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化县闲置资源智慧共享开发探究
2021-01-13原紫荷李晓瑀李晓帆孙晓丹
□文/ 原紫荷 李晓瑀 李晓帆 孙晓丹 柴 杰
(天津工业大学 天津)
[提要] 近年来,乡村旅游已成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城乡融合发展、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地区开始出现大量的闲置资源,从长远来看,影响着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为例,探究在乡村旅游视角下,当前农村闲置资源盘活利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闲置资源智慧共享的开发策略,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
引言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中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长期以来,农村发展始终存在一个资源悖论,即农村出现大量闲置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同时却被认为是资源匮乏,这也是导致农村发展遭遇瓶颈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有效利用农村闲置资源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国内近年来已出现各种“闲置资源+”的相关开发模式,通过盘活农村未开发的土地、闲置房屋、自然景观甚至人力资源等,连接其他特色产业,使其“变废为宝”。
基于此,本文以承德市隆化县为例,结合互联网大数据的时代背景,充分利用智慧共享的理念,创新农村闲置资源开发模式,探寻乡村旅游升级发展路径,实现闲置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推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一、隆化县闲置资源发展现状
(一)隆化县农村旅游发展综述
1、旅游资源总体条件优越,为农村旅游发展奠定基础。隆化县旅游资源类型多样,数量丰富,布局广泛,且优良级旅游资源的比例较高。此外,隆化县极具开发价值的资源特色十分鲜明,红色旅游资源如董存瑞烈士陵园、苔山战场遗址等影响深远,温泉旅游资源优质天然,民族民俗文化资源独具韵味,为旅游者提供多种视野和参与角度。
2、推进农村旅游项目建设,助力脱贫攻坚目标实现。隆化县围绕“山水田园·乡村振兴”的旅游发展主题,充分挖掘当地旅游特色资源,将其与乡村振兴PPP 项目(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政府方与社会资本方依法所进行的项目合作)结合,打造鲜明的品牌形象,使农村旅游业的发展成为推进当地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和助力当地脱贫攻坚的主要抓手。同时,隆化县“旅游”+“农业”的发展,使企业通过流转土地带动贫困户102 户,解决贫困户劳动就业84 户,农村旅游业已成为当地脱贫目标实现的大力推动者。
3、完善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养料。近年来,隆化县村庄改造、驿站升级、观景台建设使旅游基础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同时,隆化县重视生态建设、践行绿色发展,按照“生态治理项目化、治理项目景观化”的原则,通过PPP 合作模式,建设生态绿化工程,在修复生态的同时形成了南北串联的绿廊系统。因此,随着景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生态环境保护举措持续践行,隆化县农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态势向好。
(二)隆化县闲置资源现状
1、特色资源存在闲置。经实地调查,隆化县多种特色资源存在着闲置的状况。其一,特色文化资源未能得到充分重视。隆化历史悠久,积淀了丰实深厚的历史文化,尤以“辽金元”与“满清皇家”文化最为代表。但由于保护不到位等原因,一些历史深厚的无形文化遗产与人们的实际生活慢慢背离,导致人们的关注度也逐渐下降,使得特色文化资源未能发挥其正向效益。其二,特色手工艺品推广难度大。当地一些传统的特色手工艺品未能形成品牌聚集效应,其面向更大的消费市场的机会较少,进行推广的难度大。其三,特色自然景观资源的吸纳力不强。隆化县位于京津冀区域内,具有较强的区位优势,但是受其景点分散、交通不便等问题的制约,更适合于自驾旅行的游客,大大缩小了辐射范围。因此,一些特色自然资源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展现。
2、闲置资源规模大、分布广。目前,隆化县存在着许多尚未开发利用的闲置用地,包括公路道路两旁、村边的空地、开发建设死角、村内闲散地块等,将上述区域累加,成为隆化县分布较广的一类闲置资源。此外,隆化县具有代表性的特色景区开发尚未完备、分布较为分散,一些拥有独特自然资源的地方成为客流量小的闲置景区,如极具特色的郭家屯南北汤泉。另外,部分已开发的资源也存在闲置的状况,例如隆化县七家温泉度假村具有镇政府登记在册的民宿500 多家,但实际接待游客的民宿却远不及此项数据。由此可见,闲置资源的开发再利用是当地发展的必然选择。
3、闲置资源具有可利用性。隆化县自然资源丰富质优、人文资源丰实深厚、空房空地面积较大,仍具备一定的可利用性。且经调查发现,当地从事旅游相关工作者的人数达35%左右,为隆化县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现成与储备的人力资源。但由于缺少合理的利用方法,部分闲置的旅游资源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因此,如何将闲置资源充分利用,是隆化县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
