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下县级台新闻的生存与发展

2021-01-13余春洲浙江省江山传媒集团

环球首映 2021年3期

余春洲 浙江省江山传媒集团

一、自我革新 大胆“融入”

新闻百年,国之百年。从最早的报纸到如今的网络信息,新闻也在历史洪流中经历了起步、进步和稳步的过程。至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传播模式比较单一,电视台成为新闻传播的主要平台备受“尊崇”,家家户户有电视,男女老少乐呵呵的场景司空见惯。然而,电视在经历黄金15年后,随着电脑网络的兴起,2008—2018年十年间,也承受了“退步”的阵痛。各级媒体高度重视,敢于自我革新,打破传统思维模式,从传播方式、内部体制、新闻效力方面入手,大刀阔斧进行改革。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浙江省委省政府部署,浙江县级新闻单位启动媒体融合发展,将县级新闻信息中心、广电总台及下属各类网站等进行合并,深度做好“融”字文章,成立融媒体中心,整合各类信息资源,进一步提升媒体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一)理顺体制 真“融”乃荣

媒体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而“融”并非报社和电视台两家媒体的简单合并,光做表面融合文章还不够,要做到真融真并,所有工作人员不再区分报纸的或是电视的,都要扛起摄像机、拿起笔,承担起采访任务,成为新闻信息的“中央厨房”。不少县级媒体还存在融合不融心,报纸不扛摄像机,电视不写报纸等情况,还是“各自为政”,按照原先的模式运行,这不仅达不到“融合”发展的目的,也无法形成“抱团”发展氛围,甚至有些县级媒体设立融媒体中心后,重新招募人员,重复采编工作,这不仅浪费了 大量资金和人力资源,还导致采编分家、信息资源重复、运作不顺畅等情况出现。融媒体新闻需由采编中心完成,采编不分家,集中信息资源,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新时代新闻采写的需要。

(二)筑巢引凤 留“心”乃兴

新闻是立台之根本,做好新闻事业人才是关键,但近年来不少县级媒体出现人心不稳、人才留不住、采编人员紧缺等状况,需引起高度重视。一是县级媒体作为事业单位在人员招聘方式上存在的普遍困惑。二是编外人员劳动强度过大、待遇过低,所付出的劳动和所得的报酬不相匹配所造成的。三是采编机构设置不合理,导致忙的人太忙、空的人太空,而在考核机制上也存在诸多不合理性,因此经常出现留不住人才、招不到人、满腹牢骚等情况。只有畅通招募渠道、优化科室设置,建立关爱平台,完善考核制度,提升福利待遇,让空的人忙起来,让忙的人快乐起来,形成勤于干事氛围,才能更好的促进新闻事业发展。

二、苦练基本功 提升新闻采编质量

做好新闻采制是县级媒体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但记者综合素质不尽相同,经常出现写稿速度慢,拍摄质量差等情况,甚至还会出现“哑巴记者”“会议活动记者”“抄文件记者”,导致所采制的新闻质量大打折扣。新闻意识缺乏、基本功不扎实、采访技术和经验不足是主要原因。只有通过师徒帮带、苦练基本功、深入基层等方式,勤于用脑、用眼、用笔,多学多听多看多思考,才能进一步提升新闻内力。

(一)善于学习 修炼内力

作为县级媒体记者特别是新记者,首先要热爱新闻这一行业,充满激情与活力,不嫌累不嫌脏不怕吃苦,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百姓意识,才能激发工作动力,提升采访技巧。要善于学习,多看专业书籍,多看电视新闻和报纸新闻,关注其画面拍摄、文章结构、语气表达等内容,从中汲取好经验好做法。要勤于思考,拓宽思维,提升新闻角度选取的能力。要善于从一般事件中发掘新闻,从新闻背后寻找新闻,而这种能力需要在反复磨砺中逐步提升。新闻最忌讳“抄袭”,最怕不动笔,不要养成“拖”的坏习惯和疲于应付的惰性,只有用心去思考,找准新闻主题、厘清文章结构、注重细节表达,才能下笔如有神,写出好新闻、精品新闻。

(二)深入基层 走进百姓

新闻线索来自方方面面,而最主要的来源则来自基层和百姓。地方台媒体由于有其特殊性,很多记者长期奔波于会议和活动之中,开完一个会,拿上讲话稿,稍微一加工便提交新闻成了一种常态。不用提问、不用采访、不用过多思考,一篇新闻就完成了,因此很多“哑巴记者”“会议活动记者”“抄文件记者”就开始出现,而这种现象长此以往对新闻敏感性、从业人员素质提升百害无一利,不少记者慢慢形成了“等任务安排”的惰性,走进了不主动寻求线索,找不到线索,有了线索也不知从何下手,完不成考核任务的怪圈。要做一名好记者,则必须深入基层走进百姓,乐做群众贴心人。要提升新闻采访主动性,多走进乡村,多和群众打交道,关注百姓日常工作和生活,多了解百姓所想所盼,认真观察新农村发展变化,从中发掘好新闻、做出好新闻。

三、结语

受到网络的强烈冲击,从朝阳产业变成夕阳产业,新闻事业发展似乎成了一些人心中的痛楚。其实不然,新闻依旧是充满朝气和活力的产业,传播媒介的多元化,信息发布的全民化,并不会对新闻传播造成太多影响,反而会使传播力、公信力大大提升。随着时代的发展,新闻也需紧跟科技步伐,走上新闻发布专业化、多元化、网络化之路。而每位记者也需顺应时代,提升内力,主动融入,以高度的责任感,肩负起时代发展记录者的重任,用手中的笔和摄像机,用心记录下历史与社会发展的点点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