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思有道,使“难”不难
2021-01-13汪蕾
汪蕾
(一)教研组研修,寻找关键问题
为了确立我校的关键问题,我们在教研活动上进行了多次研讨,发现阅读课在我们日常教学中占了大头,是我们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学生在学习中的难点。因而,我们把阅读课的教学作为此次研究的重点。
对此,我们先开展备课组活动,从备课组中先进行问题筛选。六年级备课组发现学生在阅读课上对于文章结构的梳理存在问题,而这是推进课堂的重要前提基础。七年级备课组提出,学生在阅读时不注意上下文的语境,造成了理解上的偏颇。八年级备课组提出,学生能读懂浅层次的文章大意,却不能探究文章的深意。九年级备课组则提出,在阅读训练中,学生反馈出的主要问题就是答题时没有全局观。
(二)专家引领,确立关键问题
根据各备课组活动的反馈,教研组又对此开展了教学研讨活动。我们邀请了专家来我校倾情指导。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发现所有的核心聚焦在一起就是整体感知。因为没有整体感知能力,所以学生不能很好地梳理文章脉络、也不能注意前后语境,整体全面地看待问题。学生的思维是片面的、线性的,而不是立体的、多角度的。
阅读的整体感知能力是统编教材中在语文阅读教学上大力提倡的阅读理念,作为一种阅读能力来定位。它有助于学生体会文本精髓,培养语感,发展能力,训练思维,是学生非常重要,同时也比较欠缺的个人阅读能力。因而,我组将提升学生的阅读整体感知能力作为我们学科的关键问题,制定改进方案,计划在课堂教学中加以实施,希望最终能形成解决这一问题的策略,来切实提高學生的阅读能力!
(一)基于我校学生的学情分析
我们学校是虹口区的一所普通的公办学校,不选择生源,学生来自周边各个不同的小学,他们的学习水平、学习习惯、学习基础、家庭氛围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对我们的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也是我们被列为强校工程的原因之一。我们的学生需要突破口来提高!
(二)基于《课程标准》的学理分析
《课程标准》将“整体感知”放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的语境中严谨表述,并提升到语文教育的三大特点之一。主要是因为它符合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和受此影响的汉民族的的思维方式。《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中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整体把握”是对文本内容规律和形式规律的把握,是培养学生共性基础的重要手段,而“整体感知”则是以学生感觉为基础,培养学生个性的重要手段。阅读本身就是以个性化为起点,具体到教学上就是在学生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进行对话、交流、碰撞,从而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感,提高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
(三)基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分析
作为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持续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未来发展才是重中之重。在阅读上,整体感知能力的培养就是能够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方法。它能让学生全面地看待事物,有全局的意识。长期以来,在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采用肢解式阅读教学法方式,以期夯实文章的内容,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整体感知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因而,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方法要有所改变。
(一)通过客观、科学的分析来确定行动路线
我组从理论学习开始,组织教师大量阅读相关书籍,明确整体感知这一概念的界定,它的来源以及它的发展,从而掌握最新的科研动态,夯实自己的学习实践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在七八两个年级开展了问卷调查,调研学生在整体感知全文时遇到的困难,了解他们对整体感知的认识程度。
问卷如下:
《提升初中学生语文阅读整体感知能力的策略研究》调查问卷
(调查对象为七、八两个年级的学生,分别代表低年级和高年级两个年龄层)
1.对于经典文学类作品,你对阅读的态度是?
A.很喜欢(39%)B.无所谓(50%)
C.不喜欢(9%)D.很讨厌(2%)
【几乎每两个人里有一个对于阅读经典文学类作品不感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很重要,是提高阅读的前提。】
2.阅读了一本好书后,你会干什么?
