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化视域下中原学发展与未来走向(笔谈)

2021-01-12特邀嘉宾李庚香尹全海张新斌王明钦岳鹏星

河南社会科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中原经济学河南

特邀嘉宾:李庚香,尹全海,张新斌,李 龙,王明钦,岳鹏星

(1.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河南 郑州 450002;2.信阳师范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河南 信阳 465400;3,4.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历史与考古研究所,河南 郑州 450002;5,6.河南大学 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河南 开封 475001)

构建中原经济学,奏响“新中原中心论”时代最强音

李庚香

新时代提出新课题,新课题催生新理论,新理论引领新实践。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赶考之路上,中部地区特别是中原地区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河南在全面开启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奋勇争先、更加出彩,需要亿万中原儿女用一个又一个出彩绘就浓墨重彩,需要河南哲学社会科学界尤其是经济学界有更大的担当、更大的作为、更大的贡献。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河南省十一次党代会召开后,面对新时代新征程,面对未来百年,我们前瞻30年,提出河南需要打造中原经济学。

一、全面把握中原经济学提出的新时代背景

中原经济学的提出,不仅有其内在的学理基础,更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应新时代需求而生,是对新时代新要求的积极回应。构建中原经济学,首先要从中原经济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出发,全面把握其产生的时代大势、社会大局和实践基础。

(一)站位全国,“新中原中心论”呼之欲出

新时代,河南的发展要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来定位,要放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来定位,要放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来定位。

2021 年7 月22 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发布,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东西南北中无死角的重大战略全覆盖,北有京津冀、雄安新区、东北振兴,南有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东有长三角一体化,西有成渝城市群,中有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战略。由此,区域协调联动效应、整体效应越来越凸显。河南作为中部地区第一人口大省,作为中部的腹心,战略地位尤为突出。

一是在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中,河南“四通八达”的区位优势能够实现内循环,并有助于外循环。由于河南的经济是内需主导的经济,所以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占据有利的地位。

二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提出后,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有望成为中国的第五个增长极,从而为河南发展提供重大机遇。新时代黄河文明轴心带的形成,为我们研究大河文明与中国之治提供了巨大空间。

三是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河南是中国大国农耕的“战略后院”。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河南的乡村振兴必将走在全国前列。

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是中部地区、中原地区的最大时代机遇。当前,河南要紧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政策机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历史机遇以及乡村振兴的时代机遇,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过程中,必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认为,在新发展格局中,中原中心的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提出“新中原中心论”恰逢其时。

(二)着眼未来,现代化河南建设的宏伟蓝图已经擘画

如果说“老家河南”揭示了河南的文明化进程,文史哲发挥了重要作用,那么,“出彩河南”则体现了河南的现代化进程,中原经济学、中原政治学、中原法学、中原生态学、中原商学将发挥重要作用。河南省十一次党代会以前瞻30 年的战略眼光对现代化河南建设进行了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确立了“两个确保”的奋斗目标,提出全面实施“十大战略”,明确了今后5年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重大战略,提出了主要任务和重要举措,从而系统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现代化河南”和“怎样建设现代化河南”的问题,充分彰显了河南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省之要者”的使命担当,绘就了全面建设现代化河南的宏伟蓝图,揭开了现代化河南建设的崭新篇章,奏响了奋勇争先、更加出彩的时代最强音。

(三)立足河南省情,中原经济学必须解决河南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今日的河南,已经站上新的历史起点,进入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但我们应清醒地看到,与发达省份相比,我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比较突出,不协调不适应的问题亟待解决。不平衡,主要表现为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比较大,产业结构偏重偏粗偏低,供需匹配度不高,比如城镇化发展相对滞后,中心城市带动引领作用不明显,商丘、周口、驻马店等传统农区发展相对滞后。不充分,主要表现在人均GDP、城乡居民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还比较大,农业大而不强,工业全而不优,服务业不大不强不优,尤其是创新能力不强。在中部六省中,河南的创新体系是比较薄弱的。如与安徽相比,2019 年安徽3 万亿元GDP 中就有1 万亿元是通过创新驱动实现的,新经济、新业态、新基建等新经济总量占比1/3;河南现在的经济总量是5 万亿元,但新经济总量占比还不足1/4,差距很大。不协调,主要表现在协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改善民生、资源能源利用和生态保护治理、发展和安全等方面还存在差距。不适应,主要表现在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仍比较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提升,一些干部观念视野、专业能力跟不上新形势新要求。这四大问题,是中原学必须破解的重大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探索大省新路,通过转型发展,通过跨越发展,通过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中部地区崛起的新路。

总体来讲,“新中原中心论”呼唤立足中原、着眼全国,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原经济学;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需要通过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为现代化河南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指引的中原经济学;补足短板,解决不平衡不充分、不协调不适应问题,急需立足河南实际,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的中原经济学。

二、深刻理解中原经济学的概念及研究对象

(一)中原经济学的概念

中原经济学概念是建立在中原和经济学概念基础上的,只有在对中原和经济学清晰界定的基础上,才能对中原经济学的概念和内涵有一个较为清晰、明确的界定。

我们认为,在当下语境中,对中原的理解和认识是有弹性的,应当兼顾历史渊源与现实基础、地域指向与文化因素,不能过于宽泛或狭窄。在此意义上,作为一个区域概念,中原是指以河南省为主体和中心,包括与河南毗邻的晋东南、鲁西南、冀南、皖北的区域。若从区域经济的意义上理解,中原大体上等同于中原经济区的范围,即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为基础、中原城市群为支撑、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包括了中古以来历史上中原地区观念中的其他部分,共涵盖5省30个地级市及3个市辖区、县。为什么我们要用“中原”而不用“河南”这个概念呢?因为河南仅仅是一个行政地理概念,而“中原”不仅是一个地域、区域概念,还是一个文化、文明概念。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规律的学科。简言之,经济学是关于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

基于上述理解和界定,我们认为,所谓中原经济学,是以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为时代背景,遵循和体现经济学一般规律和方法,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导,以中原传统经济思想为逻辑起点,以中原区域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传承和弘扬中原经济思想优秀传统,指导、服务和推动中原区域经济发展的理念和学说的总和。它综合运用当代国内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以中原传统经济思想在新时代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新成果,为思考和解决中原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提供先进的理念引领、深厚的学理支撑和最优的解决方案。

在上述意义上,中原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学科视野下对中原传统经济思想创新转化和对中原区域经济发展实践的探究。虽然历史上中原经济学有着深厚悠久的思想渊源和理论雏形,但是并未出现以“中原经济学”为概念的科学理论体系。如果说,中原传统经济思想是完全没有现代学科划分状态下的综合性学术研究,那么中原经济学则是在明确的现代学科意识基础上的综合性应用研究。它强调现代经济学学科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支撑,强调汲取和依托从中原传统经济思想在新时代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而来的最新成果,强调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对实践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致力于构建解决中原区域经济发展现实问题的区域特色学科。我们要研究的是3.0 版,把经济与生态、文化、数字化一体进行研究。

