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软新闻的英文编译
2021-01-13赵兰信
赵兰信
摘要软新闻的特点决定了其翻译不单是一个从源语到译入语的语言转换过程,更是一个根据译语文化不断调整,使受众更容易接受的过程。因此,传统的“对等”翻译标准和方法时常会在软新闻的翻译中失效,译者应在翻译过程中以实现译文的预期功能为主要目标,在不同的语境中选取相对最佳的翻译方法。汉语软新闻的翻译实际上是编译的工作,可以通过可删减无效信息、改变表达方式和增加背景解释得以很好地实现。
关键词 软新闻 汉译英 编译
中图分类号:H159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1.29.015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Soft News
ZHAO Lanxin
(Hunan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hangsha, Hunan 410151)
AbstractThe features of soft news decide its translation is not only alinguistic conversion betweenSourceLanguage(SL) and Target Language (TL), but often a specialized adjustment process depending on the target culture, which makes the translation more acceptable for target readers.So,the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criteria and techniques sometimes come to failure in soft news translation. Focusing on the study of soft news translation from Chinese into English, this thesis concludes the specific methods of editing translation and the applications through analyzing some texts.
Keywordssoft news; C-E translation; editing translation
改革开放以来,中西方交流日益频繁。在中国了解世界的同时,世界各国也把目光转向了正在蓬勃发展的中国。新闻翻译则成为中国和西方国家相互了解的重要途径,而软新闻凭借自己的独具特色也在中外交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汉语软新闻的英译不仅能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同时还能在异国文化中彰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本文根据软新闻的自身特点总结出其翻译标准,对软新闻翻译的编译方法及其运用做出了具体的归纳和总结,并依次进行了例证,旨在更好地指导翻译实践,促进跨文化交流。
1软新闻的特性
从性质来看,新闻的种类分为“硬新闻”和“软新闻”。软新闻的首先是新闻,因此,诸如用词别致、句式丰富、布局讲究、善用修辞等新闻的基本特征在软新闻的问题中必定会有体现;同时,像一般的新闻一样,软新闻的文章结构层次较为分明,常用被动语态来突出重点。[1]那么,“软新闻”的独特性到底体现在哪呢?这也是本文首先需要明晰的问题。事实上,软新闻中的“软”是一种比喻表达,与之相对应的使事件性的新闻;而事件性新闻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时效性不强;二是不具有趣味性。
综上,软新闻的特性为软新闻的概念内涵及其主要特性可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基调轻松愉悦,内容较具人情味,功能上较易通过感官刺激提升受众兴趣,目的是激发“即时报酬”效应。[2]从选题范围来看,软新闻的题材可涉及旅游、经济、管理、人物、教育、文化等各个方面。其作用主要是向受众提供娱乐、调节精神、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人们的多种爱好和兴趣。[3]
2汉语软新闻的英译标准