A.说给别人听(22%)B.做读书笔记(10%)
C.运用于习作(7%)D.看过就算了(61%)
【即使阅读到一本好书,能够从书中汲取养分、进行思考的学生不多,阅读的能力没有体现。】
2.读书时你喜欢:[多选题]
A.只浏览故事情节(72%)B.摘抄好词好句(16%)
C.在文中圈点批画(8%)D.其他(4%)
【阅读时没有良好的方法习惯。】
3.您用在阅读上的时间一周中有:
A.1小时以下(2%)B.1~3小时(21%)
C.3~5小时(67%)D.5小时以上(10%)
4.您在学习中遇到疑难问题时一般采取什么办法解决?[多选题]
A.阅读相关教学辅导书籍(27%)
B.查阅相关网络资料(53%)
C.请教老师或家长(13%)
D.同学或朋友间讨论解决办法(5%)
E.其他(2%)
5.你认为阅读的目的是什么?
A.掌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31%)
B.掌握阅读的技能技巧(16%)
C.独立阅读及富有创意的建构文本意义的能力(3%)
D.参加考试(50%)
【阅读时没有培养综合素养的意识。】
7.“针对阅读课,你喜欢什么样的讲课方式?
A.老师讲为主(21%)
B.学生自学为主(13%)
C.老师引导学生自学(57%)
D.学生讲学生评(9%)
【有一部分学生选择喜欢老师讲,这说明学生不勤于动脑,而我们的讲读模式急需变革。思考怎样让学生能成为阅读的主角。】
8.阅读时是否注意前言、提示或注解?
A.能充分利用它们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文意(35%)
B.偶尔看一看,但不特别注意(38%)
C.完全凭阅读时的兴趣来处理(16%)
D.从来不看这些东西(11%)
【缺少整体把握全文的意识】
9.阅读时遇到问题怎么办?
A.喜欢独立思考,实在不懂时才问别人(19%)
B.遇到问题时马上就问别人(24%)
C.偶尔问一问(45%)
D.从来不问(12%)
10.阅读时你能准确概括段落或者章节大意吗?
A.可以完成(34%)
B.大致能完成(46%)
C.不太能完成(18%)
D.完全不能完成(2%)
11.阅读时你能准确抓住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吗?
A.可以完成(33%)B.大致能完成(47%)
C.不太能完成(17%)D.完全不能完成(3%)
通过问卷调研我们发现,我校七八两个年级学生中几乎每两个人里有一个对于阅读经典文学类作品不感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很重要,是提高阅读的前提。即使阅读到一本好书,能够从书中汲取养分、进行思考的学生不多,阅读的能力没有体现。阅读时没有良好的方法习惯,也没有培养综合素养的意识,缺少整体把握全文的意识。有一部分学生选择喜欢老师讲,这说明学生不勤于动脑,而我们的讲读模式急需变革,要思考怎样让学生能成为阅读的主角。这为我们之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明确了方向。
同时,我们还针对学科的特点,制定了我们专属的听课量表,用以之后的实践活动中。目前学校的这一量表由5个观察维度、一个观察结论组成。根据我们学科的特点、以及关键问题的摆查,我们做了如下几点可以做出适当调整。这也体现了我们在问题解决中策略的发展性、针对性、智慧性、创新性。
比如,在课堂组织的部分,用于听说训练的时间在语文阅读课的教学中可以更加聚焦一些。我们的阅读课不是识字课,听不是单纯地听课文录音,说也不是像英语学科那样发音、对话的训练。我们的阅读课教学更多的是一些对内容的品析,不仅仅是了解和把握,更多的是理解和感悟。所以这个听说训练的时间可以再细化为朗读的时间、赏析的时间等。
目前的课堂教学形式分为教师讲为主、学生自己做为主、先讲后练、边讲边练,这四点都比较适合理科或是语文的练习课、讲评课。在我们的阅读课中,这种情况出现的出现的比较少,所以不太具有普适性,我们更多的更能是教学的模式不一样,比如这节课是串讲式的还是启发式的,或是引领式的。这其实也是在判断这节课教师有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老师是否是有价值的提问,还是仅仅在让学生做填空题。在相应的评价反馈中也应该做出的对应的调整。
(二)课堂实践推进问题解决
我们在七八两个年级的实践也是分层的。针对语文学科的特点,我们首先从散文教学入手实践。因为散文在统编教材中占比最大,散文也是文学性最强的、最能体现语文学科特点的文体,同时它也是学生在阅读课学习中的难点。因而我们在两个年级选择了颇有代表性的两篇散文名篇作为教学尝试。整个过程都有备课组先统一进行集体备課,在公开课的过程中全程录像,课后教研组进行集体研课、磨课。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专家的悉心指导,让我们的研修更进一步!
