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死亡态度现状的调查分析及教育对策

2021-01-13张莉

科教导刊 2021年28期
关键词:大学生

张莉

摘要采用《死亡态度描绘量表》(DAP-R)对857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大多数大学生对死亡呈现自然接受的态度;(2)大学生死亡态度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女大学生更倾向于死亡恐惧、趋近接受的死亡态度;(3)家庭中能坦然公开谈论死亡的大学生持死亡恐惧、死亡逃避态度的更少,而更倾向于自然接受的死亡态度;(4)大学生是否有宗教信仰、是否有丧亲经历、身体健康状况在死亡态度上差异显著。因此,倡导高校开设生死教育课程,关注特殊教育对象,帮助大学生觉察到家庭对其死亡态度的影响,学习自我负责。

关键词 大学生 死亡态度 生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1.28.058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College Students’ Death Attitude and Educational Countermeasures

ZHANG Li

(Public Teaching Department, Dali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Dalian, Liaoning 116622)

Abstract857 college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with the death attitude description scale(dap-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most college students showed a natural attitude towards death; (2) There are obvious gender differences in college students’ death attitude, and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are more inclined to death fear and acceptance;(3)College students who can openly talk about death in their families hold less fear of death and escape from death, but more tend to naturally accept death; (4) Whether college students have religious belief, bereavement experience and physical health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death attitude. Therefore, it is suggested tha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set up life and death education courses, pay attention to the objects of special education, help college students perceive the influence of family on their death attitude, and learn to be responsible for themselves.

Keywordscollege students; death attitude; life-and-death education

大学生处于人生的黄金阶段,“死亡”似乎还很遥远,但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群体中发生的自杀事件不断上升。个体的死亡态度与其自杀行为存在一定关系。死亡态度是指个体对死亡做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1]本研究旨在了解家庭氛围、宗教信仰、身体健康状况等方面不同的大学生在死亡态度上表现出的差异特点,以期为生死教育的开展提供参考,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大连市某高校的在校本科生共计874人开展调查,回收有效问卷857份。857名调查对象中男生229人(26.7%),女生628人(73.3%);大一345人(40.3%),大二418人(48.8%),大三46人(5.4%),大四48人(5.6%);有宗教信仰52人(6.1%);自我评价身体健康状况:很好487人(56.8%),一般354人(41.3%),很差16人(1.9%);经历过丧亲(包括祖父母辈)事件的514人(60%);家庭对待死亡态度:从未谈论过死亡的129人(15.1%),尽量避免谈论的212人(24.7%),很少谈论的210人(24.5%),谈论气氛坦然公开的306人(35.7%)。

1.2方法

采用死亡态度描绘量表(修订版)(deathattitudeprofilerevised, DAP-R)进行调查。根据台湾学者廖芳娟(2000年)的研究,该量表在华人背景下有很高的信效度,目前在内地学术界广泛使用。量表共32道题目,分为死亡恐惧、死亡逃避、自然接受、趋近接受、逃离接受五个维度,不计算总体得分,而是通过汇总五个维度的各自均值得分,某一维度的均值数越高,说明这一维度的倾向越高。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61-0.95,量表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2]调查采用匿名答卷方式进行。

1.3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统计分析、t检验和方差分析。

2结果与分析

大学生在自然接受的死亡态度上得分最高。大学生的死亡态度在自然接受维度上均值最高,即大多数大学生认为死亡是人生命过程的一个阶段,能坦然接受,不恐惧和逃避。逃离接受均值最低,即大部分大学生并不认为死亡是逃離痛苦生活的方式,不认为活着痛苦。居中的依次是死亡逃避、死亡恐惧和趋近接受,说明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死亡有逃避、害怕的行为和情绪,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死后会有来生,来生是非常美好的。(见表1)

