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集体备课,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2021-01-12赵艳谊
赵艳谊
(南宁市滨湖路小学长虹校区,广西南宁,530013)
一、研究背景
(一)集体备课的意义
备好每一节课是教师开展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集体备课是基于个人备课后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备课形式,它明显优于个人“单兵作战”的备课活动,不仅有利于教师更有针对性地备课,而且有利于教师节省出时间用于研究教材、探索教法,辅导学习困难的学生。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授课以语文和数学为主,因此,提升语文和数学的教学效果尤为重要。
新课程理念促使教师改革和创新集体备课形式,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南宁市滨湖路小学长虹校区(以下简称我校)将备课形式进行了项目式构建,重新设计备课思路,制订备课目标和具体要求,以每月数学校本研修活动和课题教研活动的形式开展。如图1所示,创新集体备课分为线上集体备课、跨校区集体备课和线下集体备课三种形式。
图1 创新集体备课形式
(二)传统集体备课与创新集体备课的区别
传统的集体备课形式大多是“我讲你听”,很少关注课程与教师之间的联系和知识的拓展。教师在平时接收的教学资源和教学信息量大且参差不齐,在集体备课中的一些亮点也容易一闪而过,很难被百分百记录和使用。针对这一情况,为了让更多的教师主动参与集体备课,提高教学效果,经过不断探讨,我校最终研讨出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集体备课新形式。创新集体备课促使所有教师都行动起来并成为课程的主人,组与组之间的沟通桥梁得以搭建,教师的教学困惑得以直观地解决,实现了备课来源于课堂又回归课堂的目的。数学学科的创新集体备课促使教师通过线上集体备课帮助学生构建新的学习体系、增加新的授课体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线上集体备课是借助网络平台,实现全体人员参与的集体备课新形式,即先让教师利用网络寻找资料或参考网上的优秀课例制作课件。线上集体备课促成了本校教师、本城区教师、不同地区教师之间的备课经验交流,集体备课的内容也由传统意义上的集体备教案发展到全方位、多角度、综合性地备教材、备学情、备教学目标等,既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又提高了集体备课的实效性,提升了教师的参与度。在整个备课过程中,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交流、集思广益,分享自己的收获并提出困惑,这在客观上促使教师积极参与研讨,充分发挥了集体备课的作用。
线下集体备课是对线上备课内容进行进一步迁移和强化的备课模式,即教师通过面对面的讨论、交谈、试讲和说课完善线上备课成果,促使课堂更加有趣和丰富。线下集体备课打破了原有的授课模式,丰富了线上备课模式,完善了授课方式。线上、线下两种集体备课模式的融合,加强了对集体备课的整合和培训,创新性地发展了集体备课形式,有利于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二、线上集体备课形式
(一)新授课的备课方式
当下,集体备课的形式大多是面对面的讨论和交流,容易受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可以发挥其最大优势,有效避免传统集体备课的弊端,让教师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同其他教师进行交流。这种创新形式弥补了传统集体备课备课人数、备课时间、备课地点有限的不足。网络资源繁杂且良莠不齐,教师直接下载并使用网上课件,可能会出现与学情不相符、误传不良信息的问题。而通过集体备课、集体讨论,教师就可以很好地规避这些问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远比直接下载并使用网络课件更有意义。
线上集体备课采用“一人主备、多人研讨、反复研磨、最终定稿”的方式。“一人主备”是指在集体备课前期,同一年级的教师根据本周集体备课的内容商定本次的备课主题和主备课教师,其他成员辅助备课。主备课教师完成备课后,将教案、PPT等资料在规定的时间内上传到本组备课群。“多人研讨”是指全组教师进行线上集体备课活动,所有教师首先听主备课教师对本次备课教学内容的解读,然后就主备课教师的解读,围绕主题进行讨论。“反复研磨”是指主备课教师根据成员教师提出的意见进行二次修订。二次修订后,主备课教师将备课记录上传到学校数学教研群,由教研组长审阅各年级上传的备课记录,并及时点评、总结亮点、指出需要完善的地方。“最终定稿”是指主备课教师根据建议进行第三次甚至第四次、第五次修改,最终定稿后才可上课。
比起传统集体备课,线上集体备课更能延长教师的研究时间,拓展教师的研究空间,实现交流对象角色平等、交流机会充分均衡的目标。“一人主备、多人研讨、反复研磨、最终定稿”的备课形式经过了多次学习、反思、研究、合作和创造,将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教师的专业成长融为一体,有利于促进教龄低的教师由单纯的教学者逐渐向研究型教师转型。
(二)数学拓展课的备课方式
针对教材内容无法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这一问题,为了更好地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备好教材课的基础上,我校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开展数学拓展课。各年级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学年段等特点开展线上数学拓展直播课,如一年级开展“神奇的‘火柴棒’和‘四宫数独’”,二年级开展“24点”,三年级开展“‘和倍问题’的解决”,四年级开展“鸡兔同笼”,五年级开展“找次品”,六年级开展“深奥的‘圆柱容积’问题”。通过线上数学拓展直播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学习数学文化、体验数学趣味,而且能感受数学美,享受数学带来的奥秘与乐趣。
