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古观今:浅析人文历史纪录片《王阳明》的创作特色

2021-01-13郜奇英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

环球首映 2021年11期
关键词:王阳明纪录片细节

郜奇英 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

纪录片《王阳明》一共分为五集,分别以《溺》《困》《悟》《功》《明》命名,这五个字既是王阳明求知明心、知行合一的发展历程,又是其辗转蹉跎、跌宕起伏的一生。该片以寻求良知为核心,围绕王阳明将不同阶段的思想独立成篇并按照发展顺序串联,向观众展现了一位德学兼修、文武并举的圣人形象。

一、叙事策略:“纪实加搬演”以古观今

历史人物纪录片的创作,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口述式、史料式、访谈加图片影像资料式以及在第三种方式上增加的“情景再现”的表现手法的第四种类型[1]。通过创作者对历史人物的理解,和讲述者站在历史和当下两个维度的客观的叙述,塑造出性格突出、个性鲜明的历史人物。《王阳明》作为一部“心理探寻类”的人文历史纪录片,在叙事策略上,采用“纪实+搬演”的记录方式,串联古今。从辛柏青的主观视角引入,每集篇幅虽各有聚焦但都围绕发掘心学这一主题而进行,用现代化的视角展开文本叙事,在与历史的对话过程中,传达出今人对待历史以及历史人物的态度[2],在历史与现实交错的双重视角中,塑造出完整的王阳明的人物形象。

全片的整体框架结构可分为两层:第一层视角浅层视角即演员要塑造舞台上的完美角色,在寻迹王阳明的心学历程中完成自我的角色塑造;第二层视角深层视角即通过演员的角色搬演重现历史现实,引领给观众对王阳明本人和其心学思想的获得感悟与理解。人物搬演是纪录片创作的重要的表现手法之一,它使得纪录片不再是简单的现实进行客观记录,而是通过演员艺术化、戏剧化、形象化的表演,在还原历史的同时,消除传统历史人物纪录片的空洞无趣、严肃乏味的烦闷感,使作品变得更有吸引力。纪录片将主体移情于一位演员,不遮蔽饰演行为,这样一来,通过寻访者视角展开探索历程,既作为功能性的结构支撑,又参与了内容构成[3]。

纪实场景的展现即观众跟随辛柏青的步伐去探寻明代王阳明生命足迹。在第一集的“溺”的主题中,辛柏青站立于王阳明曾经冲破生死的投江河畔。在这里“溺”有两种意思,一是“溺于水中,冲破生死迷雾”,二是指代他青少年时期的精神漫游,好友湛甘泉的墓志铭以“五溺”来形容他,“初溺于任侠之习,再溺于骑射之习,三溺于辞章之习,四溺于神仙之习,五溺于佛氏之习。正德丙寅,始归于圣贤之学。”给予了王阳明极高的评价;在第三集的“龙场悟道”中,辛柏青前往“九华山”感受王阳明体悟到的通往圣人之道“吾心即为真理”的情景,然后来到吉安城外青原山净居寺,追随王阳明曾经设堂讲学的踪迹。古今交错穿插的叙事方法,让实景与搬演完美融合在一起,这是一场自我的遇见又是一场心理探寻的历程。

二、视听语言:声画交融 古今交织

历史人物的形象展现,大部分来源于现有的史书文献资料的整合,从文字到影像的呈现是从时间艺术到时空艺术的转变。而历史人物纪录片最大的创作难点就是如何用影像真实地纪录或者还原历史人物情境和性格塑造,这必须将文学语言转化为镜头语言,运用视听效果突出历史情境和人物,以求最大程度上还原历史真相。

纪录片《王阳明》在拍摄方面采用了变形宽银幕镜头,使摄影制作达到了电影级别的质感。画面精致简洁,带有一种绢纱的细腻,色彩沉稳而内敛,平淡之中夹杂着中庸至诚的和谐之美。这样的画面既营造了一种卷轴画面的中国意境美,达到文人墨客仿佛赏阅书卷的效果,又让观众获得了良好的视觉审美体验。在画面构图方面,该片遵循着中轴对称性构图的原则,在表现王阳明重要心境塑造时,通常都会把其放在画面中央,例如“龙场悟道”“平叛剿寇”“修身讲学”等多个场景中的镜头都以中轴对称的画面来表现王阳明的致知体悟、知行合一的圣人风范。同时还借鉴了中国山水画中留白的艺术表现手法,利用周围事物进行遮挡,构建镜头内容的虚实远近,形成别致考究的画面,带给观众电影版的观感体验[4]。另外,片中还运用了特效镜头、声音和相似体转场来营造时空无缝衔接的自然感。例如,第一集中辛柏青坐在屋中,利用一个睁眼的镜头再加声音转场切换到古时的王阳明的住处,完成第一次时空转换;又如第四集,王阳明平定叛乱终得归家,利用相似动作转场将现实时空辛柏青开门与王阳明开门的动作相衔接,再一次完成了从今到古的时空转换。镜头画面组接自然流畅,带给观众的是一场沉浸式的享受。

