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的五重维度
2021-01-12于红丽
于 红 丽
(黑龙江工程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 150050)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对全国高校各专业课程全面推进课程思政进行了整体部署和设计。2016年,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因此,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如何协同、如何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逐渐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和思考。
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发展的阶段维度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具有阶段性、过程性和发展性特征。对此,学者对两者的协同发展进行了全方位、多视角的深入探索。高校要在“大思政”理念的指导下,以思政课程为引领,以课程思政为手段,积极构建两者的微循环协同,形成合力,进而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1.课程思政的初期探索
课程思政的探索萌芽于上海。自2004年开始,上海市推出了关于课程思政的“上海经验”,即从小学德育课程入手,逐步推进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一体化建设,打造密集型与全方位并存、渗透型与一体化互进的全新教育模式——“课程思政”。2005 年,上海出台了《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开始实施 “两纲教育”,即以“学科德育”为核心理念,把德育内容融入每一门课。2010年,上海市根据各学段特点衔接思政课程改革,把课堂、第二课堂和网络等新媒体有机结合,使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育人合力,发挥综合育人效应。2014 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印发了《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方案(2014—2020年)》,正式开启了从“思政课程” 到“课程思政”的全新探索。
2.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发展阶段
课程思政开始于2017年,并随之在全国铺开。从《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到《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可见,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协同发展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学界也由此展开系统研究。
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树立“课程思政”理念,强调学校教育应具备360度德育“大熔炉”的合力作用,并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专业课三位一体的高校思政课程体系,发挥思政课的“领舞”作用,进而实现所有高校课程的“共振”效应。其次,课程思政的概念、实施方案和评价机制等研究逐渐深入、升级。通过对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概念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界定,明确了思政要素的核心在于“思想”、定位在于“政治”、根本在于“育人”。同时,专业课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内容,其核心在于“元素”、定位在于“专业”、根本同为“育人”,为课程思政提供了可挖掘的思政资源。此外,“高校‘课程思政’已经到了升级与深化的关键期。必须从提升认识、审视问题、优化机制等维度,进一步认识和把握‘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的关键问题”[1]。最后,思政资源的挖掘及教师的思政能力是提高课程思政水平的关键。教师的课程思政建设意识深刻影响着课程思政的育人实效,因此教师是课程思政生成的关键因素[2]。
3.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协同深化阶段
协同深化阶段主要是关注如何解决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协同难点,如何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契合、如何升级和深化课程思政的焦点,尤其是如何因应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课程思政的突破点,需要进一步深入思考。同时,学者们还将课程思政确立为立德树人的根本遵循、将培养教师的政治底蕴作为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的文化素养保障,并高度重视高校课程思政话语表达的形式创新。
二、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价值逻辑维度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提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有机协同,回应了“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首先,从育人角度看,课程思政是实现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而思政课程则是实现立德树人的关键性课程。其次,从实践逻辑的宽度看,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协同研究,拓宽了立德树人的实现平台和应用载体,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性和全面性工作。事实上,两者的融合可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发挥各部门、各门课的育人功能,丰富育人方式,是完善“三全育人”体制机制的重要抓手。最后,从实践逻辑的契合度看,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在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两者的融合可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理论水平;两者的交叉点是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切入点,新型人才所必备的核心政治素养与关键能力的形成,有赖于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协同配合,两者的结合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坚定了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实现了高等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履行了“大思政”的实践理念。