由此可见,大多数大学生对死亡呈现自然接受的态度。说明受教育程度越高,人面对死亡越能保持积极理性的态度,这与周芳[3]、王世嫘[4]、高鹏[5]的研究一致。

女大学生更倾向于死亡恐惧、趋近接受的死亡态度。在死亡恐惧维度上,女大学生显著高于男大学生(t=-2.401,p=0.017<0.05),在趋近接受维度上,女大学生也显著高于男大学生(t=-3.599,p=0.000<0.001),在其他三个维度上,性别差异不显著(p>0.05)。

这一结果和国内外同类研究结果基本一致。Azaiza等[6]研究表明,与男大学生相比,女大学生在面对死亡问题时,更容易焦虑和恐惧;许国萍[7]的研究显示,女大学生较男大学生更容易相信死后有来生。

有宗教信仰的大学生更倾向于趋近接受的死亡态度。在趋近接受维度上,有宗教信仰的大学生显著高于无宗教信仰的大学生(t=-3.043,p=0.002<0.01),与周芳、李佳的研究结果一致。这是因为趋近接受死亡态度的人相信死后会有来生,死亡是通往永生极乐的大门,这与国人信仰最多的宗教——佛教中的“六道轮回”的教义是一致的。有无宗教信仰在其他四个维度上差异不显著(p>0.05)。

有丧亲经历的大学生更倾向于死亡恐惧的死亡态度。在死亡恐惧维度上,有丧亲经历的大学生显著高于无丧亲经历的大学生(t=-2.761,p=0.006<0.01)。他人的研究发现,接触过死亡的大学生不易对死亡产生恐惧和逃避心理。[9]但本研究的发现是,有丧亲经历的大学生对死亡有更高的恐惧,由此可见,接触过死亡但如果没有经过正面的疏导或哀伤辅导,反而会加强对死亡的恐惧。

自评身体健康状况很好的大学生更倾向于死亡逃避,身体健康状况自评较差和一般的大学生更倾向于逃离接受的死亡态度。最能唤起人们思考死亡和生命价值的因素往往是个体对身体健康状况的感受,因此本研究也分析了不同的身体健康状况感受对个体死亡态度的影响程度。结果发现在死亡逃避和逃离接受的死亡态度上呈显著性差异。进行事后多重比较进一步发现自评身体健康状况很好的大学生在死亡逃避上显著高于自评一般的大学生,自评身体健康状况一般及较差的大学生在逃离接受上均显著高于自评很好的大学生。(见表2)

本研究发现,自评身体健康状况很好的大学生更易产生死亡逃避的心理,即更忌讳死亡,这与王世嫘的研究结果一致,但也有研究发现,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的大学生不易产生死亡逃避的心理,能够坦然面对死亡。[10-11]身体健康状况较差的大学生对死亡则容易持逃离接受的态度,这可能是因为身体健康状况较差的大学生常常经历疾病的痛苦,从而希望通过死亡来摆脱痛苦。对于身体健康状况对大学生死亡态度的影响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家庭中能坦然公开谈论死亡的大学生持死亡恐惧、死亡逃避态度的更少,而更倾向于自然接受的死亡态度。家庭是个体成长与生活的重要场所,家庭成员对待死亡的态度以及家庭氛围很可能会影响个体的死亡态度。本研究结果显示,家庭对待死亡的态度在个体死亡恐惧、死亡逃避、自然接受、趋近接受的死亡态度上呈显著性差异。进行事后多重比较进一步发现,坦然公开谈论死亡和从未谈论死亡的家庭的大学生在死亡恐惧上显著低于其他两种大学生;家庭中尽量避免谈论死亡的大學生更倾向于死亡逃避的态度,坦然谈论死亡的家庭中的大学生在死亡逃避上显著低于其他三组;在自然接受的死亡态度上,坦然谈论死亡的家庭中的大学生显著高于其他三组,很少谈论死亡的家庭中的大学生显著高于从未谈论死亡的家庭中的大学生;家庭中避免谈论死亡的大学生在趋近接受的死亡态度上显著高于公开谈论和从未谈论死亡的家庭中的大学生。家庭对待死亡的态度对大学生逃离接受的死亡态度无显著影响。(见表3)

