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oy适应模式的针对性护理联合情绪干预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1-01-13占丽娟王清芳
占丽娟,王清芳
上饶市第三人民医院 (江西上饶 334000)
双相情感障碍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临床主要采用药物治疗,但长期用药的患者易出现治疗依从性差、烦躁等情况,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辅以有效的护理干预和情绪干预可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心理健康,提升治疗效果。Roy适应模式是近年来逐渐被应用于临床护理中的新型护理模式,通过分析患者的适应性与不适应性来掌握刺激因子,利于医护人员为患者制定护理方法,与常规护理的不同在于需要先对患者进行评估与诊断,从而根据所得出的问题制定护理方案[1]。为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Roy适应模式的针对性护理联合情绪干预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72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男21例,女15例;平均年龄(37.1±5.6)岁;平均病程(3.3±0.8)年。观察组男20例,女16例;平均年龄(36.4±5.9)岁;平均病程(3.4±0.7)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纳入标准:年龄18~60岁;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中的双相情感障碍诊断标准[4];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合并神经系统疾病;合并严重、活动性躯体疾病;因酗酒、器质性病变或药物引发的精神障碍;入组前1个月内接受情感障碍治疗。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主要内容包括心理护理、睡眠护理、运动指导及生活护理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基于Roy适应模式的针对性护理联合情绪干预。(1)一级评估:通过观察患者行为、与其交流等方法来评估其心理和行为状态。(2)二级评估:对致使患者异常情绪的刺激因子进行确定,包括固有刺激、主要刺激和有关刺激等。(3)诊断:根据一级评估、二级评估对患者的不适应行为进行诊断,具体内容为病情认识欠缺、孤独、焦躁、睡眠不佳及他人评论等。(4)制定护理方案:根据患者的不适应行为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使其不适应行为慢慢改善,直至恢复正常。(5)针对性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文化水平等基本情况,讲解疾病知识,并通过发放相关知识手册、组织讲座和播放视频等方法来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严格执行探视制度,为患者创造优良的睡眠环境,指导患者白天多行户外或室内活动,睡前可通过喝牛奶、泡脚等方法来促进睡眠,保持情绪平稳,对入睡严重困难的患者可遵医嘱给予安眠药治疗;加强患者家属疾病知识教育,嘱其多给予患者关心和爱护,增加患者的治疗信心。(6)情绪干预:配置情感宣泄室,让患者在感受到安全和良好保护状态下通过宣泄设备进行宣泄,如呐喊宣泄仪及物击宣泄仪等;宣泄情绪前,仔细分析患者的案例和病史,找出风险因素,并于干预前与患者进行深入沟通,了解其内心的真实想法,同时告知其情绪宣泄治疗的方法、作用及注意事项,引导患者正确消耗过剩精力,让其学会正确控制或释放自身的不良情绪;指导患者选取自己可接受的方式进行宣泄;制作发泄治疗记录单,记录患者在发泄治疗中的表现,结合其具体情况进行情感宣泄治疗总结及评价。
1.3 临床评价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躁狂和抑郁状况、治疗依从性、生命质量和自杀风险。(1)采用Bech-Rafaelson躁狂量表(Beck-Rafaelson's mania rating scale,BRMS)评价患者的躁狂状况,采用5级评分法,分别对患者动作、言语、意含飘忽、睡眠、情绪、敌意或破坏等11项内容进行评分,得分越低说明症状越轻。(2)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价患者的抑郁状况,采用4级评分法,分别为精神性、情感障碍、精神运动性障碍、躯体性障碍和抑郁性心理障碍等方面共20项进行评价,得分越低说明症状越轻。(3)采用Morisky治疗依从性问卷(Morisky medication adherence scale,MMAS-8)评估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包含8个条目,1~7条目答案以是计0分,否计1分,条目5为反向计分;条目8答案分别为十分困难、困难、一般、容易和非常容易,计分为0、0.25、0.50、0.75和1分,总分为8分,得分越高说明依从性越好。(4)采用生命质量量表(quality of life,QOL)评估患者的生命质量,包括食欲、精神及体力、睡眠等12项,总分60分,得分越高说明生命质量越好。(5)采用自杀风险评估量表(the Nurses' global assessment of suicide risk scale,NGASR)评价患者的自杀风险,包含15个条目,分别以是或否计分,总分为25分,得分越低说明自杀风险越低。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BRMS、SDS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BRM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BRM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BRMS、SDS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护理前后MMAS-8、QOL和NGASR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MMAS-8、QOL和NGAS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MMAS-8和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NGASR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MMAS-8、QOL和NGASR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在现代医学模式的主导下,双相情感障碍以药物治疗、电抽搐治疗为主,同时辅以心理干预、情绪干预和康复训练等。Roy适应模式于1970年被引入应用于临床护理中,并在随后的工作中进行了不断地完善和优化;该模式通过明确、简单及较强的逻辑方式对各种复杂的概念以及概念间的关系进行了描述,比较易于理解、掌握及应用,因此被大量应用于临床各领域中[2]。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前,两组BRMS、SDS、MMAS-8、QOL和NGAS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BRMS、SDS和NGASR评分均低于对照组,MMAS-8、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基于Roy适应模式的针对性护理联合情绪干预有利于改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躁狂和抑郁情况,提升治疗依从性,从而降低自杀风险,改善生命质量。
基于Roy适应模式的针对性护理联合情绪干预基于对患者的评估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对患者具有较强的适用性。护理过程中通过健康教育和宣传成功治疗案例,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治疗信心,同时配合家属的关爱能更好地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缓解临床症状,提升治疗效果;倾诉和娱乐是多数患者宣泄不良情绪的主要方法,但通常受活动场地、倾诉对象及作息时间等限制,从而导致患者不能有效宣泄情绪[3];在综合治疗及心理干预的基础上,建立情感宣泄室可让患者在安全的、受保护的空间内宣泄不良情绪,让其痛苦压抑的情绪、内心矛盾及过剩精力得以释放[4];同时给予正确的疏导,可达到缓解患者内心压力和平复心情的目的,引导患者正确消耗过剩精力,让其学会正确控制或释放自身不良的情绪。
综上所述,基于Roy适应模式的针对性护理联合情绪干预有利于改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躁狂和抑郁情况,提升治疗依从性,从而降低自杀风险,改善生命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