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就业创业五维平台构建探讨
2021-01-13□文/陈晨
□文/ 陈 晨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提要] 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对高职院校办学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职院校应从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定位出发,站在就业民生之本的高度,进一步探索应用型、复合型、技术技能型高素质劳动者培养输送新范式。以系统、共赢思维构建集课程、竞赛、实践、科研、服务于一体的五维工作平台,创新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教育管理服务模式,有利于深化产教融合,强化校企合作,提升高职毕业生岗位适配度和就业满意度,使高职院校在促进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方面发挥价值。
“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民生、教育、就业三者之间有着紧密不可分割的联系。围绕就业创业教育、管理、服务水平提升问题,高职院校有必要从新时代智能化教育教学和智慧化管理服务方向入手,打造集课程、竞赛、实践、科研、服务等五个维度于一体的“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教育管理服务系统”。通过系统建构,依托信息化手段,推进职业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项职业培训的逐一进阶;生涯发展类竞赛、职业技能类竞赛、创新创造类竞赛的逐步晋级;学生专业社团、师带生工作室、项目孵化落地的逐项递进;纵向横向课题立项、专利成果申报、就业创业教改的逐渐延伸;精准就业创业服务、企业员工职业培训、技术支持与联合攻关的逐层深入。从而以共赢思维充分激发校企师生四方主体的重视、投入、参与、学习动力,形成资源对接、互联互动、共建共享、多元评价的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教育管理服务科学化模式,进一步深化办学体制改革与育人机制改革。
一、以课程平台为支撑,体系化、进阶式加强理论教学
高职院校应紧扣职业技能、职业素养、就业创业能力提升主题,结合技术技能人才成长发展规律,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分专业、分步骤、分阶段开设职业通识课程、专业基础与核心课程,提供专项职业培训,着重建设就业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应关注专业就业、专业创业的有机融合,在就业指导和创业导论等通识课程中融入技术前沿和应用发展内容,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嵌入行业领域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科学设置职业理想等思政内容和就业创业实践教育环节。以“1+X”证书制度试点为契机,重视促进书证衔接与融通,引导、指导学生考取专业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大幅增加毕业生就业、择业、创业竞争力。
“就业与信息技术的紧密结合,优化了就业流程,创新了就业指导方式方法,改变了就业服务模式”。因此,高职院校应紧跟职业教育现代化、智能化步伐,以信息化手段进行课程打磨与开展教学实践。第一,应逐步推进教学实施、教学管理、教学评价信息化,搭建就业创业混合互动教学平台,全面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第二,应建设就业创新创业课程资源平台,充分满足学生自我“充电”需要;第三,应自主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在线开放课程,迎合线上灵活教学形式;第四,应在职业院校“诊改”工作驱动下,搭建起移动教学平台,监测、捕捉学生学习大数据,为针对性指导提供依据,为课程延深提供度量,为素质模型构建提供支撑。
二、以竞赛平台为载体,集训制、复盘式深化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应聚焦顶层设计,逐级推进生涯发展类、职业技能类、创新创业类竞赛,将竞赛纳入人才培养评价体系,计入学生评奖评优、教师职称职务晋升考核范畴,以赛事组织和管理为抓手,深入推动“三教”改革。第一,应将大赛指导能力作为实施教师专业化发展工程的重点内容,组织校内师资培训,引进行业企业导师,将竞赛成果列入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指标,加大竞赛指导学时奖励力度,提升教师参与就业创业竞赛指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二,应将竞赛获奖案例吸收到就业创业教材内容中,将竞赛评分标准应用到专业教材编写和实训指导手册编制中,将竞赛项目借鉴到新型活页式和工作手册式教材开发中,保证可读性和实用性。第三,应探索试行技能大赛、职业规划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竞赛获奖分等级、分层次学分认定、积累和转换制度,实现学赛互促,从竞赛标准出发完善课程大纲编写,从竞赛过程出发优化教学计划制定,从竞赛结果出发促进教法学法改良。从而,实现在强化集训和持续复盘中,职业发展类和就业创业类学生竞赛获奖项目实现逐年递增,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就、以赛促创的实际成效。
三、以实践平台为依托,牵引式、项目化促进育训并行
