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体格”立场 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2021-01-13山东省滕州市荆河街道西关小学黄长青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21年11期
关键词:体格文体核心

山东省滕州市荆河街道西关小学 黄长青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和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要素。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重要的任务之一,也是培育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那么,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间有着多大的距离呢?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当下的语文阅读教学,文体意识已经淡化,统一化的教学模式造成了语文阅读教学的高耗低效。

当前全国统一使用的统编版语文教材,就是以“双线组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的方式进行编排的。这一编排思路充分凸显了“语文要素”。文体是语文要素最为核心的要素之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具有一定的文体意识。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表明,基于“体格”立场展开教学,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力,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入格:紧扣单元文体设计教学

所谓“体”,也就是“文体”;所谓“格”,也就是“规范”。文体俗称为体裁,是文章的形式本体。好的文章,往往既能“入格”“显体”,又能“出格”“破体”。好的教学,应当紧扣单元文体,引导学生“入格”“定格”“破格”“升格”,进而有效地引导学生的语文学习。一般来说,小学语文文体主要有叙事性作品、诗歌、说明性文章和非连续性文本等。文体不同,教学就应当不同。不同的文体,决定了教师教学话语体系、结构形式上的独特个性特征,决定了教师教学的差异。一般来说,诗歌往往注重意象的发掘,而童话则注重想象,小说则要塑造人物,戏剧则要有一定的矛盾冲突,等等。

例如,教学《盘古开天地》(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这一篇神话类文体,笔者既考虑神话的本体价值,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更关照其教学价值,引导学生在品读文字的基础上讲好故事。在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出现两种教学偏向:其一是对故事情节的分析,其二是对人物品质的发掘。基于“体格”立场,笔者认为,这两种教学偏向都没有能关照到“盘古开天地”文本的文体特征。笔者在教学中,主要引导学生“讲故事”,引导学生“品语言”,引导学生“学表达”。聚焦神话之“神”,聚焦神话之“想象”,聚焦神话之“语言”,让学生在讲述、品味、表达中感受到神话的魅力。关注不同语文篇章的文体属性,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当将童话作为童话教,将诗歌作为诗歌教,将神话作为神话教,从而让语文教学始终围绕文体展开。

紧扣单元文体,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不仅要具有文体意识,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关注教材的编写基点。文体决定了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不同的文体具有不同的教学价值。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关注文体、依照文体,进而不仅能有效地把握语文教学“教什么”,而且能有效地研发语文教学“怎样教”的问题。解决了“教什么”与“怎么教”这两个基本的问题之后,教师在设计教学的时候一定要紧扣单元文体,这样才能让一个单元的文本与教师的教学思路完美契合。这种契合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学生解读文本的过程,既是感知文本内容的过程,也是在对文体进行感悟的过程中获得核心素养初步认知的过程。

二、定格:紧扣单元文体探寻奥秘

文体是文本的客观存在。任何一篇文章,都有自己的文体归属。这些文体有着区别于其他文体的不同特点,具体表现在文体的内容选择、结构安排、技巧应用和语言表达等方面。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紧扣单元文体,探寻文本的奥秘。正如语文教学专家李海林所说,阅读教学教什么?第一个要考虑的就是教的这篇课文的文类,也就是文体分类。了解不同文体特点,有助于指导学生语文学法。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这一篇”,而学会“这一类”。由“篇”到“类”是基于“体格”立场的语文教学的基本特质。

例如,教学统编版六年级上册《桥》这一篇课文,笔者仅仅围绕“小说”文体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关注小说的情节、环境、人物形象等。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梳理小说情节,让学生紧扣小说情节的发展、矛盾的冲突等来感受人物形象,尤其是引导学生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等描写。以动作描写为例,在教学《桥》这一篇小说时,我引导学生从小说中找出了一个“揪”字,让学生感受到老汉在群众和党员、自己和儿子中进行生死抉择时,毫不犹豫地将生的希望留给群众;引导学生从小说中找出一个“推”字,让学生感受到老汉在自己和儿子中进行生死抉择时,毫不犹豫地将生的希望留给儿子,等等。此外,从一些简短而有力的对话中,更让学生感受到老汉的精神品格。在语文教学中,紧扣单元文体,能有效地聚焦单元教学目标,从而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性提升。

文体不同,教学方式、教学策略就不同。作为教师,要善于抓住不同文体的表达特点,采用不同的策略、方式,引导学生的语文探究,促进学生的语文思维发展。基于“体格”的语文教学,按照一定的规格、标准推进,要分体而教,从而引导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应用和审美。从核心素养培训的角度来看,教师紧扣单元文体,引导学生探寻奥秘的过程,必然伴随着对文本语言的深度解读,而解读的过程中,思维含量是非常大的。仅从这两个环节来看,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的语言建构与运用及思维发展与提升,就有了非常大的空间。统编版语文教材对文化与审美高度重视,在对单元文体关注的过程当中,由“篇”到“类”其实本身也是一个鉴赏的过程,如果在这个过程中的文化元素得到充分的体现,那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也是可以得到体现的。

三、破格:紧扣单元文体引导审美

法国思想家萨特曾经这样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既要依托文体,同时又不能局限于文体,而应当“破格”,引导学生紧扣单元文体进行审美。在语文文本解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触类旁通,这就是“入格”。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情感流动方向,就能让学生获得文本的思路框架,从而激发学生文本思维、想象,这就是“出格”“破格”。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紧扣单元文体进行审美,从而读出文本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不断丰富文本的意义内涵。

例如,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于是,在教学单元篇章时,教师就引导学生仅仅围绕单元语文要素而展开。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中既要聚焦单元主题,聚焦“这一类”,更要引导学生把握“这一篇”。只有具体地把握“这一篇”,才能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富有深度。比如在教学《祖父的园子》一文时,笔者不仅引导学生体会“写景寄情”“叙事抒情”,还引导学生体会前后蕴含情感的差异。在课文中,第一部分、第三部分都是写景物,但蕴含的情感却是不同的。第一部分彰显着生命的活力,而第三部分蕴含着自由的快乐。不仅如此,笔者还引导学生追问:是什么导致了第一部分、第三部分蕴含情感的差异?通过细读课文,学生认识到,正是由于祖父给我的无私的爱、无限的宽容,让我的童年生活快乐、自由。显然,通过对这一篇的“表达思想感情”的深度发掘,学生能有效地厘清其中的情感线索、文理逻辑和脉络。这样的语文教学,不仅凸显了文本本体性的价值,更凸显了文本的教学价值。

紧扣单元文体引导学生进行审美,实际上是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审美鉴赏与创造单独凸显出来,这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在小学阶段就给学生播种下“美”的种子,则可以奠定学生高效语文学习的基础。因此综合来看,基于“体格”的语文立场,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我们要将“教课文”转向“教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年段目标、文体特点等进行语文教学。因体而取、因体而为、适体而教、由篇及类,就能真正地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力,生成学生的语文学习智慧,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体格文体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论中国文体发生与早期发展的途径
早期综合干预对小于胎龄儿生长发育、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等影响观察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小体格,大能量!鑫中渔用9年玩转超浓缩菌种
以健康体格筑精神长城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