传统的翻译理论把翻译的重点放在语言的表现形式上,強调再现原文,追求形式对等,而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使人们对翻译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功能理论体系中的翻译原则主要有三个。其一是目的原则。目的性原则要求译文能在目的语情境中符合受众的期待,即达到原文在原语文化中发挥的功能和作用等同。其二是连贯原则。该原则强调译语的可接受性和可读性:可接受性意为译语的连贯和衔接能让译语读者接受,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目的语的文化习俗;可读性则指目的语文化里的读者能够充分理解译语所表达的内容意义。其三是忠诚原则。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忠诚原则:这里的忠诚其实是保持一致的意思,译文首先需要忠诚于原文作者,还需忠诚于译语受众,最后也许忠诚于译者;而译者需要在翻译中承担中介人的角色,充分考虑原语和译语两种文化的制约作用,致力于在三者之间搭起一个桥梁,在所构建的三方关系中寻求一致和平衡。[4]
故而,译文的评价标准显然就不能再聚焦于对等这一标准了,而是应该转向合适。合适一词并不难理解,翻译中的合适意指译文是否能,或多大程度上能在目的与文化中实现与原文在源语情境中同样的交际功能。实际上,软新闻的汉译英从本质来说也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只是鉴于译本具有新闻特质,传播效果也因而有赖于受传者。这就意味着完全忠实原文地进行翻译是不现实的,一定程度的改译是绝对的和必然的。整个过程是种对原文作者思想内容和表达方式的不断改写,译者应该强调在分析目的语读者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心理的基础上,以译文预期功能为目的,根据受众的需要,选择最佳处理方法。
根据软新闻的特点和翻译目的,其英译标准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首先,软新闻具有信息和感染两种功能,也就是说它既要尽可能精确地传达信息,又要保持一定的娱乐性,尽可能地吸引更多读者,达到对外宣传的效果。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首先要对文本中的信息进行甄别和筛选,对其中具有时效性的、典型的部分进行加工,删减源语文化中的冗余,突出趣味性,增强译文的感染力,从而确保全面真实地传播中国文化;其次,由于根植于不同的文化背景,英汉两种语言各自都蕴含着丰富的带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和语言要素。为使译文在目的与语文化中获得和源语同样的功能及传播效果,更好地服务于读者,在翻译过程中就需要增加必要的解释和背景介绍,以克服语言文化障碍;最后,中英文在表达方式上风格迥异,而译文的可接受性又直接影响着翻译的效果。因此,软新闻汉译英时,可改变句子结构或调整语序,力求表达自然,尽量符合目的语的文化习惯,使译文通俗易懂,适应英语读者的接受力。
3汉语软新闻的编译方法
翻译是一种涉及原作者、译者和读者三方的跨文化的交际行为,译者需根据译文的预期功能,结合译语读者的文化背景及交际需要来将源语的语言和文化信息有目的地传播给预期读者,保证信息的有效传播。在软新闻的传播过程中,译者可能并非原文的“忠实”传播者了。很多译者会将原文进行表达或意义上的变更,以达到忠诚于读者的目的。换言之,为让译语读者更直接清楚地了解新闻的内容,从而达到准确报道的目的,译者会对原文进行增加、删减、编写、述论、合并、改写等方法来对文本做出适当变通。那么,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软新闻的汉译英实则为某种形式上的编译行为。笔者根据文献及案例的分析,归纳了以下三种汉语软新闻的编译方法:
3.1删减无效信息
英语句法逻辑性很强,结构严谨完备,而中文曲折含蓄,喜欢用煽情文字来进行堆砌,甚至为增强其宣传效应还会引用古诗词或名言警句。软新闻最主要的目的是使读者迅速接受其有效成分,并能够进行及时良好的反馈。但新闻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带有隐匿信息的文本,基于传播学视角,这些信息会影响新闻传播的整体有效性,干扰受众对信息的接收效果。那么,译者就需要在翻译时保留必要的有效信息即可,删除其他隐匿性或无效信息。具体来说,删减主要是针对文本里的同意部分、套话、华丽的辞藻、高调的句子以及引用的诗句和典故等。如:
例1:公司全体员工都是精诚一致、团结一心。
译文:The staff in our company are of one mind.
例2:既要开开心心上班去,也要平平安安回家来。
译文:We should drive carefully.
例3:女子从头到脚无不花开其身,她们每一针每一线绣出的花草鸟树都长在了脚上、身上和头顶上,仿佛能闻出五色的香味来。羌寨人家的女子,个个秀外慧中,心灵手巧,那飞针走线的娴熟姿态,总让人感到美丽的描绘就握在她们手中。
译文:Women’s wear, from hats to shoes, is elaborately
decorated with floral patterns,sometimes giving the impression that the scent of flowers emanates from the body of the wearer.
