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资源在部编本语文教材识字教学中的运用
2021-01-12苏瑞琴
苏瑞琴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文学院,陕西西安,710109)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部编本语文教材识字教学更加讲究科学性,表现为充分把握汉字科学,遵循儿童认知规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语言文字教育。[1]如何运用部编本语文教材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识字教学目标,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是目前语文教学探讨的重要内容,而运用文物资源进行识字教学是途径之一。
文物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具有文化价值的东西,包括“历史上各时代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代表性实物等可移动文物,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2]。课程标准指出,文化遗产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一、文物资源在部编本语文教材识字教学中的价值
(一)直观体现汉字构形规律
汉字是表意文字,起源于图画。最初,造字者为语言创造文字符号时是基于一种形象思维,以具体的事物形象作为符号来记录语言中的意义,将抽象的意义通过具象化的形体来表示。象形字作为基础的造字方法,即描绘物体轮廓,突出物体特征。指事字虽然具有抽象性,但多数指事字仍然以象形字为基础附加指事性符号而构成。会意字以象形字构件,采用会形合成与会义合成两种方式,以情境再现的意象图式来表述人们对自身及周围事物的感受。形声字的形符表意与具体事物相联系。四种形体结构均以象形字为基础,“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所取之象包括天文地理、动物植物、人体亲属、宫室器用等。出土文物资源尤其是先秦时期的文物是造字者所取之象的客观反映。以甲骨文中有关器物文字为例,“甲骨文器物字指字形直接描摹器物形体或以形声组合方式表示器物的字”“共计100个”[3]。
汉字的四种构形方式从古到今演变发展的同时仍有延续性,以象形字为例,“(现代汉语)121个高频象形字中绝大部分的象形字 (89个) 取象不算繁,字形较为简易。后起字(18个)看似有繁化倾向,但其实是增加表意偏旁所致。也即象形字及其后起字的主流是以形表意,并取象从简”[4]。汉字的表意性虽有所削减,但其以具象形体表现抽象意义的这一基本规律仍然在延续,文物资源的运用可以更清晰、直观地体现汉字的构形规律。以部编本一年级语文教材附录中的64个常用偏旁为例,与文物资源相关的偏旁有“厂、广、穴、阝、斤、车、弓、金、纟、卩”等,其中,“厂、广、穴、阝”与古人居住方式有关,“斤、车、弓、金、纟”与古人生活器物相关,“卩”与古人行为方式有关,这些偏旁都可以运用考古出土的文物资源直观体现其构形特点。
(二)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汉字
部编本语文教材在识字、写字编排方面更加讲究科学性,注重选择、吸收、转化语文认知规律,重视学生心理、思维特点。[1]儿童在小学阶段的思维特点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思维的媒介是物象,通过感知物象进而过渡到抽象思维。部编本语文教材中插图的运用正是基于学生这一思维特点。其中,二年级下册课文《“贝”的故事》的课后习题“看图,猜猜加点字的偏旁与什么有关”这一部分中,以铜镜、玉饰的插图引导学生理解“镜”“珠”形旁的意义与原因,恰恰体现了运用文物资源进行识字教学的优势。
文物资源尤其是实物文物、图像文物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符合。首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探究汉字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其次,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汉字,让学生在观察文物资源时,以体现汉字构形规律的文物资源作为媒介,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形成思维方法的整合,理解汉字的性质、构形规律,见形知义,达到汉字形义的有效连接,让汉字的笔画整合成形象的图画。最后,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文物资源的运用体现出汉字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能促进语言文字的积累与规范,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传承汉字文化,提升文化自信
