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俄罗斯个性化教育导师制研究
2021-01-13耿海天赵新艺
耿海天,韩 雨,赵新艺
(1.河北北方学院 外国语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2.河北北方学院 法政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为实现教育现代化,俄罗斯正在逐步更新教育体系,不断创新教育模式,个性化教育导师职业是俄罗斯教育系统中的新兴职业。2012年12月29日颁布的《俄罗斯联邦法》第273-ФЗ号《俄罗斯联邦教育法》规定,学生有权按照当地法规建立个性化教育计划,个性化导师可根据学生个人情况设计个性化教育课程。法律还规定,个性化教育导师可根据特定学生的特征和教育需求设计特定的个性化培养内容,并确保教育课程高质量的不断发展[2]。俄罗斯个性化教育导师制是为满足当代俄罗斯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学生可以在有多种选择的情况下独立作出对自己负责任的教育决定。
一、俄罗斯个性化教育导师制的理论基础
俄罗斯个性化教育导师作为一种新兴职业,正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2008年发布的《俄罗斯教育服务于知识经济的教育模式标准》对该行业提出非常严格的资质要求,并相继在托木斯克、莫斯科、伊尔库斯克和符拉迪沃斯托克等地区开展了培训导师的研究生课程。个性化教育导师如同集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艺术家和体育教练等为一体的人生导师。个性化教育导师制的思想理论基础有以下几点。
(一)帮助学生树立个性化形象
个性化导师的主要任务是确保学生个性的形成,向他们传达利于其个性发展的教育理念,让学生成为其人格形成过程中的主体。个性化导师组织的教育活动包括开发教育环境的可能性,对教育新技术的充分运用以及恰当选择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等方面。
(二)帮助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成长路线
导师如同“导航仪”一般搜索周围可使用的“教育资源地图”,帮助学生认识到其未来职业规划的兴趣所在,协助他们拓展生活轨迹,最终实现人生蓝图。
(三)提供跨学科的个性化发展规划
个性化教育导师的工作贯穿在全部的教育过程中,要努力发现、肯定和支持学生的原创性思维。个性化教育导师组织和帮助孩子们参与各类原创性活动,导师和学生们共同设计、分析、试验、挑战和总结,实现教师指导与学生参与并行,确保学生的个人教育计划在小学、中学、大学、补充教育和继续教育体系中有效实施。
(四)为学生提供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和自我表达的机会
个性化导师能够协助学生拓展知识、获取技术和处理信息,在教育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个性天赋进行专业辅导,如对积极型学生,引导其展现出情感的和发展的态度;对认知型学生,引导其展现出追求价值的态度;对互动型学生,引导其展现出民主的和打破常规的态度;对积极型学生,引导其展现出以社交为核心的态度;对特立独行型学生,引导其展现出个性化对待的态度;对吸引型学生,引导其展现出有魅力的态度等[3]。
(五)发展学生的个性化社交活动
个性化教育导师处在开放式的教育环境中,是沟通社会文化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桥梁,起着纽带与传承的作用。导师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呈现出周围的世界,使学生充分利用或享受他们周围的社交环境,有效地激发出学生自身的优势潜能,确立适合他们追求的个人志向[4]。
个性化教育导师制在实践过程中最主要的创新点是将整个学校教育系统的教师、财务、物质条件、新技术和科学方法等资源在广度和深度上进行密集的整合。教师和教育组织负责人的工作要按照《俄罗斯教育服务于知识经济的教育模式标准》的要求不断创新[3]。
二、俄罗斯个性化教育导师的培养
在个性化教育教学过程中,导师和学生的对话建立在“平等”基础上,而不是传统意义上教师和学生构建的上下级的“听话”关系。个性化导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诉求,“伴随”学生的成长,而不是发出“指令”。个性化教育导师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设计多功能的个性化发展资源卡。首先,导师要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其次,导师根据学生所受的教育水平,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工作素养,设计出个性化的教育培养计划。导师能力培训的特点在于吸收的不是某人建议掌握的“现成的知识”,而是追踪吸取这些知识所应具备的根本性条件[5]。个性化教育导师的培养在其教学过程中发挥如下5个方面的功能。
(一)信息处理功能
个性化导师根据教育环境内部和外部资源获取数据信息,制订学生的个人教育计划。同时,把这些信息提供给对此感兴趣的学生和与学生教育相关的参与者,如学生的父母或法律代表、老师和学校的社会伙伴等。
(二)咨询功能
个性化导师基于自我反思的教育理论,根据学生确定的教育目标与价值观,组织学生及其父母或法定代表人参与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路径、课程和项目。
(三)前路指引的“导航”功能
个性化导师与学生一起选择教育地点,包括校外教育组织、非政府教育组织以及与学校合作的社会教育平台等,用于扩大信息量,掌握新方法,开阔新视野。
