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与电视民生新闻转型思考研究

2021-01-13卢开冬四川省广元市电视台

环球首映 2021年3期
关键词:民生形式传统

卢开冬 四川省广元市电视台

传统的电视民生新闻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现如今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新媒体形式的出现,导致传统的电视传播形式必然会受到一定的冲击。面对传统电视民生新闻的收视率下降、时效性降低、宣传方式陈旧等一系列问题,如何改进和转型成为目前拯救传统媒体的首要任务。传统的电视新闻传播之所以发展到现在,其存在是有历史必然性的,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具有严谨性、民主性、社会性等特点,这些特性是新的媒体形式不具备或者发展不足的。所以改进传统电视媒体的传播形式,找到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电视民生新闻的转型之路是需研究和思考的课题。

一、新媒体对电视民生新闻的冲击

(一)转变信息发布形式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众多的搜索网站和媒体账户的相继出现,变成信息的传播者,例如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应用软件也开始成为现今人们获取新闻消息的重点形式,人们通过互联网和手机能够随时随地了解世界各地的最新消息。传统的单一电视新闻传播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在新媒体的时代,人们可以利用碎片时间了解新闻消息,而不是定时定点的守在电视机前去收听新闻[1]。

(二)改变人们的信息获取习惯

传统的电视媒体时期,人们的新闻信息获取形式单一,新媒体的出现让人们从被动收看的形式化为主动,从而自己选择收集新闻信息的方式,尽管各地方电视台的竞争激烈,但目前的电视信息传播形式依然不受年轻观众的喜爱,而且新媒体形式相较于传统媒体的信息获取方式更加便捷,信息题材更为广泛,因此也更加受到观众的喜欢。

(三)传播主体的多元化

现如今处于信息交流的互联网时代,仅需要一部手机或者摄像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消息的传播者,将身边的所见、所闻、所感发布到自己喜欢的信息传播平台,可以得到对应浏览量。同时可以确保信息的时效性和互动性,每个人都可以发布自己的看法,并且所发布的信息可以引起广大群众的共鸣,形成多元化的传播主体,进而对电视民生新闻产生一定冲击。

二、新媒体与电视民生新闻转型的策略

(一)新媒体与电视民生新闻的融合升级

在新媒体的背景下,想要继续发展电视民生新闻,必须与新媒体进行合作。在电视民生新闻的制作和播出时都可以融入新媒体的工作特性,让受众群体参与到电视新闻的制作过程和选材过程中。目前有许多的电视节目从广大网友在微博等社交平台上对节目的评价中寻找意见和建议,把一些时下观众最感兴趣的话题参与到新闻播报中,增强了节目与观众的互动特点,还可以适当添加一些大火的网络视频吸引观众的兴趣,进而缓解民生新闻的严肃性。

(二)拓宽新闻的题材范围

传统的民生新闻选题通常是从热线电话、记者探寻和政府提供等方式来制作民生新闻。在新媒体时代,电视民生新闻题材的获取方式也不断地增加,通过互联网可以根据大数据挑选人们目前最感兴趣的民生话题,通过详细的调查研究,判断新闻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再进行传播分享[2]。记者们还可以根据一些名人博主、政务微博、优秀视频账号等发掘有价值的民生新闻题材,网民还可以发表自己感兴趣的实时民生热点,让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更加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

(三)增强了解新闻传播规律

新媒体形式下的电视民生新闻传播要深刻体现民生新闻的价值和意义,新闻工作人员要按照新闻传播规律,时刻保持着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全面了解和研究当前的新闻传播环境和社会民生新闻的发展趋势。同时在电视节目制作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作为一名新闻人要时刻保持理智的态度,不要加入自己的主观感受,确保发布的新闻信息绝对的客观、有效。另外在节目制作时要适当的考虑观众的接受程度和具体感受,乐于接受观众的后期反馈,深入了解受众者们的心理状态,分析社会热点事件和国家重大事项,做好对舆论的充分把控,宣传正确的价值观念。

三、结语

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确实对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往往挑战来临的同时还伴随着新的机遇。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接受形势也不断地转变,传统的电视媒体形式要想继续向前进步,必须抓住时代的发展方向,迎合人民群众的审美变化。同时利用新媒体的发展进行转型升级,扩大选材内容的范围,提升自身的制作标准,不断地向大众传播真实、有效的新闻事件,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导向,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猜你喜欢

民生形式传统
2022 年本刊可直接使用缩写形式的常用词汇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小议过去进行时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