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变与回归:人工智能对出版活动影响的理性审视

2021-01-13周国清陈暖杜庭语

出版广角 2021年22期
关键词:出版业人工智能智能

周国清 陈暖 杜庭语

【摘 要】  人工智能对出版活动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深刻的,出版从业者必须在“变”与“不变”的辩证运动中对其理性审视。文章综观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对智能时代出版传播伦理失范及其治理方法展开具体研究,从客观、长远的视角,科学、辩证地分析技术给传播生态带来的深刻变化,为出版业更好地提供有灵魂、有价值的信息服务和内容生产,构建壮观的人类精神文明大厦提供借鉴。

【關  键  词】人工智能;出版活动;智能出版;智能阅读;影响

【作者单位】周国清,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陈暖,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杜庭语,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度湖南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人工智能视域下编辑活动的现貌与趋向研究”(XSP22YBC377)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230.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1.22.010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机器新闻写作、算法推送、智能合成主播、智能编辑系统等应用层出不穷,融合出版成为新的出版形式,人工智能为出版活动带来巨大变革,使之面临一系列机遇和挑战。一方面,“人工智能替代论”硝烟四起,一些出版从业人员出现身份焦虑,对现代技术环境下的专业身份认同重新加以审视;另一方面,用户数据泄露、“信息茧房”等传播伦理失范问题频出,影响出版活动,引发各界热议。综观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人工智能+出版”是出版业的必经之路。出版业应主动拥抱新技术,积极适应新业态,理性看待人工智能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使人工智能更好地服务出版活动。

一、重构产业生态,人机关系终趋平衡

出版生态是出版活动赖以生存、发展的客观状况与发展条件,是各种要素有机构成的总和,包括出版从业主体、出版传播技术、内容资源、渠道与受众、制度安排等要素。纵览出版活动的进化历程,任何媒介技术的革新与进步,都会打破其原有的生态平衡,但其在适应一段时间后能实现新的跨越、突破与转型升级,最终重归平衡,这就是出版新生态。比如,造纸术与印刷术的发明与改进,使纸张逐渐取代竹帛成为新的传播载体,传统的雕版印刷退出历史舞台;计算机的诞生特别是互联网的迅速普及、数字技术的日益精进,为出版活动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技术、工具支持,无纸化办公、在线组稿、远程协同编辑、出版内容云传输等工作方式的兴起,极大地解放了出版传播生产力,提升了工作效率,为出版生态注入了技术含量与现代特质。当下,人工智能技术已嵌入社会各行业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其对出版活动的影响不可小觑。

其一,作为出版生态的重要构成,传播新技术在人工智能的渗透下将逐渐提质升级,这是技术发展的必然。通过融合、升级、替代等方式实现技术的超越与更新,是对出版生态的重构。其二,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影响下,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身份受到冲击。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在一些简单、重复且规律性强的程序式环节上替代了人类劳动,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部分角色身份。在出版业,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被尝试用于完成部分不需要思想性、情感性和创意性的简单劳动(如校对、排版等),这在解放劳动力的同时,也给出版从业人员带来一定的职业焦虑。其三,人工智能的加入使出版产业链面临重构的压力,部分商业互联网企业的智能应用走在了专业媒体前头[1],且取得成效。传统出版机构亟须在媒介融合中寻求自身突破,适应新的出版生态,走融合发展之路。

当然,技术或机器虽多方面、多维度冲击甚或取代出版专业人员的部分劳动,但未来人机关系终趋平衡。换言之,机器与人将协同推进出版业发展。就出版本质而言,其是一项传承文化的工作,出版产品的文化属性须由专业人员的内容把关来保障,这是“冷漠”的机器难以替代的。也就是说,机器只能在技术上发挥作用,不能为出版产品注入编辑创造力与智慧。因此,为提升身份认同,编辑角色需要重新定位,即选题策划的决策者、稿件加工的终审者、人机关系的引导者[2]。可见,未来出版业的发展必然由人机协同推进,技术主体与出版人员主体密不可分,相互作用于出版实践。

总而言之,人工智能对出版生态的重构是全方位的、多元的,渗透于生态系统的各大要素之中,给出版业带来重大变革,促推出版从传统走向现代。但我们应理性审视这种变革,认识到出版生态在重构之后必然会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呈现更具生机与活力的出版生态系统。

