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藏地区设施蔬菜发展现状及对策

2021-01-13程芳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24期
关键词:西藏地区乡村振兴蔬菜

程芳

摘 要:近几年西藏地区的设施蔬菜产业发展迅速,对于改善当地饮食结构、促进乡村振兴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该文对西藏地区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产业发展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以期为当地蔬菜产业的创新提供参考。

关键词:蔬菜;乡村振兴;西藏地区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24-0057-02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Facility Vegetables in Tibet

CHENG Fang

(Vegetable Research Institute, Tibet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Lhasa 850032,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protected vegetable industry in Tibet has developed rapidly, which has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improving the local diet structure and promot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The status quo of protected vegetable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Tibet, the role of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the revitalization of towns and villages, and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were briefly analyzed,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innovation of local vegetable industry.

Key words: Vegetables; Township revitalization; Tibet region

合理的膳食結构中,人们每人每年平均消费的蔬菜、果品、肉类、粮食量分别为120~180、75~80、45~60、60kg,由此可知蔬菜与人们的健康密切相关[1]。西藏地区地处我国西南部地区,经济较为落后,相对于其他发达地区,当地的土壤、水源、大气几乎未受到污染,非常适合生态农产品的生产,尤其是经济效益较好的蔬菜的发展前景更为广阔、优势更加明显[2]。受到传统饮食习惯的影响,西藏地区的农牧民未形成每日食用蔬菜的健康饮食方式,加上一直以来当地都是以农牧业为主,导致蔬菜产业发展非常缓慢[1]。

随着人们对健康状况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蔬菜在人们日常饮食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近些年来,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蔬菜需求,我国政府推广实施了“菜篮子”工程,西藏地区蔬菜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由最开始的蔬菜总量无法满足需求过渡到现在的区域性不足、结构性过剩等阶段,成为西藏尤其是西藏高寒牧区蔬菜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目前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对于西藏地区的农牧民来说,由于常年蔬菜供应不足,导致当地胃病发生的几率一直高于其他地区[3-4]。为了满足西藏地区人们对蔬菜日益增长的需求,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对蔬菜产业的发展进行创新;西藏地区的特点为海拔高、无霜期短、大风天气占比高、气温年均相对较低,加上农牧民的生活习惯,当地蔬菜产业发展适合推广设施栽培。因此,当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建议将设施蔬菜的发展纳入其中作为一项主要的内容发展。本文结合当地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实际,对目前西藏地区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现状、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1 西藏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1.1 发展历史 西藏地区具有其他经济发达地区所不具备的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有“绿色宝库”之称,发展绿色设施蔬菜的优势得天独厚。受西藏地区气候、海拔以及传统的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前西藏种植蔬菜非常少,且具有品种单一(以萝卜、马铃薯等居多)、产量低的问题,有非常大的市场空缺。新中国成立后,当地政府对当地蔬菜产业的发展予以高度的重视,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调研、培养人才、因地制宜发展蔬菜产业。20世纪60年代时,西藏政府从外地引进了多种蔬菜开展了筛选种植,其中成功的蔬菜品种有近160个。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时,当地蔬菜产业发展速度加快,大大丰富了当地市场上蔬菜的类型,且蔬菜的产量也较之前有所提高,在总量上基本上可以满足当地农牧民对蔬菜的需求。21世纪后,当地蔬菜产业的发展更加注重农残检测,以有效地保障人们的饮食安全。随着人们对蔬菜周年供应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当地的设施蔬菜大棚也快速发展起来,种植的蔬菜类型也更加丰富。当地荨麻、蕨菜等原生态的蔬菜营养价值及药用价值极高,在市场上更是高价难求[4]。

整体来说,西藏地区的设施蔬菜产业较以往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起步的时间相对较晚,加上海拔高、气候条件差等恶劣的环境条件,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中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如设施水平相对较低、保温设施不完善、冬季储藏技术跟不上、蔬菜的腐烂率较高等,对当地蔬菜市场的稳定发展极为不利[5]。

1.2 设施蔬菜建设情况 近几年,西藏地区设施蔬菜建设迅速,其中拉萨市的数量最多,其他依次为日喀则市、林芝市、昌都市、山南市、那曲市、阿里地区,蔬菜的品种多样,主要有大白菜、辣椒、番茄、萝卜、上海青、菠菜等,主要的蔬菜类型为叶类。产量最高的地区为拉萨,年产量达到近5万t(此数据还不包括露地种植、规模小的设施大棚的产量),对当地蔬菜的需求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