(二)中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中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对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十分关注,并在河南最先提出“新常态”这一论断。他提出的“四张牌”“四着力”“三起来”“三结合”“三个转变”“两个更好”等观点对于河南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是中原传统经济思想研究。中原传统经济思想不仅对中原、中国而且对世界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其一,中原传统经济思想可以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历史借鉴;其二,中原传统经济思想可以为建立中国经济学派提供思想引领;其三,中原传统经济思想可以为中国式管理提供哲学基础。老子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更是讲了许多经济学的原理。从历史渊源看,中原经济学发端于中原传统经济思想。中原经济学的思想理论渊源既包括夏商周时期的《易》,也包括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子、管子、计然、白圭(《汉书》中称他是经营贸易发展生产的理论鼻祖)以及唐代的刘晏,清代的康百万等代表性思想家、经济改革家、商业活动家们的思想。比如,在西方经济学中有一个著名的“二八定律”,二和八在《易经》八卦中,都属于八卦中的坤卦。因此,所谓的二八定律,和《易经》中坤卦的哲学思维有着同根同源的思想理论。我们平常重视的“变易”“不易”“简易”中蕴含着“交易”和“生意”。比如,“均衡”这一经济学核心理念,就与《易经》中讲的“一阴一阳之谓道”异曲同工。西方重平等,中国既重平等也重“平衡”。比如,在当前中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一个核心命题就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做到政府有为、市场有效。老子《道德经》中的无为而治思想,对于当下的治道变革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比如,从中国经济思想史角度来考察,“商圣”范蠡的经济思想主要包括农末兼营观点、经济循环学说、贸易思想和价格理论四个方面,他提出的“天道、地道、人道”“富而好行其德”,以及“候时转物,逐什一之利”“与时逐而不责于人”等经营理念,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此外,理学繁荣的宋明时期非常重视义利之辩。“二程”等理学家主流思想认为,“大凡出义则入利,出利则入义”(《二程语录》),认为道义和功利是相斥的。这其实与市场经济讲求经济与伦理的统一是不一致的,没有处理好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康百万家族信奉的“留余”文化倡导平衡共赢、因时而变、兼济天下、让利于民,浓缩了中国传统文化哲学的精髓,也是优秀传统经济思想“谦”的体现。中原传统经济思想研究,是综合运用当代国内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以经济学思想及其方法为主、以中原历史文化和哲学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经济思想研究。比如,对管子、计然、范蠡、白圭、刘晏、康百万等源于中原大地的经济、商业领域代表性人物、学派、典籍及其思想的研究,如何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如何用时代精神进一步激活,仍然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三是中原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河南是中原地区的核心承载地。其大省新路之所以被人关注,是因为它的追赶式发展必须与创新发展相结合,必须实现转型发展,必须实现高质量发展。改革开放40多年来,河南紧紧抓住新型城镇化和枢纽经济这两大优势,郑州商贸城的发展世人瞩目。中原经济学,就是要解决新时代河南经济社会生态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中原经济学就是研究河南的现代化进程的,就是要研究河南的高质量发展的,就是要研究“创新起,中原兴”。如果说广东经济的特质是“开放”,浙江经济的特征是“民营”,那么河南经济的特点就是“转型”。河南经济是一种追赶型经济,必须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进行结构转型。主要应该聚焦四个问题:一是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如何成为中高端、关键环?二是中部地区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三是黄河流域如何实现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良性互动?四是在乡村振兴上如何走在全国的前列?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综合运用当代国内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特别是以经济学领域及其方法为主,以中原区域经济发展实践涉及的经济理论、经济问题、经济政策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中原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比如,“创新起,中原兴”的研究需要我们高度重视。比如,中原区域生产力布局、产业结构、资源和要素空间配置;中原区域经济发展要处理的效率与公平、政府与市场、均衡与非均衡、中央与地方等方面的关系,县域治理“三起来”等问题,都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并着力研究。

三、擘画中原经济学未来发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意气风发踏上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在过去100年赢得了伟大胜利和荣光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必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构建立足河南实践、有效服务河南经济发展的中原经济学是河南经济学学科发展和河南现代化建设的双重诉求。中原经济学的未来发展,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打造新时代中原经济学专家学者群

我们常讲,河南是社科大省,不是社科强省。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19年年底,我省高等院校、省市社科院、党校系统等专门从事社科研究的人员达4.5万人,社科工作者众多,社科专家众多,但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名家、大家较少。相比我省的文学创作、作家群体在全国的影响力,社科理论研究领域逊色不少。“十四五”时期,我们要大力实施河南社科名家推介工程,积极打造有影响的中原人文学者群、中原法学家群、中原经济学家群、中原思想家群,推出“中原百家”,不断提升河南在全国社科界的影响力。打造中原经济学专家学者群,我省有着良好的基础。

一是拥有扎实的经济学人才储备和基础。河南专门从事经济学教学和基础研究的学者众多,他们立场坚定、功底扎实、学风优良,积极开展经济学研究、推动学科发展。特别是河南高校的经管学院,拥有一大批专门经济学人才。从社科联工作层面看,在年度调研课题申报、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设立、优秀青年社科专家评选等工作中经济学专业都占了最大的比重。

二是拥有一批高素质的经济学学科带头人。如杨承训、耿明斋、孙新雷、张占仓、谷建全、焦国栋、喻新安、王永苏、程传兴等,他们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经济学理论知识,目前,虽然他们大多还没有在全国形成很大的影响力,但他们为推动河南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中原经济区的概念就是我省的经济学家在省社科联组织的省领导与专家学者座谈会上提出的,并最终上升为国家战略。

三是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在上述基础上,发挥“集团军”的整体协同作战能力,形成“五指握拳”、集中发力、团队作战的效应,打造新时代中原经济学家群,正当其时。与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相呼应,与中原地区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相一致,要通过开展中原经济学这一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经济学综合性应用研究,凝聚不同学术视野、不同专业见解的科研人员集体攻关,深挖特色优势研究领域,培养一批致力于中原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原经济学研究领军人才和高水平研究团队,逐步打造新时代中原经济学家群,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经济理论创新和学科构建。

(二)积极构建新时代中原经济学理论体系,努力推出具有全国乃至世界影响力的经济学力作

教育部公布的学科目录有14 个门类,经济学是其中之一。有影响的经济学成果不仅要顺应社会发展变化,揭示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而且要反映社会实践,解决经济发展的实际问题。经济学门类又分为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两个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的作用在于认识世界,应用经济学的作用在于改造世界。中原经济学的研究既要求我们重视基础研究,更要求我们重视应用研究,必须重视中部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河南的创新发展、转型发展和跨越式发展,河南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第一,要树立“新文科”理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蓬勃兴起,“新文科”建设应运而生。在这一背景下,无论是理论经济学还是应用经济学的学术成果,都要注重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这种交叉不仅包括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也包括与理工学科的交叉融合。中原经济学的研究要顺应科学研究发展的趋势,运用多学科的研究理论、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在建设“新文科”的过程中不断生长、成长。

