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旅融合背景下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2021-01-13贾琳珊

旅游纵览 2021年12期
关键词:文旅融合教学改革

贾琳珊

摘 要:文化和旅游的深层次结合,已成为当前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又一强大动力。必须高度重视文化、旅游综合效应的发挥。在文旅融合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也需要顺应发展趋势,在教学活动中凸显酒店文化的内涵之外,还应培养具有旅游管理专业能力、了解民族文化知识的复合型高素养人才。因此,本文在文旅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对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教学进行探究,分析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教学策略,希望可以为广大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關键词:文旅融合;高职酒店管理;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F719.2-4;G712.0 文献标识码:A

伴随着游客对文化消费需求的提升,以及相关政策的引导和提倡,文化和旅游业的结合程度越来越深。旅游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结合本地旅游特点的文化产品层出不穷,既满足了游客多方面的消费需求,也提高了当地旅游业的经济效益[1]。为实现酒店业对文旅融合带动作用的最大化,酒店行业需要深入挖掘文化潜力,寻找与旅游相符的文化标签,开发更多的酒店旅游文化产品。这些都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人才培养密切相关。高等职业院校中酒店管理专业肩负着培养新时代专业化人才的任务,在文旅融合的趋势下,更要积极主动弥补当前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对应如今酒店业发展实况,改变教学方式,培养专业特色人才,推动文旅深度结合和酒店行业全新变革式发展的实现。

(一)文旅融合简述

文旅融合根本上是以文化为主线进行产业化建构和结构优化,从而完成文化、旅游的共同交融,表现在两大产业资源、技术、体制、产品、市场、企业等各个环节的结合,打造一种全新的文化旅游业态[2]。这一趋向是文化产业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结果,能够完善产品的内在价值,提高文化档次,实现旅游业的文创升级变革,为文化产业创造全新的增长点,实现两大产业的互通联动。

酒店业作为旅游产业中的重要产业之一,要紧跟文旅结合发展的步伐,将旅游文化元素纳入到酒店建设、服务、管理等全流程中,赋予酒店新的文化价值,实现酒店高质量的创新发展[3]。

(二)文旅融合背景下高职酒店管理人才的诉求特征

首先,人才层次诉求朝着多元方向发展。对酒店人才的诉求不单单是可以胜任酒店服务、管理的技能型人才,更要具备酒店旅游文创品牌的策划、宣传、推广等更高层次的专业能力。因此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人才的分层从而实现多元化培养。

其次,人才架构诉求的复合方向转变。文旅融合,旅游文化元素会渗透到酒店产品服务的多个方面,还要加强旅游文化元素和酒店建筑的结合,研发新的产品,打造酒店业的旅游文化品牌。在教育上,不单单要确保学生学习基本的酒店专业知识,还要具备旅游文化修养,实现旅游文化素养、旅游理论技能两手抓,才是当下酒店业发展过程中的必备能力。

最后,人才能力诉求不能忽视创新力。两大产业的交融必然会产生全新的业态,该业态下,资源、生产方式、产品、消费市场都会有很大的改变,需要细心认真地去观察、挖掘和践行。所以从事酒店行业人员要拥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可以在酒店文化和旅游文化产品研发、推广宣传策略、拓展新市场等方面给出可行建议。因此高职院校在教育上也要随之变革模式、方法、手段。

(一)人才培养目标不完善

酒店管理专业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需要遵循不同阶段酒店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当前,酒店文化、旅游产业融合日渐加深,酒店行业在人才上的诉求上也随之产生了变化,不但关注从业者的专业化素养,而且对文化水平也有着较高的要求。目前高职院校在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仍旧以职业技能提升为主,不符合文旅融合背景下对人才的要求,体现为以下两点。其一,职业技能培训方向、定位和行业未来发展目标存在较大偏差。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宗旨是为区域酒店发展培养可靠的、应用型、对口的人才,对岗位、职业技术水平等培训力度和重视度颇高。这种定位和文旅趋势下酒店发展方向并不一致。其二,人才培养层次有待提高。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更加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方面的培训,忽视了文化素养的提升,在教学内容和知识储备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急需进行转变。

(二)课程体系设定有待优化

课程体系设定内容有课程类型划分、科目内容设计、学时规划等多类,表现出人才培养的具体践行方案[4]。目前,多数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课程包含了基本的科目、专业技术科目等,课时规划上专业技术科目占比较高,职业素养科目占比较低,整体分配上并不科学规范。专业课程结构还需进一步调整优化。在课程内容上,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中关于文化方面的专业课程较少,文旅和酒店融合的专业更是罕见,内容设定上不完善,未能表达出行业对人才和教育的全方位素养要求。可见,高职院校课程设立上要增强与实际情况、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关联性,无论是结构还是内容范畴上都要尽可能贴近。

(三)实践教学环节效果不高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是培养职业应用人才的一大有利路径,所以必须具备较高的实践特征[5]。但实践技能的获得必须经由一定时间的校内外实习教学,在校内、校外实践教育培训搭配下,来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转化成具体操作能力,提升自我竞争优势。而当下高职院校在实训上存在诸多问题。校内实训教学上,一些高职院校酒店管理院系资金匮乏,教学设施陈旧,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不够健全,实训模拟场景和现实差距较大。实训科目考评形式单一,很多学生不够重视,取得的教学效果也不够理想。校外实训上,很多高职都达成了校企协作,拥有专业的实习渠道,实习企业多是类型单一的星级商务酒店或度假酒店,实习岗位以文员、服务人员为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服务意识,快速了解酒店服务技能以及相关业务,但在强化对酒店行业的认知和提高全方位素养上作用十分有限。

