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高质量发展
2021-01-13冯利华
◆冯利华
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定义为“新型基础设施”。2019年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首次被定性为基建的重要内容,并排列在城际交通、物流、市政基础设施等传统基建类项目之前,“科技新基建”将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也成为数字经济时代重要的基础保障。
一、推进新型基建的两大利好
一是持续释放数据价值,拉动经济增长。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不仅需要不断提升消费,而且需要加大投资力度。基础设施是促进有效投资的关键领域,传统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投资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当前铁路、公路、机场已趋于饱和,边际效率有所降低。对新型基础设施开展投资将同时要求对网络及相关配套设施进行投资,投资空间较大。此时,国家投资可以发挥杠杆作用,吸引国民经济相关行业扩大投资,加大ICT(信息和通信技术)资本投入,通过拉动内需直接拉动经济增长。
二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离不开新型基础设施的支持。新型基础设施通过向各行业领域全面拓展来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以信息高效流动为导向的新型基础建设也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新型基础设施有助于提高价值链、产业链、供应链的发展水平,推动传统制造业的质量变革和效率变革。与此同时,新型基础设施能够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有利于网络化、协同制造、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等新模式、新业态、新组织、新产业集群不断涌现,从而支撑产业实现更快速发展和跃升。
二、新型基建的五大推力
消费需求的改变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动力。在工业经济时代,经济活动建立在以“铁公机”(铁路、公路、机场)为代表的物理基础设施建设上。在数字经济时代,光缆、微波、卫星、移动通信等网络设备设施成为必要的、普遍的基础设施。互联网时代孕育了快速成长的移动支付、在线视频、在线教育等市场,定制化、个性化、智能化需求快速发展,高速、移动、安全、低费成为许多行业和社会生活数字化转型的必然要求,而这离不开新型基础设施的支持。当前新型基础设施尚难满足消费者、企业的需求,表现在数量的短缺和质量的不足,具体而言,新型基础设施在存量上较低,尤其是在农村地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呈现出供给小于需求的局面;在质量上,近年来各地追求互联网风口,以投资的形式蜂拥投建多项新型基础设施,如各地建立了大量的数据中心,但是当地的需求并没有激发出来或者没有有效转化为当地的生产力,重复建设造成了资产的闲置,使得新型基础设施发挥的效率较低。
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方向。党的十九大作出重大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追求发展的高质量成一个长期的任务,其要求培育新动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而这均离不开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以及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此同时,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新的科技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必须符合新发展理念,否则这些新技术也不会得到更好的应用,因此,经济高质量的发展方向事实上为新技术谋划了发展轨道。
政府部门强力推进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支撑。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新型基础设施的定义、定性以及对其地位的认可,奠定了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为基础设施的一种,将极大发挥外溢带动性作用。国家发改委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5G 商用步伐,研究规划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应用投资发展方案,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领域基础设施投资,积极储备、推介优质投资项目,创新新领域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如北京、天津、河北、江苏、四川、安徽、福建、陕西等省市都在加快部署,将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列为工作重点。
全面开放新格局战略定位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空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积极“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新型基础设施顺应了全球合作与开放大势。在全面开放新格局下,尤其要加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建设,不仅能够输出我国技术和管理经验,而且通过新型基础设施的共享和互通能够更好的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链的融合发展,推动商品或服务价值的生产、销售、回收的充分衔接,从而能够助推我国从全球价值链中的技术落后方转换为“一带一路”区域中的相对技术先进方,而且接触甚至控制价值链的中高端环节,我国借此契机可以抢占新兴产业发展制高点。
高校增设相关专业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后备力量。2019年3月教育部公布《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显示,2018年全国250 所高校获批增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有196 所高校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101 所高校新增机器人工程专业,人工智能专业和网络空间安全在新增审批专业中数量位居第一位和第二位,智能科学与技术、智能制造工程、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等专业也大幅增加。高校顺应市场、产业发展趋势,围绕地区建设、学科建设和学校长足发展,通过办学自主权、在原有学科基础上新增专业或者取代原有学科,并开展梯度建设,这对于培养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
三、政策建议
强化财政支持。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新型基础设施的资金规模,积极引导地方按照城市基础设施的实际需求情况、开工情况上报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对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好的地区和财力好、举债空间大的地区要优先考虑新增地方债务资金投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投资力度。加速提高新型基础设施的规模和质量,创新基础设施项目市场化运作的盈利模式。构建新型基础设施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探索债权、股权、股债结合、基金等多种形式,在有效防范风险前提下,创新投融资模式,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充分调动社会资本积极性,降低民间投资新型基础设施市场准入门槛和附加条件,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参与,打破旧有模式的“玻璃门”、“弹簧门”,保护民间资本的合法权益。
做好顶层设计。以市场为导向,合理规划布局区域空间,优先在雄安新区在内的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区域实施新型基础设施规划,同时也要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关注不同地区、行业、规模的企业对建设新型基础设施的诉求,充分利用好已有的新型基础设施,避免盲目建设、重复建设甚至是恶性竞争的情况,提高新型基础设施资产配置效率。
着力改善市场环境。优化市场竞争环境,深化新型基础设施领域的“放管服”改革,大幅压减项目审批时间,建立新型基础设施服务窗口。持续做好网络提速降费工作,确保各类生产和消费主体能感受到新型基础设施带来的便利性,不断深化电信普遍服务,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
强化研发示范。加快推动符合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化网络基础设施升级、促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新型基础设施创新步伐,推进关键、前沿技术突破,掌握一批颠覆性、非对称技术。提升新型基础设施的安全水平和防护能力,探索安全模式和安全规则。按照新型基础设施企业成长过程不同阶段风险特征和资金需求,创新金融工具,优化孵化环境,支持新型基础设施的技术创新。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关键技术产业化应用和统一标准体系建设,发挥标准在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体系构建中的引领规范作用。
加强专业监管。科学设置学科布局和调整专业结构,结合学校的办学能力和基础师资力量,最大程度的利用教育资源,提升专业内涵,突出专业特色,切实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教育真正服务新型基础设施发展的能力。严格要求和把关,吸取以往专业批量化建设带来的专业“注水”现象,加强监管和专业认证,审慎新兴学科的设置,避免高校申报专业的跟风现象、良莠不齐和重复建设,给未来就业扎堆造成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