第二,要突出应用导向。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8月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强调,要“从国情出发,从中国实践中来、到中国实践中去,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使理论和政策创新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他说:“只有以我国实际为研究的起点,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中原经济学要把研究扎根在中原经济发展的土壤中,要把论文写在中原的大地上,一方面不断推动经济理论创新,另一方面多方位、多维度寻求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难题的最优思路与路径。河南省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实现“两个确保”的目标任务,擘画了现代化河南建设的蓝图,为我们提出一系列亟待深化的理论课题、一系列亟须解决的实践难题。中原经济学要扎根现代化河南建设的实践,深入对接“十大战略”,聚焦国家创新高地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等重大问题开展针对性、应用性研究。

第三,要有学理支撑。经济学是经世济民之学。经世就是认识世界和管理世界,济民就是服务人民、帮助人民。新时代中原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学理支撑,一方面要视野广阔,要有历史视野、国际视角、全局观念,从中国看中原、从亚洲看中原、从世界看中原;另一方面研究对象要精准,一定来自对河南经济现象和问题的研究,一定内嵌于河南的经济、社会、文化结构之中,一定解释河南经济现象的本质,解释其背后的“道理、学理、哲理”,从而能够推动河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第四,要树立学术自信。纵观历史,大国崛起与其经济学理论崛起和经济学话语权提升是相伴而行的。像20 世纪初世界经济中心从英国逐渐转移到美国一样,在21世纪,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发展,世界经济中心也必然逐渐转移到中国。当前,河南缺乏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经济学大家,也缺乏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经济学大作。然而,我国经济学界有实力和自信迎接世界经济学的研究中心向中国转移,我们也应该有自信有能力总结河南发展的新鲜历史经验、鲜活实践和伟大成就,提出推进现代化河南建设的系统性经济理论,进而构建新时代中原经济学理论体系。中原经济学一方面要善于提出揭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引领现代化河南建设的原创性成果,服务河南实践;另一方面,要力争推动重要研究成果从地域性研究上升为一般性经济理论研究,使之成为全国乃至世界可借鉴可复制的经济发展案例和理论,从而产生广泛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

在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时代背景下,中部地区特别是中原地区的高质量发展,特别是“新中原中心论”的经济发展走势,提出了“中原经济学”这一重大理论诉求。然而,中原经济学专家学者群的形成,与构建中原经济学理论体系又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没有中原经济学专家学者群的形成,我们难以推出中原学经济理论体系。同时,中原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中原经济学专家学者的崛起也是一致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一体化推动。要通过《中原经济学概论》的编写,凝聚和汇聚河南经济学界的智慧和力量。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交织影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极为繁重。河南省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踏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进军的新征程,要前瞻30 年看问题。未来30年是现代化河南建设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原经济学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在大山大河大平原的中部地区建设具有中原特色、中原风格、中原气派的中原经济学是新时代赋予河南经济学界的机遇和使命,是在建党百年历史条件下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是河南建设“四个强省”、国家创新高地、幸福美好家园的时代需要,是河南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体系的现实需要,是增强河南社科界决策影响力、学术影响力、社会影响力的需要。我们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只争朝夕的精气神、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为奏响“新中原中心论”的时代最强音贡献经济学界的华丽乐章。我们要通过中原经济学的打造,奏响奋勇争先、更加出彩的河南最强音。

中原学的研究旨趣

尹全海

中原学,自2016年由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李庚香主席首度提出,业经学界同人共同努力,今已大见成效;作为参与其中之一员,不仅乐见其成,更感欢欣鼓舞。然学术发展大抵“作始也简,将毕也巨”,后续建设有赖吾辈永续努力,日有精进,发扬光大。鉴于一学科之成立,当有明确的学科性质与问题意识,独特而具体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以及与之对应的研究方法等学科基本理论。借参加“现代化视域下中原学的研究趋向与未来发展理论研讨会”之机,从中原学的性质、问题意识、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大家关心的话题,谈谈中原学的研究旨趣。

一、中原学之性质

对于中原学之学科概念及其含义,学界基本达成一致、形成共识;中原学学科概念于2016 年正式提出,亦无异议。但中原学从提出、发展到初见成效的内在动力,同样是中原学学科建设进程中必须明确的问题,不然中原学之学科性质将存在动摇、模糊、边界不清之虞。如同敦煌学是1930年陈寅恪在陈垣《敦煌劫余录序》中首次提出,但敦煌学的起始则是1909 年敦煌文书的发现。中原学之缘起及内在动力,既非“由新发现而成就的新学问”,如近世之敦煌学、甲骨学、徽学等,亦非因其首创者所居之地地名或水名命名之学,如宋代理学之濂学、关学、洛学、涑学、蜀学等,而是中原历史文化学科化的成果。因此,中原学的性质是学科,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学问,也不是学术共同体意义上的学派。

中原历史文化学科化,就是将中原历史文化传统转化为中原学,中原学是中原文化传统的当代转化。从中原文化到中原学,看似非常相似的概念,其实学术意义差别很大。比如中原文化的时空内涵,学界或以现今河南省行政区域,或以中原经济区的区域范围界定其空间范围;时间范围均以新中国成立为下限。而中原学是21世纪的新兴学科,时间范围涵括“自古及今”,类似于中国传统史学之“通史家风”,从远古至当下;空间范围则是把中原作为一个区域而不是地方,一个被后人发现的有特殊意义的区域。中原学把中原文化作为学科化之传统资源,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框架内,开展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建设,最终实现中原文化传统的当代复兴。

二、中原学之问题意识

目前全国范围内以地方文化研究、区域文化研究等命名的地方性或区域性“学”,争奇斗艳,各美其美;河南境内已有黄河学、炎黄学、河洛学(洛阳学)、开封学(新宋学)等。那么,中原学与上述诸学有何不同以及为什么要建设中原学,也是中原学建设者须向学界表明的问题,即中原学的问题意识是什么。揆诸中国学术发展,自古以求真、致用为大端,但往往有所偏废,如乾嘉学术为求真而排斥致用,康有为为维新变法而放弃求真,均不可取也。求真者亦有两途,如汉儒专言训诂,宋儒专言义理,于是被演绎为考据、辞章、义理、经济四途。中原学在研究旨趣上以求真达致用,既非义理之学,亦非考据之学,而是致用之学。

