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智融合,滴灌生命之魂
2021-01-13金薇
金薇
从早期“思想性与工具性”到“道德情操人格气质与工具性”到“自然人与合格公民”到“德育与智育”;从早期叠加式,即“上课加大道理”到中期外加式,即“德育渗透”到“德智融合”的提出,这个过程是于漪教老师教育教学思想反思完善的过程,也是她探究学科教学本质、教育价值的过程。
在于漪老师看来,语文学科德智“融合点”不是外在附加的,而是长在教材中。正是因为如此,所以需要教师用心發现,进而巧心设计,将民族精神、真善美的价值观、道德良知和社会责任融合在学科教学中。
学科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是落实根本任务的主阵地。课堂教学质量深刻影响学生的生命质量,如果只重视发挥知识传授的单一实用功能,那么学生在其中的“生长”是有限的。
语文课堂教学要真正成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必须直面语文教学中存在的文道割裂、重形式轻内容的时弊,必须重视学科教学的文化价值,发掘与弘扬教材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增添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学生立民族精神之根,树爱国主义之魂。
每一种教学行为背后都有某种教学理念的支撑,而每一种教学理念都将影响到教学行为。于漪老师始终强调“教书育人”要有机结合,不能只见术不见道,更不能见术不见人。如果教学不见“人”那么它只可能会沦落为知识的排列组合、重复叠加,也必然苍白无力,很难在学生的情感世界里激起浪花,掀起波澜。因此,学科教学要克服重技轻人、重分舍人的单一实用功能的弊病,课堂教学应该是德性与智性融合,即“熔知识传授、能力训练、智力发展、思想情操陶冶于一炉”,要立体多维思考,要在综合素养的培养上着力。
有内涵的课堂教学内容,需要教师“对所教学科的个性特征深入研究,准确把握,然后对某个章节、某个内容反复推敲,找到知识传承与思想情操熏陶感染的最佳结合点,进行‘无缝焊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把教材的逻辑结构与教学过程的程序结合起来,审慎地选几个知识点或训练点纵横延伸,找准其中蕴藏着的“思想情操熏陶感染”最佳点。
课堂作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学生应该是其中的主体,故而,要克服教师越俎代庖,直线往复的弊病,让课堂真正成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和学生成长的空间。在课堂中,教学结构可以是网络式、辐射型、交互型,无论形式如何,只要能够让教学活动产生对话效应即可。在这样的课堂中,师生即兴创造,超越预定目标,将静态的结论变为动态的建构。学生在探索中寻求未知,体验情感,在过程中学会方法,建构自我的学科核心素养。如此这般,教作用于学,学反作用于教,学与学互动、交流,每个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人,都是学习发光体——学会倾听与尊重,在探索反思中发展思维,体认思辨中传承民族文化,逐步建立文化自信。
提高课堂教学内涵与质量,实现“德智融合”既是学科教学追求的永恒课题,也是课堂教学真正成为“立德树人”主阵地的关键。
在教学实践中,人们常常认为德育主要是班主任和政教处的事情。而在于漪老师看来,德育是需要多方合力的,每位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并且德育和智育是紧密结合的——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以学科智育为核心,融合德育、美育、体育以及劳动教育。教师应该在“德智融合”的学科教学中“滴灌”学生的心灵——既用智性保障其生存和发展的本领,更用德性为学生未来奠基。因此,所有课程都应该立体化施教、全方位育人,课程实施者都是德育工作者,责无旁贷。
于漪老师对学科德育内容的探索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首先,聚焦“人”的成长。以“教人成人”为务,关注个体的精神成长,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此基础上,学科教师要尊重学科德育的规律,伴以细心、精心、耐心,更重要的是需要爱心,对学生的满腔热情满腔爱。其次,聚焦学科的本质。以学科属性为出发点,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在“德智融合”中实现语文学科的德育功能。在于漪老师眼中,“教材本身的内涵是德育的家园,也是进行德育的依据,离开对教材、文本的深入钻研,随意延伸,无限发挥,那就成了空洞的说教……教材里包含着怎样的思想、精神、情感、价值观的内涵,就深入到底,挖掘出来,因学生的具体情况,如知识基础、理解能力、认识水平而有的放矢地施教”。
由此看来,学科德育显然不是知识教学之外的“穿靴戴帽”,也最忌东拉西扯,无限拔高。语文学科德育应该包含哪些内容?这些内容又是如何确定的?
