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中的文化困境及其价值超越

2021-01-12伟,金

湖北社会科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农民传统农村

金 伟,金 妮

(武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以农耕文化为主导的乡村文化对于塑造人们精神家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要求以乡村文化振兴为抓手推动乡村全面发展,“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紧迫任务”,[1](p22)要着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2](p60)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要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乡村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是乡村生产生活的精神源泉和智慧结晶,推动乡村文化建设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乡村社会凝聚力、实现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有着重要作用。

一、乡村文化建设及其重要意义

(一)乡村文化。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漫长历程中,文化(culture)即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能力和创造的成果,这种能力及其成果在某种意义上就构成文化的世界,从内容上可以概括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统一,它不仅包括精神领域的生产实践与成果,还熔铸在人类总体文明的各个层面以及人的内在规定性之中,左右着人们的生活实践、社会交往,并从深层次制约着社会经济、政治等领域的发展。

就文化的类型来讲,乡村文化具有其特殊性,它来源于农耕文明,依托乡村独特的自然环境及经济基础而形成,是乡村生产生活的精神源泉和智慧结晶,在中华文化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3](p605)乡村文化不仅展现出独特的乡土性、延续性、地域性特征,还积极发挥着道德教化、伦理规范和价值引领等社会功能,是乡村生产生活方式、思想道德、价值观念、行为模式、风俗习惯、科学文化以及组织制度等的总和。

(二)乡村文化建设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意义。

推进乡村文化建设,对于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乡村社会思想凝聚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第一,有利于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4](p32)的总要求,也成为实现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最终目标。乡村文化作为连接乡村治理主体与客体的桥梁,从内容上蕴涵着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加强乡村文化建设,能为乡村治理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制度保障、示范引领和智力支持,这既是乡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又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离不开完善的乡村治理体系,这一体系的构建更是以乡村文化建设为依托,由此实现“人治”转变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模式。

第二,有利于增强乡村社会思想凝聚力。乡村的全面发展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重要前提,这种发展既是“物质文明极大发展,也需要精神文明极大发展”。[5](p3)当前我国乡村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成为影响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因素,随着农村人口大量流失,乡村空心化和边缘化等现象不断加剧,乡村社会逐渐失去凝聚人心的精神力量。推动乡村文化建设是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积极回应,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文化引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牢牢占领农民思想文化阵地,不断凝聚思想共识,树立文明乡风。

第三,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以及传承。从文化属性上看,乡村文化植根于中华文化,“承载着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1](p124)一方面,它是传承乡村社会繁衍生息的“魂”;另一方面,它是维系乡村社会繁衍生息的“根”。推动乡村文化建设有利于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通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传承弘扬中不断滋养人们的精神世界,提振人们的精神力量。乡村文化建设还有利于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新发展,使传统文化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表达形式,在创新创造中彰显时代价值,实现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辩证统一。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促进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相融相通。

此外,乡村文化建设还从根本上提升了乡村民众的生活居住环境和乡风文明程度,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近年来广大农村逐步推广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快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充分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这样既可以让人们领略乡村自然风光,还能收获社会主义新风气与发展新环境之美。通过不断挖掘和提升乡村的文化价值,把文化建设作为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力,进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二、新时代乡村文化困境的主要表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以工业化和现代化为显著特征的历史进程加速了乡村社会的发展变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的矛盾在乡村社会表现得尤为突出,而以农民为主体的乡村文化发展在时代潮流中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现代化进程不仅提供了乡村文化变迁的“土壤”条件,打破了乡村传统文化的秩序规范,更加速了乡村文化的矛盾叠生。具体来说,新时代乡村文化困境主要表现为:

(一)城市文化对乡村文化在秩序上的冲击。“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6](p119)比如农业文明孕育了乡村文化,工业文明孕育了城市文化,本质上深刻反映了文化来源的多元性,长远来看,更体现了文化对推动不同时期的社会发展所发挥的积极作用。然而,近现代以来,城市文化以其特有的时代性、聚集性、开放性、兼容性、辐射性等特征在城乡发展中占据着绝对优势,现代化进程不仅打破了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推动了农村的城镇化步伐,加剧了当前农村发展现状与农民的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一方面,乡村文化的生存空间被不断挤占。城市文化凭借其独特优势对乡村社会形成强烈冲击,具体表现为乡村文化逐渐丧失其独特的文化形态,如道德规范、传统信仰,农民对乡村文化的认同和参与意愿逐渐减弱,以乡村社会为主导孕育的乡土文化活动逐渐衰落。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加速乡村“空心化”。由于农民乡土意识淡薄、乡村教育落后等文化困境的形成,不断消解着乡村文化赖以生存的物质和精神基础,广大农村人口的迁出,还带来了更为深刻的秩序改变,包括语言习惯、居住方式、熟人社会、基于血缘的人际关系等。此外,长期以来,乡村公共文化供给在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等方面始终无法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也进一步加速了城市文化对乡村文化的冲击,乡村文化日益衰落。