中原学的致用旨趣,核心就是以学科建设实现中原历史文化在当代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具体表现在观念和实践两个层面。在观念层面上,中原文化传统往往从地理、政治、文化三个层面界定“中原”的空间意义,以至于形成中原与边疆、中心与外围、内地与沿海等二元对立性概念。其实,中原还是中华姓氏之根、中华文明之源、丝绸之路的起点,不仅蕴含空间意义还有时间意义;二元对立的概念就是在时间演变中形成的。最具注释意义的是梁启超关于“中国之中国、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的论述逻辑。同样,中原不仅是中国之中原,也是世界之中原。中原学主张在时间中理解空间,对中原的空间意义作动态性解释,强调中原在时间上的绝对性和空间上的相对性,以及中原作为一个空间的结构过程。中原学以时间优势代替空间局限的创新观念,将成为内陆地区制定对外开放战略的逻辑起点。

在理论层面主要是见之于行动,“将施有政”。中原学可在2011年10月《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所设计的提高中原文化影响力、促进文化产业大发展、塑造中原人文精神等方面有所作为。比如,可以通过挖掘中华姓氏、文字沿革、功夫文化、轩辕故里等根亲祖地文化资源优势等,“提升具有中原特质的文化内涵,增强对海内外华人的凝聚力”;通过“发扬愚公移山精神、焦裕禄精神和红旗渠精神”,塑造具有中原特质、体现时代特征的人文精神。亦可在2016年10月河南省委、省政府发布的《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方案》确定的建设全球华人根亲文化圣地、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示范基地、全国重要的文化产业基地、现代文化创新发展新高地、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基地等战略定位的具体实施方面有所作为。比如依托新郑黄帝故里、淮阳太昊陵、内黄颛顼帝喾陵、商丘燧皇陵、桐柏盘古之乡、泌阳盘古圣地、西华女娲城等文化遗迹,建设人文始祖拜谒地,形成“河洛是故乡”“寻根到中原”的文化认同,具体实施全球华人根亲文化圣地建设工程。

三、中原学之研究内容

地方之学,因“地近则易核、时近则易真”二便,言一方之全史,亦因其以“观风问俗”为目标,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往往停留在地方性话题。中原学不是中原地方之学,而是中原区域之学,以中原区域为研究对象。作为区域的中原,与中国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与作为地方之中原区别在于,区域中原可以超越国家界限,可视为全球视野下的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于是,作为区域之学的中原学,研究内容可以是国家层面的话题,也可以是世界性话题。

中原区域之学,从中原区域出发,发现并确定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比如在中国改革开放背景下,内陆诸省和沿海各省遇到的发展问题各不相同,内陆省份中河南遇到的问题与陕西、山西等省遇到的发展问题又不同,中原学的研究内容是从中原作为一个区域遇到的问题出发,研究其在中原、在全国,甚至在全球范围内的意义。比如21世纪的中原学界先后提出黄河学、炎黄学、中原学、河洛学这一文化现象,本身就可以作为中原学研究内容;若能够超越中原区域,而是在全国范围甚至在世界范围对这一文化现象进行探讨,自然会发现这一文化现象在全国范围的特殊性与普遍性,以此为研究内容探讨21世纪中国区域学或地方学的生成机理,便是从中原出发探讨全国性话题。

中原学从中原区域出发,发现并确定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一方面可以避免把中原学描述为全国层面学术研究的地方版,模糊整体和局部的差异;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突显中原学独特而具体的研究对象,用以区别其他区域学或地方学。由于中原学尚处于建设之中,研究领域又关注当下,中原学的研究内容可能会因时而动。根据我的理解,相对稳定的研究内容大致包括六个方面:第一,中原学理论与方法。包括学科概念、学科功能、研究方法、学术史等,类似于“绪论”。第二,中原区域的结构过程。用于界定中原学的区域性而非地方性,据此发现并确定中原学的研究对象;作为区域的中原,是由中原人的禀赋界定的中原,而不是由地理范围或行政范围界定的中原。第三,中原历史文化遗产。厚重的中原历史文化遗产,既是中原学的学术资源,也是中原历史文化学科化的基础与起点。第四,中原人文精神。主要从具有中原特质、体现时代特征两个方面提炼中原人文精神的载体和谱系。第五,中原经济区。经国务院同意设立的中原经济区,是从经济战略角度界定中原作为一个区域的官方行动,也是中国改革开放战略的一个区域战略,当纳入中原学的研究范围。第六,中原学人、中原学案,按照中原学的学脉与宗旨,自宋代的洛学,至当下中原学,其中包括学人、著述及其学术思想。

四、中原学之研究方法

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与学科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一样,是一个学科成立的基本条件。中原学,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中,属于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所谓新兴,系因其诞生于21 世纪初,或者说正名于21 世纪初;所谓交叉,系因其研究领域十分广泛,研究对象(客体)并非单一学科,而是个学科群。举凡中原历史、中原文化、中原人物、中原经济与社会、中原风俗与艺术等,均可纳入中原学学科范围,成为实现中原历史文化在当代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研究视角。中原学研究内容的多元性,决定了研究方法选择的多学科性,在一般意义上可以称之为交叉学科研究法。但依据上述中原学研究内容,其学科分类基本上以哲学、历史学、经济学和中国语言文学为主体学科,与新文科涵盖的学科领域基本一致,而且交叉学科研究法本质上就是突破或弱化学科界限,与新文科追求的目标和途径也是一致的。因此,中原学的研究方法,且称之为新文科研究法。

中原学研究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张新斌

一、中原学研究与取得的成果

从2016年提出中原学到现在,应该说中原学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省内许多专家还包括省外部分专家也都陆续发表了相关研究成果,作为《河南社会科学》中原学专栏主持人,我邀约一些专家写了一些文章,应该说这些成果对于深化中原学研究很有意义。我们也举办了一些研讨会,当然这些研讨会都是挂名,“中原学与××”,实际上大家也知道,中原学研究本身还真没有达到研讨会的要求,总体来说,从2016 年大家不知道什么是中原学,李庚香研究员提出来之后,大家逐渐做,深入研究,从理论架构上进行研究,还是取得了一些收获。

二、中原学研究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中原学与中原文化的关系

这个关系非常重要,因为我们在研究河洛文化的时候,就面临这样一个问题。河洛文化、河洛学是怎么回事儿,河洛文化研究一定要上升到河洛学吗?是上升还是平行的关系?我觉得好像两者有联系,但不是一个升级的关系,比如中原学和中原文化,这应是两个问题。

当然,我认为中原学的核心是中原文化,但是它有一个外延,中原学应该是河南地方之学。刚才李庚香研究员讲完之后,我就很高兴,他说了,中原学就是河南的社会科学,我说这个定位一下就对了,如果把中原学当作中原思想文化研究的话,它是另外一个事,完全不是一个概念。所以这个问题,大家还应该继续研究,要把这个搞清楚。