【课例一】七年级《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本次七年级的探究课例选择了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不仅因为这篇文章是鲁迅先生的一个经典篇目,还因为他的作品贯穿了我们初中整个学段,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也是整本书阅读的一个典型。而且这篇文章本身的篇幅很长,对于学生来说快速准确地把握文章的重点还是有难度的。
在第一稿的设计中,教师侧重于文章结构的梳理,在带领学生熟悉文本后,直接提问让学生划分文章段落,并说一说理由。课后在评课研修的活动中,听课老师们指出虽然学生最终也能得出结论,但课堂耗时长,学生得出的结论不够准确。也有老师表示,在课堂中虽然有这个主问题,但几乎无效,教师还是在其中不断引导学生,问题多而琐碎,推动学生的过程很累。
因而在课后的反思中,有了第二稿的设计。在第二稿的设计中,教师将直接划分段落的这个问题去掉了,决定从标题入手,来带领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标题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到……”,作者是一个空间的转移,那么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各是哪里?这两个部分是如何连接起来的?这个问题一抛出,学生的思路立马就清晰起来,文章的架构也直接立体起来,学生以此为据,立马就能将文章分为两个部分,一个写的是作者在百草园的生活,一个写的是他在三味书屋的生活,然后中间的第九自然段就是承上启下的过渡段。这个结论的得出非常自然流畅,而且用时短,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效率。这个设计也得到了听课老师的认可。
但是这节课也产生了新的问题。主要是在厘清架构后,作者对于这两个生活场所所怀有的不同情感。一开始主要用的问题是“我对于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情感分别是怎么样的?在文中找找依据。”这样的方式是可行的,但课堂的节奏是冗长的,学生在大段大段文字的寻找中,得出的结论往往是七零八碎的,不够精准,也没有概括性,因而对文章缺少一个整体感知。而篇幅较长的文章,在第一课时中,学生的整体感知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教师重新构思,寻求一个解决这一整体感知问题的教学设计。
第三次的教学设计,在专家的指导下,我们还是把目光聚焦到整篇文章的重点段落第九自然段。这个段落承上启下,字里行间本身就蕴含着作者对这两个生活场所的不同情感。将问题改成是“既然这个第九自然段那么重要,我们就先关注这一段落,大家能否从中读出作者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分别是什么情感?”带领学生咬文嚼字品析一个自然段的内容,比起大篇幅范围内的品读,对于学生来说更加容易。因为问题具有针对性,所以学生的回答更有方向性,因而连带着课堂的节奏也能加快不少。而且这个问题与上一问题之间存在着联系,几乎不需要过渡,两个问题的衔接十分自然。在这个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生再去细细品读作者整篇文章的内容与情感就水到渠成了。
通过这次课例,我们尝试用艺术地设计主问题的方式带领低年级学生快速厘清文章思路,体悟作者的情感,来进行整体感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课例二】八年级《昆明的雨》
八年级选择的课例是《昆明的雨》,这是一篇经典的美文,作者的笔墨如诗如画,语言美得极富特色。这对于学生来说,如何品析语言,如何整体理解作者细腻的情感是有难度的。在有限的课时中,怎么来美文精上,怎么让学生整体感知是我们的研修重点。表1是我们在实践中的前后对比。
导入的环节,最初的设计是从课文的类型分析下手,引导学生去观察自读课文的构成要素。学生在课堂伊始表现出兴趣平平的样子,往后难度加大学生就表现出更不感兴趣的态度。授课教师自己也感到这里不太顺畅。
在集体研课后,又有了新的设计。新设计中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在雨季的感受,学生踊跃发言,同时学生的感受又可以作为引子,引出下文中作者的感受,提高了教学效率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在核心問题的设计上,最初的设计比较难,虽然老师有给予支架,但是学生理解支架都有困难,更别说脱离支架去完成题目的设计。而且耗时严重,花费了20分钟时间,学生兴趣不足,也在一定程度脱离了文本。
在专家的指引下,新的设计回归到了文本本身,通过核心问题“文中哪个句子最能表现四十年后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情感?”串起问题链,让学生找到文中两次出现的同样关键句“我想念昆明的雨”,学生能够通过这个环节迅速感知文本的整体情感走向,再通过“本文写的仅仅是‘雨’吗?还写了哪些事物?这些事物又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呢?”过渡到对文本的细读。学生在整体把握情感基调的基础上有了信心,接下来的问题又有一定的自由度,学生更愿意去回答问题,整个过程学生积极性明显提高,整个过程同样花费20分钟,但大部分时间都是学生在读在分享,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经历了由“整体感知”到“局部分析”再回归到“整体感知”的过程。总体来说,实践教学是达到了预期效果的。
通过这次课例,我们尝试通过把握情感线索串起问题链,促进高年级学生对文章情感脉络的整体感知,也取得了一定的收获!