首先,包含生命教育,它关乎个体健全的人格成长。于漪老师认为开展生命教育是整体提升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青少年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少年的生命质量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教学中要进行生命教育,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激发生命潜能。从生理层面理解,关注生命,捍卫生命的尊严;从心理层面理解,欣赏生命,提升生命的质量;从伦理层面理解,敬畏生命,激发潜能,实现生命的价值。
其次,包含做人教育,要培养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中国自古以来重视德育,曾明确提出“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思想,在漫长的历史中建立起比较系统和完整的人生理想和价值标准体系,其中又以“立德”为最高。正是“做人教育”的代代相传,我们才有悠久璀璨的历史,文化才能传承下来。立足于时代,于漪老师提出“教育学生就是要他们明做人之理,明报效国家之理。求学期间,把握了做人的底线,养成了良好的思想道德,一辈子受益不尽。”教育应当以“教人”“成人”为务,帮助引导学生建立价值生命意识,滋养心灵,培养德行,学习如何做人。
第三,包含文化认同教育和中国心的培养。落实于教学实践,主要是着眼于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历史、文化、生活方式的归属感,培养学生对伟大祖国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的认同感。于老师提出“激发、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这里有思想、道德、情感、精神。”众所周知,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而民族语言负载民族文化,是根之根。语言文字在民族生命的组合中,对外是屏障,对内是血液,是粘合剂。语文学科德育需要从语言文字入手,牢牢把握人文属性,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培植家国情怀、文化认同,传承红色基因。
聚焦人的发展,聚焦教育出现的各类问题,语文学科德育内容在与时俱进中逐渐清晰,逐渐丰富——立足在文化的平台上,随文对学生进行民族历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人文传统教育,实现在“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和“公民人格”等四个方面的培养和引导。
逐渐清晰的语文德育内涵又是如何与学科智育发生关联呢?从早期叠加式,即“上课加大道理”,到中期外加式,即“德育滲透”到“德智融合”的提出,在于老师看来,德与智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共同构建了个体的综合素质。二者互相融合,互相渗透,互相联系,互相贯通,互相制约。前者是统帅,是方向;后者是基础,是生存发展的内部依据。德,包含着理想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念等,它决定并影响着智力的发展与发挥;智,通过传授知识,继而培养能力及开发潜能,最终助力学生智力发展,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智育内容(知识与能力的教育)是显性的,而德育内容则是隐性的。“德智融合”意味着注重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看似不见痕迹,但点点滴滴在心头,有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德智融合”要真正地发生于课堂,真正对学生起到关键影响,需要在“确定与转化”上做文章——德育内容本身就存在于教学和教育内容中,需要用心动脑将其显性化,在知识体系中找到融合点。
首先,要重视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教育。在语文教学中,随文渗透,相机而行,切实落实课程标准中“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的要求。于漪老师在教学中一直秉持“引导学生了解语言文字是民族意识、文化传统和道德观念的载体,关系到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社会的进步和国际的交往。”。
其次,要随文随课进行民族历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人文传统教育。充分用好语文学科中含有的中国哲学、历史、文学、艺术、教育、民俗等多方面资源,对学生进行优秀人文传统的教育和熏陶,引导他们热爱民族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继承中华民族的人文传统。
以于漪老师《鱼我所欲也》的教学设计为例:
一,借助语言形象、生动,推理的精密,例证的褒贬,让学生反复诵读,读出文章的精魂,让“义”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二,紧扣有关语句,化概念为具体,增添感性认识,帮助理性思考,使学生在熏陶感染中提升辨别能力,追求美好。三,让学生在诵读、理解的基础上,联系实际,评价文中观点的意义。探讨在社会转型期,青少年究竟应该树立怎样的价值观。
在这个教学设计中可以看到,教师的“可为”和“应为”即充分挖掘语文教材自身包含的传统文化内容,以语言文字为抓手,随文随课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所蕴藏的民族人文传统,并在时代的坐标中思考其价值和意义。