(二)中原学和哲学流派的关系

历史上所谓思想流派,它就叫关学、理学、洛学,所谓的关学、理学、洛学,首先要有代表人物,比如关学就是张载,洛学就是二程,理学就是朱熹,有代表人物,而且这种命名已经形成规范,你不能随便叫,我要是一个思想流派,我叫中原学,能这样吗?肯定不行,或者肯定不能够达到这个约定俗成的东西。

我们说思想史方面的哲学流派是固定的,比如我们说洛学,这是全世界公认的,研究二程思想的就是洛学,为什么?就是在洛阳这样一个地方形成一个思想流派,以二程为代表。所以我觉得在中原学研究的时候,一定要这把两者区别开。比如我们一开始提出来构建思想文化高地,主要是围绕几个阶段的变化,像经学、玄学、理学、史学等,但是这些东西是不是中原学?我觉得肯定不是,中原学比那个面要宽得多。但是,我觉得所谓的哲学思想流派,应该是刚才李庚香研究员说的根脉、经脉、基因,一定要把这几个东西区别出来。

(三)中原学与洛阳学、炎黄学、黄河学的关系

我大概在2010 年就写过关于黄河学的文章,2017年又参加炎黄学研究院成立大会,也写过炎黄学的东西,我们也召开过洛阳学研讨会,2016 年发表过相关文章。这几个学,应该说我都介入了,这几个学的关系是一定要说清楚的,一定要把它跟中原学的关系说清楚,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当然,李庚香研究员有他的一套说法,但是作为一个学术问题大家可以讨论,到底是什么关系,我觉得也都需要认真研究。这是一个问题。

三、中原学研究的重点

就目前来说,如果我们在知网上去找中原学研究文章,数量还是非常少的,我当时约浙江大学一位教授,想请他写一篇关于中原学的文章,他也是很为难,感觉到对这个不熟悉。

我认为,第一,中原学一些研究,没有成为一个热门的东西;第二个,中原学的研究,还没有被学术界所认知。所以说,目前河南省涉及这几个重要的学,都存在这个问题,就是理论体系研究、理论基础研究、理论体系构建,这些问题都是我们下一步应该做的工作,包括一些重要的概念、范畴、框架、学科定位以及相关学科的关系。我认为中原学重大理论、规律体系的探索,包括在全球角度下对中原发展规律的认识,都需要进行研究、揭示。

四、中原学需要强化的着力点

最后一个问题,关于下一步应该做的工作,《河南社会科学》中原学研究栏目一定要坚持办下来,因为总体来说中原学研究有这样一个栏目,会对高校老师有吸引力,如果有这个动力促进大家做研究也可以。《黄河科技学院学报》樊洛萍教授也在做这个中原学研究栏目,要把这个叫响,我感觉还没有叫响。包括全国性地方学研究联盟成立,把目前我们陆续发表的文章进行汇集,以及《中原学概论》编撰,通过这样一些方式,把中原学研究向前推动。

中原学之夏文化研究的思考——从三星堆的考古发现谈起

李 龙

2021年3月20日,国家文物局在成都就三星堆遗址最新考古发现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进展会,通报相关情况。三星堆“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再次惊艳全世界,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与热议,考古工作也一下从小众冷门进入大众的视野,热度爆表。夏文化是中原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三星堆考古新发现对夏文化考古与推动中原学研究有颇多的启示。

一、三星堆新发现引起关注

三星堆曾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此次的新发现,同样引起全世界的瞩目。一是新闻媒体集中报道。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连续4天以最高规格在新闻频道现场直播,并在其他频道播发实时新闻。新华社、人民网、光明网等重量级媒体及时跟进,为全世界呈现了中华文明考古大餐。CNN、BBC、《南华早报》等海外媒体对此都进行了及时的跟进报道,三星堆的全球关注度可与秦始皇兵马俑并肩。二是海内外学术界高度关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评价三星堆考古新发现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考古学事业的有益探索。美国加州大学考古学家罗泰、哈佛大学考古学家费正清等人认为,三星堆考古新发现为研究中华文明及亚洲文明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新线索。三是海内外网友热议。三星堆迅速开启了刷屏模式,中华文明引起了海内外网友的广泛关注与深入探讨。四是参观热潮的出现。三星堆考古新发现带火了三星堆博物馆,2021 年“五一”假期,位于四川省广汉市城西的三星堆博物馆共接待游客8万人,比2019年增长3 倍多,文创产品热销。三星堆考古新发现被高度关注,其影响可谓一次对中华历史文化遗产认知的革命,背后反映了国民文化自信的与日俱增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日益提升。

二、三星堆新成果带来考古之问

三星堆考古新发现给我们呈现了辉煌灿烂的中华物质文明,同时也给我们传统的考古认知和历史学观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重新思考。

其一,中华文明源头问题。三星堆出土的部分青铜器与中原地区或传统认知的华夏文化核心区的青铜器特征迥异,但是与两河流域及古埃及青铜文化有类似之处,部分学者和网民据此提出中华文明西来说。“西来说”是舶来品,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部分学者为服务西方列强对我国的侵略而牵强附会而来。夏鼐等前辈考古学家的考古发现与研究已经证明,中华文明自成体系且包容开放,文化交流过程中吸纳了不同的文明元素。

其二,“黄河流域中心论”“中原中心论”。三星堆出土众多的精美的青铜器甚至金制品,部分学者认为三星堆文明超越了中原文明,要淡化“中原文明中心论”,提出“多文明中心论”“文明中心转移论”。“黄河流域中心论”“中原中心论”是20 世纪五六十年代,考古学家夏鼐等根据黄河流域考古发现提出的。20世纪80年代考古学家苏秉琦提出“满天星斗论”,但并没有否定中原在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的特殊地位。三星堆考古新发现印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格局,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都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黄河、长江都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具有向黄河流域尤其是中原地区凝聚的发展趋势,其时间临界点是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

其三,夏文化问题。夏文化探索是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研究中最为关键的重大学术问题,也一直是中国考古学史上争鸣最为激烈、最为持久的专题之一。学术界先后提出过仰韶文化夏文化说、龙山文化夏文化说、二里头文化夏文化说等观点。由于二里头遗址没有发现文字等可以证明夏族属的直接证据,三星堆遗址考古新发现被想当然地与夏文化联系到一起,产生了“谁是夏文化”一时难以定论的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夏文化不存在,即使是20世纪的疑古派代表人物顾颉刚,怀疑的也是历代文献叠加记载的夏文化内容而不是否认夏的存在。《尚书》《史记》等经典历史文献记载与近百年考古探索的成果都证明,夏文化探索的核心在中原。至少目前,二里头遗址考古成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文化面貌相对最接近夏文化的历史真相。