三、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主体维度
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最终目的都是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对于两者的协同问题,应该从纵向与横向两个角度进行分析。这其中,不仅有大中小一体化理念下的协同,还涉及大学纵横向课程的同向同行。协同论认为,在非平衡系统中,序参量起着核心作用。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协同系统中,教师无疑是核心要素。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如何实现有效的协同发展,关键在教师,即两者的协同主体需要创新。
1.建立多样化的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主体
以“共同体”意识建构思政教师与课程思政教师的育人共同体,让两者共享学生的思想资源、课程资源和教学方法资源,并不断优化组织结构功能,促进教学共同体的良性运转。同时,在“共同体”意识的指导下,建立纵横向政治教育共同体,从而实现纵横结合,创立复合型的育人共同体。
在纵向上,大中小课程思政一体化的语境正在形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然要求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发展。思政课程在纵向上要求中小学德育课程与大学思政课程相衔接,形成大中小一体化、纵向贯通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通过深入挖掘各个学段课程的思政元素,进行系统梳理,形成体系化的协同共同体。此外,两者协同的主体不仅仅是教师,还应该包括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过程中的各个参与者。建立”T-G”模式,即“教师+管理者”主体参与体系。而各学段德育教师结合各级教育管理者的合作模式,则是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主体的探索。另外,为更好地实现大中小一体化背景下的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可以建立“交接棒”区域,塑造“U-G-S”共同体建设,即由大学(U)牵头开展,地方管理部门(G)负责分学科进行对接,大学与中小学(S)采取科学分工与协作的模式[3]。
在横向上,建构3Z主体模式,实现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协同主体创新。3Z模式,即构建以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主体,各院系和学生工作部门为两翼的协同主体实践模式;创建以思政部教师为主体,专业课教师、党支部书记为辅助的1+N多元主体参与模式。马克思主义学院及其他各院系和学生工作部门的协同合作,可以形成管理层面的共识,促进各项教学管理制度的集成创新,从而完成顶层设计,实现育人的制度化、常态化。由思政教师、各院系课程思政教师和学生管理部门构成的实践主体共同体有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化、科学化,有利于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政教师是实现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核心主体,其可以为课程思政提供方法论和理论知识的指导、可以为学校课程思政的开展提供智力支持。在思政教师的指导下,课程思政教师可以有方法、有方向地充分挖掘专业课中的思政资源。而专业课教师和辅导员则立足专业特色,结合学生的专业兴趣点,探寻专业思政资源,这也有利于学校课程思政的开展。教学共同体的建立,将通过“集中讨论创新思维、集中学习提素养、集中备课提能力”来实现协同的任务。“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社会导师”的复合育人共同体,将有利于校内外资源的充分发挥,打通校内外育人通道,拓宽育人空间,提升育人水平。
2.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主体的政治思维
立德树人的整体效果取决于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效果。只有全面、持续地推进课程思政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实践,才能取得良好的思政教育效果。思政课的实际教学效果与课程思政的有效开展,有赖于全体教师的育人意识和思想政治认识。教师应具有课程思政的自觉意识,将时时思政、处处育人的思政理念入脑、入心。
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应该做价值传播的媒介。对此,习近平要求“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思政教师过硬的政治素质和课程思政教师深厚的政治底蕴,是两者能够协同的价值基础。政治思维是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形成的前提和基础,教师政治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协同方向和性质,也影响教师立德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要积极促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主体在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上的一致。滕尼斯曾提出:“共同体是基于情感、习惯、记忆以及地缘和精神而形成的一种社会有机体,每个共同体成员具有共同的传统和价值观,彼此相互依存,亲密互动形成共同成长的整体。”[4]思政教师和课程思政教师的政治思维,主要体现在政治方向感、政治敏锐性和政治立场上。
3.提升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主体的课程思政能力
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高低直接决定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的效果,其中,教师课程思政的执行能力是两者协同的关键。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总体呈现出人文性、立体化和宽视野特点。一是培养教师的人文素养,推行3B备课制度。课程思政能力的建构既需要教师扎实的课堂基本功,又需要具备教学研究的能力,同时还要具有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需要具备深厚的人文理论素养。教师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谨守职业道德;要不断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提升理论水平,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用文化来积淀能力,用信仰来沉淀浮躁,并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的过程中积极推行3B备课制度。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课程思政建设具有引导作用。