、数学焦虑的含义及其影响
心理学中的焦虑是指个体由于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致使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强,而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且带有恐惧色彩的情绪状态。而数学焦虑可以认为是学生对数学的一种病态的恐惧症。其影响可以归结为以下几方面:
1. 数学焦虑直接阻碍了学生的数学认知过程,低数学焦虑学生的解题速度几乎比高数学焦虑的学生解题快两倍。
2. 数学焦虑会分散学生注意力,降低知识记忆效率,现代信息加工心理学家把学习和记忆看成是信息加工过程。数学焦虑者会过多关注自己的强制思想、担忧和负面认知等焦虑反应,分散对当前任务的注意力。有研究表明,随着数学焦虑程序的增加,学生的记忆容量减小,反应时间长,正确率低。
3. 数学焦虑会损伤学生的自信心,压抑学生的创造力。数学焦虑者对于自己的数学能力无法做合适的评价,多数将原因归结为“脑袋不灵活、死板”,因而丧失对数学的信心,更加谈不上在数学上发挥自身的创造力。
二、数学焦虑形成的原因
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影响。行为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的原理即是“刺激──反应”;学习的过程即是试误(尝试──错误);学习指导的途径是外部控制。这一由桑代克构建起的,以“刺激──反应”为核心的学习联结理论,在学习理论研究中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表现在为了掌握定义、法则和公式,让学生专门进行训练;搞“题海战术”,盲目布置大量习题,要求学生进行“大运动量”的强化训练;任意添加超过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的内容。在学生智力发展方面,大大地束缚了他们的创造性和个性,让他们的智力活动于教师指定的范围之内;在情感方面,使学生在对数学和学习的信念和态度上产生偏差,如把数学当作是一堆枯燥无味的公式和法则,看成没有用处的符号游戏,因而产生焦虑情绪。
2. 现行数学学科难度的骤增。以现行数学课程来说,从小学到初中,抽象的程度跳了一层,到了高中又再跳一层。许多学生在以文字为代号的《代数》转不过弯来,曾经有学生对我说:“我就是理解不到是个数字,而且还能算出答案”。还有学生在过去的抽象推理经验上的不足情况下,面对错综复杂、更为抽象的几何时,一步步丧失对学好数学的信心,必然产生对数学的焦虑。
当然,数学焦虑的形成还有诸多的原因,比如学生数学学习意志薄弱;思维品质的不完善;学习方法和策略的不恰当;社会对数学的评价的偏差;家长、老师的功利心态等等。
三、数学焦虑的解决途径
1. 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虽然学习可以独立于动机而存在,但是大量研究证实学习动机可以促进学习。其促进作用表现为决定学习者的学习方向、加强学生的努力程度。激发学习动机可以有很多的措施,比如:帮助学生设立一个明确且适当的学习目标;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结果;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适当的评价;多用正强化,慎用负强化;充分调动和利用认知的好奇心。
2. 关注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的培养。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事实上,人在掌握了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也知道了行为将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之后,并不一定去从事某种活动或做出某种行为,因为这要受自我效能感的调节。能取得好成绩固然是每个学生的理想所在,但力不从心之感往往会使他们对学习望而生畏、焦虑不安。所以在有了相应的知识、技能和目标时,自我效能感就成了一个关键因素。因而也成为了解决学生焦虑的一个关注点。
3. 引导学生对成就行为科学的归因。有调查表明:学生往往把数学的学习成绩归于努力因素;把音乐、体育的成绩归于能力因素;把理科和社会学科归于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学生数学学习成就的归因可以引导为:努力不够、方法不当、解题策略不完善等等。使得学生学会积极地归因,提高他们对学好数学的信心和积极性,克服习得无助感,有效地避免数学焦虑的产生。
4. 注重数学学习意志的培养。意志是人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为,并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数学学习意志对数学认知活动起支配和调节作用。让学生认识到“伟大目的源于伟大的毅力”,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数学学习规律,不断归纳、整理已学过的数学知识,使学生数学认知结构不断丰富和发展,从内在提供克服数学焦虑的动力。
总之,数学焦虑是一个不易解决的严重问题。一般而言,高度焦虑的学生不仅自己对数学采取了逃避的策略,还会影响班级其他人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同时还应注意到低度焦虑的学生往往缺乏学习动力。对于数学焦虑是从什么年龄阶段开始?它的总体变化曲线是怎样的?而什么样的适度焦虑水平才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达到最佳等等问题,都需要在实际教学中逐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