以上例子中汉语句子的画线部分都是汉语文化的一些典型表达,为了提高文章的说服力。译成英语时如把这些也都翻译出来,不但难度大,其结果必定是晦涩难懂,而其宣传效果也必会差强人意。译文所做的删减使文章简洁明了,更符合译语读者的心理。既解决了因文化差异带来的理解上的困难,又不失原文的宣传效应,因此能更好地实现预期功能。
3.2增加背景解释
英汉两种语言因文化差异导致词义范围不和句法结构都相差甚大,若要实现同样的传播信息的功能,同时避免产生理解和接受上的障碍,在处理译文时势必不能采用同样的表达结构。汉语软新闻汉译英涉及信息、文化乃至民族思想的交流,同样也面临着文化差异甚至文化缺失的问题。那么,译者在翻译时就不能只寻求字面对等而采取直译的方式,这样是无法达到真实的效果。因此,译者可以根据文本内容和受众的具体情况增加相关的文化背景解释,如对中国独特事物如人名、地名、中国特色的特殊词语、历史事件和政治用语的解释,英文读者才可以进一步了解内容,加深对文化信息的印象。如:
例5:湖南师范大学始建于公元1938年,坐落在美丽的湘江之滨,是国家重点建设的“211工程”大学。
译文:Hunan Normal University was founded in 1938. LoctedonthebankoftheXiangRiver, itisauniversity covered by“Project 211”which is oneofa hundredinChina chosennationally to receive priority in development for the 21st century.
显然,“211工程”这个极具中国特色的词在西方文化里是没有的。既然英语文化李没有这个概念,这就决定了我们无法在译语里找到与之相对应或接近的词来表达。倘若直接译成“Project211”,英文读者肯定难以理解。译文中增加了背景解释,从而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内涵,达到了预期的传播目的。当然,增释的内容也不能太过冗长,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3.3改变表达方式
众所周知,东西方人的思维方式迥异。尤其是受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中国人通常采用螺旋式思维,在表达时倾向于先因后果,具体表现为说话时喜欢“拐弯抹角”;相反,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則是直线式的,他们往往先讲述结果,再提及发展过程或原因,因此英语行文多开门见山,直入主题,描述客观具体,形象鲜明,自然流畅。那么在翻译过程中就应该按照西方人的思维和表达习惯来表述译文,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具体可表现在对话语表达和篇章结构的改写和调整。如:
例6:自此,本公司已连续6年赞助中国足协杯,是2001年“中国之队”的主赞助商。
译文:The company sponsored the China Football Association Cup from 1995 to 2001 and become the premier sponsor of“Team China”in 2001.
例7:从成都出发,必定要经过汶川县才能到达阿坝川腹地。如果选择在这里小憩,则可以去桃平羌寨看看。这个近百户人家的寨子,位于县城北约16公里的杂古脑河东岸。
译文:About 170 kilometers west of the Sichuan provincial capital Chengdu stands Taoping village, hometo thenomadic Qiang ethnic group.
从以上例子中的原文来看,末尾的句子很明显是对整段话的概括和总结,译文把它调到了前面正是遵循了英语的表达习惯,而对句子结构的改变也使得句子之间的衔接更加紧凑和连贯。按照英语句式和布局谋篇的特点表达译文能使译语读者更清晰地理解和接受信息,达到软新闻翻译应有的传播效果。
4结语
人说学术无对错,翻译的标准也不应该是固定的或唯一的,而是应该考虑到受众、文体、题材、翻译目的等因素的差异,灵活选取相应的、适合的翻译标准与方法。软新闻因其题材和功能的独特性,其“软”使编译成为可能和必要。[5]总之,编译是对传统对等式翻译方法的有效补充,是实现交际目的的必要手段,同时也是汉语软新闻英译的重要方法。
基金项目:全国高校外语教学科研项目“转型期大学外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2017HN0045A)
参考文献
[1]徐泉,王婷.试论软新闻的翻译方法及其理论依据[J].语言与翻译, 2001(3):39-42.
[2]甘惜分.新闻学大辞典[M].郑州:河南出版社,1993:11.
[3]叶萍,王银泉.从功能翻译理论看软新闻的汉译英[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版),2006(6):11-14.
[4]王小凤.文化语境顺应与文学翻译批评[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8):41-44.
[5]马薇娜.中国文化背景下电视软新闻的汉译英[J].外语教学,2001(4):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