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方式的转变

2021-01-13梁彦雄

数字通信世界 2021年2期
关键词:互联网+信息技术过程

梁彦雄

(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椒山初级中学,甘肃 定西 730500)

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提升,互联网+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应用,优势较为明显,教育行业也是如此。可以借助于信息技术营造适宜的教学氛围,为此必须要做好信息技术教学。在进行现实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适当的对于信息技术进行应用,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并有对于知识进行应用的能力,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1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

在互联网+这一背景下,出现了更加多样化的信息资源,可以运用多种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运用互联网,学生可以主动的对于自己需要使用的资料进行搜索,这从某种角度来说,能够使学生对于自主学习产生兴趣,使教学更加高效地开展[1]。在互联网得到迅速发展,我国重视素质教育这一情况下,初中信息技术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教学方式进行了调整,但是信息技术教学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学校没有予以充分重视。在开展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虽然对于教学方式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但是教师和家长在心理上仍然将信息技术教育这一学科作为无关紧要的内容,并不是非常的关注。从学校的角度来进行分析,更加地重视学生能够获得的成绩,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取得更好的名词、考取理想的高中。为此,在进行课程安排时,部分初中一星期只有一节课的时间对于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甚至部分教师为了提高学生进行复习的效果,占用信息技术课程来要求学生进行背诵、联系等。从家长和学生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因为初中时期信息技术教学并不需要进行考核,对于信息技术的关注程度并不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更加地关注其他课程,在这一情况下,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学习非常地被动,并没有意识到这一课程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

第二,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信息技术学习。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以及实践能力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但是,和小学课程进行对比,初中时期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和难度都有着明显增加。学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对于需要考试的科目进行学习,对于信息技术学习的时间比较短。特别是信息技术课程,学生存在着较大的心理压力,没有剩余的时间进行信息技术学习。除此之外,部分学生会秉着充分利用时间的原则,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做作业或者是进行休闲娱乐,而不是对于信息技术进行学习。

第三,教学缺乏新意。由于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程度比较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缺乏主动性,目前仍有部分初中教师认为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开设只是形式。在这一情况下,教师所进行的教学只是根据课本讲解一些理论知识,并没有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教师也缺乏对于信息技术教学进行创新的积极性。这就导致所开展的信息技术教学和信息技术的现实发展情况并不相符,学生无法对于信息技术学习产生兴趣。

2 互联网+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方式的转变

随着技术水平的提升以及教育制度改革的顺利开展,信息技术教学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部分区域已经从小学开始进行了信息技术教育,但是只是初步的了解计算机,大部分地区只是在初中时期才会对于信息技术进行较为系统的讲解,为此必须要认识到初中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2]。

第一,要对于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在传统的模式下进行教学是将教师作为主体,学生只需要听从教师的讲解,不需要开展实践。这一模式的教学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并且信息技术教学更加关注的是实践能力,教师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解读,不但会使课堂沉闷无趣,也不利于学生加深对于知识的印象。此外,在互联网+这一背景下,对于信息进行更新换代间隔的时间非常短暂,一些基础性的计算机知识已经成为了初中生众所周知的内容,学习几乎没有任何的难度。为此,在进行现实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合理的对于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使学生自主的对于知识进行选择。

第二,要为学生提供进行实践的机会。和计算机的硬件进行对比,计算机软件对于实际操作的要求比较高。为此,学校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增加资金,对于设施设备进行完善,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够进行实践[3]。信息技术知识较为抽象,学生学习的难度比较大,很难在进行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为此也并不愿意地投入到信息技术学习之中。为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这不仅能够使学生对于理论知识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还可以使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得到提升。比如说,教师在对于设计应用文档这一内容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可以告知学生办公软件的使用方式,并要求学生进行实践,这能够有效地提升理论知识的教学效果,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支持。

第三,加强教师和学生的沟通。除了在对于理论知识进行讲解以及对于学生进行技术引导,使学生对于信息技术有充足的了解,在进行现实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利用课余闲暇时间和学生进行沟通。比如说,教师可以建立微信群,学生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可以在微信群提问,以便教师进行回复。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没有时间帮助学生对于问题进行解决,一些有能力的学生也可以帮助同学解答疑问。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每隔一段时间就在群组内分享相关信息,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加紧密[4]。

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将信息技术和其他学科相关联,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比如说,在教学对于办公软件进行应用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对于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对于数学公式以及一些例题进行展示,制作成为PPT,并和同学进行交流、演示。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来对于教材内容进行查找,做好预习和复习工作,并在预习的过程中及时地提出问题,使学生在听讲时更加集中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类型多样,信息众多,初中信息技术只包含了极小部分的内容。在进行现实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一些趣味性的语言来学生进行引导,将信息技术相关知识编造成为一个一个的小故事使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学习产生兴趣,并且初中时期的学生,对于外界仍然有着较为强烈的好奇心,容易被出现的未知事物所吸引,比如说仿真机器人、天猫精灵等,教师可以对于相关素材进行查找、整合,并分析制造原理。在对于动画制作等内容进行讲解之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自制动画小短片,这能够使学生在制造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对于信息技术产生热情。

第五,学生应该正确的对于信息技术形成认识。网络信息较为多样,对于学生来说既有利也有害,如果正确的对于网络资源进行运用,能够满足学生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使学生在今后获得更好的发展,但是如果过度的对于网络进行使用,很可能会使学生沉溺在虚构的网络世界之中,对于学习失去兴趣[5]。为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为学生提供适宜的网络环境,对于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网络价值观念,转变一些对于电脑形成错误认知,认为计算机只会对于学生造成伤害的现象,充分地认识到互联网+背景下,信息网络的优势和不足。学校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创建专门的网站,将一些积极向上的信息导入到网站之中,使学生进行观看,学生在对于网站进行浏览的过程中,可以对于信息技术进行培养,增强自身对于这一技术进行应用的水平。借助于这一形式能够使学生更加重视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3 结束语

根据上文来进行分析,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学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这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作为支持,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信息技术教学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初中生只有熟练的对于信息技术进行应用,才能够真正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为此,教师和家长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改变自身的观点,认识到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为学生提供进行学习的机会,并采取措施改善教学质量,鼓励学生勇于创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互联网+信息技术过程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