部编本语文教材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教材在识字方面表现为字理识字法的呈现,如《日月水火》中列出现用汉字、古文字及与古文字相应的图画,让学生结合图画、文字了解字理。又如《“贝”的故事》是一篇集中反映汉字文化的课文,课文中引入“甲骨文”这一概念,展现古今生活的差异,促进学生理解“贝”作为形旁表示钱财这一意义的原因,其课后习题的设置也充分体现出汉字本体的文化性。
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为汉字记录文献、传承文化的重要作用,对识字的学生而言,更应该感知的是汉字本体就是一种文化,汉字形体承载丰富的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汉字最初构形的具象性与物密切相关,文物资源的运用恰恰可以很好地传承汉字中的物质文化,让学生在观赏文物资源与认识、书写汉字的同时,感受中华文明的魅力,提升文化自信。
二、文物资源在部编本语文识字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部编本语文教材识字方法多元,除在课文中随文识字和在课后附识字表中进行集中识字外,语文园地板块下设许多渗透识字法的栏目,如“识字加油站”“趣味识字”等。“识字加油站”“趣味识字”运用情境识字法,“我的发现”包含偏旁部首识字、字理识字等方法,“日积月累”在积累语文知识和文化内容的同时运用随文识字法进行识字。“新教材有意安排了‘多元认字’内容,就是说,不完全依赖拼音认字,还要多通过字形、结构、偏旁等去认字。”[5]下文将探讨如何在识字方法多元的部编本语文教材中运用文物资源进行识字教学。
(一)以文物资源构建复合型识字教学模式
各种识字教学方法都各有所长,教师可以运用文物资源综合多元识字教学方法,构建复合型识字教学模式。以“册”为例,复合型识字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第二,教师为学生解释现行汉字“册”与甲骨文之间的联系变化:“册”字上面的两短横与下面的一长横为串联简的绳子,字形中其他部分则为竹简。
第三,学生通过联系古今形体将“册”的笔画还原成图像中的文物,并理解“一册书”中量词意义的来源。
第四,教师运用偏旁部首识字法,结合“白首汉廷刀笔吏”图片为学生讲解与“册”有关的汉字,如“删”字的来源是因为古人修改文字时只能用刀在简册上进行删改,而“典”字上半部为“册”字,像是有人用双手捧读典册之意。
第五,教师引导学生由字到词学习成语“韦编三绝”,并结合西汉《康居王使者册》木简图片为学生解释“编”为连竹简的皮条或绳子。
第六,教师适当穿插书写材料的变化史,由最初书写在甲骨上到后来书写在竹简、丝帛上,再到今天书写在纸上。之后,教师结合居延出土的汉代帛书图片解释“纸”的形旁为“纟”,是因为“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中缣帛者谓之纸”,这也同时解释了“简”的形旁为“竹”的原因。
此外,教师在“日积月累”中可以运用随文识字法,如《古朗月行》有“瑶台镜”,《望洞庭》有“潭面无风镜未磨”,教师可出示唐代月宫铜镜图片和宋代瑶台坠月镜图片,引导学生掌握词语及古诗含义,同时理解“镜”字的形旁为“金”。
(二)文物资源与信息化教学手段相结合
文物资源运用于识字教学中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使学生有探究汉字的主观能动性。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PPT课件等多媒体技术呈现文物资源图片或小视频。这些文物资源既可以是博物馆馆藏的文物实物,又可以是田野文物古迹。如教学“井”字、“丹”字时,教师可以呈现河姆渡古文化遗址水井的图片,使学生理解字形笔画与遗址图片中井栏的对应关系。教师也可借助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帮助学生在课前预习及课后拓展环节了解与所学汉字相关的文物。如在讲解完“镜”的形旁为“金”后,学生认识到汉字的形旁保留了当时的历史文化信息,但在现代社会中其表意功能弱化了。教师可以与学生借助互联网共同搜寻生字表中类似的汉字,借助文物资源深入探究汉字形旁与意义之间的联系。
(三)基于博物馆文物资源的识字课程开发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创新文物价值传播推广体系”的重要途径即“将文物保护利用常识纳入中小学教育体系”[6]。纳入中小学教育体系的一条重要途径是“加强与学科教学的融合”[7]。语文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学科,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构建以课堂为中心、与博物馆实践活动相结合的识字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结合识字教学目标深入了解博物馆文物资源,之后围绕文物资源与教学目标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在充分准备的前提下,教师可以将课堂放在博物馆,引导学生在博物馆中认识汉字。教师也可以设计实践调查,让学生在课前或课后到博物馆进行学习探究。
总之,以文物资源为线索,综合运用多元识字教学法构建复合型识字教学模式,既是有效的识字方法,又可由字及词及文及文化,实现语文工具性与文化性的统一。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与基于博物馆文物资源的识字课程开发,将教学手段与时代、教学内容与实践探讨结合起来,充分践行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