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货物贸易统计策略分析

2021-01-13王泉颖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1年7期
关键词:统计数据海关贸易

◆王泉颖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我国对外贸易获得高速发展,而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状况则离不开对外贸易统计,因此,对外贸易统计是了解外贸发展的重要手段及渠道。作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晴雨表”,海关统计工作极为重要,探讨和研究中国货物贸易统计方法及新技术的应用,对提高中国货物贸易统计水平及质量,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对外贸易统计的内涵

对外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及地区间商品交换的活动。这种商品内容既有货物,又有服务,也可认为,对外贸易是指国家及地区间的货物和服务的进出口活动。服务是改变消费单位条件或促进产品或金融资产交换的生产活动成果,服务一般不可以单独对其建立所有者权益的项目,通常无法与其生产分离开来。而货物为有型生产型项目,对其可建立所有者权益,其生产通常可以与其随后的销售分离。通常情况下,人们将货物的进出口理解为对外贸易。本文所分析的中国货物贸易统计正是基于此理解。

货物贸易统计为国民经济统计工作的组成部分,是主要内容之一,统计数据能够反映出我国的对外贸易及进出口状况,可为我国国际经济贸易关系及对外贸易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提供详实而重要的数据资料,更是国家实施经济宏观调控和制定外贸政策的重要依据。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国对外贸易的海关统计数据对外公布,且作为官方统计数据来反映我国货物贸易状况。海关统计条例将实际进出境、境内物质存量的增减纳入到海关统计,因此,我国海关对贸易货物范围的统计必须是跨国性流动的商品物质,且对我国物质资源存量进行改变。

当前,贸易统计体系主要有国际服务贸易统计、国际货物贸易统计及国际收支统计等组成,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统计行为规范的相关文件也不断发生改变。国际收支手册(1993年)将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分列统计,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编写的《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手册》则将国外附属机构和跨境服务贸易分开统计,将商品或服务贸易跨境标准进行从属权和所在地的角度进行分列考量。

二、我国货物贸易统计面临的挑战

(一)本地销售物品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未真实反映贸易流向

跨国公司的海外公司将其产品出口到母公司所在国,虽然商品是跨区域跨国界贸易,但此跨境商品交易并不会必然导致商品在不同国家发生国际转移,此贸易商品所有权仍为其母国跨国公司,从本质上看,此出口贸易是母国的内部贸易。然而,当前的货物贸易统计规则则将此纳入了子公司所在国的出口,子公司所在国的出口数量和出口值存在虚增。同时,海外子公司的产品在其所在国销售并未跨国境,而其商品却在此过程中发生了国际转移,从而导致低端产业链国家或地区的双边总贸易差额和贸易差额可能同实际情况的差别非常大。

以中德贸易为例,2020年和2019年中国是向德国出口最多的国家,而德国在华投资外资企业也非常多,多集中在机械制造领域。这些跨国海外子公司的反向出口已成为影响出口贸易和贸易统计虚增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本地销售层面,按照德国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可知其在德国海外子公司在所在国的销售额远高于其本国的销售额,而这些销售并未跨越关境,但这些并未纳入至贸易统计的数据里。

(二)准确性和时效性被诟病

随着全球化发展,国际贸易数据源和数据类型呈现多元化和多样化的特征,而公众和国家对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效性要求也更高。海关统计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国际可比性更突显,但长期以来,贸易国与中国发生的货物进出口额呈现负增长或低增长,但相对于贸易国,我国的对外贸易数据呈现高增长态势,二者间巨大的数据差异会引发人们对贸易统计数据的质疑。

而海关统计数据的公布通常仅单一公布贸易总体数字,但限于对中间指标、统计方法、适用范围及相关误差等缺乏统计学阐述。一些进出口货物的去向不够明确,易被认为是在套利,这就难以避免人们质疑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在大数据时代,仅从相关行业、民众和部门的自身感受就能质疑此统计数据,经过网络传播、口耳相传,最后则会演变成对海关统计的工作的质疑,引发公关危机。