(三)集体研修
在课堂实践的整个过程,我们都由备课组先统一进行集体备课,在公开课的过程中全程录像,课后教研组进行集体研课、磨课,进行切片分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得到了专家的悉心指导,让我们的研修更进一步!
从课例实践的角度来说,我们的探究课教学目标明确,首先这两节课都是基于课堂效率提升所做的尝试,我们希望在语文阅读课的课堂中,能减少老师的串讲,少一些破碎化的、无效的师生对话,能够目标明确,加强学生的阅读感知能力。就这一点来说,这两节课都是成功的。我们所设计的量表也十分契合我们的主题,课后对于执教老师和学生的评价都比较全面。
在反思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如何平衡各个教学环节,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文章层次清楚了,但是在美女蛇那段里浓厚的文化意义却没有深入研究。《昆明的雨》这篇课文由于时间的分配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简化了朗读的部分,将朗读变成了默读,但实际上我们在学习散文时,还是非常重视朗读所带来的作用的,如何平衡朗读和其他教学环节的问题,需要我们更深一步进行反思。往大了说,就是如何平衡一篇课文的整体感知与局部理解,这两点本来应该是相辅相成,互进互促的!但是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你,如何取舍、如何把握节奏是考验教师的智慧。这也是我们接下来进一步研究的重点,即如何在整体感知的情况下,加深对局部的解剖理解。我们的语文课还是要上出语文味儿来,而这个语文味儿就应该是咬文嚼字的。
总之,整体感知并不等于教师的感知,教师的阅读体验不能替代学生的阅读体验,这就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留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整体感知也不直接等于学生的感知,在此教学环节中,教师不可以放任自流、不做要求、不做指导或者只是提出空泛的要求或指导,否则将陷入整体感知的误区。所以当学生在进行整体感知时,教师要做好精心的指导,安排检查和及时反馈,这样才是有效的教学环节,从而达到预设目的。
现在,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结合之前实践中存在的困惑与难点,我们想尝试通过设计特色的阅读作业,来提高阅读整体感知能力,并将实践的范围从七八两个年级扩展。作为一所有百年历史的老校,也是上戏的旧址,我校有着很浓厚的戏剧艺术氛围。我们想抓住这个得天独厚的条件,改变传统的作业模式,可以开展课本剧编排、诗歌创作、经典歌曲永流传、校园朗读者等活动,减少机械繁杂的笔头作业,加强学生对作品阅读的整体感知能力。
总的来说,在这个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总结经验,明确了整体感知的落实一定是在充分地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去精准设计主任务,才能对学生提升素养上有直接的帮助,而所有的任务的设计、教学环节的实践推进,都是基于教师对文本教材充分地研磨解读的基础上,因而要努力提升每位教师的专业素养;所有的研究最终都要落到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我们要在实践中大胆地尝试、思考、论证,并在实践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