二、隆化县闲置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类型单一、缺乏特色,尚未形成系统的乡村旅游模式。乡村旅游特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特有的乡村人居环境、乡村民俗文化、乡村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包括乡村性的环境旅游和乡村民俗文化旅游。首先,该地区的各类资源特征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乡村旅游的发展类型。当前隆化县主要以温泉旅游为主,旅游项目季节性、单一性明显,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配套的创意旅游项目。其次,隆化县虽然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但随着现代化进程加快,一些当地特色的民俗文化等非物质闲置资源并未受到充分重视,其开发与利用成为隆化县发展乡村旅游业的一段空白。上述问题的存在,反映出隆化县尚未形成独特完备的乡村旅游模式,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缓慢,竞争力不强。
(二)资金投入不足,难以形成合力。隆化县在2020 年2 月正式脱贫“摘帽”,乡村旅游业已成为当地一项重要的富民产业。但也面临上级旅游专项资金拨款较少,不足以支撑当地旅游业发展的矛盾。2019 年上级财政在旅游发展方面对隆化县拨款仅75 万元,且资金的使用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的完善、旅游宣传营销上,对农村闲置资源开发利用的层面倾斜较少,对乡村旅游产业的帮扶作用十分有限。目前,隆化县主要依靠PPP 模式引导社会资本投资乡村旅游项目,对当地的旅游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助力作用,但由于闲置资源的开发要求较高,旅游项目的运营规划难度增大,虽然有政府合作支持,但一定情况下也会增加投资成本,降低项目的预期投资回报,在融资与风险分担方面都存在着困境,影响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三)宏观调控针对性不强,管理体制尚未完善。现阶段,乡村旅游话题火热,闲置资源利用项目日益增多,而项目质量却没有得到有效提高,一方面是因为政府部门尚未健全具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和统一的管理标准;另一方面是缺乏系统且权威的综合管理机构,使得闲置资源在开发中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乡村旅游发展得不到保障。开发者为了提高竞争优势,破坏资源环境,重复建设,在浪费人才、物力及财力的同时,也降低了乡村旅游的品位。以隆化县七家镇温泉农家乐为例,由于缺乏针对性的管理方法,其在卫生条件、经营策略等方面未形成统一的标准,资源与资金没有形成有效合力,难以形成竞争优势,影响了乡村旅游服务水平。
(四)品牌意识淡薄,营销方式单一,难以打造集聚效应。在隆化县闲置资源的旅游开发模式、宣传推广形式等方面,都存在着品牌辨识度不高、形象不鲜明的问题。以当地特色的七家月饼为例,由于经营者缺乏品牌形象打造意识,品牌营销处于被动地位,使得七家月饼未形成产业化模式,知名度不高。因此,对于尚未形成品牌与聚集效应的闲置资源,如何加速盘活使其助推乡村旅游开“花”结“果”,重要的一步就是构建品牌形象,变被动营销为主动营销,全方位、多渠道地进行宣传与推广,扩大品牌知名度。
(五)专业人才匮乏,服务能力弱。目前,该地区存在老龄化和空心化问题,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投身家乡建设事业的高层次人才较少,专业人才奇缺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并且由于当地乡村旅游的从业人员大多为当地村民,经营者对旅游业知识掌握的少、能力有限,处于低层次经营状态,在闲置资源的开发、旅游产品的创意设计等方面都缺乏专门的人才,从而造成资源浅层次开发,盲目跟风现象严重,乡村旅游缺乏特色,提供的产品与服务从长远来看难以满足市场需求,无法形成先进的发展模式,游客缺乏可持续的体验,乡村旅游健康发展受到影响。
三、隆化县闲置资源智慧共享开发策略
(一)探索全新智慧化开发模式,构建特色化乡村旅游发展格局。本文通过构建以“四季+三代”模式为核心,“游·戏”和“公益圈”为设计理念的闲置资源规划体系,聚焦当地旅游资源特点,对当地闲置资源进行开发与宣传,不同季节针对不同人群,推出特色化的旅游活动,改善现在乡村旅游项目单一的状况,增强乡村旅游的趣味性、吸引力。
1、“游·戏”理念。依托当地现有资源,建立诸如山林探险等特色游戏,让游客在游戏过程中体验当地的特色文化。例如,隆化县郭家屯温泉城,利用“温泉+森林+山地+文化”的资源优势,结合温泉周边闲置自然特色景观、神话传说等建立温泉寻宝探险活动,提高旅游趣味性,通过“游·戏”理念吸引青少年、亲子消费等。以此对接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兴趣取向的消费者,扩大温泉旅游消费市场,丰富乡村旅游内涵。
2、“公益圈”理念。将公益与环保融入到乡村旅游中。通过挖掘当地的自然、历史、人文景观,不仅可以将公益乡村旅游与红色旅游进行有效对接、深度融合,发展体验式、感悟式旅游,也可以通过举办公益骑行等活动,倡导低碳出行,充分展示当地特色文化。例如,隆化董存瑞烈士陵园、苔山战场遗址,借助公益乡村旅游模式,让更多的游客了解隆化的历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二)搭建互联网共享云平台,发展乡村共享经济