(四)执行力评估功能
根据每个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执行能力个性化导师对了解和掌握的信息作出充分合理的评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发布最完整最周密的教育质量信息报告。
(五)监察与教学反思功能
个性化导师根据学生个性化教育计划的进程和阶段性结果进行动态的监察和分析,并及时进行教学反思。
上述功能被认为是个性化导师或经过培训的教师执行“导师”工作的基本素质。此外,个性化导师在组织教学活动中要不断更新组织技术和方法。个性化教育导师在解决教育的个性化问题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可以把个性化教育理念、个性化教育导师与受教育者三方完整地结合在一起,能够创新性地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同时还能对该方案进行更新和调整[6]。同时,组织学生的父母或法定代表人参与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路径、课程和项目,这样的作法所取得的效果是非常令人鼓舞的。
通过比较个性化导师和一般教师的教育活动,显示不同类型教师的职能,可以看出个性化导师实现了基于专业标准的个性化学生培养目标(表1)。同时,在实施过程中体现了个性化导师的能力范围,清楚地显示了个性化教育形式、技术和教育内容,从而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路线、课程、计划和项目。应该指出的是,个体化教育导师与普通教育学校教师组织的实践活动是相互补充的关系[7]。
表1 个性化教育导师和一般教师的教育行为对比(基于专业标准)
根据比较结果,学校的管理层可以决定个性化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形式,创建包括适当的信息处理、咨询和前路指引的“导航”等教学内容。与此同时,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通过全国性的个性化教育研究中心协调和指导工作,有效利用远程网络技术的经验来保持与社会教育伙伴资源的互动,并获取新的材料、软件和教育方法。同时,激发学生选择最优化的个人成长路径,以确保个性化教育过程的高效性。
三、俄罗斯个性化教育导师制对中国教育的启示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各国之间教育交往的频繁,各国之间在教育方面的相互影响也在日益增加。各国彼此学习,相互借鉴,不断变革完善自己的教育模式。俄罗斯教育系统中的个性化导师模式不断创新发展,导师不是指“普通兼职教育工作者”,而是受过个性化教育导师制专门教育的专家,专门从事学生的个性化教育。俄罗斯近年来的统计数据表明,大约占70%~75%的学生具有积极的和独立的创造力,各种形式的创新和积极评价对学生个人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能够为学生带来成就感,同时也证实了个性化导师在教育工作中的先进性[8]。通过探究俄罗斯个性化教育导师制的经验,可为中国的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鼓励导师教学创新,加强相应的平台建设
持续加强高校导师队伍建设。导师队伍建设是导师制取得成效的决定性因素,加大对导师的尊重和待遇支持以及对导师整体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极为必要。因此,高校应采取措施不断提升导师的创新能力,保障导师队伍数量与学生数量相匹配;要明确对导师的标准和要求,鼓励创新性活动;有计划地开展定期交流、培训以及学术研讨活动。同时,积极借助移动智能网络大数据信息平台等手段,为导师与学生的交流创建多功能实验室平台、创新培养基地及跨学科信息平台等,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能力培养工作。
(二)完善导师制的教育机制及相关规章制度
完善导师工作职责与任务的制度框架,真正形成制度保障,使导师在工作过程中有安全感;明确导师的工作内容,制定合理和可实施的监督、激励和考核管理制度,定期对导师工作的执行状况进行检查。在实施过程中进行监督跟踪,保证教育工作的落实和完成;使导师制与学分制互相促进有机融合。对成绩突出的导师给予经济奖励,以提高导师的工作积极性。
(三)注重导师在个性化教育教学活动中与学生的互动反馈
让学生了解导师制的工作模式、目标、角色和职责;鼓励导师多了解学生的情况,较准确地掌握学生的特点,制定因材施教的方案,转变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学会学习和创造,培养学生的跨学科学习能力、交流能力、合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拓学生的综合性国际化视野。通过对互动反馈信息的整理、研讨和跟踪,确保个性化教育质量的提升。在教学指导实践中不断优化导师制的组织实施,努力完善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国家教育多样化发展。促进办学体制和培养模式的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探索培养创新人才的新途径。
全球化进程使得教育改革愈来愈具有全球化、个性化、信息化和人本化的特征。中国教育改革应顺应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尊重教育的多元选择,最终促进全体学生的和谐与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