家庭中越能够坦然谈论死亡,大学生越少出现对死亡的恐惧、逃避心理,对待死亡更为理性。陈琼琼等[12]研究显示,在公开讨论死亡话题的家庭中,大学生的人生期许、生命价值感以及对死亡的接受程度更高。

3教育对策

3.1开设生死教育课程

调查对象中,51.7%的大学生表示想要了解死亡的相关知识,因此提倡高校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在生命教育课程中介绍死亡相关知识,进行生死教育。死亡的神秘化使得死亡被涂上了极端恐怖的色彩,让人对死亡产生害怕、焦虑等感受,同时又使人对死亡产生敬畏感,使得封建迷信乘虚而入。因此,生命教育课程不仅要讲如何好好地活,还要教导学生对临终关怀、中西方文化中的生死观、自杀、安乐死等方面的知识进行理解,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死亡,减少对死亡的恐惧感。

3.2关注特殊教育对象

本研究发现,有丧亲经历的大学生、身体健康状况欠佳的大学生,容易持消极的死亡态度。这提示我们高校在开展生死教育时,要根据不同群体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比如对近期有丧亲经历的大学生开展哀伤辅导,加强对身体健康状况欠佳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和个体辅导。

3.3帮助大学生觉察到家庭对其死亡态度的影响,学习自我负责

大学生的生死观受家庭影响很大。在对大学生进行生死教育时,需要询问学生的家庭背景信息,帮助学生觉察到自己的死亡态度与其成长环境有很大关系。大学生已经逐渐走出家庭,有独立思考、判断问题的能力,因此要让大学生学会自我负责。可以通过课堂中的案例教学、影视赏析,引发学生对死亡问题拥有全新的体验,进而面对死亡议题,对问题了解的越多,恐惧越少,这有利于减少大学生对死亡的恐惧。

课题项目:大连财经学院2020年度校级科研项目“后疫情时期民办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20dlcjjg15)

参考文献

[1]陈四光,安献丽.436名大学生死亡态度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23(4):303-304.

[2]廖芳娟.台湾警察的死亡态度研究[D].南华大学生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0.

[3]周芳,张龙等.杭州市大学生死亡认知态度现状调查及分析[J].健康研究,2020,40(1):37-39.

[4]王世嫘.大学生死亡态度的现状及其教育对策[J].济宁学院学报, 2014,35(5):54-57.

[5]高鹏,孙茂,于欢,等.北京高校学生死亡态度与生命意义感相关性研究[J].中医教育,2018,37(6):58-60.

[6]Azaiza F,Ron P,Shoham M,et al. Death and dying anxiety among elderly Arab Muslims in Israel[J].Death Stud,2010,34(4):351-364.

[7]许国萍.大学生对死亡的态度与特质焦虑、社会支持的关系及相关质性研究[D].漳州:闽南师范大学,2013.

[8]李佳,张金峰,袁野.学生的死亡态度及其对临终关怀照护的態度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14):104-107.

[9]马国亮.护理学校学生死亡态度现状研究[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3):110-111.

[10]Missler M,Stroebe M,Geurtsen L,et al.Exploring death anxiety among elderly people:a literature review and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Omega(Westport),2011,64(4):357-379.

[11]彭亚,赵莉,沈梦蝶,等.本科护生的死亡态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研究,2018,32(3):380-383.

[12]陈琼琼,王滨.医学院校大学生生命意义感与死亡态度的关系研究[J].心理月刊,2018(7):3-6.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微信使用对大学生亲子关系的影响
浅议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培养路径
浅析大学生校园兼职
暑期近万名大学生兼职送外卖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成立首个村级大学生创业园
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