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背景下党报经济类新闻如何更“接地气”的几点思考

2021-01-13谢蕾孝感日报传媒集团

环球首映 2021年3期
关键词:接地气党报受众

谢蕾 孝感日报传媒集团

一、引言

相对其他类型的信息传播平台而言,党报的权威性和可靠性更加突出,党报承担着面向社会各界传递党的思想和声音、让党和政府能够充分了解群众需求的重要责任,党报的信息编辑和信息传播都需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发展。但从发展的实际出发,可以发现,党报经济报道作为许多受众普遍关注的报道类型,虽然报道质量在不断提升,报道的专业性也在不断强化,但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却越来越远。在融媒体背景下,党报经济类新闻如何更"接地气"应当成为我们深入研究的问题。

二、融媒体背景下党报经济类新闻的“接地气”发展

(一)以与受众更加贴近的视角看待经济报道

在融媒体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明显拓展,党报不再是受众获取新闻信息的唯一途径,但却是在受众群体中评价较高的媒体平台。社会各界的受众对于经济信息的总体需求逐步提高,如果党报的经济报道长期沿用着落后的报道思维,信息传递将逐步与社会发展和群众需求之间产生隔阂。想要让党报经济的新闻更加“接地气”,就应当重视调整报道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会立足于受众的角度上看待经济报道,将报道的重点落实在社会公众之上,采取更加平易近人的报道收复、运用更容易被受众理解的报道语言、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经济现象和经济信息,带领社会公众更加全面地了解经济领域的发展实况。

具体来说,首先,党报经济类新闻的报道应当更多地体现人文关怀,重点解决受众关注的社会经济问题,满足受众的经济类新闻信息获取需求。采取有效的方式主动拉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找准经济活动与受众日常生活之间的共通点,灵活调整报道视角。其次,将报道的重点放置于经济社会生活之上,主动倾听社会公众的声音,以生活化的新闻为主要报道内容,为了使专业的经济类新闻能够被受众更好的理解,还可以采取打比方、讲故事的形式传递新闻信息,使单一、复杂的信息能够以趣味性的方式呈现在受众面前,激发受众对于信息的兴趣。

(二)以社会化的报道形式传递经济新闻信息

经济新闻与民生新闻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经济问题却是与受众日常生活有着紧密关系的实质性问题。就目前情况来看,党报中的经济类新闻报道不仅仅只是对于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进行分析,同时也将许多有价值的经济信息和经济事件传递给学生。这就要求党报媒体能够将经济报道的切入点放置于社会新闻之上,拉近与社会公众之间的距离,既要体现人文特征,又要彰显信息趣味。党报媒体可以将许多复杂的经济信息与社会生活有机联系在一起,调整党报中经济报道的报道方向和报道力度,不完全依赖于数字和表格传递经济信息,片面的经济信息涵盖整体,在必要时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替代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采取有效的方式将抽象的经济信息转化为更加具体的报道内容。另外,党报还应当选好报道的切入点,选择合理的报道方式,改变以往在庞大主题中融入小故事的报道方式,替换为从小故事、小人物为着手点扩大信息传播体系的报道方法,提高党报中经济报道的社会影响力。

(三)以现代化技术开拓经济新闻的传播路径

新旧媒体之间的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媒体领域发展的大势所趋,从本质上来看,党报属于传统媒体,具备着传统媒体具备的共性特征,但也具备着新媒体不具备的诸多传播优势。使党报经济类新闻更加“接地气”,不应当只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应当更多地借助新媒体平台具备的优势,拓宽经济新闻的传播路径,为党报经济新闻开拓更加广阔的受众群体。党报媒体应牢牢把握媒体领域转型发展的机遇,在坚持国家和政府正确理论思想引导的前提之下,找准新旧媒体平台融合发展的衔接点,开拓更为广阔的信息传播路径。举例来说,党报媒体可以借助微信公众号、微博、官方网站等,将具有代表性的经济新闻信息传递给受众,积极主动地汲取受众的反馈建议,便于受众随时随地的了解所需的经济信息,采用“接地气”的信息传递方法。除此之外,打包媒体还应当运用多种多样的信息报道形式,改变以往信息报道,过于依赖文字和表格的报道方法,学会运用图片、漫画、扇形图等,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对与经济新闻进行全面解读,便于受众深入理解经济新闻信息内涵。

(四)以有效方式解决经济报道的难点问题

我们这里提及的难点问题并非是难以解决的问题,而是受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发生频率较高的难题,例如经济纠纷、经济人物等,遵循经济活动的开展规律,为群众参与经济活动指引明确的方向,对于现阶段各个领域中出现的一些非常规经济现象,应找准导致此类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为各项经济活动的开展提供指引。针对以往经济类报道普遍存在的“悦读性”较差的现象,建议能够以更加贴近社会公众的语言进行信息报道,内容分布详略得当,适当融入新鲜词汇,提高报道质量。经济报道不仅仅要贴近社会生活、贴近人民群众,更应当贴近基层发展,提高报道深度,想受众心中所想,言受众心中之言,体现经济类报道与众不同的报道优势。

三、结语

综上所述,党报经济类新闻看似与受众的日常生活之间距离较远,但实际上却与受众投资、消费、求职等需求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在融媒体背景下,党报经济类新闻的报道不能再延续以往的报道思路,而是应当更多的考虑到群众的需求,更“接地气”。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与受众更加贴近的视角看待经济报道、以社会化的报道形式传递经济新闻信息、以现代化技术开拓经济新闻的传播路径、以有效方式解决经济报道的难点问题,提高经济类新闻的报道质量,巩固党报媒体的受众基础,使党报经济类新闻具备的服务功能和引导功能能够更加明确的体现出来。

猜你喜欢

接地气党报受众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党报深度报道如何“深”入人心
一项持续九年的公益活动,让我们见证了党报的力量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党报新年改版潮:立一个“内容品质化”的flag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
中水电,在老挝“接地气”有回报
以“专、新、深”做强党报文化报道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