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乳腺纤维腺瘤患者的临床疗效
2021-01-13徐良土洪慧李贤勇林观毛方向阳占冬仔翁剑锋
徐良土,洪慧,李贤勇,林观毛,方向阳,占冬仔,翁剑锋
上饶市人民医院头颈乳腺外科 (江西上饶 334000)
乳腺纤维腺瘤(fibroadenoma,FA)作为一种良性肿瘤,以乳房出现无痛性肿块为主要临床表现,极少出现乳头溢液或乳房疼痛的现象,患者多为青年女性,由体内性激素水平失衡引起[1]。FA发展迟缓,通常症状表现不明显,发生恶性病变的概率较低,仅为0.1%~0.3%,但如果有体积增大的倾向,需采取手术治疗[2]。在FA患者的治疗中运用外科手术存在创伤大、术后瘢痕等缺点,患者满意度低。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是一种微创技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可重复进行等优势[3]。由于有关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应用于FA患者的治疗鲜有报道,故本研究探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FA患者的临床疗效,为FA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56例F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8例。对照组年龄22~39岁,平均(25.52±3.17)岁;肿瘤直径1.1~3.0 cm,平均(2.14±0.63)cm。试验组年龄22~37岁,平均(24.78±2.52)岁;肿瘤直径1.1~2.9 cm,平均(2.18±0.42)cm。两组年龄、肿瘤直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纳入标准:术前进行超声引导自动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FA[4];肿瘤位于外上象限,且为单发;经二维超声检测肿瘤最大直径≤3 cm[5];为女性且无手术禁忌证;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除FA以外的恶性肿瘤;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合并肾、心、肝、肺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患者取仰卧位,运用20 ml的1%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在超声引导下定位乳腺纤维腺肿瘤的部位,依据超声图像明确穿刺路线,调整射频消融仪至规定输出功率后进针,每间隔1 min输出功率增加10 W;将消融针退出时应加热至约75 ℃,确保损伤部位粘合以防术后出血。
试验组采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患者取仰卧位,上肢展开完全暴露乳腺,并再次进行常规超声检查明确肿瘤的部位、数目及大小,以明确合理的进针途径;准备ECO-100C微波消融治疗仪(南京亿高微波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及微波消融针(南京亿高微波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常规消毒和铺巾,给予患者20 ml的1%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为降低来自局部热所产生的刺激,取患者乳腺后间隙及皮下部位,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选取患者乳晕或腺体外侧边缘部位进行穿刺,切口大小为0.3 cm;采用LOGIQ E9彩色超声诊断仪(美国GE公司),探头频率为8~14 MHz,进行超声引导辅助治疗,在肿瘤周围探寻出现较强的彩色血流信号处(肿瘤滋养血管的区域),并在超声引导下采用微波消融针进针,设置输出功率为100 W、微波发射频率为2 450 MHz,进行多点消融治疗,注意进针深度和消融范围应大于肿瘤区域外1 cm[6];关闭微波消融治疗仪,采用超声造影检测肿瘤内部的信号情况,当无增强信号时提示完全消融,可结束消融治疗,当增强信号部分尚存,则进行补点消融治疗直至增强信号彻底消失,即可撤出微波消融针;手术完毕,进行加压包扎。
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应使消融范围扩大至肿瘤范围以外1 cm,以确保消融完全;在手术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皮肤颜色和温度的变化,并实时监测肿瘤消融程度等;术后第3、6、12个月复查,彩超检测乳腺的回声、大小、血流等情况。
1.3 临床评价
(1)消融效果:中心瘤体萎缩,超声检查瘤体中血流信号消失为完全消融;肿瘤缩小,部分肿瘤中心残留强回声针到为基本消融;肿瘤边界明显清晰为消融无效。(2)手术时间。(3)肿瘤体积:经二维超声测量肿瘤三正交平面的最大径线,纤维腺瘤体积=π×长径×横径×纵径cm[7]。(4)并发症:胸大肌或皮肤烫伤、表面凹陷、皮肤瘀斑等。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消融效果比较
试验组消融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消融效果比较
2.2 两组手术时间比较
试验组手术时间为(18.31±3.49)min,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21.04±2.4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06,P=0.001)。
2.3 两组肿瘤体积比较
试验组肿瘤体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效应:F=78.870,P<0.001),两组肿瘤体积均有随时间变化而降低的趋势(时间效应:F=20.970,P<0.001),分组与时间有交互效应(交互效应:F=2.897,P=0.036),见表2。
表2 两组肿瘤体积比较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FA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一般为1~3 cm,由纤维组织和腺上皮两种成分组成,体积可因机体在妊娠期、哺乳期、青春期时雌激素分泌过高而急剧增大,大部分发病于乳房外上象限部位。微波消融属于热消融的范畴,可使肿瘤组织中的水分子和其他极性分子受到2 450 MHz超高频率的微波磁场作用,发生旋转、产生热能等情况,致使肿瘤组织产生不可逆性凝固、坏死[6]。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消融效果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肿瘤体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效应:F=78.870,P<0.001),两组肿瘤体积均有随时间变化而降低的趋势(时间效应:F=20.970,P<0.001),分组与时间有交互效应(交互效应:F=2.897,P=0.036)。这一结果说明,相比于采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FA患者的消融效果增加,手术时间缩短,肿瘤体积缩小。
分析原因可能是:(1)在本研究中,患者的肿瘤直径较小(≤3.0 cm),避免了因肿瘤过大而需要反复穿刺、旋切等操作,大大降低了术中、术后出血的风险;同时,穿刺过程中严格控制进针深度,避免了因刺入胸肌或胸腔而引起的出血,继而不影响超声显影,有利于肿瘤切除操作,缩小肿瘤体积[6];且术中消融范围大于肿瘤区域外1 cm,确保了消融完全。(2)采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在手术开始时使用超声的精准定位作用,使肿瘤的位置及空间形态完全暴露,为达到完全消融的目的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超声波使焦点区域迅速达到高温,在短时间内破坏靶区(肿瘤)组织,而不损伤机体自身正常组织[8];术中进行多点消融治疗,减少了造成肿瘤外周正常乳腺组织损伤的概率,增加了消融的效率和效果,进而缩短手术时间。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是由于相比于正常机体,FA患者的乳腺组织中水分含量相对较高,而脂肪含量较低,由此微波主攻水分含量较高的肿瘤细胞进行加热,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且术中在患者乳腺后间隙及皮下部位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避免了由局部热刺激而产生胸大肌或皮肤烫伤。谢彩凤等[9]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小细胞肝癌患者的研究中发现,在肿瘤直径≤3 cm时,微波消融组整体消融效果显著优于射频消融组(P<0.05),而当肿瘤直径在3~5 cm时,两组完全消融率比较无明显差异,表明了微波消融在针对肿瘤直径≤3 cm的肿瘤治疗上更具有优势。本研究可能因样本容量较小导致结果存在偏倚,还需更大样本容量的研究进一步证实。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FA患者的消融效果显著,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小肿瘤体积,且并发症发生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