三、三星堆关注热凸显河南夏文化考古工作短板

三星堆考古带来的谜团,使得社会各界尤其是学术界对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格局有了多种不同的解读,无形中对中原地区在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的特殊地位和中原文化软实力形成冲击与挑战。河南各界尤其是历史与考古学界在应对这一问题中暴露了两大工作短板:一是应对缓慢。面对各种质疑的观点,反应迟钝。学术界、媒体甚至政府有关部门没有迅速发声,没有利用现有科研成果讲清辨明中华文明的发展趋势和中原地区的特殊地位。二是话语权缺失。中原地区夏文化研究进展缓慢,缺少有影响力的科研团队和学术带头人,学术话语权不强,对外交流影响力不够。这两大短板值得我们警惕,应该尽快加以改善。

四、三星堆考古给河南夏文化研究的启示

三星堆考古新发现引起的大众关注热说明考古已经不是传统的冷门与小众学科,而是肩负着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及满足大众文化生活需要的历史使命。正如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所说,考古告诉人们历史,把未知的事情慢慢变成已知。当人们面对未知的历史时,考古和政府有关部门应该挺身而出,大声释疑,最大限度还原历史本来面目,帮助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历史观,理性看待考古发现中的阶段性谜团。这也给河南考古研究工作诸多启示:

一是学术研讨要有新目标。建议由河南省委、省政府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文明探源与夏文化研讨会,邀请国内有代表性的专家、学者就文明探源与夏文化研究进行学术交流,解放思想,百家争鸣,求同存异,讲清楚文明探源与夏文化研究工作的现状、瓶颈与挑战,形成共识与建议,共同推进中原学之夏文化相关研究工作。

二是学术研究要服务社会。新时期考古新发现会越来越多,阶段性的未知考古课题势必会增加。面对新的与中原有关的考古文化现象,学术界、新闻媒体与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及时跟进举行新闻发布会或宣传活动。学术界要根据考古发现材料讲清史实,暂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应该澄清问题的症结所在,不能坐视不理或继续搞学术小圈子,自说自话,孤芳自赏。

三是夏文化研究要有新进展。河南要加大考古发掘力度,从点到面,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寻找新的夏文化遗址。要加大研究力度,组织科研团队深化二里头夏文化研究,争取早日在前辈的基础上有较大的理论突破,赢得文明探源与夏文化研究的话语权,打造中原学特色学科。

四是科研整合要有大力度。河南夏文化研究多年来进展缓慢,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科研团队和学术领军人物。要以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为核心,整合科研队伍,培养夏文化研究的中坚力量。

形塑共同体:中原学与黄河文化的内在耦合性研究①

王明钦,岳鹏星

黄河文化与中原学是一组关键词,也是一组研究命题,如今已经成为一组文化符合,涉及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众所周知,黄河文化在中华文明体系中具有发端和母体的崇高地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源头。学界针对黄河文化的研究历久弥新。与此位阶有所差异,“中原学”则是李庚香先生近年提出的针对中原地区学术研究的一个命题,属于较为新颖的学术话语。“中原学”在空间范围上主要是以河南省域为中心,着力于中原文化研究,意图将学界针对中原文化的研究群体整合为“中原学派”。同时,还提出以推进中原文化研究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以现实观照为抓手,进而引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1]。学术界针对中原学、黄河文化的思考与探讨可谓汗牛充栋。笔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如果能够进一步廓清中原学与黄河文化之间的内在耦合性,继续推进靶向性研究,对于推进中原学学科建设则具有重要价值。试简述如下,以求教于方家。

一、中原学与黄河文化研究的地域耦合性

从空间的角度而言,中原学与黄河文化研究之所以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主要在于二者之间的地域耦合性,也即中原学的地域指向和黄河文化的存续空间具有一致性。

顾名思义,中原学即研究中原的学问。从地理空间的意义上讲,“中原”一词作为地域之名意为“天下之中”。《尚书·禹贡》中命名的“豫州”,主要指的是以河南为中心的广大区域。“中原学”主要从狭义上的中原即河南立论,其缘由在于河南所在的地域最有资格代表中原和中原文化,不仅仅因为唯有河南全境尽在中原文化圈的覆盖之中,更为重要的是,河南省具有中原文化最基本的文化因子,同时还向周边区域辐射。正是在此空间属性的基础之上,中原学形成了以河南为核心的地域底色,并主要致力于研究河南地区文化的嬗变以及服务于现实的需求导向。显然,河南省域是中原学思考的基点,同时是具有现实导向价值的命题归属。也缘于中原学的地域属性,中原文化成为依存于中原地区的中原学研究的重要范畴之一。正如李庚香先生所言,中原文化即中原地区的文化。它既是一种地域文化,又是其他地域文化的渊薮。近代以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变迁,在区域文化演进过程中,与荆楚、吴越、岭南等地域文化研究相比,中原文化的相关研究处于滞后的状态。因此有必要在新时代伴随着中部崛起的发展态势,重新梳理中原文化的意义,以满足中原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性需要。

与中原学的地域指向相对明确不同,黄河文化的地域指向比较复杂。从空间属性上看,黄河文化紧紧依赖于黄河作为自然河流的空间载体。黄河作为自然河流本身具有着发育形成的过程,根据多方面的研究,古黄河的地质变迁过程主要有古黄河孕育期、古黄河诞生成长期、形成海洋水系等阶段,而真正对于人类文明,特别是华夏文明产生重要意义的时间则是在距今1 万年的早、中全新世时期。该时期的黄河沟系发育迅猛,尤其是黄土高原,出现“千沟万壑”,是黄河水系的大发展时期。华夏先民与黄河之间也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留下了最早的历史记忆,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远古洪荒时代大禹治水的传说。大禹治水的传说,在某种意义上是华夏先民改造自然条件,与黄河展开文化联结的初始。

在华夏文明的历史上,黄河的泛滥成为王朝密切关注的问题,甚至是关系王朝生死存亡的重大事件。同时,正是因为黄河容易泛滥,黄河流域文化的波及面更加宽泛。因此,黄河形成史、改道泛滥史使得黄河文化的地域指向异常广阔。其地域空间远远大于河南一地,也并非河南一地所能囊括。只是,河南一地对于黄河而言,意义特别重大。首先,河南地处黄河从黄土高原到大平原的出口,塑造了黄河在中下游的区位。其次,人类在河南一带活动频繁,为大河文明和中华文化奠定了地利与人和的基石。再次,河南区域与黄河难舍难分,从一而终。