(二)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内容上的“拒斥”。具体表现为,一方面,传统文化趋于边缘化。一直以来,广大农村地区主要通过传统文化所发挥的道德教化、伦理规范和价值引领等社会功能来实现乡村治理,从而维持乡村社会稳定发展。但是外部文化的传入与渗透,导致农村原有的传统价值规范逐渐衰落,人们不再满足于追求和谐安宁的自然环境,遵守循规蹈矩的伦理规范,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和道义逐渐被农民所漠视。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应贯穿于国家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从中明确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即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广大农村发挥强大的凝聚力引领力。然而现实中,部分农村地区往往以单一、刻板的形式进行宣传,失去了其独特的感召力和生命力,致使广大农民群众在思想认识上难以树立起真正的文化自信。究其原因,即没有厘清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传统优秀文化的辩证联系。因此,面对传统文化的“边缘化”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嵌入”,必须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既要善于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的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价值,还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通过吸收、转化、发展,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优越性,汇聚起推动乡村社会发展的强大的精神力量。

(三)农民思想认识上的迷茫与困顿。农民作为乡村文化的践行者,也是推动乡村现代化发展的主力军。关注农民的现实需求,解答农民的思想困惑,对于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说,一方面表现在对乡村文化的迷茫与困顿。广大农民在思想认识上,错误地将乡村文化与落后、腐朽、愚昧画上等号,很多农民排斥“乡村文化”,甚至迫切想撕掉身上的“乡土气息”。没有认识到乡村文化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也没有意识到乡村文化对于推动乡村社会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表现在家庭伦理观念的迷茫与困顿。当前农村有三大留守群体:妇女、儿童和老人,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不断遭受挑战。如夫妻由于长年分居,缺乏沟通交流,容易引发婚姻危机;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家庭管教和关怀,学习积极性不高,辍学现象和“问题少年”不断增多;留守老人大多无人照料、孤独守望,加上医疗资源不足,身体和精神上都承受着巨大压力。此外,还有部分农民对自身身份认同产生迷茫与困顿。随着城镇化进程,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为“流动人口”,从改革开放之初的“离土不离乡”,90 年代之后的“离土又离乡”,到如今的“乡土难寻”,2019 年中国城镇化率已超过60%,①数据参见国家统计局网站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19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2002/t20200228_1728913.html。然而他们大多数人却无法真正在城市扎根立足,对自身身份认同陷入一种“回不去故乡”也“融不进城市”的尴尬处境。这些迷茫和困顿成为解决农民现实需求、重塑乡村活力的“突破口”。

(四)市场经济对乡村思想道德建设的负面影响。“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7](p139)乡村社会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对思想道德的要求,必须深刻认识当前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发展现状,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8]具体表现在:一方面,乡村社会的道德信仰日渐式微,功利主义盛行。人们热衷于物质财富的获取,思想认识上轻视甚至无视文化价值的重要性,如许多农民出现信仰缺失、道德意识淡薄、“一切向钱看”等问题,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约束和价值规范功能逐渐被边缘化,农村社会结构由“差序格局”被“工具性差序格局”①差序格局在文中阐述为“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参见费孝通,《乡土中国》,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0页。“工具性差序格局”最早是在20世纪70年代由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教授李沛良先生所提出,区别于中国传统社会中“差序格局”,这一概念主要是指运用传统的文化资源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建立功利性社会关系。参见李沛良,《论中国式社会学研究的关联概念与命题》,载北京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所编著《东西社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年版。所取代,乡村社会发展越来越趋于理性化、世俗化、功利化。另一方面,乡村教育的落后,严重制约了乡村思想道德建设。乡村教育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而当前农村教育的短板,除了地理环境因素,还存在明显的教育投入不足、生源流失严重、师资力量及基础设施薄弱、乡村特色缺乏等一系列问题,这对于提升新时代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拓展农村思想文化阵地等都提出了严峻挑战。同时,因乡村教育的落后现状跟不上现实发展需求,致使许多现代农业理念和发展模式难以在农村推广和宣传,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摆在“三农”问题面前亟须解决的一道“关卡”。

