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思考
2021-01-12师军惠
□文/ 师军惠
(中共娄底市委党校 湖南·娄底)
[提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民营经济为娄底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已经成为推动娄底市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但是,娄底市民营经济发展依然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认清问题,查找根源,以“ 制度”为切入点、以“ 创新”为支撑点、以“ 创业”为立足点、以“ 环境”为着力点,推动娄底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民营经济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主体。习近平强调:“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娄底因资源而兴、以工业立市,民营经济是娄底市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是娄底市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和“顶梁柱”,是娄底市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全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娄底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选择。
一、娄底市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娄底的民营经济发展快速,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有生力量,不仅是全市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居民收入增加的重要源泉,而且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渠道,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为娄底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总体来说,近些年来娄底市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对经济发展贡献大。第一,增幅较大,增速较快。娄底市民营经济的总量从2014 年的554.79 亿元增加到2019 年的942.07 亿元,增长了387.28 亿元,年平均增速8.7%。第二,占GDP 的比重和对经济的贡献率都稳步上升,娄底市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不断增加,从2014 年的45.8%上升到2019 年57.4%,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从2014 年的54.5%增加到2019 年的58.1%。第三,从财税收入来源来看,娄底市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财税收入的主要来源,实缴税金从2012 年的51.32 亿元增加到2018 年的83.23 亿元,占全社会实缴税金比重72.4%。第四,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来看,非公有制经济增速较快,2019 年娄底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7.6%,其中非公有制经济规模以上工业增长9.1%。与此同时,娄底市非公有制经济在从业人员的数量、消费贡献、投资、科技创新等方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娄底市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高质量发展是建立在一定增长速度基础上的质量要求,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有效地掌握速度与质量两者之间的关系。要加快娄底市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首先需要找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虽然娄底市民营经济在调整经济结构、缓解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可以说获得的成绩是喜人的,但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一)规模小,差距较大。近些年来,娄底市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放在全湖南省来看,不管是增量还是增速在全省的排名靠后,与兄弟市州尤其是发达市州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总量在全省的排名一直是第13 名,只比湘西州多一点,而与排名全省第一的长沙市差距巨大,与排名全省第二的株洲市差距也不小。近年来,虽然湖南省的民营经济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而娄底市的民营经济在湖南省内的排名是靠后的,在14 个市(州)中连续多年排在全省第13 位,差距确实是比较大的。
(二)产业层次低,结构不合理。娄底市民营经济发展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小农意识影响,整体产业层次低,并且产业结构不合理。一是产业层次低。由于娄底市民营经济大多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且大都聚集在采矿、建材、冶炼、简单加工等领域散乱漫延,工业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外延扩大与粗放经营型的“高投入、高消耗”取得,主要以生产低附加值初级产品为主,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不强。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虽然近年来娄底市涌现出了一批具有优势和潜力的中小企业,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但是娄底市民营经济的产业结构依然不合理,2018 年民营经济三次产业结构比为5.5∶60.9∶33.6,显而易见,第二产业的增加值占了一半多,达到了60.9%,远远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高出55.4 个百分点和27.3 个百分点,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偏低,民营经济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的38.9%,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6 个百分点,在全省排名最低。
(三)资金不足,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由于融资渠道单一,银行和担保机构贷款程序繁杂且成本高,再加上大部分非公有制企业的透明度和资信度较低,起步时又缺乏足够的抵押担保,导致娄底市非公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通过银行贷款仍然相当困难。此外,一些很有发展潜力的企业,由于缺乏政策方面的信息,不了解具体操作程序,仍很难争取到政府专项资金的支持。从调研的结果来看,目前娄底市非公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依然是原始资金的积累,受民间融资风波的影响,娄底市民营企业能真正通过银行借贷和民间借贷的比例大概在10%左右。
(四)缺乏专业人才,创新能力不强。目前,娄底市大部分民营企业的设备、工艺比较落后,产品单一、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不强,企业效益不稳定,究其根本原因来说就是因为缺乏专业人才,导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一方面高新技术产业增长速度低于全省水平,2019 年娄底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的2.9%,占比明显偏低;民营企业由于受资金、人才、思想等的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应该还要低一些。另一方面作为评价区域创新能力指标的专利授权数和发明专利授权数较低,而市民营企业这两个指标还要低一些。同时,科研经费投入少,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弱,没有形成有序分工、紧密合作的顺畅链条和集聚效应,产业趋同比较严重,大部分企业没有自己的品牌。
三、娄底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要对策
娄底市是典型的资源型老工业基地,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在危机中抓住机遇,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充分激发民营经济的发展潜力,为娄底市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一)以“制度”为切入点,创新民营经济发展战略。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湖南省“一带一部”战略和“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的机遇,按照《娄底市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充分发挥娄底市的优势,将民营经济确立为“富民强市”的战略支点和主力杠杆。实施“内聚外引”战略:一是“内聚”,利用民营经济机制灵活的优势,通过投资、产业、项目、营销、品牌“五合作”,推动企业整合重组,重点培育大型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有效提升市域经济发展水平与竞争实力;二是“外引”,以大中型企业或企业集团为主体“以商招商”,利用现有优势产业,整合现有资源,引进新鲜血液,实现产业集群化。同时,充分挖掘产品的高附加值,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着力打造一批娄底的拳头产业和千百亿产业。
(二)以“创新”为支撑点,培育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而民营企业是创新的中坚力量。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一是创新机制。建立部门协调制度,定期通报情况、协调关系和督促工作,发布国家和省、市各类政策以及产业指导意见和指南;下大力气组建市(县、区)级中小企业管理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政策、信息、法律、投融资、技术咨询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实现政府、服务机构、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二是创新技术。企业要强化品牌意识,加强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的产学研合作,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改造力度,狠抓产品创新和技术攻关,开发先进适用的技术、工艺和设备,研制适销对路的新产品,重视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建设,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三是强企业人才。人才是创新的主体,一方面通过人才引进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另一方面加大企业人才培训力度,通过组织企业高管和高级技术人才外出培训,聘请专家来娄培训等办法,优化企业人才队伍,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
(三)以“创业”为立足点,加快民营企业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是我国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为了促进娄底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我们要以“创业”为立足点,加快民营企业发展。一是要弘扬“创业文化”。倡导全民创业,激发全社会创业激情,大力营造创业光荣、创业有功、创业富民的浓厚氛围;秉着“打造幸福企业”的发展理念,着重提升企业管理人才、营销人才、技术人才和财务人才的创业意识。二是壮大创业队伍。加强创业培训和辅导,建议将民营企业家和企业主要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纳入政府的人才培训规划,打造实施“企业家综合素质提升工程”,培养一批讲诚信、会经营、懂管理的高素质人才,使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发挥最大效益。健全和完善企业自身各种管理制度尤其是人的制度,引进急需的各类高级人才,更重要的是要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使进来的人才留得住,在外的人才进得来。三是强化创业机制。要把支持全民创业、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落实创业扶植政策、完善产业服务体系,为创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四是推进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建立技术创新、融资担保、教育培训、信息服务、专家咨询、产权交易等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发展服好务。
(四)以“环境”为着力点,实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发展环境是一个地区思想解放程度、市场发育程度和政府执政水平的具体体现。牢固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竞争力”的理念。将优化环境作为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力争软硬兼备“引得进”且“留得住”企业。一是优化政务服务,娄底市要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力争为企业做到“保姆式”精准服务,进一步简政放权,提高为企业办事的速度,切实为企业减负。二是积极探索和建立信用担保体系,努力破解企业融资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