也正因如此,中原学研究以河南地区为空间指向,其中也瞄准了黄河在河南区域的空间属性。这也构成了中原学与黄河文化内在一致性的地域耦合价值。从文化生成的空间背景考虑,总体上可以说黄河文化是一种流域文化,属于一种大河文明,统摄于大河文明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内在密切的关系,具有较高的世界意义、时代价值。众所周知,世界上不同文明的起源和发生本身就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世界上著名的古文明均孕育于大河流域。同样,中国的古文明也主要孕育于黄河流域,其中河南地区是最重要的区域之一。因此,黄河文化不仅围绕中原文化、黄河文化的本体进行思考,同时进一步开拓开展中原文化、黄河文化与世界上其他文化形态之间的探讨,也有助于形成更有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意义的研究话语体系。

二、中原学的文化研究指向与黄河文化的耦合性

中原学的文化研究指向与黄河文化之间并不完全相同,具有一定的耦合性。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而言,中原文化是从属于黄河文化的一个组成单元,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代表性。从哲学的角度说,可以认为中原文化与黄河文化之间存在着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意味,中原文化的特殊性对于黄河文化而言完全适合,黄河文化的普遍性也适用于中原文化。

对于中原学而言,目前学者们的思考点在于学科化的方向。在研究的内容上,多主张以中原文化为逻辑起点,一方面在国家倡导文化自信的层面,意图通过挖掘中原传统文化,进而实现优秀中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另一方面则主张针对当下中原区域在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中出现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提出可行的方案,提供基本的学理支撑。因此,中原学在发掘与应用优秀传统中原文化的基础上,需要下大力气,毕竟中原文化所包含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包罗万象,非常丰富。而针对现实性问题的思考,则需要凝聚更多的专家、学者开展调研和学术研究活动。

至于黄河文化则众说纷纭,一般意义上只要涉及黄河元素的内容均在其中。著名学者侯仁之先生在其编撰的鸿篇巨制《黄河文化》中认为,黄河文化是一个自强不息的生命体。可以说,黄河文化是一部自然与人文、精神与科技、经济与文化、科学与艺术、价值与风俗、历史与地理相互融合的综合体。因此,中原文化作为其中的一个构成单元是黄河文化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此种定位,在中原学学科发展之中,李庚香先生也已经有所论述。在他看来,“中原学”自身是在黄河流域孕育的,构成了黄河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黄河文明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中原学发挥了重要的价值。

只是,如何在黄河文化的视域之下看待中原文化,如何在中原文化的研究中思考黄河文化,是两个重要的方向和命题。或者说,中原文化对于黄河文化意味着什么。众所周知,中原文化是华夏文化之根、中华文化之魂。中原文化作为黄河文化的重心,决定了学术界在研究中原文化的同时,实际上就相当于在研究黄河文化、深入挖掘黄河文化。中原学在探究过程中,从中原视野上升到黄河文化的研究视野,其结果最终上升为华夏文明的视野。葛剑雄在《黄河与中华文明》一文中,侧重于理解黄河文化在中华文明中的生成和地位问题。他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黄河文化。黄河文化不应强调地域性特点,而应该强调共性,因为中华文明的核心在这里发展,许多地域的文明都是黄河文化与当地文化结合形成的,母体依然是黄河文化。黄河曾经哺育了华夏民族的主体,黄河儿女遍布中华大地,并已走向世界各地。因此,必须从“中原学”中重新定位中原文化与黄河文化,乃至与中华文化的关系。学者丁素认为,中原学应当是对中原文化和中华文明核心地域、核心问题的再研究、再概括,是对中原文化用什么样的方式和形态去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中华文明又怎样在根与魂的核心内容上体现中原文化的风采和已有的贡献这两方面互动关系的现代新解、当代新释[2]。同时,在黄河文化研究之中,突出中原文化的地域性、特色性、典型性和价值性,也弥足重要[3]。

在如何处理中原学与黄河文化的关系方面,李庚香先生提出,希望中原学学科建设要以黄河文明、黄河文化为主轴、主体和主方向,重点做好三篇文章:一是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黄河文明、中原文化的科学论断,准确把握中原文化作为华夏文化之根、中华文化之魂的历史定位。二是抓住农耕文明、家国同构、治理体系三个维度,全方位认识黄河文化的主干性、丰富性、融合性。三是着力突显黄河文化与中原学研究对于“人类起源的一元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河南高质量发展”和“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等方面的重要意义。所论至当、至实,也为中原学与黄河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方向和思路。

三、中原学学科建设与黄河文化研究的路径耦合性

根据目前中原学和黄河文化研究的具体情状,如何凝聚共识,形成力量,成为推进中原学学科建设与黄河文化研究必须解决的方法论命题。中原学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中原传统文化研究和中原区域发展现实性问题研究,进而实现历史与现实的有机性统一。中原学学科化方向对于中原学自身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李庚香先生认为,对于中原学而言,走学科化道路,建设中原学,为大省河南的发展提供经世致用的知识体系、思想体系、话语体系,标志着中原学学科建设的自觉。对于中原学自身而言,从学界已有的中原历史文化研究到中原学的提出就属于质的提升,而将中原历史文化研究扩展到黄河文化、黄河文明研究同样是质的提升[4]。这也契合了中原学学科建设与黄河文化研究的路径方向。

从一般意义上讲,文化共同体包括三个要素:共同的文化记忆、共同的文化生活和共同的文化精神。打造文化共同体,可以在社会实践中建立共同的社会价值观和共同的理想追求,为社会发展提供巨大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可以有效协调多元文化之间的关系,增强社会凝聚力;可以塑造国家形象,提升文化品位,增强民族自信;可以强化社会认同,弥合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因此说,围绕中原学学科建设与黄河文化研究,形成一批知识传承与创新的主体性力量,推进民众走进社会主流性实践,形成共同的文化生活,践行着文化精神,既有助于学科发展,也有助于弘扬黄河文化。在实践层面,就需要为打造文化共同体而努力。具体路径方面,可以概括为一条主线、双轮驱动、三个工程。

一条主线,即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不管是中原学学科建设还是黄河文化研究,其最终归途都在于顺应历史之大势,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进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也是中原学学科建设和黄河文化研究在民族、国家层面的终极意义。

双轮驱动即一方面立足于中原学学科推进知识体系的建构,另一方面立足于黄河文化研究提振民族精神,推进二者的相融互惠。在中原学学科推进知识体系建构方面,首先,以炎黄学、宋学、黄河学、洛阳学等作为学科支撑,立足中原大地,推进系统性的学术研究,以夯实中原学的基底。其次,以中原文化专题为主,从物质、制度、精神等领域瞄准“专”“深”“新”等特点,构成专题研究,形成网状研究态势,确保中原学学科的深入发展。再次,以面向中原现实需求为导向,结合重大战略需求,谋篇布局,融入社会主流实践过程中,即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征程。在立足于黄河文化研究提振民族精神方面,首先,挖掘中原地区核心地带的黄河文化谱系,一方面根据时间轴的发展趋向,瞄准不同时代的文化特征,系统性地发掘以中原文化为核心的黄河文化生态体系;另一方面,以空间属性为重要着力点,从空间角度对特定区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进行专题研究,可以形成更有针对性的研究成果。其次,在厘清黄河文化发展基本脉络的前提下,以现实问题为专题开展研究,尝试通过不同学科的支撑,构筑文化服务于现实发展的体系。再次,发掘黄河文化、中原文化研究的精神指向,建立文化主题公园、场馆,设计项目活动,增强民众素养、丰富民众文化生活,提高全民文明程度,进而提振民族精神。

