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节目创新与受众媒介素养

2021-01-13赵于鑫昭通广播电视台

环球首映 2021年3期
关键词:电视节目媒介受众

赵于鑫 昭通广播电视台

一、电视节目创新提升受众媒介素养

从当前我国媒介素养的传播内容来看,依靠电视节目创新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具有可行性。在上文分析中,本文曾分析了学校、社会在提高受众媒介素养中的作用。

(一)电视节目内容专业化的积极影响

电视媒体是我国重要的媒体之一,即便是在新媒体快速兴起的今天,收看电视节目依然是居民日常的习惯。居民在收看电视节目的过程中,会根据自身喜好、实际需求选择电视节目,此时权威性、专业性、知名度就是居民选择节目的主要评判依据。

(二)电视传播技术高端化的积极影响

技术进步是电视传播手段快速跃迁的基本前提,从早期粗糙的现场直播到摄录分离,再到后来的卫星传播有线光缆传输,电视节目的传输手段快速前进。20世纪80年代ENG(电子新闻采集)技术手段的普及,90年代摄录同步报道手法的普遍运用,以及此后以SNG(卫星新闻采集)为技术代表所催生出的一大批电视节目形态,科学技术在推动传播手段进步的同时,也提高了电视新闻采集报道的实效性,缩短了信息传播的地理半径和时间半径,使全世界电视观众可以足不出户就看到远在千里之外的重大事件现场。特别是SNG技术手段的运用,让观众看到了原汁原味的新闻,将新闻现场与新闻生产并和进行,极大地提升了电视媒体的破空力和速传力。

二、受众媒介素养反作用于电视节目创新

受众的媒介素养水平与电视节目创新之间具有一定的矛盾关系,当电视节目创新能力处于较低水平时,受众的媒介素养也很难提高。同样,当电视节目创新处于较高水平时,受众的媒介素养水平也会水涨船高。但是两者之间的关系一直处在较为微妙的张力结构之中。低水平的媒介素养状况会影响电视节目的内容水准。反之,就会非常有利于电视节目的深度创新。

(一)电视受众媒介素养偏低不利于电视节目创新

近年来,电视节目质量低下屡屡遭人诟病,主要体现在电视节目内容格调低下、制作水准偏低、价值观念混乱。除此之外,由于我国广播电视环境的特殊性,电视节目生产处于画地为牢、各自为政的分割状态,于是导致节目形态大批量复制、内容克隆、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电视节目领域的尴尬窘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迎合了受众媒介素养中的某些薄弱层面:低俗化毫无疑问是对低级趣味的迎合和助长,同质化则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电视媒体对于受众收视行为盲目化的一种迎合。然而,同质化问题的严重泛滥极大地抑制了电视媒介生产力水平的发挥和生产关系的变革,其催生出的市场乱象和收视泡沫极其脆弱,它不仅破坏了电视传播市场的公平竞争法则,还严重影响了媒介生态系统的良性进化。

(二)电视受众媒介素养的提升推动电视节目创新

当前环境下,对电视节目评价的众多指标中,收视率最受关注,也注定每档电视节目在策划之初,都要明确自己的目标收视人群,播出后期望达到的传播效果。无论是对于专业性很强的法律、财经、农业、教育等类型化的节目,还是对于以娱乐大众为主要目的的娱乐选秀类、明星真人秀、挑战竞技等此类节目,都有自己相对固定的收视群体。随着近些年来,电视节目不断在创新方面下功夫,受众参与率一度暴增,电视已不再神秘,受众了解得越多,媒介素养越高,对于电视节目的再度创新就会提出更高标准的要求。

三、电视节目创新与受众媒介素养的协同发展

我国作为一个电视人口大国,收视人群接近14亿。但是从人口的结构属性来看,也与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人口结构相同。大量观众处于社会阶层的底座,无论从社会阶层、文化程度、收入水平、生活状况还是从收视行为角度来看,基本还处在较为低端的水平。但是在这一情况下,电视媒体更需充分发挥其作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的功能,提升电视媒体的内容品质,促进节目水平和受众媒介素养的同步提升。

(一)发挥精品节目的价值引领作用

21世纪的今天,电视媒体早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作为获取信息的媒介,抑或起着陪伴作用。无论是主动选择还是被动接受,电视媒体都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但是与受众所感受到的审美和娱乐功能不同,在传播学者对大众传播媒介社会功能的总结中,都将其价值引领功能作为重点。如传播学者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将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总结为环境监测、社会整合和娱乐,我国传播学者胡正荣也将其归纳为传递信息、引导舆论、教育大众、提供娱乐四项,都暗含了大众传播媒介作为社会文化传承载体和大众信息素养提升工具的重要功能。

(二)改善电视媒体生态格局,助力受众媒介素养提升

我国电视媒体一直是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存在的,实行的是“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电视媒体作为经营性事业单位改革的一部分,逐渐从政府的财政供养体系中被剥离,需要面向市场自负盈亏。在这一过程中,由于电视媒体的财源被逐渐切断,需要与市场、与商业资本之间发生更加密切的关联。因此,在21世纪初,电视媒体在资本逐利的驱动下,“屏风不正”的现象曾一度引起社会舆论的挞伐,这不仅导致电视媒体良性社会功能的减退,而且对广大电视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观众带来的较为负面的影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媒介信息传播与人们生活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媒介充斥着人们的生活。从世界大环境来看,软实力成为评价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而媒介信息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十分明显,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具有时效性。

猜你喜欢

电视节目媒介受众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书,最优雅的媒介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