二、重塑生产流程,审慎对待技术双刃剑

人工智能对精神文化产品生产方式的影响最为突出,目前网络上已出现全篇由人工智能撰写的文章,这表明在文字编辑领域,人工智能的确有用武之地。传统的精神文化产品生产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且耗时较长。而人工智能可以通过“网络爬虫”获取实时信息,进行内容特征词的抽取计算,快速提取发现信息线索,再通过多渠道验证和排重等排除无效内容,判断消息真伪[3],最后根据一定的格式形成相关的文章,省去了编辑核对事实、查重等较为复杂的工作程序,简化了出版流程。同时,人工智能基于大数据、算法与云计算的强大组合,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准目标受众,精准把握市场动向,细化市场定位,这让以传统“编辑六艺”为核心的编辑流程与环节发生了变化。人工智能不仅在出版内容的生产环节具有强大的作用力,还能够进行用户数据分析,实现用户画像,深刻影响传统意义上的内容分发和出版发行流程,对渠道重建和用户拓展、市场信息反馈等产生新的作用。目前,人工智能在基础教育中的数理化教材及相应的教辅图书、高等教育中的理工科教材和科普类的少儿读物等图书的编辑工作中已逐渐投入使用。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其对出版流程的再造功能将更加凸显,“智能+”背景下的出版流程将清晰化、规范化、普及化,这是人工智能给出版业带来的巨大福利。但我们也应审慎对待这种现象,切忌不加评判地全盘接受——人工智能在简化精神文化产品生产过程时,也会造成选题策划、内容审核、编辑把关、工匠精神等层面上的弱化甚至缺失,最终难以实现内容最优化;人工智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内容的可读性、趣味性、娱乐性和内容分发的针对性,但也易于造成内容碎片化、断裂化甚至低俗化。因此,出版业对人工智能所带来的便利和优势,理应有所扬弃地加以利用,扬长避短,吸优去劣,使人工智能更好地服务于出版活动。

三、增强读者体验,尽力规避“技术黑箱”

人工智能的植入,为出版业开展沉浸式阅读、场景式体验服务提供新思路。智能技术驱动智能出版,智能出版催生智能阅读。智能出版是一种以数字技术、物联网、5G、AR、VR、AI等技术为依托,以传递数字化文本为内容,以满足读者个性化阅读需求为目的的新型出版样式,其出版流程和载体形式发生了极大变化。在智能技术的介入与作用下,信息文本借助各种智能技术、移动平台、手机终端等以数据化、电子化、视频化的形式呈现,打破过去单一的以文字为内容载体的纸质媒介垄断局面,将文字、声音、视频、动画等元素纳入统一的情景当中,契合人们当下快餐式、碎片化的阅读习惯。文字、声音、图画的立体式结合,实现了纸质载体的数字化转型。以图书出版为例,VR图书、AR图书的出版,使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对接,消弭时空界限,满足读者的感官活动,成为一种阅读新势力。VR图书、AR图书将场景元素嵌入读者的阅读生活,带动读者的触觉、视觉、嗅觉、听觉等多种感官,让阅读活动变得可触、可观、可闻、可听、可感。具身认知理论认为,体验是获取知识不可缺少的途径,个体知识体系的构建依赖于自身的感知、体验及由此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解释[4]。因此,在沉浸式、场景式的阅读中,体验与内容并重,拉近了读者与图书之间的距离,实现读者与书本中的事件或人物的近距离对话,促使读者的心灵、情感与出版内容的融合,让读者既从中获得完美的切身体验,也掌握一些复杂的知识。特别是抽象知识在智能场景中的可视化、形象化、直观化呈现让读者更容易接受与理解,不仅增强阅读的互动性,也凸显读者的个性化选择。当下,智能出版在智能分析、智能推送、精准捕捉、场景建构等方面效果显著,也为智能阅读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然而,智能出版在为读者提供智能阅读服务的同时,也滋生了许多弊端。如智能技术基于智能定位、精准捕捉、智能分析等特点,动态掌握读者个人的阅读偏好、阅读需求和阅读行为,进而准确、及时地为读者定制和推送个性化阅读内容。在这一过程中,读者获取了符合自身兴趣的阅读资源,但其阅读视野在很大程度上被束缚。可见,人工智能依赖智能化特点,追踪读者的“数字脚印”,进而制造“过滤气泡”,窄化了读者阅读资源的可选择范围,使其陷入信息孤岛的困境中。特别是在社会大众偏好“速食阅读”的当下,其早已习惯接受已有的信息分类与总结,自身的阅读水平与质量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过滤信息的影响。

智能技术在赋能出版的同时,也为读者打造场景式、沉浸式阅读空间,促使读者达成具身认知的阅读效果。正是这种技术体验的兴起,使得人类自身的发展逻辑也被“技术异化”所束缚,自我思考与自我认知的能力日渐消退,最后成为马尔库塞所说的“单向度的人”。在技术的作用下,图像、音频、视频等数字化媒介载体在一定程度上取代文字媒介的主流地位。过去,读者在阅读文字时需要发挥自由想象力与思考力,理解文字媒介深层的内涵与意义。现在,图片、声音等媒介的直观诠释冲击了传统语言文字的表达方式,个体思维与想象力被压制。数据殖民带来了巨大的风险,算法利用用户行为数据来区分群体,导致人的个性丧失以及文学思维的消弭等,给网络时代的信息秩序维护带来了新挑战[5]。读者利用智能技术享受阅读乐趣,却忽视了“技术黑箱”背后的无形影响。