三个工程即中原学与黄河文化研究学术共同体培育工程、中原学与黄河文化研究学科平台创建工程、中原学与黄河文化研究体制机制建设工程。在中原学与黄河文化研究学术共同体培育工程方面,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倡议成立“中原学派”[5],形成学术风格。一方面,继续凝聚学科共识,在学者群体中形成稳健的概念体系。特别是在中原学概念、范畴、研究方法与学科定位等基本问题上达成共识,增进学科建设的科学性。另一方面,依托已经形成的研究基础,以省内科研院所为基本力量,依托河南大学、郑州大学等省内高校有关特色优势学科的支持,以学科交叉融合促进中原学科建设,以后备学科梯队化助推中原学学科建设,最终打造一流学科生态体系。在中原学与黄河文化研究学科平台创建工程方面,首先要搭建跨学科研究平台、立体化宣传平台、多层次交流平台,通过众多平台的搭建,夯实研究基础,积极参与到中华民族第八次思想重构中去,继往开来,形成有力的平台支撑。其次要搭建中外文化交流与互鉴平台。将中原学学科建设与世界上其他地方学学科建设进行交流,将黄河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样态进行比较和交流,增强中原学学科体系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继续增进黄河文化的普适性价值参与,为构筑人类优秀文化共同体提供坚实基础。在中原学与黄河文化研究体制机制建设工程方面,一方面,将构建中原学视为一项系统工程,争取河南省委、省政府的政策支持,实施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项目,打造中国特色人文社会科学中原品牌,启动中原学研究与建设工程,进而在政府供给层面给予政策制定、经费投入、项目支持、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帮扶。另一方面,积极借用社会力量,发挥社团作用,增进国内外交流,设立交流基金,完善奖、评、助制度体系,出版研究资料和成果,建立推广应用基地,进而推动中原学学科的发展,推进黄河文化研究的深入。

四、中原学与黄河文化研究互为张力,同频共振

文化在历史中产生,可以看作历史的内涵。人类学家弗朗兹·博阿兹说过,一个民族的详细文化清单,几乎完全是历史在传播中积累的结果,一种活生生的文化,总是历史上种种行为形式的博物馆。不管是中原文化还是黄河文化,均是如此。源于共同的历史文化积淀,使得中原学学科建设与黄河文化研究具备了同频共振的时代契机。

中原学与黄河文化研究具有互为张力的基础。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骨骼与主体,也是中原学学科建设的主攻方向。从华夏民族演变到汉民族,进而形成今天的中华民族,其中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以黄河文化作为核心要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包含着族群的历史记忆、文化认同的嬗变。黄河文明承载的内容基本上贯穿了华夏五千多年文明的始终,到今天依然体现着重要的价值与意义。中国自古追求的是一种“文化族类观”,中国不同族群间的整合与融会是通过文化吸引和价值包容来实现的。中国之所以能形成“多元一体”的民族结构,其核心就在于中国在“民族-国家”的构建中顺应“多元一体”的历史文化叙事,遵循了一种“民族构建国家”的文化致思逻辑。这种“民族-国家”的构建范式不仅实现了对西方民族国家观的话语超越,也隐喻着中华民族多元族群内在的文化聚合力[6]。而之所以能够在时代的浪潮中实现“美美与共”式中华民族的家国建构,就在于长时期形成的以中原文化、黄河文化为底蕴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家国一体、富民安邦,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等思想文化因子的生发。黄河文化更像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文化共同体,具体的地理环境是黄河文化的物质存在,聚散式的网状结构是黄河文化的发展活力。

如果从文化样态方面考虑,黄河文化有很多的流域文化单元,而且每个文化单元都具有鲜明的特点和意义。不同文化单元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但中原文化的重要性确实是最为值得关注的。“中原文化是黄河文化的核心主干和集大成者。”[7]与周边其他区域相比,中原地区在中国古代国家起源、发展与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发挥过核心作用,是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核心地区[8]。中原地区长时期的历史积淀,在制度层面形成了基本传统体制,构筑了周、秦、汉、唐等王朝的制度基础,后期的中国基本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并与当时的国家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社会规范、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精神面貌和价值取向相互作用,从而演变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表和象征。因此说,中原文化与黄河文化一体两面,互相依存。

中原学和黄河文化研究同频共振,共同发展的时代契机已经呈现。中原学学科建设的发展,是以河南为主体的中原地区的历史、政治、哲学、文学、艺术以及社会等为研究对象,重在中原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现代化强国建设进程的重要里程碑,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征程的新起点。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文脉河、幸福河的黄河将会进一步发挥出自身的价值,进一步激活中原文明,努力实现中原崛起、中部崛起、中国崛起[9]。习近平总书记针对黄河的相关指示精神,为谱写新时代中原学的新篇章奠定了基础、明确了方向[10]。

目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也为黄河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契机。对于学界而言,其意义在于鼓励专家、学者努力加强对于黄河文化和中原文化的研究,进而从黄河文化中汲取营养,为当下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在新时代“黄河大合唱”中奏响出彩的河南乐章,需要继续扎根中原大地,讲好黄河故事,在建设高质量现代化河南的进程中凝聚力量。显然,通过聚焦黄河文化、在黄河文明的研究范畴中思考中原学的学科建设,最终“不断推动中原学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创新”[4]。

五、结语

中原学致力于从不同学科各自的路径形成研究中原文化的合力,发掘中原历史文化的深厚土壤,服务于中原大地的现实需求。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时代背景下,中原学学科发展需要与黄河文化研究进行结合,找到二者之间的内在耦合性,从地域空间、文化向度、方法路径等方面进行思考。要围绕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这条主线,一方面立足于中原学学科推进知识体系的建构,另一方面立足于黄河文化研究提振民族精神。综合运用学术共同体培育工程、学科平台创建工程、体制机制建设工程,完善中原学学科建设体系,推动黄河文化研究;瞄准黄河文化问题,增强中原学学科发展优势,最终实现二者同频共振、互融互惠。

注释:

①本文系河南省社科联2021年度调研课题“河南推动沿黄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对策研究”(SKL-2021-2611)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中原经济学河南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沁园春·赞中原
简明经济学
浓墨重彩 绘中原出彩画卷
出彩河南
追梦新时代 中原更出彩
送餐的巫术经济学 精读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共绘新蓝图 中原更出彩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