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以生命教育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让每一位师生绽放生命光彩
2021-01-12葛保红
葛保红
课程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领域,是实现育人目标、办学目标的核心载体,也是形成学校特色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学校逐步构建起体现生命教育理念的文化体系。生命教育是一生的全过程教育,贯穿于生命的每一个活动中。一是关于人的自然属性,包括健康、安全等内容的生命长度教育;二是关于人的社会属性,包括成长、学习、工作等涉及人文和人道的生命寬度教育;三是关于人的精神属性,包括人性与人格等方面的生命高度教育。我们希望通过以生命教育为核心的课程建设,实现师生的生命绽放。
1.学校课程体系的构建
在课程体系构建中,学校确定了“三个依据”“四个方向”“三维实施”的工作思路。“三个依据”:师生发展的需求及起点、各级课程的核心内容和要求、学校课程建设的基础与方向。“四个方向”:培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实现学校育人目标、建立面向未来的学习方式、促进学校的高品质发展。从“三个维度”实施:“宏观层面”进行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中观层面”制定各系列课程方案,促进国家课程规范化、校本化实施,开发拓展性课程和发展性课程;“微观层面”创建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课堂。
2.学校课程建设的特色与成效
几年来,学校的课程建设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效。首先,在生命教育“培育完整的人”这一理念指引下,注重整合融通,构建了整体有机的课程体系,各学科课程目标相互联系,形成课程育人的有机整体;其次,以身心健康发展为中心、以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并重为导向,构建了历史人文、身心健康、创新实践为特色的生命教育课程体系,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需求;再次,充分发挥师生主体作用,构建了扎实有序的课程实施步骤;最后,充分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文化氛围,关注差异、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创建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课堂。
通过课程体系的构建,我们对学校办学目标、办学思路的思考更加深入。在课程实施进程中,反复地摸索与实践也让我们对于如何将学校特色融入课程、呈现于课堂、体现于师生成长,有了更为具体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其中,“生命的脚印”实践课程和红十字教育课程的实施,更让我们看到了师生的精神成长。
“生命的脚印”是学校实践课程的总称,包含红色历史文化、社会大课堂实践、科学探究和国际交流活动。其中,科学探究系列的远古化石探究课程最具生命教育特色,师生参与度高,课程实施效果显著。
远古化石探究课程分为三级:基础性课程——“远古化石挖掘”,从2012年起面向全体学生开设;拓展性课程以社团或选修方式开设,包括化石修复、远古化石探究、“博物馆奇妙夜”体验课程等;发展性课程与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合作开设,包括科学探索实验室课程和地质、古生物早期人才培养课程,旨在培养学有所长的学生。
除化石探究外,科学探究系列课程还涉及到许多与生命密切关联的研究领域,如底栖生物研究课程、生物磁场课程、菌种包培育课程等。
“生命的脚印”实践课程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注重多样化的实践学习方式,学习的时空突破课堂与校园的局限,向社会生活领域和自然科学领域延伸,得到了师生及家长的认可和好评。2013年以来,学生参与京外实践活动的总里程超过10万公里。2018年,学校修建了化石长廊,选取同学们挖掘的部分远古化石分类展出。2019年1月,我们策划并组织实施了“山海相连,教育追梦”五省三市重点高中实践活动联盟赴烟台、青岛的科考活动,从此开启了八校师生相互协作、共同成长的科学探索旅程。2019年出版了《生命的脚印》系列主题活动课题汇编。2019-2020年,14项课题成果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北京市金鹏科技论坛中获奖,并连续两年获得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专项资助。2019年,学校举行国内首家学生化石修复中心落成仪式,“北京市中小学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科学实践教育基地校”“中国古动物馆古生物人才培养基地校”“丰台区科学探索实验室”同时揭牌。2020年,学校获评北京市科技教育先进校,2021年与中国地质大学签约,成为其优质生源校。
红十字教育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探索生命意义,培养规避风险的意识与能力;培训救护技能,具备自救施救的知识与技能;提供设备保障,应对常见伤病的处置与救护;组织应急演练,模拟危急情况的逃生与互助;开展课题研究,探索环境保护的途径及方法;创建活动基地,提升关爱生命的能力与水平。随着红十字教育课程的实施,许多师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了进步与成长。2016年,学校获得首届北京市“人道奖”先进集体奖;连续三年获得北京市十佳优秀红十字青少年活动奖;连续三年获得首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奖。
作为全国红十字模范校,从1953年学校红十字会成立后最初单纯的实践活动到现在融入课程、形成体系,人道主义精神和红十字知识已经成为每一位十中人必备的素养。
3.学校课程建设工作的改进与提升
今后,我们将从三个方面进一步提升学校的课程建设工作:一是进一步梳理、整合目前的课程体系,使其结构更合理、表述更规范。继续开展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工作,依据师生发展需求不断更新拓展性课程和发展性课程,使课程内容更丰富、课程形式更多样。二是围绕课程建设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研训工作,更新干部教师的课程理念。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提升教师课程开发能力。三是规范细化生命课堂评价标准,努力实现评价目标多维度、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功能全程化。加强生命课堂实施的监督与改进,促进教师提高课程实施能力,保障教学效果。
生命教育是伴随人一生的必修课,课程体系的不断丰富与完善是学校永不停息的任务。
编辑 _ 汤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