要找准“融合点”让课堂成为“粘”住学生的主阵地,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加强解读文本的能力,能够读出这一类文本的“共性”更要读出“这一篇”中的“个性”包括独特的写法和独特的情义与思考;第二,抓住学科的个性特征,准确把握,然后对某个章节、某个内容反复推敲,找到知识传承与思想情操熏陶感染的最佳结合点,进行“无缝焊接”;第三,用心了解学情,贴近学生实际,“须转换立足点,要把从教出发的立足点转换到从学生的学出发”设计相关教学活动,将教师的读解与学情结合,将智育内容与德育内容融合,形成教学设计,找准“这一课”的德智融合点;第四,学科德智融合的关键是“课要上得立体化,使思想、知识、能力、智力、思想情操陶冶融为一体,发挥多功能的作用”,追求课堂教学充满明亮,培养精神明亮的人。
立足于当下,展望未来,语文学科要担负起育人责任,在德智融合中滴灌生命之魂,无疑是学科的时代价值体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的国际研讨会上,与会者在讨论和分析21世纪人类面临哪些挑战时,被列入第一位的是道德伦理、价值观的挑战。语文学科要“育人”,如何在学科德智融合中滴灌生命之魂,这是时代的呼唤与要求,也是学科自身的时代价值。人一旦失去了做人的基本道德,失去了精神支柱,失去了人生价值的追求,那么,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类的富裕也就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工作根本问题,用“六个下功夫”归纳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精神状态。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在学科教学中真正实现“立德树人”面向民族的未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审视时代,反思学科教学,“德智融合”的课堂无疑可以连接起学生的当下与民族的未来,用智性保障其生存和发展的本领,为将来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21世纪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能否源源不断地培养出创新型人才,能否有效地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是事关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当下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毫无疑问,教育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学科“德智融合”正是以滴灌的方式滋养着生命之魂,促成人的成长,其中也包括人的创造能力培养。谈到创新教育和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人们往往把它视作学校智育的范畴,认为它仅仅是学科知识传授的任务,与学科德育基本没有什么关系。这是认识的误区,它忽略了创新的主体是“人”而不是知识,既然主体是“人”那么只有当学科“立德树人”功能实现了,人立起来了,才有创新创造的可能。
回应时代之问,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德智融合”的方向保障。既提供创造所需的正确知识能力和知识体系,又提供创造所需的正确方向,用人文精神来引领他们,把创造能力引导到正道大理上,引导到为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而拼搏奋进上。若是方向不正确,创造能力很可能就变成破坏力。在《历史经验与现代生活的融合》一文中,于漪老师基于对《美国语文》的分析,对学科教学提出了如下希望:聚焦文化认同,张扬民族个性;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拓展思维空间,着力于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提倡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本民族文化的传承、思维能力与语言能力的培养和发展立体化地放置在现代实际生活的场景中认识、体验、应用,旨在培养当代有独特个性、有创新精神、有应变能力的人。
回应时代之问,创新的环境需要“德智融合”的课堂来创设。营造平等、宽容、自由的教学教育氛围将有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和激发。现代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表明,科学思维能力与学生主动自愿的内部动机、自由民主的氛围、灵活易变的形式有着非常密切的一致性。“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精神。”在开放民主的氛围中,学生科学思维的火花才能不断迸发,学生的好奇、自由想象、勇敢的质疑和思维发散才能被激发,创造力才有可能出现。于老师一直呼吁语文教学中要“爱护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教师要善于把握种种因素,培养和鼓励学生的创造精神,她也是身体力行这一理念。在德智融合的课堂中唤起每位学生的好奇心,表达交流的欲望,在尊重学生独特见解的基础上进行正向的引导,让学生在自我反思及他人建议中完善发展认识,创造力也便蕴藏其中。
回应时代之问,创新的人格需要在“德智融合”中塑造。创造性人格包括健康的情感、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性格和良好的思维x习惯。这些无疑在“德智融合”推进中更易培养。于漪老师多次强调“语文学习与生活相伴,与人的终身相伴。在学生求学时代培养他们的发现能力、质疑能力、思维能力至关重要,千万不能掉以轻心”。比如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引导从习以为常的现象或“理所当然”的想法中找出矛盾,展开问题;独立思考,自主探索;质疑权威,拒绝盲从;有意识的挫折教育,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承受能力等等。
