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类综艺《幻乐之城》节目模式创新价值分析

2021-01-13关欣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环球首映 2021年3期
关键词:综艺受众音乐

关欣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一、研究缘起

音乐类综艺节目形态缓慢发展,有同质化和受众流失的趋向,《幻乐之城》开发了音乐综艺转向思路。导演使音乐综艺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演唱形式,利用棚内综艺电影结合,突出综艺中蕴含的节目质感与工匠意蕴。同时,充分发掘音乐和戏剧表演之间的联系也有利于音乐综艺的发展,二者跨界融合使剧场式演出有了新的表演形式。

在节目中实时播出的唱演场面是一场时间与空间的角逐,要求导演组和摄制人员等的精密配合同时,科技水平的提升,使电视综艺节目趋向营造视觉化冲击。在迎合受众为轴心的市场中,研究电视综艺在节目中发挥的社会意义和教育价值,对以后电视综艺节目内涵提升有进步意义。

二、《幻乐之城》节目模式

《幻乐之城》分为三个板块:一是创作团队的确定,表现前期创作阶段的过程;二是八分钟音乐故事短片的呈现;三是创演嘉宾回到台前分享创作心得并观看其他嘉宾唱演作品。

节目整体采用去剪辑化的拍摄理念,八分钟的影视表演追求全程直播式一镜到底的拍摄手法,这使唱演者走位、导演切换、现场乐队演奏和拍摄人员转换机位的配合要求十分严格,在表演时即使出现差错也不允许剪辑,将后台情况透明化展现在观众面前,这种综艺节目制作理念不失为另一种考验导演或唱演人专业性的方法。同时,节目不设置竞技环节,不同唱演团队之间没有竞争关系,也减少了导演和唱演人的压力,另一方面,现场制作的紧张性一定程度上补充了节目去竞技化而缺少的悬念性。

从拍摄方式到输出,《幻乐之城》团队完全按照电影工业标准化制作,兼具科技属性的电影意识在节目中起关键作用,因场地限制很多场景不能同步拍摄,技术组只负责简单的现场特效和数字技术。

电影与电视在画面表现力方面具有很大差异,为避免电视画面具有的锐度高,景深浅的问题,摄制组使用Cooke S4①镜头进行拍摄,画面呈现出解像度高,锐度柔和的质感。马思纯在《幻乐之城》中演绎的作品《录像带》中,因为要表现女主角怀念已经分别的恋人的情境,节目组运用长镜头拍摄马思纯饰演的主角看逝去恋人照片怀念他时,加以实时的绿幕抠像技术再现爱人非实体的虚拟成像,表现其难舍难分的情感。

在电影和电视两个不同系统的衔接方面技术组起到关键作用,技术总监李佳婴带领技术组将电影进行现场调色后经导播台切换播出进电视系统。这种以电影制式拍摄电视节目的方式极大的提高了画面呈现的质感,增加了节目的观赏性。

三、文化价值的延展

《幻乐之城》满足了观众对文化品格的需要。在娱乐综艺中,社会效益与文化品格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泛娱乐化”和“品位低下”等现象是电视综艺经历“克隆”时期遗留的问题,电视节目的娱乐性应为其内在价值服务。音乐节目的行业内部问题日益严重,“假唱”“歌手炒作”等问题反映出文化价值与娱乐化发展的不平衡性。当下电视综艺对文化品格的内在需要促使艺人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幻乐之城》从节目制作到嘉宾阵容的选择要求均为高标准、专业化。在电视综艺剧本设计化广泛的背景下,《幻乐之城》意在打造一款具有不可复制性、去机械性的电视综艺节目,在激发观众现场感的兴趣心理中提升节目的吸引力。

电视综艺节目给人放松身心,娱乐大众的同时,作为大众传媒蕴含了一定的教育功能,具有正确引导价值取向和审美导向的责任。在《幻乐之城》中,节目秉承着人文追求,坚持弘扬主流价值观,在观众对音乐鉴赏的同时,积极传递正能量,利用音乐的共情特点传递爱和希望等主题。从雷佳的《虹光》、任素汐的《时光机》到贾乃亮的《我希望我的希望不再只是希望》,分别表达了以盲童为代表的弱势人群追求梦想、身在枪林弹雨中战地记者的艰辛和在大时代下平凡小人物对命运的期许等主题。这些内容不同、关怀相同的作品,彰显了人文精神的传递和价值引领。同时,引起了受众对自身所处社会的智性思考与现实自省。

四、结语

《幻乐之城》在流行紧张激烈的竞演类综艺环境下利用去竞技化模式,使幕前观众可以安静思考每个短片本身的哲理。作为非竞技类节目的先行者,其节目模式值得其他电视综艺进行学习,使受众关注电视综艺节目中原本的社教意义以及电视节目社会功能。

注释

① Cooke S4:一种镜头,库克S4镜头提供优秀的光学和机械性能。

猜你喜欢

综艺受众音乐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融媒体环境下电视综艺的出路
以《这就是灌篮》探析体育综艺发展趋势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
音乐
韩国女性综艺人立足难
国产综艺“短命”,得治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