(四)师资团队力量还需提升

酒店专业教师团队的素质和水平对人才的最终素养有很大影响。目前,在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的水平参差不齐,而且很多教师缺乏一线实践经验,在教授学生的时候,很难进行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导致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高职院校酒店行业教师大部分是跨学科教学,缺少专业进修履历,在专业理论知识、行业前景发展等多方面都存在断层,不利于对学生的知识教授。同时教师队伍人员数量也比较稀少。有的高职学校该专业教师非全职,而是外聘的,尽管可能技能、经验上较强,可无法形成教学连续性,没办法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可见教师团队要从数量、质量上双管齐下加速提升。

(一)融入旅游文化教学

酒店管理教学一方面要传授标准化技能本领,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区域和客户的个性诉求,增加当地文化特色内容。例如,在酒店管理专业的校本教材中,各校可以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把红色旅游和名胜古迹等内容融入其中,学生在接受这些旅游文化教育之后,与游客近距离接触时,可以向游客宣传这些旅游文化,从而提高酒店的服务质量和知名度。如今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大众生活水平提升,对于酒店的个性化服务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的标准模式同质化现象严重,许多服务设计乃至于菜单设置都极为雷同,这引发了较多非良性竞争。显然这并不是酒店行业未来发展的正确道路。当前消费者对酒店的要求除了住宿、餐饮外,还有许多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如想要体验更多民俗文化,了解特色习俗等,除此之外,在酒店管理教学内容中也应该增加民族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内容,实现文化因素的能量注入,让学生对酒店管理认知有所转变。在此基础上展开酒店、文化的结合创新。在目前的课程体系上增加跨学科课程,对课程的课时、教学内容等進行合理规划。还可增设与文化创意、酒店艺术设计等相关的课程,为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

(二)借助于互联网平台对教学硬件进行升级

互联网在教学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借助互联网,可以有效地对专业进行升级,并提高专业的广度,这就要求把互联网思维纳入到酒店管理专业的教育改革中。凭借互联网技术为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提供专业的线上培训内容,创建专业化的信息智能培训基地,获取酒店营运的专业软件,来帮助和辅导学生在模拟环境当中的训练技能,提升业务能力。

指导学生有效地运用在线平台展开专业课程学习,采用在线学习平台、3D动画、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VR)、微视频等方式,实时移动记录系统,促进学生完成学习目标。例如,MOOC在以往两年中的大规模在线公开课便是一个不错的实践模型,运用远程学习视频来对专业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加以拆解、分析,同时能够在课堂视频内容中提高学习内容比重,由于该视频具有灵活性,也对外开放,所以可以为教师和学生创造一个沟通、探讨的场所,从而助力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三)提高对酒店管理专业校外实践的重视程度

高职院校在组织校外实践时,应当加强对于学生的管理,与酒店加强联系。酒店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可以举办各种活动,要求学生在设计这些活动时,如何把当地的民俗旅游文化和红色旅游文化等内容与酒店的促销活动有效地结合起来,吸引游客的注意力。除此之外,高职院校在安排学生实习时,还可以与当地旅游景区的民宿相联系,派遣学生去民宿实习,在实习时,学生与住民宿的游客接触时,能够更多地了解游客对旅游文化的需求,再与酒店管理的实际联系起来,思考如何因地制宜,在酒店管理中渗入旅游文化。要积极在校内组织专业技能比赛,外聘酒店管理行业专家到校开讲座,向学生讲述业内的新发展新变化,以防学生和行业脱节。校内实训上,要加大对有关平台的建设力度,如与企业合作推动文化创新实验室建设,推动两大产业在高职院校教育中的发展。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运用产学结合方式对接各类酒店企业,如文化主题酒店、民宿等,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路径,增加训练机会。

(四)增强对教师团队的培训,使之不断壮大

教师团队对于学生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鉴于目前教师团队整体水平不佳的情况,必须进一步加强教师专业化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提倡或者安排教师多参与酒店文化融合学术探讨会,到优秀酒店企业中挂职锻炼,第一时间了解业内新信息、新动向,及时对课程内容进行更换,保障教学质量。其二,吸引外来专业教师加入院校,促进学科教师间的互动沟通,让专业课程教学能够更符合行业发展诉求。每位教师都应建立自我认知,不断精进自身专业素质,改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力求授课内容和时代发展相接轨,多采用信息教学手段,对课程设定、内容加以优化调整,实现基础课程、专业能力课程和素质拓展课程的紧密结合,从而为培养全方位人才奠定基础,使之掌握酒店专业、计算机网络、文学、创意营销等多方面知识,满足如今酒店业发展需要。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6]”文化旅游属于一种全新的休闲体验形式,也是现代旅游业的一个新亮点,而随着消费大众对酒店的自由选择权变多,要求也随之提高,对服务的文化、个性化含量极为看重。因此,在文旅融合趋势下,要对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定、实训环节、硬软件、师资团队等都进行改变和升级,从而培养出可以匹配高级酒店管理要求的人才,推动酒店行业的新时代创新化发展。

[1] 田园.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训课程教学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0(5):105-106.

[2] 张伟波.高职教育中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改革探析[J].中国农村教育,2018(20):2.

[3] 孙亚芳.文旅融合趋势下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20(1):80-83.

[4] 陈航,陈丹.试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创新型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19):211-212.

[5] 胡田翠.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课程教学设计研究: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例[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7(3):68-71.

[6] 张辉.基于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改革的研究[J].农家参谋,2018(6):181.

猜你喜欢

文旅融合教学改革
文旅融合背景下颍淮文化创新发展路径研究
健全机制 优化环境 全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
黑龙江省全域旅游发展思路探析
文旅融合的城市旅游产业发展
文旅融合下文化遗产类景区体验型产品开发研究
“文旅融合”奏响“城乡大合唱”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