2 设施蔬菜产业发展在西藏地区乡村振兴中的意义

目前,整个西藏地区对蔬菜的需求量非常大,整个市场空缺较大,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消费市场上对蔬菜的需求,尤其是高寒地区蔬菜需求的空缺更大。西藏地区农牧民蔬菜的来源主要是通过外出购物或者采集野生蔬菜,当地牧民居住特点是分散、村之间的距离很远,交通不便,而销售蔬菜的店都集中在乡镇,牧民难以及时购买到足够的新鲜蔬菜,即使有上门销售的商贩,但是价格相对较高、种类比较单一、也不够新鲜,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牧民对蔬菜的需求。由此可知,西藏地区要从根本上满足蔬菜的消费需求,最佳的方式是发展设施蔬菜、自给自足,满足西藏地区牧民对蔬菜的需求,提高其健康程度、实现乡村振兴。

3 发展对策

多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西藏地区的设施蔬菜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种植的规模不断扩大、栽培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初步建立起一定的设施蔬菜生产体系,基本上可以满足当地牧民对蔬菜的需求,在推动当地农户收入增加、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提高了当地人们的身体健康程度,有利于西藏乡村振兴、和谐发展。西藏地区属于高海拔地区,地域性特点明显,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当地蔬菜产业的发展,但又具有其他经济发达地区少有的土壤和大气质量,具备发展有机蔬菜等农产品的极大优势。因此,设施蔬菜的创新发展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市场需求制定长远的规划。

3.1 制定设施蔬菜发展的优惠政策,建立持续推进机制 西藏的空气、土壤几乎未受到污染,因此近些年当地積极发展无公害设施蔬菜的种植。作为一项在当地刚开始发展的新兴产业,设施无公害蔬菜经济效益短期内不明显,需要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包括加大资金投入、多推广无公害设施蔬菜种植的新技术。可充分发挥其对市场的调控作用,多制定利于蔬菜产业发展的政策、为其提供更多的优惠条件,激励广大农户、种植企业积极参与到蔬菜产业中,实现设施蔬菜生产规模的不断增加,以满足当地市场上对蔬菜的需求、为乡村振兴起到积极的作用[6]。

3.2 为设施蔬生产基地的建设创造条件 结合西藏地区的优势发展设施蔬菜产业,一个关键性的环节是做好生产基地的建设工作,在蔬菜生产中推广规模化、统一化管理,在确保设施蔬菜产品质量的同时对周边农户发挥出示范带动效果。西藏地区的特点为土壤及空气的质量好、远离工业污染区,且有着非常充足的光照资源条件,在此基础上不断建立完善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对于资金、技术短缺等问题,政府需要不断优化扶持政策,创造条件为其提供小额贷款、开展合作建设等。

3.3 重视新技术的研发,推进标准化生产,创建特色优势品牌 蔬菜有多种类型,各自有着不同的生长特点及条件要求,因此,西藏地区设施蔬菜产业中不仅要求重视环境的保护、加大对各类农产品农残等的安全检测以外,还要结合种植的不同类型蔬菜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制定出适合在当地推广的设施有机蔬菜生产技术规程[1,4];在此基础上,为了提高蔬菜的售价,仍需要保持蔬菜有较好的卖相、口感。建立符合西藏地区特色的设施蔬菜品牌,推行规模化生产模式,将品牌的示范带动效应更好地发挥出来。

3.4 加大技术的培训力度 受到传统生活方式的影响,西藏地区的农牧民对设施蔬菜种植技术了解甚少。近些年来,虽然政府对设施蔬菜的发展给予了大力的资金支持,也在各地建立了很多的设施大棚用于蔬菜栽培,但是由于广大农牧民种植技术水平不高,种植的蔬菜品质、产量均不理想,影响了其继续种植的积极性,导致很多大棚处于荒废状态。建议政府加强对广大农牧民进行设施蔬菜种植技术的培训力度。

参考文献

[1]李青.乡村振兴战略下西藏设施蔬菜发展探讨[J].西藏农业科技,2020,42(2):62-65.

[2]王忠红,钟志明,关志华,等.设施农业创新发展助推西藏高寒牧区乡村振兴的思考[J].江苏农业科学,2019,47(15):52-55.

[3]扎西次仁.浅谈西藏蔬菜种植产业现状及发展策略[J].魅力中国,2020(29):367-368.

[4]王俊良,徐长城,常瑛.关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乃东县蔬菜产业情况的调查和思考[J].长江蔬菜,2016(4):89-91.

[5]陈杨杨.精准扶贫视角下西藏地区蔬菜大棚种植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农村实用技术,2020(4):20-21.

[6]罗德涛.西藏墨脱县冬种蔬菜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J].农业科技通讯,2019(10):214-217.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西藏地区乡村振兴蔬菜
奇怪的蔬菜
蔬菜
西藏地区日照气候变化特征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一个高中生眼中的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经济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我最喜欢的蔬菜
西藏地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
西藏地区大学英语教学环境分析
蔬菜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