本片的解说词颇具共情作用。“作为一个演员,我在研究角色的时候,往往会寻找阅读人物身份常态之外的生命篇章”这是辛柏青的个人感悟,这种主观视角的解说表达,使得观众迅速进入观赏语境。“我对他在南赣平寇时,写下的一句诗颇有感触——山人久有归农兴,犹向千峰夜度兵”这种带有抒情语气的情感抒发,也会带给观众一种心灵感慨。解说词也并不只是陈述,此外,本片也将历史叙述与学者观点有机结合,一方面由辛柏青代表的观众视角,他在解说词中提出的疑问,由专家学者给予解答,配以《阳明先生年谱》的图说,同时也就解决了观众心中的疑惑;另一方面,人文历史纪录片的主体是人物,通过对人物的讲解和点评,起到了补充文献资料的作用[5]。“心学”本就是难以被普通人理解的概念,学者的阐述,增强了作品的逻辑性和真实性,使得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

三、审美表现:假定性与逼真性相结合

人文历史纪录片在审美表达方面也注重写实与写意相互结合、用镜头渲染情景,营造历史氛围,烘托人物心境。在《王阳明》中,以第三集《悟》中的“龙场悟道”为例,观众在片中看到的不是王阳明体悟到心学之境后狂喜的直白展现,而是通过一组写意的空镜头“掉落的水珠、挺拔的春笋、绽放的花朵、变幻的云彩”,这四个画面营造出了王阳明顿悟的心理氛围,侧面烘托出思想勃发的盎然心境,使得观众在观看过程中获得深刻的历史内涵和良好的审美体验。

细节是人文历史纪录片表现人物特征及促进审美表达的重要元素之一,它包括历史细节和人物细节。在历史细节方面,又分为生活细节、史料细节和场景细节。首先,在生活细节上,从现有的记载王阳明的文献图谱中,他少年时期善于骑射和下象棋,片中用情景再现的方式还原了少时其父将象棋扔于河中的场景,展现了一个灵动活泼、贪玩受罚的幼年王阳明形象;其次,在史料细节方面,该片不局限于史料文献、书信、手札等,还会用动画特技展现;最后,为了最大程度还原明代文人日常生活真实,在场景设计上,每场都要放置笔墨书画和座椅古琴等道具,细致考究。例如,第三集中介绍王阳明的第三处住所“何陋轩”,王阳明伏案书写,创作了《何陋轩记》,记录了自己求道体悟的经历。在人物细节方面,该片的主要人物辛柏青,人物外形和气质都和王阳明本人比较贴近,即使扮演了从青年到老年的王阳明的三十多年岁月过渡,也毫无违和感。王阳明遭遇庭杖的孤苦愁闷的情怀、平定叛乱赴身沙场戎马驱驰的浩然正气都被他诠释得活灵活现。再加上古韵丰满的颂词诸如“夜景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表现出一代圣儒的豁达风范。另外,在人物服饰着装上,根据王阳明不同的境遇、身份,也分别做出了不同的变换:宽袖长衫、方巾圆领、白衣青缎、披盔戴甲,不同颜色,不同材质为不同阶段的王阳明增添了灵动之感,也符合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精神追求。这种逼真性与假定性的结合使得纪录片成为被创造的艺术。

四、结语

“历史是一个延伸的文本,文本是一段压缩的历史,历史和文本构成生活世界的一个隐喻。”[6]人文历史纪录片,能够让观众重新了解文献资料上的人物,拼凑出人物完整的人生轨迹,有利于加深对历史人物的理解与民族记忆的挖掘,他们不再只是刻在书本上冰冷的文字,而是跃然于心骨的记忆。纪录片《王阳明》以独特的历史眼光、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段将真实与艺术高度融合,为观众营造良好的观感体验。尽管如此,片中辛柏青以个人口吻说出的“个人感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观众独立的思考与感悟。原生态的诗词虽由古韵却少解读,使该片的收看门槛大幅度提高,和其原本想要接近年轻人的意图有所偏差[7]。过于凝缩简略式的概括了王阳明的一生,对于其人生遭遇的重大历史转折事件并没有着重表现,而只是把纪录片的叙事化聚焦在“致良知”体悟圣人之道的找寻上,使得人物表现略显单薄。但反过来讲“知行合一”正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之道,致良知——致知的知是良知,致知的致,一定是行知的致,这是王阳明一生所求,一生所得,一生所致。“展现真实,并用真实引发人们的思考”这是纪录片的本质,而不必桎梏于表现形式[8]。

历史的逻辑现实无法改变,它不能被假设,更不能被赋予。人类接触的历史只是“历史的认识”并不是“历史本身”。正如破镜不能重圆,历史同样不能重演。已逝的历史带着时代的印记被封存在各类物质文化符码里,王阳明也为世人留下了经久致用的学识财富,在无声中孕育着优秀传统文化自信和播撒传播价值。“文能开宗立派,著书立说,武能灭叛擒贼,战无不胜”,超越生死,此心光明。

猜你喜欢

王阳明纪录片细节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真正心平气和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细节取胜
浅析王阳明“知行合一”说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
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