此外,大数据环境中,数据响应都非常快捷,而海关统计反应的速度却不能满足人们对数据及时性及不断增长的需求。当前的海关统计工作均以月为周期,要经过实际查问、人工审核和数据汇总等过程,海关统计数据的生产周期相对较长,货物贸易数据只能在每月中旬发布。海关统计作业模式相对传统,且精准性相对较差,发布周期的时效性也较差。

(三)统计数据应用存在局限性

海关统计中,精准采集数据是其主要工作,并为此付出大量的精力,但却很少关注统计数据的应用问题。而海关统计数据的根本目的恰是应用,任何数据,一旦不具备使用前途,那么其也就失去了生命力。从广义上看,数据的使用效益应纳入统计数据质量指标,如果数据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但使用效率却比较低,数据生产成本大于其效益,这种没有效益的统计数据是无前途的,也是难保高质量的。

海关数据统计既有电子口岸通关信息又有执法评估信息,通常以区域、全体、商品等的总体数字进行发布,这类数据的适用性不强,未能对宏观状态发挥提示作用,不能发挥其在结构分析、定性判断中的作用,适用性不佳,应用效益就会降低。

三、中国货物贸易统计创新思路

(一)重视企业数据的深度挖掘

在全球化发展进程中,海关统计必须把握好国际贸易统计的发展趋势,将增加至和所有权核算法融入到货物贸易统计中,合理科学地设计贸易统计制度并构建部际间的协调机制和配合机制,构建完善而多元的交流沟通平台,在确保数据安全的条件下强化系统对接,应用好大数据技术及效应,无法实现系统对接的内容应以合作备忘录及共享协议的方式实现数据共享,强化海关的货物贸易数据和国民核算数据、外汇数据等的综合应用分析。

当然,在大数据环境中,海关统计数据的来源更加丰富多元,海关统计必须能够充分利用移动设备、社会媒体和互联网等网络平台,将大数据及大数据技术作为海关统计数据的重要来源。海关统计要构建完善的数据统一采集上报系统,对数据统计中常见的“数出多门”的问题,业务运行网和管理网的数据经常被重复提取和统计,为此,出于严格数据发布口径,提高数据规范标准及行政效率等目的,海关必须构建统一的内部数据交换和发布平台,并实现其共享性,所有采集到的数据信息都应输入该共享平台,整理历史数据和现有原始数据,并将其归集于此共享系统,确保海关数据能够动态地呈现我国贸易情况,且及时准确地被需求企业和行业机构所掌握,且加快于国检、工商、税务和外管等行政单位的信息交换,提高统计数据的应用范围,并使其转变成价值信息,从而为社会和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二)注重企业数据联系及国际合作

企业调查是许多国家收集货物贸易数据的一种手段,企业数据也称为完善货物贸易统计,提高货物贸易统计的质量重要支撑。在我国,企业调查数据主要为国家统计局的年度抽样调查、普查,及各行业主管单位开展的调查。政府及行业部门要健全经常性调查和周期性普查,从制度设计层面做好企业调查与贸易数据的统筹,使其有效衔接各类企业的调查。同时,也要规范各类统计报表,提升企业的便利性和无感性。

此外,货物贸易统计还要理解贸易统计的新规范、共享统计数据的制度安排等内容。因此,我国应强化货物贸易统计实践及统计领域研究,积极参与到货物贸易统计的合作研究,并充分认识货物贸易统计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发展趋势,提高贸易统计的政策话语权,以指导我国贸易统计操作实践和政策制定。

总之,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货物贸易统计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海关统计部门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及网络技术平台,充分挖掘数据信息,注重企业数据联系和国际合作,完善海关报关单的申报内容,以提高海关统计水平。

猜你喜欢

统计数据海关贸易
创新视角下统计数据的提取与使用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清代海关银锭漫谈
关于未纳入海关统计的货物贸易收支统计研究
外贸企业海关合规重点提示
东北海关二五附加税的开征和中日交涉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国际统计数据
2017年居民消费统计数据资料
贸易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