线上拓展课聚集各年级教师的智慧。开课前,全体教师在线上讨论,根据各年级的学科特点制订拓展的内容,这些内容要与学科知识有联系,但难度要高于教材,还要有数学的趣味性,让学生乐于参与。各年级教师制订好拓展课的内容后进行第一次线上集体备课,由一位主备课教师负责初稿,成员教师根据初稿进一步思考和探研。第二次线上集体备课时,成员教师各抒己见,确定第二稿。第三次集体备课时,则通过全组教师网络试播进行模拟试讲,主备课教师试讲,成员教师扮演学生角色,有针对性地提出修改意见。试讲结束后进行第三稿修改,再试讲,再修改……经过反复研讨和打磨,线上拓展课的设计趋于成熟。
在拓展课在线上直播时,学生非常兴奋,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习数学、研究数学、探索数学,充分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树立了学好数学的信心。例如,讨论一年级数学拓展课“神奇的‘火柴棒’和‘四宫数独’”的“神奇的火柴棒”环节时,成员教师在第一次备课中发现拓展环节忽略了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不仅枯燥乏味,还不利于发散学生思维。于是,本组教师再次进行组内研讨,采用增加或减少“能使等式成立”的环节,并结合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增加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变一变、玩一玩等环节,做到层层递进。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把抽象思维具体化,把数学语言直观化。一年级数学拓展课在线上直播时,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不断闪烁,这不仅是因为教师的巧妙引导与激发,而且是因为教师为学生构建起“数形结合”的桥梁。
(三)复习课集体备课形式
复习课是小学数学的一个重要课程设置,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与规律,带领学生梳理数学某一阶段的学习的课程,旨在促进学生知识的系统化,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校教师通过线上集体备课,多方位、多角度地研讨了复习课的授课要点。一是注重知识技能。复习课要引导学生学会回顾整理知识点,利用思维导图、列表、知识脉络图等形式进行本节课或本单元知识的回顾和整理,并于知识整理后进行拓展。二是注重学生主体。根据学生的作业和课堂表现,教师带领学生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让学生强化学习没能掌握的知识点。三是注重思想方法渗透。教师在复习课中通过一系列典型题型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方法的渗透,更系统地呈现和对比解决方法,促使学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复习课按照知识点归纳整理—典型题方法归整—学生易错题呈现—思想方法渗透的步骤展开。经过对一系列复习课的学习,学生不仅巩固了课程知识,还提升了知识归纳与整理能力。其中,思维导图可以直观形象地呈现知识点,帮助学生实现学科内以及学科之间的知识迁移。
三、跨校区集体备课形式
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除本校教师进行集体备课以外,我校还加大力度开展了跨校区集体备课交流活动。南宁市滨湖路小学五校区在滨湖校区的带领下定期开展跨校区的集体备课,各校区教师集中在某个校区开展线下集体备课教研活动。在跨校区集体备课时,各校区教师围绕一个主题或一节课的设计进行研讨,发挥团队力量,做好教学设计。这一做法可以帮助教师积累教学经验,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2019年,南宁市滨湖路小学滨湖校区举办了青秀区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为了选拔优秀的青年教师,南宁市滨湖路小学五校区的骨干教师集中研讨,集思广益,为参赛选手的教学设计出谋献策。
为了便于交流,南宁市滨湖路小学五校区的教师会定期举行线上集体备课。特别是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了保证学生空中课堂的学习质量,空中课堂授课教师以年级为单位成立了备课小组,一起探讨学生课后作业的设计。南宁市滨湖路小学五校区的教师根据课程内容一起设计作业,特别是对作业难易程度和作业类型进行有深度的探讨。因此,虽然学生在疫情期间没有面对面地上课,但学习质量并未受到很大影响。而参与备课的年轻教师也由此积累了不少经验,由原来的不会设计作业到后来能独当一面,这些都与跨校区集体备课分不开。
四、线下集体备课形式
(一)业务知识培训
为了定期进行教师业务知识培训,我校专门制订了系列专题培训,如“课程标准篇”“教学目标篇”“教学亮点篇”“教学反思篇”“教师教学用书篇”。