未来,出版业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在赋能出版智能化转型、优化读者智能化阅读体验上,必须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真正从读者本位出发,积极构建人性化的智能阅读体验平台,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尊重其价值判断和情感依托,形成信息传输、反馈的活性動力机制。同时,读者应时刻警惕“技术黑箱”,打破“过滤气泡”,主动脱离信息孤岛,时刻掌握自主选择内容的权利,提高信息整合、过滤的能力和对文本内容的辨别能力,不断提升阅读的深度和广度。总之,只有出版业与读者共同发力,才能营造良好的智能出版新业态。

四、重归伦理规范,积极应对行业风险

不可否认的是,人工智能给人类传播活动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与前所未有的机遇,为出版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源泉与技术支持。但是,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广泛应用,以其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给传播伦理带来冲击。AI在其发展进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技术本身,而是AI的伦理和法律问题[6]。AI给出版业带来的影响有三点。其一,传播活动的智能化引发出版从业主体的焦虑,导致其产生对身份认同、价值取向、文化责任、理性原则等方面的思考。在科技主导的时代,对技术的过度依赖、膜拜与推崇使个体被机器支配,部分机械劳动替代了出版工作者的创造性工作。可见,技术理性在不同程度渗透于出版工作中,让一部分人逐渐忽视价值理性,弱化原则、责任、美善等价值信念。其二,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出版物的生产过程更易滋生求快而忽视质、求广而不挖深、重娱乐而轻内涵的现象,造成出版传播内容层面的伦理失范,致使其表象有余而深度不足、客观有余而价值不足、娱乐有余而理性不足,虚假信息出版传播和著作权侵权的风险增加,这也是造成出版内容庸俗、低俗、媚俗的原因。其三,智能技术的算法偏见容易对受众在信息获取、数据泄露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人工智能在出版物生产流程中的隐匿性与操作规则的不透明,带来算法偏见等隐藏的伦理失范问题,如对用户数据不加限制地挖掘将致使受众隐私权遭受侵犯。可见,人工智能正在改变出版生态与伦理规则。

面对智能时代出版传播伦理失范问题,出版从业者须积极应对,尽力解决技术漏洞,以建立良好的出版传播生态。基于现行传播道德标准与伦理体系,针对不同的传播伦理失范现象及其具体原因,探索行之有效的治理路径,也是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算法以数据为导向,但编辑应以价值观为引领[7]。比如,在经过了时间的检验,受到各界的强烈批判后,Facebook基本放弃了用算法技术来管理Top-News,而是选择重新招聘人工编辑,因为热门资讯板块离不开有内容判断能力的人工管理员。无独有偶,今日头条等聚合类平台也开始积极探索防控信息茧房和算法偏见的优化方案。因为媒体在不断地与人类的价值规范进行同构,是一种生态学视野下的有机整体[8]。对智能时代出版传播伦理失范问题及其治理方法展开具体研究,以积极的姿态迎接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是出版业寻求长久发展的必由之路。

有研究者说,“人类将进入‘智能化的生存’”,而智能化生存带来多大的前景,就可能招致多大的忧虑[9]。站在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风口,我们正通过塑造与适应那些尚未发展成熟的新形势去寻找一种新的平衡[10]。新时代、新技术背景下的出版工作者理应站在时代潮头,在工具与价值、技术与理性、物化与情感之间,从客观、长远的视角,科学、辩证地对待并不断适应技术给传播生态带来的深刻变化,更好地为读者提供有灵魂、有价值的信息服务和内容生产,构建壮观的人类精神文明大厦。

|参考文献|

[1]范以锦. 人工智能在媒体中的应用分析[J]. 新闻与写作,2018(2):60-63.

[2]白贵,王太隆. 人工智能环境下编辑角色的再定位[J]. 中国出版,2019(11):5-9.

[3]耿磊. 机器人写稿的现状与前景[J]. 新闻战线,2018(1):43-46.

[4]殷明,刘电芝. 身心融合学习:具身认知及其教育意蕴[J]. 课程. 教材. 教法,2015(7):57-65.

[5]陈小燕,陈龙. 数据殖民:算法传播与人文精神的消弭[J]. 中国编辑,2020(6):36-41.

[6]王春晖. 人工智能的伦理、法律与监管[J]. 互联网天地,2018(8):20-24.

[7]李林容. 为有源头活水来:人工智能时代编辑人员新思维[J]. 出版发行研究,2019(3):5-8+28.

[8]严三九. 融合生态、价值共创与深度赋能:未来媒体发展的核心逻辑[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6):5-15+126.

[9]李河. 从“代理”到“替代”的技术与正在“过时”的人类?[J]. 中国社会科学,2020(10):116-140+207.

[10]卢西亚诺·弗洛里迪. 第四次革命[M]. 王文革,译.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出版业人工智能智能
以按需出版为抓手,推动出版业数字化转型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AR与VR技术在儿童出版业中的应用
对出版业供给侧改革的思考
南宋出版业考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