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P物质水平的影响

2021-01-13宋卫潘俊亮苗文云高磊丁玉洁

精准医学杂志 2020年6期
关键词:针刺脑梗死急性

宋卫 潘俊亮 苗文云 高磊 丁玉洁

(1 日照市中医医院脑病科,山东 日照 276800; 2 日照市妇幼保健院药剂科)

目前我国民众首要致死原因是脑卒中,其中急性脑梗死占各种脑卒中的70%~80%,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的特点[1],且呈年轻化趋势。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针刺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神经损伤症状,具有快捷性、有效性、安全性等特点[2],但相关报道相对较少,治疗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观察针刺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及对血清P物质(SP)水平的影响,以探讨针刺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我院住院治疗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平均年龄(62.1±8.8)岁;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61.5.±9.1)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中脑梗死的诊断标准[3],患者意识清楚、首次发病并有神经功能缺损表现,患者或家属同意参入本研究。排除标准:既往有脑血管病史或其他疾病导致的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无法接受针刺治疗及针刺治疗容易导致出血的患者;依从性差的患者;接受其他理疗、康复等治疗的患者。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如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活血化瘀、营养神经、抗自由基等常规药物治疗,颅压高者给予脱水降颅压及对症治疗,以10 d为1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 腧穴定位以《经穴部位》(国家技术监督局,GB12346-90)国家标准为准。主穴为水沟、百会、内关穴;配穴上肢为肩髃、臂臑、曲池、手三里、合谷穴,下肢为血海、足三里、阴陵泉、阳陵泉、三阴交、太冲穴。口角歪斜加用颊车、地仓穴。吞咽障碍加用廉泉穴。舌强、失语加用金津、玉液穴。尿失禁、尿潴留者加用中极、关元穴。每次主穴全取,配穴则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取。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根据部位采用适当角度进针到一定深度,针刺得气后,施以捻转泻法强刺激,以患者流泪或眼睛湿润为度。百会穴采用捻转泻法;足三里、三阴交穴采用捻转补法,余穴均采用提插泻法。低频脉冲电针治疗仪的一组导线连接臂臑、曲池穴,另一组导线连接足三里、太冲穴,选择断续波,留针30 min。刺激量以患者的耐受度为限。

1.3 观察指标及方法

1.3.1疗效比较 治疗前后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定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态,以日常生活量表(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同时参考相关文献标准[4-5]评定患者的临床疗效。根据NIHSS评分减分率进行疗效评定:痊愈≥90%,45%≤显效<90%,15%≤有效<45%,无效<15%。

1.3.2血清中SP含量检测 两组患者均分别在确诊急性脑梗死和治疗1疗程(10 d)后相同时间采集肘静脉血4 mL,置于普通试管中,半小时内4 ℃下离心分离出血清后置-20 ℃低温冰箱保存,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患者血清中SP含量。

2 结 果

2.1 两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间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79、-7.94,P<0.05);治疗后两组间NIHSS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2,P<0.05)。

治疗前两组间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9、12.48,P<0.05);治疗后两组间Barthel指数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8,P<0.05)。结果见表1。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4,P<0.05)。结果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与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χ/%)]

2.3 两组血清中SP含量测定结果比较

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SP含量分别为(20.362±11.36)、(38.012±8.75)μg/L,对照组分别为(21.071±10.65)、(30.069±7.68)μg/L,对治疗前两组血清中SP含量进行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中SP含量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9、-4.33,P<0.05);两组间治疗前后血清中SP差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31,P<0.05)。

3 讨 论

急性脑梗死属于中医学中风范畴,又称为“缺血性脑卒中”,致残率较高,针刺治疗该病具有独特的优势,与西药同用可更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促进受损神经功能的恢复。

“必欲治病,莫如用针”,说明针刺的重要。研究表明早期针刺治疗对改善急性脑梗死的多种神经损伤症状均能发挥积极作用[6]。针刺配合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较好,易被患者接受,还可加快血液循环,活化细胞代谢[7-8]。本研究针刺治疗取穴以督脉、阳明经腧穴为主[9],水沟、百会穴均属督脉,二穴合用可起到醒脑开窍的作用;肩髃、臂臑、曲池、手三里、合谷穴均属手阳明大肠经,取之可行气活血,促进局部经络气血恢复;内关穴可调节心气,推动血脉运行;血海穴、阴陵泉穴为行血活血之要穴[10];足三里穴能调补脾胃,疏通活络[11];太冲穴为肝经原穴,既可疏通下肢经络,又可通督醒窍;余配穴多为局部选穴,意为促进局部筋脉气血恢复。本研究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临床疗效均优于常规药物治疗,说明常规药物加针刺治疗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SP是一种神经递质,主要分布于中枢、周围神经系统的细神经纤维内,是调节机体反应、传递信息的重要物质,在神经保护、抗缺血、免疫调节、痛觉调节、胃肠运动调节及内分泌、呼吸等方面均发挥重要作用[12-15]。当中枢神经系统、脊髓背根、肠道神经系统等细神经纤维末梢部位中的SP受到初级传入纤维的刺激时,SP即可被释放出,并与受体结合发挥生理作用[16]。针刺治疗能促进SP的释放,从而使更多的SP与受体结合发挥生理作用[17]。研究显示针刺产生的经脉现象是由于SP引起肥大细胞脱颗粒,导致C类纤维产生兴奋从而传递信息[18]。因此推测,SP参入了针刺的效应调节,是针刺效应产生的重要生物递质之一。SP在电针治疗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过程中,起到了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缺血面积、保护脑细胞的作用,给予大鼠侧脑室注射SP,能增强电针治疗脑缺血的疗效[19-20]。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血清SP含量均高于治疗前,但观察组S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针刺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可能与针刺后血清中SP升高有关。

另有研究显示,针刺对急性脑梗死不仅近期疗效显著、安全性高,而且远期随访结果显示,针刺更能减少患者的残障程度、恢复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运动功能,且无升高患者病死率的风险[21]。针刺临床应用方便、安全,除少数因手法不当、操作不熟练可引起患者皮下淤血、疼痛、晕针外,患者并无严重不良反应。总之,针刺治疗能调节血清SP的含量,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值得在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中应用。

猜你喜欢

针刺脑梗死急性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
针刺治疗糖尿病前期32例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
针刺结合聪耳息鸣汤治疗耳鸣80例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辨证论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
针刺拉伸加TDP照射法治疗落枕的疗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