“课程标准篇”是组织教师学习《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一线教师不仅是课程标准的实施者,而且是课程标准的设计者、制订者和开发者。为了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加快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我校利用暑期的教师培训和每次的集体备课为教师解读课程标准,并结合教学实例让教师展开学习。例如,带领教师重点学习课程标准的变化:一是“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变“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双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变“四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二是将“四基”与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结合起来,要求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训练数学基本技能,领悟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三是继承我国数学教育注重“双基”传统的同时,突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出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在强调发展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上,增加了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结合学习,我校还利用集体备课时间进行课程标准知识测试,通过测试练习加深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
“教学目标篇”是组织教师学习如何制订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一节课便成功了一半。部分青年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设计无从下手,经常无法明确自己上课的教学目标具体是什么。因此,我校组织教师观看“如何制订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微型讲座。观看微型讲座前,我校组织了会前预测,让教师针对某个教学内容事先设定教学目标。之后,观看微型讲座,让教师了解如何制订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内容范围与课程目标是一致的,具体可分为三个领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微型讲座结束后,让教师结合课堂实例如“比多少”进行教学目标分析。理论与实例的结合促使教师很快掌握了制订教学目标的方法。
“教学亮点篇”是组织教师学习如何制订教学亮点。教学亮点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及方法。我校引导教师结合自己的行政听课或观看名师的教学实录学习找教学亮点。
“教学反思篇”是组织教师学习如何撰写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提高业务水平的有效手段,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我校引导教师在课后展开教学反思,反思教学设计、教学语言、教学过程等内容,并及时记录这节课的教学亮点和不足。教学反思应当天完成,只有这样,教学反思才是真实有效的。我校个别教师经过两年撰写教学反思的积累,教学水平提升比较快,在教师中脱颖而出,成为所在组业务水平较高的一员。
“教师教学用书篇”是组织教师学习教师教学用书。教师要上好一节课,首先要充分了解和把握教材,研读教材内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只有领略教材内涵,理解教材编写意图,才能自由驾驭课堂教学。教材中每个例题主题图的意思及练习要达到的目的等问题都可以在教师教学用书中找到解决办法。我校利用每周集体备课时间让教师集体学习教师教学用书。具体做法是每周组织各年级组的教师集体备课,所有教师提前备好下周的课。每周指定一名中心发言人,中心发言人在集体备课前做好教案,以“两问一练”的形式呈现,即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两个关键问题,并结合教材和练习册补充一些拓展练习。各年级组教师根据中心发言人的发言提出自己的建议,中心发言人根据其他教师的发言对教案进行二次备课,并记录好备课中的关键点。这一形式可以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促使他们找准教学重难点。
(二)课堂教学研究
我校组织开展了多种课堂教学研究活动,如“双环研讨课”“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等,旨在促进青年教师不断成长。“双环研讨课”的“第一环”是由经验丰富的教师上示范课,之后,整个年级组针对“第一环”授课情况展开研讨,提出修改意见。“第二环”是青年教师基于“第一环”展开授课。有些年级甚至开展了“第三环”“第四环”的修改和示范。这样一环接一环的教学设计起点很高,可以促进教师更快成长。“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包括很多方面,其中,课堂教学比赛是青年教师参与各种形式集体备课后的成果展现。
五、创新集体备课教学成果
经过两年多的研究,我校的创新集体备课取得了一些成绩,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教师。有的教师获得南宁市青秀区“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课堂教学比赛”二等奖,有的教师获得南宁市滨湖路小学“滨湖蓝杯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还有部分教师撰写了有关集体备课的教育教学论文。青年教师的成长更加迅速,大部分青年教师在学期末学生质量测评中成绩优秀。我校对青年教师进行了追踪,对比他们所教学生两年的期末考试成绩后发现,借助创新集体备课,青年教师与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的差距缩小了。我校刚建立不久,有三年教龄的青年教师占全校教师的82.8%。因此,创新集体备课研究对我校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