高职院校应建立工学结合、育训并行、德技并修育人机制,构建政行企校育人“共同体”,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使得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侧改革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应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协同创新中心”等校企合作模式,整合政行企校资源,推进产业学院建设,深化产教融合,创新共生模式,打通学生就业实习渠道。以产教融合为指向,进一步与行业企业签订人才共育战略协议,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共建共享校内外实训基地,以真实生产项目为任务,以生产技术革新为重点,师带生边学边做边研边用,全面强化学生技术革新和专业实践技能,提高职业素养和首创精神。同时,应全面发挥职业教育集团和职业教育联盟作用,整合海内外行业协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资源,探索构建特色化实践育人形式,倾力打造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并在孵化基地支撑下,通过“一软一硬”结合,全面推进就业缓冲区建设。一方面以组建专业化社团为抓手,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以打造师带生“线上+线下”工作室为载体,进行项目实操演练;以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创业园企业运营为基础,提供管理实习生岗位;另一方面积极打造供需见面、投融见面、合作洽谈平台,创设创新创业项目孵化空间,创建毕业生实习、就业临时过渡“驿站”。
四、以科创平台为抓手,持续性、市场化孕育双创成果
高职院校应鼓励校内科创团队的组建,创新建设市场化运行的师带生科创工作室。可由校内专任教师和校外企业导师联合指导项目研发过程,利用信息化科创平台跟踪记录创新研发进程和项目指导流程。鼓励师带生开展专业领域的技术革新和产品升级研究活动;鼓励学生承担教师科研立项子任务;鼓励教师创办企业或合作企业将研发项目委托学生科创团队完成;鼓励教师创办企业提供学生实习、就业岗位;支持学生依托科创团队项目成果撰写毕业论文、参加毕业答辩;支持在师带生工作室基础上成立注册企业,将学生创办企业纳入到学校实习、就业管理范畴,支持学生以创办企业代替专业实习,以企业创办和管理等方面论文代替实习报告。探索通过“师研生随、师导生创、师生共创”的新型新模式,不断提升师生科创热情,增加师带生申报发明、实用新型等专利数量,推动教师基于科创指导实践立项纵向课题、横向课题和教改课题数量持续上升。
此外,高职院校还应大力引导成熟企业带动初创企业和科创项目孵化落地,促使孵化项目更快地走上市场、中小微企业更好地运营发展。可以尝试引进行业内领军企业、项目部及高校重点实验室进驻智能双创工场,作为“母体”剥离边缘化业务或上下游业务,下放学生创业团队和工场入驻小微企业。一方面校企联合提供大学生创业实践项目,建设创业种子生长培基,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跟踪监测项目运行情况,实施校企共同开展技术指导和运营管理;另一方面促成孵化企业与学校产学研合作企业签订协议、承接研发项目,为学生初创企业提供员工培养、就业招聘、科研合作、技术开发、平台共建共享等方面优惠政策,帮助中小微企业自我造血,增强存活发展活力。
五、以服务平台为媒介,跟踪式、终身化畅通发展渠道
高职院校应建立健全在校生实习、毕业生就业动态化跟踪、实时性反馈、高效化调整机制,“利用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技术和数据支持,不断改进、优化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切实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和水平”。可尝试搭建“互联网+”大学生精准就业服务平台,联通课程教学、实习就业、创新创业等多个管理模块,实现数据融通,为智能管理、精细服务、科学决策、及时整改提供数据支撑。通过推进毕业生就业服务“四个一”工程,促进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的提升,实现就业派遣“一站式”办理,简化毕业生离校手续办理、报到证和就业创业证领取流程,履行安全高效的网上签约程序;就业指导“一体化”服务,“线上+线下”配合、“专职+兼职”联动,分专业、分类型、分要求提供生涯咨询辅导、职业技能提升、合同协议签订等方面的咨询指导;就业困难“一对一”帮扶,建立基础台账、延伸培训链条、设立帮扶资金,坚持“一生一策”,制订针对性、个性化帮扶方案,坚持“建档立卡”,形成帮扶数据库和案例库;就业能力“一贯制”培养,按照专业实践基本能力、专业实践核心能力、专业实践特殊能力步骤,专业化、持久性、全方位、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和就业创业素能。
同时,高职院校还应积极探索地域产业发展“服务站”工作模式,加固终身制学习型社会“堡垒”,在实现设施、设备、基地、厂房等共建共享基础上,进一步整合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推动校企深度联合。紧密对接地方重点产业发展需求,通过“领军人才梯队”、“博士创新工作室”、“大师工作坊”等技术咨询与服务模式,为中小微企业特别是学生创业企业提供技术保障和智力支撑。贯彻落实《职业院校全面开展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创业行动计划》通知要求,针对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紧缺领域,坚持育训结合、长短结合、内外结合原则,面向在校学生和合作企业员工开展职业培训。并加速构建持续性职业培训证书获取机制,创新试行在线教育、培训、鉴定、测评等灵活性继续教育手段和便利化人才选推流程,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持续成长、岗位晋升、职业发展通道。
“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切实保障基本民生’的时代需要”。作为一种类型教育,职业教育应该在促进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需要方面发挥作用、贡献力量。为更好地提供就业创业教育管理服务,高职院校需在课程、竞赛、实践、科研、服务等五个维度进一步探索智能监测、量化考核,精准筛选、针对指导,要素提取、加权赋分,长效激励、深化递进的科学工作模式,推动实现:学生层面,知识总量增加、综合素质增强、实践能力增强、科研素养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增强;教师层面,教学能力提升、指导水平提升、实践能力提升、科研水平提升、收入水平提升;学校层面,教学质量提升、获奖数量增加、培养质量提高、成果产出增加、社会服务水平提升;企业层面,人力资源储备、投资项目储备、成本投入降低、技术交易增加、研发瓶颈突破,从而形成创新引领、就业优质、创业落地的良好局面,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输送更多“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一专多能型高素质劳动者以及德才兼备、知行合一、具有工匠精神和现代企业家精神的优秀创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