众所周知,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成分,创新思维是其中一种。它指人们在探索求知领域时能够突破习惯的思维方式,简单地说,创新思维就是思考问题时“敢想人之不敢想”的思维活动,建立在常用逻辑思维——如联想思维、发散思维、收敛思维的基础上,结合非逻辑思维方法,新创建的一套思维模式。
在于漪老师看来,“德智融合”中学科智育内容最重要的当属思维,她认为:“给学生语文打基础,切不可忽视智力的开发。点拨、开窍,把学生教得聪明起来,是语文教学育人的又一重要内容。”“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须有意识地在思维力、想象力、观察力、记忆力、联想力等方面,尤其是思维力的锻炼方面下功夫。”在实践总结中明确提出以思维训练为中心,思维是智力的核心。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受到身心发展的影响,思维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语文学科教学要用力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打破常规的观念和思维方式。
教《孔乙己》时,于漪老师要求学生不仅要注意“排”而且要找出与它相应的词“摸”并启发学生辨析:为何作者此处要把“排”改易成“摸”?对刻画人物精神面貌起什么作用?两个动词都是在咸亨酒店付酒钱的动作,但却入木三分地反映出孔乙己处境的变化。前者画出他的酸腐相,后者是在腿被打折后,已经够不到柜台面,欲装斯文而不能的地步。“摸”字深刻刻画了孔乙己精神彻底被摧毁的悲惨。此处学生完成的是语言训练,但是他们的分析判断等综合思维能力得以提升。
思维形态是多样的,如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再现思维和创造思维等,在教学中均要培养。只要尊重学生的起点,训练方式、途径可以多种多样,只要收到双发展的效果,教师可根据实际需要择善进行。语文教学必须激发学生在求知过程中产生疑问,提出来探讨解决,正所谓“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要学得知识,就得思考,而对所学的内容产生疑问则是思考的开端”。
教师在辨疑、析疑过程中究竟该发挥怎样的作用呢?很难明确回答这个问题,但是“教师无论如何不能以自己思考问题的范围给学生‘画地为牢’,叫学生‘就范’,因为学生思考问题通常有自己的习惯性思路,怎样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怎样根据种种事实下判断,怎样进行分析,进行归纳等等”。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谈看法,摆见解,很可能就常会迸发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关注思维的逆向性、创造性,比如求异思维能冲破习惯定势,经常有推测、假说、联想、想象等活动参与,创造出新颖的、不寻常的种种看法,有利于创造意识的培养。
创新需要智育,这是不争的事实——通过传授知识,继而培养能力及开发潜能,最终助力学生智力发展,形成他们良好的认知结构。智育水平的高下决定了创新能力的高下,从这个意义看,中小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学科学习能力,不仅无可非议,而且要扎扎实实培养。
然而,在现实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教育之惑:将“抓分”认为是智育,认为“刷题”就能提高智育;学习动机与目的的教育常被忽视,甚至错位;学科教学也简单粗暴到只教“得分点”。凡此种种,皆是对教育教学的扭曲,根本谈不上是智育。
智育绝不只是知识传授、能力训练,它还包含发展思维力、想象力、意志力,发展情感,激发未知欲,开发创造意识。語文智育内容不应该是碎片化的知识点,而应该是包括语文学科双基、学生各种思维能力。只“育分”的教学丢失了教育“育人”的真谛,无法应对时代的挑战,也不可能破解教育和学生成长中出现的种种难题。
明确智育内容后,该如何在实践中提升智育水平?将学科智育内容与学生发展融合,立体施教,立体智育,在“德智融合”中提升智育水平。于老师总结了不少有效做法,比如“三看一查一提问”培养学生在语文阅读中发现问题的能力,“激疑—辨疑、析疑—思考—推进”培养学生在阅读理解中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做法调动学生的“已知已会”走向他们的“应知应会”既落实了学科双基,又发展了学生思维能力。
针对较长时间以来,语文课以平面展开的常见现象,于漪老师提出“立体化·多功能”教学,课要上得立体化,使思想、知识、能力、智力融为一体,发挥多功能的作用。
课堂教学要实现“立体化”意味着“点线面”的具备。选“点”要恰当,拉“线”要清晰,成“面”要恰当。选“点”当落在课文中能起“点睛”作用或关键作用的字句——语言经得起推敲,内涵丰富而又咀嚼有味的;能在思想上给学生以启迪。拉“线”当以“读、写、听、说”综合能力为主。成“面”要打通从“文字到文章到文化”。
语文学科的立体智育,让破解教育之惑成为可能,为创新创造提供条件:从语言中来到语言中去,用语文的方式抵达文本理解,文化传承,也在理解的过程中发展提升了思维能力与审美鉴赏能力,最终促成了人的智力和精神的成长。犹如一首未完成的交响曲,德智融合理念下的立体多功能教学为学生的未来奠基,等待着充分的创新。
语文学科的“德智融合”将智力因素的开发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结合,静静地滴灌着生命之魂。可以想见,“德智融合”的课堂是明亮的,使“每一位学生”能够在有限的课堂中实现自我的无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