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时代的新媒体广播发展研究

2021-01-13郭宜隆河北广播电视台

环球首映 2021年3期
关键词:广播节目广播受众

郭宜隆 河北广播电视台

当前,微时代的大背景下,互联网新媒体的发展影响了整个传媒生态圈,广播媒体面临着巨大的冲击。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广播媒体必须突破传统框架的局限,朝着全新的方向迈进。广大听众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收听方式、收听环境和收听习惯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广播媒体不得不顺应这一趋势。接下来,将重点介绍几种微时代的新媒体广播发展有效途径,以便于未来新媒体广播能够在微时代的时代背景下取得更好、更长远的发展。

一、微时代下新媒体广播发展的必要性

从实用的角度看,今天我们已经不再需要单纯的收音机来收听传播信息了,甚至文字本身都已式微,新闻可以随时是对传播,拿起微博发一个视频、微信说一句话就可以了。广播好像根本就不需要存在了,这看似是一种危机,但也是广播媒体的机遇。微时代背景下,新媒体广播的发展重点是围绕其发展模式进行变革,这一点也是受广播媒体的特征决定。广播媒体的一大特征就是地域性,并且这一特性极强。当前,电脑、笔记本、智能手机、平板等对于受众来说已经成为普遍使用的工具,因此,广播媒体已经不再是受众接收信息的唯一媒介。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下,受众的收听习惯自然而然也就发生了大程度地改变,如果广播可以与当前新媒体进行融合,在微时代背景下展现极强的共存性,兼容其他媒体,使听众可以收听到全国各地的广播媒体的节目,通过这些方式使广播媒体的生命力变得更加旺盛。广播除了具有地域性的特征,还有伴随性、移动性的特征,这和网络媒体有着一样的基因,都是可移动、可伴随,互联网的特点主要就是将社交虚拟化、易操作,如通广播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就可以让信息传递不受地域的限制,并可以自由移动、相互融合。

当前微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已经在传播工作中占据了绝大份额,他把信息的传播速度加快,传播的范围增大。广播的听众变成了单向接受、被动选择,互联网的用户可以主动选择、挑选服务,如果在这一条件之下想实现广播媒体的发展,则必须将其与互联网进行有机结合。互联网新媒体与广播媒体的融合对于广播媒体多元化发展也会有极大的帮助作用,尤其是目前广播媒体的社会职能已经被许多新媒体所瓜分,如果不及时把握时代发展趋势,那么就算是作为主流媒体的广播,地位也将会被撼动,影响力也将会逐渐地降低,最后难以招架各个网络产品与技术所带来的冲击。因此,新媒体广播只有发展,才能更好地掌握支配权。

二、微时代下新媒体广播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强化广播信息的采集工作

微时代是以短小精炼作为文化传播特征的时代,广播信息的特点也是简短,使听众在最短的时间获得更多的内容。广播信息的采集工作是整个广播工作中打基础的一项工作,不容忽视,对于后期精品广播节目的呈现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广播信息的采集必须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信息的来源要尽可能地广泛。尤其是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受众对于广播媒体传递出来的信息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节目质量的水平更是如此。因此,广播内容的采集工作必须充分保持信息的时效性与广泛性,使广播传递的信息更加多样与丰富,以此来提高受众的兴趣。

广播媒体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当前比较流行的网络媒介,通过这些媒介来获取新闻热点,比如微博就是一个比较好并且符合时代潮流的选择。广播通过微博内官博账号进行内容的直播发布传播,通过这些媒介来获取受众在信息了解上对于哪些话题的兴趣度比较高,在这些媒介上可以轻松获取热点排行,这对于广播的发展来说,是具有很强的信息采纳性,同时也扩大了广播信息获取的来源、节约了信息收集的时间成本。因此,与其将微博这类现代化媒介当作是竞争对手,不如当成是最佳的合作与参考对象。将新媒体的冲击有效转化为新媒体广播发展的契机。

(二)社交化广播媒体的发展

信息社会需要网络媒体在其中发挥作用,同时也需要各种媒体的融合发展。传播媒介的变化是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传播方式随着互联网时代发生了改变,对此广播媒体必须要融合新的媒体才更能够进步。社交化始终是广播媒体适应时代变化发展的重要主线,社交是时代无论如何发展,都必不可少的生活内容。媒体人运用得当可以为广播媒体的发展带来良好的发展契机。因此,广播电台可以对此采取有效措施,与当前各个网络平台结合,以此达到发展需求。

例如当前广播电台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来开办自己的专属账号。微博的官博账号、微信的公众号等都是可行的选项,广播电台可以在这些公众平台上发布社会新闻、热点时事等,包括广播节目的宣传内容。这样一来,广播节目也就能够随时随地被更多的受众接收到,对于提高关注度有着极大的帮助作用。广播电台还可以利用这些公众平台来与受众进行交流,这对于拉近广播媒体与受众之间的距离也有着极大的效果,大大提升了广播媒体的亲切感。微时代的信息对于受众而言,信息内容与数量丰富,消化信息的时间却有限,这就要求信息生产者提供的信息具有高黏度和互动性,受众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更希望的是有一个观点交流的平台,而广播媒体通过开设一些公众平台,将自己对于某一时事热点的想法与观点进行分享,引得受众在看到以后进行观点的分享与交流,从而实现双方的互动,提高广播媒体的支配权。总的来说,广播媒体的社交化发展是实现广播媒体传播渠道拓宽的重要方式。

(三)线上线下同时发展

广播媒体与新媒体进行多方位融合是微时代的发展趋势。互联网技术实际上更好地将传统媒体推向时代化浪潮当中,互联网成了许许多多新媒体出现的地方,为各个媒介融合提供了桥梁。因此,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并不应该是对立竞争,而应该是互补合作的最佳拍档,只要通过合理的手段一定能实现两者的共同进步、发展。

伴随着技术条件的进步,广播媒体覆盖将不再是种障碍,将广播媒体与互联网相结合,广播媒体将需要传播的信息整合,通过互联网实现线上传播的目的,受众甚至可以随时随地收听到地球另一端的广播节目。在这一过程当中,互联网只是起到了信息传递的介质作用,本质上并不会改变传媒。与新兴媒体的合作融合可以推动信息的传播,可以更有助于信息的全面化、权威化。当前的社交媒体有很多都可以作为广播融合的对象,提高广播传播的影响力。而线下则是除了网络媒体平台以外,广播节目自身的内容编排、形式改变的方面,在节目制作过程中必须确保节目内容有可听性和趣味性。对信息的表述上,要尽可能地简练、鲜明,帮助受众更快地获取重点信息,使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得到大幅度提升,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受众的注意。除此之外,广播媒体需要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制作自己的网站、网页等以此来为广播传媒搭建工作平台,来推动广播事业的飞速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广播媒体是当前需要重视的文化行业之一。媒体人必须要顺应微时代的发展,自省已经是不容易,更新改变就更为重要,当我们已经对媒体融合有了一些认知,做好了准备,那就从每一位广播人每一个节目开始,迈出第一步,及时转变发展观念,提高创新意识,共同推动广播媒体的转型与发展。

猜你喜欢

广播节目广播受众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少儿广播节目未来发展之我见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周三广播电视
周二广播电视
理财类广播节目“真人秀”的表现方式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
广播节目主持人的正确舆论引导
心理咨询广播节目如何保持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