1、发展“共享民宿”、“共享农庄”。通过搭建互联网共享云平台,打破传统旅游的封闭经营模式,以平台化的形式发展乡村共享经济。在不改变农民所有权的前提下,将隆化县的闲置农房、温泉农家乐、农田等通过互联网平台,与城市旅游需求对接,并进行个性化改造,形成特色的民宿、农庄。该模式的发展,首先为村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村民可以通过共享云平台房屋租赁、农庄托管代种等方式获利;其次满足了城市居民个性化、多元化的旅游需求,市民到农村进行真实的农耕体验等,增强其体验感与趣味性;最后使农村闲置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发挥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2、打造农村创客乐园。除了鼓励村民参与共享模式的经营外,当地政府和旅游总公司可以通过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利用互联网平台连接创客与隆化,鼓励和吸引文化企业、广告公司、旅游公司等到当地创业,合作开展“互联网+隆化”旅游共创共享基地建设,形成特色化的文化旅游创业就业乡村。该商业模式不仅可以盘活闲置旅游资源,也顺应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三)设置专门的政府管理机构,健全管理体制
1、加强顶层设计。首先,以政府为主导,对各类闲置资源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设计,有的放矢加大处置力度、建立盘活机制,增强盘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大力推动闲置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使农村闲置资源的开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融合发展,推进乡村旅游服务、管理、体验智能化,发展特色化。其次,当地政府要进一步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包括当地的道路交通、环境卫生、住宿餐饮等方面的硬件配套服务以及相应的信息服务等,提升乡村旅游服务品质。
2、发挥监管职能。首先,基层政府应成立专门的监督管理机构,制定量化指标,强化监督管理制度。对闲置资源利用的总体规划、相关项目的建设与实施、资金的来源与使用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进行监管,制定和完善民宿、农家乐等乡村旅游的服务标准,提升民宿、农家乐管理水平。其次,完善乡村旅游行业信用体系,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乡村旅游经营主体信用信息,提升乡村旅游规范化水平,提升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服务能力和文明素质。
(四)完善区域化品牌形象设计,建立全方位营销策略
1、打造乡村旅游品牌。目前,农村闲置资源开发模式千篇一律,品牌意识相对淡薄,同质化趋势严重,从长远来看,不利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为提升该地区旅游业发展竞争力,更好地将闲置资源智慧共享化开发模式应用到乡村旅游中,品牌的效应是极其重要的。地区要树立品牌设计意识,找准品牌定位。在地缘分析、市场需求分析以及外来游客分析的基础上,打造出区域独特性品牌,并进行全方位、多元化的宣传与推广。
2、拓宽农产品营销模式。一是创新农产品经营理念。村民可以借助信息化网络平台,展开特色农产品营销推广,拓宽农产品供应渠道。二是促进产业集聚。利用当地特色农产品资源,大力推动农产品产业化发展,形成产业集聚化发展格局。三是开发以休闲娱乐、趣味体验为基础,以乡土体验为核心的深度体验式产品营销体系。将农业文化体验、农业相关产品体验、农产品综合开发体验及体验购买等综合起来,更好地提升特色产品的知名度,拓宽农产品销路。
(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乡村旅游文化品位
1、完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对农村地区闲置资源的开发,发展乡村旅游需要加大对人才培养的重视度。一方面农村地区应积极响应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对农村的生活环境进行改善,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当地政府也需从政策层面制定培养乡村旅游服务人才的规划,出台相应的创业扶持政策,鼓励引导大学生、艺术人才、专业技术人员等投身乡村旅游发展,改善乡村旅游人才结构,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注入活力。
2、与高校企业开展多方位合作。首先,本地政府可以加强与周边高等院校、乡村旅游企业的合作,制定乡村旅游人才培养的计划。高校及企业可以构建专业的培训平台,定期为区域内的村民提供专门化的培训,同时社区可以组织村民进入高校及企业进行学习,有效利用其教学资源与培训平台,充分掌握行业知识与技能。其次,政府、院校及企业可合力建设实习基地、红色旅游景点参观学习基地,盘活当地的闲置资源,形成联动发展模式。
四、结语
闲置资源开发与利用是挖掘乡村发展潜力的重要途径,其与旅游业相结合的发展思路符合务实、高效、节约的原则,并且在相关政策的扶持下,拥有较好的前景。本文在分析当前隆化县闲置资源盘活利用情况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智慧共享的视角对闲置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做出探索,提出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路径,希望对于激活闲置资源的经济价值,推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城乡融合发展、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