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流程管理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
2021-01-13钟慧杨俊会
钟慧,杨俊会
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 (四川宜宾 644000)
重症胰腺炎属于急性胰腺炎的特殊类型,病情险恶、并发症多、病死率较高,占所有胰腺炎的10%~20%。随着近年来重症胰腺炎外科治疗的进展,其治愈率也有所提高。相关研究结果显示,70%~80%的重症胰腺炎患者因胆道疾病、暴饮暴食、嗜酒等行为所致,常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胀腹痛、黄疸发热、尿少等,严重时可出现消化道出血、呼吸困难、休克甚至死亡。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若存在任何不当可造成治疗失败或病情加重[1]。因此,在进行临床治疗的同时,实施合理有效的管理模式非常重要,利于临床治疗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讨风险流程管理在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治疗重症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CBP治疗,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38例)和观察组(采用风险流程管理,42例)。对照组男25例,女13例;年龄48~65岁,平均年龄(56.52±2.16)岁。观察组中男30例,女12例;年龄44~68岁,平均年龄(56.19±2.5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符合重症胰腺炎的诊断标准[2],且经临床检查确诊;(2)临床资料完整,且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翻阅资料;(3)无恶性肿瘤疾病。排除标准:(1)伴有精神系统疾病;(2)伴有传染性疾病或免疫系统疾病。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CBP治疗:仪器为德国贝朗公司生产的Diapact CRRT型持续血液净化仪[国食药监械(进)字2013第3450878号]和高通量聚砜膜血滤器,采用临时导管建立血管通路,模式为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置换液为碳酸盐,浓度为35 mmol/L,置换液用前稀释,流量为3 L/h,血流速度为150~250 ml/min,持续时间≥8 h/d,治疗7 d左右,或连续治疗48~72 h;在治疗期间,采用低分子肝素钠抗凝或枸橼酸体外抗凝。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心理疏导、饮食指导、运动护理等。
观察组采用风险流程管理。(1)组建风险流程护理管理团队:由血透室医师、护士长、护理组长、护理人员组成,主治医师负责指导CBP治疗中的技术性问题;护士长及护理组长根据风险流程管理标准制定相关护理规范,负责分析总结问题,按期开会讨论,针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保证护理质量,并制定CBP操作规范,并及时反馈CBP治疗中发生的问题,协调各部门解决;此外,制定治疗考核标准,定期开会做出改进;护理人员负责对患者实施护理工作,统计护理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及时反馈上级,确保护理质量。(2)岗前培训:由CBP治疗专家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同时开设健康宣教栏目,提高小组风险防范意识,充分学习并采取岗前模拟训练,解决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问题,考核合格后才能单独上机操作。(3)制定流程:评估患者病情,在治疗前,由主治医师和护理人员对患者意识、血管通路建立、生命体征等情况进行评估,统计各项指标,同时,因重症胰腺炎患者病情发展较快,易产生恐惧、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在治疗前应给予患者及家属心理疏导,向其介绍治疗过程和注意事项,并展示成功案例帮其建立治疗自信;将主治医师制定的计划与患者各项评估结果结合分析,据此制定详细的护理措施;CBP实施流程:确认所需物品准备齐全,核对计划单,对CBP管理进行预冲并建立体外循环,设置设备参数,根据规范流程进行治疗,参照应急预案处理程序处理治疗期间发生的意外情况,重视受压部分的循环,按时测量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若有异常及时联系主治医师处理;按时监测凝血功能,观察有无出血发生,避免出现血液高凝导致管路阻塞,均匀分配每日的置换总量,在预定时间内完成,CBP治疗期间若出现高凝或出血患者,根据实际情况封管抗凝或止血,确保导管固定完好;定期对医疗器械及治疗环境消毒,保障空气畅通,将患有传染性疾病患者隔离防护,治疗期间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培训,如饮食、用药、内瘘保护、水分控制等知识,指导患者掌握防病知识,预防CBP并发症发生,加强护理巡查,定期强化操作技能,熟练掌握各种穿刺技能,杜绝操作不当引起并发症;营养支持:给予患者补充葡萄糖、蛋白质、氨基酸、脂肪乳等物质,提高其机体免疫力;评估疗效:治疗后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进行评估并记录,由风险流程管理小组进行综合评价。
1.3 临床评价
(1)风险事件:观察两组治疗过程中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主要包括生命体征(血压降低、心动过缓)、体外循环凝血(滤器中纤维颜色变深,滤前压、静脉压值升高超过300 mmHg;滤器动脉壶端或静脉壶过滤网出现血凝块;冲洗管路时,滤器外观颜色发黑发暗)、导管发生感染(置管时出现明显菌血症表现,导管尖端细菌培养呈阳性;拔管后48 h出现血流感染)及脱管率、穿刺部位渗血及肿胀率等内容。(2)护理满意度:护理后,采用自制的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784,重测信度为0.82)评估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总分100分,>80分为满意,60~80分为较满意,<6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满意例数+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管理后,观察组风险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比较[例(%)]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管理后,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胰腺炎是胰腺产生炎症引发的疾病,主要因患者暴饮暴食或患有高血脂、胆道等疾病导致,患者的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腹痛、发热等症状。该病重症患者的治疗难度较大,且风险较高,在治疗过程中容易产生各种并发症,进而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加重病情[3]。目前,临床治疗该疾病的常规治疗方式为CBP。CBP主要适用于胰腺炎重症患者,可通过弥散、对流、超滤、清除炎症介质等方式消除体内致病因子,故CBP需较高的专业性,操作困难,在治疗过程中需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在治疗期间采取有效的管理模式对预后的恢复尤为重要[4]。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风险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在于,风险流程管理是基于对护理人员高要求的管理模式,从治疗前期即对相关人员进行严格培训,成立管理小组,各成员分工明确,并制定护理规范和CBP治疗考核标准;同时,邀请专业治疗团队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并模拟训练风险解决措施;在治疗前,还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进行评估,并与主治医师的治疗计划相结合,制定护理计划;前期准备工作的严格把控,按照规范操作设备,并依照相关规范处理紧急情况,有助于实时监测患者的病情并及时反馈给医师;治疗期间遵照无菌操作原则,并按时给予治疗区消毒,对感染患者进行隔离消毒;在治疗后,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进行评估,记录并反馈情况。综合上述操作流程,可有效降低治疗过程中风险事件的发生率,确保治疗的顺利进行[5-6]。本研究结果显示,管理后,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将风险流程管理应用于行CBP治疗的重症胰腺炎患者中可有效降低治疗风险,提高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