从逻辑角度讲,教师理论功底的基础是思想政治素养,而思想政治素养的基础则源于对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政治素养的提升需要持之以恒的学习,教师要深入、系统、细致地学习党的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主动参与各级各类政治理论学习,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悟、学有所用。其中,备专业课程主要是挖掘专业课中的思政资源,课程设计的主体是人,课程教学的目标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承,知识学习也仅仅是学校教育的载体,课程完成的实质目标是培养一个合格的社会人才。备学生主要是将学生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双主体之一。学生的个性、兴趣、能力和职业期待是需要教师备课前充分考虑的因素。备理论则主要是充分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事实上,教育的过程不仅是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也是教师与学生共同进步的过程,其以知识建构为基础,以实践应用为联结,以学生的个人成长为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独立的建构能力、判断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是培养教师整合思政教学资源的能力,创设3Y思政资源机制。高校教师的类型分为教学型、科研型和教学科研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发展要求教师既能讲课,又能做好教研。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师的协同主体要建立思政资源挖掘的协调机制。3Y思政资源机制,即从专业、行业、就业视角进行思政资源挖掘。专业角度主要是指把课程放到专业的坐标体系中去挖掘。教师要从职业道德的角度向学生讲清楚、讲透彻、讲深入专业课,让学生树立牢固的专业意识,坚定专业信心,建立服务国家、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行业角度主要关注专业的发展前途,将课程全方位融入行业中去讲解,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就业角度主要关注学生入职的心理预期,建立专业、行业和就业的关联逻辑。
三是培养教师立体的思政能力,创设“纵横一体”发展路径。从横向角度看,应将世界眼光、全球意识贯穿课程思政建设的始终,并从横向对比中坚定“四个自信”,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习近平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涵,也是专业课立德树人的价值维度。思政课程教师和课程思政教师要用宏大的国际视野,将全球化意识和世界眼光落细、落小、落实[5]。同时,在全球视野下,教育仍需警惕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社会思潮的渗透,也需与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价值观的负面效应相抗衡[6]。此外,教师还应充分考虑国际维度,建立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契合点。从纵向角度看,教师要立足我国本土教育实践中的中国视野和中国话语,以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为知识背景,将课程融入历史中,通过讲述专业课程的历史沿革、历史贡献、历史影响等,帮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课程的内容体系,更深刻地认识专业课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这也有利于学生的技术创新和科研发展。
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课程维度
教师带领学生对课程的命题、判断和结构进行分析、解构、重组、整合、再建构等,要把握其精神实质和逻辑方法,由此实现课程育人[7]。课程是教学主体实现教学过程的重要媒介,是实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的载体。事实上,两者的有效协同依赖于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通过创新课程生态机制,改良课程群,创新实践体系,构建复合型和均衡化课程结构,从而实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协同创新。
1.创新多维立体的课程生态体系
创新课程生态机制,形成系统效应,以课程之间的价值同构为指导,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和综合素养课(通识教育)“一体两翼”的课程体系。在“大思政”理念的指导下,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的功能和使命,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是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的全新视角。
思政课作为育人体系中的“一体”,是育人体系的核心,它为课程思政的发展提供了价值导航,确保了课程思政“不忘初心”,为课程思政彰显政治思维提供保障,同时为课程思政提供政治方向的引领。思政课对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是两者协同的逻辑互构起点。在“大思政”理念的指导下,思政课程的政治引领促进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并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终极目标。此外,思政课还是课程思政的理论担当,是课程思政的价值指导。课程思政通过挖掘各类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实现隐性教育到显性教育的飞跃,将思政课程的育人目标渗透融入到其他各类课程的知识体系和情感目标中。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科学的学习方法。思政课程对课程思政的引领也包括方法论的导航,即学生通过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立足新形势,回应新问题,提出新方案。
作为“两翼”中的一部分,专业课是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的重要平台。专业课中的思政资源极为丰富,教师应不断挖掘思政资源,以学生为中心,满足学生的能力要求,结合课程思政目标,将课程思政理念、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中。此外,教师还要以“双目标”为宗旨,设计教学内容,挖掘思政资源,建立同一学科课程链,提炼特定学科专业内涵的课程思政元素,并以专题形式进行归类总结,以课程链牵引课程群建设,实现圈层之间的协同,形成系统效应。
通识教育是大学生人生教育的主要途径,为学生提供了社会科学的思维方法,具有良好的育人功能。通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种,具有深沉的人文积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识教育可以形成思政教育的文化圈,为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开展提供氛围支持和素养基础。事实上,通识教育以“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深刻地影响着专业课的教育效果,以相互衔接的方式配合着思政课程的开展,因此是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发展的媒介。
