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诊断输尿管结石的价值
2021-01-13李素华
李素华
辽宁省建昌县人民医院超声科 (辽宁建昌 125300)
输尿管结石的主要发病人群为中年男性,若不尽早开展相关治疗,会诱发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腰部疼痛、排尿异常及血尿等症状,对患者的生理健康极为不利[1]。临床多采用手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而术前诊断对手术成功有着直接影响。目前,X线与B超为临床应用较多的诊断输尿管结石的方法,均具有操作简单、医疗费用低、可重复性强等优势,但X线诊断对机体有辐射,且对微小病灶的检出率较低。近年来,B超诊断技术逐步成熟,已获得了医师的认可,且易于患者接受,临床应用率逐渐升高。基于此,本研究探讨B超诊断输尿管结石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128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其中男74例,女54例;平均年龄(47.87±1.60)岁;平均病程(3.02±0.52)个月;结石大小1.2~7.0 cm,平均(4.22±1.03)cm;结石数量1~7个,平均(2.04±0.84)个;结石部位,输尿管上段55例,中段43例,下段30例。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腰部疼痛、血尿、恶心呕吐及腹绞痛等症状;年龄超过18岁;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中途更换诊断方案;存在听力障碍;精神异常;患有严重传染性疾病;泌尿系统出现严重病变;处于妊娠期与哺乳期。
1.2 方法
患者均行X线检查及B超检查。(1)X线(日本岛津公司ED-150LX型线机)检查:检查前,予以患者甘露醇导泻,使机体处于空腹状态;检查时,先叮嘱患者保持站立姿势,拍摄腹部平片,然后开展造影检查,叮嘱患者保持侧卧位姿势,将棉球呈V字形置于髂嵴上方,加压后,将非离子型对比剂碘帕醇注射液[北京北陆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84113,100 ml:37 g(I)]以4 ml/s的速度行静脉注射,在注射后的5、15、30 min摄片,若拍摄影像不清晰,可延长拍摄时间。(2)B超(飞利浦IU Elite B超仪)检查:告知患者检查前3 h禁食、禁水,并要求确保膀胱处于中度以上充盈状态,操作医师通过多方面、多角度扫描评估具体病情,首先协助患者取仰卧位,检查腰部侧面的肾脏,观察肾盂是否有积水,若有则沿肾盂对输尿管进行定位,并对输尿管上段实施纵向扫描,若在扩张的输尿管中发现强光团,后方伴有声影,则诊断为输尿管上段结石(正常输尿管B超下不显示,输尿管扩张后B超下即可显示);然后探头加压进行横、纵切,重点检查输尿管膀胱壁内段与入口处,若在膀胱段有强光点,后方伴声影,则诊断为输尿管下段结石;随后协助患者取俯卧位,实施纵向扫描,从背部肾脏区到输尿管下段再到髂嵴部位,观察机体是否存在积水状况,再协助患者取仰卧位,观察下腹部状况,对髂动脉进行定位,并对存在积水的输尿管横断面开展扫描,之后扫描膀胱后方两端,若输尿管为积水状况,会表现出圆形,表明此部位有明显病变,再对此部位实施纵向扫描,确定输尿管中段与后方具体情况,若发现强光点伴声影,则诊断为输尿管中段结石。
1.3 临床评价
比较两种方法对肾积水的检出率及不同大小、不同数量、不同部位结石的检出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方法对肾积水的检出率比较
128例患者,39例存在肾积水,其中X线检出20例(51.28%),B超检出37例(94.87%),B超对肾积水的检出率高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832,P<0.05)。
2.2 两种方法对不同大小结石的检出率比较
B超对直径5 cm及以下的结石的检出率均高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种方法对不同大小结石的检出率比较[例(%)]
2.3 两种方法对不同数量结石的检出率比较
B超对数量1~2个、3~5个及5个以上结石的检出率均高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种方法对不同数量结石的检出率比较[例(%)]
2.4 两种方法对不同部位结石的检出率比较
B超对输尿管上段、中段、下段结石的检出率均高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种方法对不同部位结石的检出率比较[例(%)]
3 讨论
输尿管结石属于泌尿科常见疾病,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该部位的结石主要是在肾脏形成,再流入输尿管中。结石的形成与饮食、生活作息不规律等有关,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易出现腰部酸痛、血尿等症状,甚至出现排尿困难及感染,严重影响身心健康,若错失最理想的药物治疗阶段,则需开展手术治疗,增加患者痛苦,因此,尽早诊断、及时治疗非常必要[2]。
精确的诊断有利于了解输尿管结石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确定结石具体位置,制定治疗方案,提高预后效果[3]。X线与B超为临床常用的诊断方法,其中,X线会对机体造成损伤,临床应用有一定的限制。B超检查在临床上的使用率较高,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声波的高强度反射达到剧烈的吸收效果,从而形成强光及有声影的声像图;另外,B超检查可反复操作,在输尿管结石的诊断过程中,患者需多次调整体位,从而确定结石具体影像学信息,进一步保证诊断结果的真实性与有效性,对日后制定治疗方案有积极的作用[4]。
本研究结果显示,B超对肾积水的检出率及不同大小、不同数量、不同部位结石的检出率均高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证明了B超诊断的价值。但是,B超诊断会受肠内积气、结石体积过小、患者脂肪过厚等因素的影响,从而降低诊断准确率,所以,检查前应全面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病史、体质量等,尽可能规避相关影响因素,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度与有效性[5];此外,在检查前,应告知患者检查流程,确保其对整个流程有一定的认知,从而消除心中疑虑,更好地配合医师开展相关操作[5];若在检查过程中遇到显示不清的情况,则可联合采用其他影像学诊断方法,确保疾病的检出率。
综上所述,B超诊断输尿管结石的检出率较高,不仅操作方便,普及性高,还可全方面了解结石状况,为后续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