要建构以思政课程为主体,专业课、综合素养课为补充的课程体系模式,优化体系结构。思政课与专业课和综合素养课要在目标和方向上保持一致,实现思政课与专业课、综合素养课的有机融合,进而提高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协同水平。
2.创立“三课一平台”实践课体系
课程设置要遵循夯实基础、加强通识、强化实践的原则,通过实践体系机制的建立实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有机结合。“第一课堂”完成理论知识学习,解决“入脑”问题;“第二课堂”完成“入心”任务,将所学内化为学生的信念;“第三课堂”主要解决“入行”问题,即将学生所学知识外化为行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在立德树人的目标上殊途同归,但育人的难点则是思政元素的有效挖掘和融入。
“第一课堂”的学习主要通过思政课程、党史学习小组、团委、学工部组织的各项学习活动完成。先期的理论学习为后续的实践开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方向指导,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积极挖掘“立体化”的教学资源,让学生摆脱“平面化”教学的困扰。“第二课堂”主要聚焦校园文化、社团活动等。可以在校园文化中厚植家国情怀,开展安全文化、责任担当的校园宣传。通过育人氛围的营造,实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在文化氛围上的协同,并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助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路径的创新。以思政资源挖掘为目的,契合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的理念,构建全时空、全角度的育人环境和育人氛围,充分发挥地域文化、校园文化和学科文化的育人功能,挖掘思政元素,实现氛围塑造人的目标。“第三课堂”主要是与就业相契合,将思政小课堂、课程思政小范围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本着“早思政”“多思政”的理路,高校对新生要进行专业导论课教学,讲解相关行业、产业创新及专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一方面让学生了解我国在相关专业方面所取得的重大突破,坚定“四个自信”;另一方面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在社会大课堂领域,学校要积极寻找社会行业中立体的思政教育资源,让拥有非凡经历的人走进课堂,用他们的励志故事激励学生,传播正能量。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劳动实践教育为载体,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全面融合,将思政元素渗透到专业实践教学中,将思政教育贯穿到整个专业实践的过程中。实践教育教学基地一体化建设是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实现协同的路径突破。拓宽实践教学平台,将实践平台打造为多功能、全视角、立体化的平台。同时,将思政教育元素与专业教育相对接,既强调横向贯通,又关注纵向衔接,“以点引线,以线带面”。
3.构建形式新颖的特色课程体系
为提高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衔接的通畅性、综合性和思想性,学校可以构建“专题课程+论坛课程+活动课程”的课程体系。专题课程立足于某一专项问题,将不同学科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以专题的形式呈现,打破传统课程的藩篱,在思政课程、各专业课之间建立关联、相互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论坛课程主要通过专家讲座,行业精英、优秀校友演讲等形式,用榜样的力量影响学生,用身边的楷模感动学生。活动课程主要聚焦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并遵循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结合学生的兴趣,将思政元素嵌入到活动当中,让思政教育纵贯大学教育的全过程,让课程思政的理念横向拓展到暑期三下乡、专业实习等活动中。
五、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评价维度
基于“一体化”思维,创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评价机制,以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激活教师的思政自觉意识,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基于回归教育的本质目标,根据协同主体、协同路径、协同理念等因素,学校应建立多元、科学、多样的评价体系。首先,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家长、学生和用人单位都可以成为评价的主体。因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协同本身就是一个系统过程,需要多个主体共同参与才能完成。其次,评价内容多样化。就协同的主体而言,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教学能力等都是传统教师评价的内容,但在新形势下,思政课程教师和课程思政教师的思政自觉意识和横向思政的合作能力,应成为评价的重要指标。就协同的过程而言,评价过程要具有完整性、动态性。思政教师和课程思政教师协同的过程中,在集体理论学习、集体备课、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等方面都要形成可视化的评价,且评价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将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有效地贯彻到每个教学环节中。思政课程教师与课程思政教师协同的重要交汇点是学生,对学生客观、真实的评价直接反映了两者的协同效果。此外,可以设置课堂检测表,使评价向度更加有序、合理、全面,通过学生自评和他评完成过程性评价。同时设置评价表,通过对学生专题作业、思想状况考核,理论素养测试等来完成。最后,评价方法和标准多元化。课程思政不是具体的一门课,因此对课程思政的评价应该以不同专业、不同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为起点,评价教师如何挖掘思政元素、如何发挥育人功能,使评价标准更加详细具体。在评价方法上,应该遵循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一致、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统一的原则。
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协同是一个动态的协同过程,具有长期性、思想性和艺术性,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通力合作、同向同行,共同完成立德树人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