三、正确把握好乡村文化振兴的三对关系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面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着力解决好乡村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成为近年来实施乡村全面振兴亟须解决的目标任务和实践难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光看农民口袋里票子有多少,更要看农民精神风貌怎么样”“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很重要,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是辩证法的观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9]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到美丽乡村建设,“既要塑形更要铸魂”成为党和国家推动乡村全面发展一以贯之的价值理念。新时代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在认识上应正确把握好冲突和融合、传承与创新、需求与满足之间的关系,从而走出乡村文化困境,实现乡村全面发展。

(一)冲突和融合:正确把握好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之间的关系。

第一,破除城乡二元思维定式,把握文化“和而不同”。一直以来,城市文化被贴上“现代化”标签而占据绝对优势,乡村文化不断弱化,有的学者甚至断言乡村文化在城市化进程中必然被淘汰。对此,首先应跳出思维定式,把握城乡文化的本质特征。一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城乡文化会处于长期共存的发展状态,不存在取代和优劣之分。我国城乡文化都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同源性和一致性,乡村文化凝练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已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构成了城乡文化共同的核心价值理念和精神源泉。因而乡村文化不应是城市文化的附庸,更不会消逝,彼此最终将形成城乡文化共同体。二是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看,文化具有多元包容的特征,未来的社会发展绝不能只以现代文明为最高理想,文化发展也不能仅以工业文明和城市文化为归宿。美好生活的创造既需要充分发挥乡村文化价值,还要吸取借鉴城市文明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优秀文明成果,在保持乡村文化独特性的基础上,真正构建起和谐社会。

第二,建立城乡文化互哺机制,促进文化“和谐共生”。城乡二元结构是形成文化冲突的根本原因,这既有历史因素,也有现实原因。从根本上来说,城乡文化不是先进与落后、改造与被改造、替代与被替代的关系,而是内容上虽表现为不同文化形态,身份认同上却处于同等文化地位,因而能共享文化发展权利,是一种功能各异、优势互补的文化关系。因此,进入新时代应着眼于:一是打破城乡之间相互分割的制度壁垒,夯实乡村文化建设基础。通过构建更为有效的文化供给体系,全面激发乡村文化提升的内生动能,从而实现缩小城乡二元文化差距,实现文化资源平等供给,推进城乡户籍制度的改革,打造高效、合理的城乡人才流动机制。进一步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的流动,为乡村文化发展提供更多的公共空间和物质保障。二是强化文化的“双向涵化”功能,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之间并不是单向度的渗透关系,而是一种“双向”的互哺和融合过程。一方面城市文化积极改造乡村文化中的“糟粕”和负面价值观念,为乡村文化进一步蜕变创造条件;另一方面,乡土文化的传承需要乡村文化这个载体,推动乡村现代化治理,积极发挥乡村独特的价值功能,这种“双向涵化”,促进了城乡文化的和谐共生。

第三,树立“文化+”的价值理念,推动文化“融合发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做出了部署,强调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8]因此,乡村文化发展必须将现代价值理念与乡村文化资源紧密结合起来,树立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相融合的发展理念,推动文化振兴与生态、教育、产业、人才等方面的融合发展,共建美丽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是树牢绿色发展理念。通过乡村传统文化和生态环境的有效融合,积极践行新时期生态文明理念,保护利用好乡村文化资源和生态环境。如大力发展如农耕体验等独具特色的乡村文化产业,让青山绿水释放出源源不断的经济活力。二是积极打造现代乡村文化产业体系。产业振兴应以特色文化产业为抓手,要通过乡村既有文化资源的深入开发,梳理一批符合现代文化发展需求的文化项目,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品牌。坚持产业做文章,文化来铺路,将乡村文化与特色产业相融合,积极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打造循环农业文化、梯田文化等,充分发挥地域特征和文化独特性。

(二)传承与创新:正确把握好中华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

第一,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乡村文化的时代价值。“传承”不是简单照搬,要“结合时代要求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p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的深厚基础,是民族文化自信、文化自觉的源泉,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是认真汲取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特色和思想精华。乡村文化蕴涵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些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正是我们民族虽历经磨难却始终生机勃勃的精神本源,它包括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求大同等儒家经典,有自强不息、耕读传家、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二是充分发扬乡村文化的时代价值。围绕“改革创新”,大力宣传时代精神,围绕“爱国主义”,大力宣传民族精神,进而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此外,还应注重传统文化及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和传承、大力弘扬乡贤文化、积极涵育文明乡风,不断滋养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世界,成为提振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源头活水和不竭动力。

第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乡村文化的价值引领。一是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质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从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形成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提升农民素质、保障农民权益、实现农业现代化、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深刻意义,进一步引导农民争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和维护者,树立乡村社会良好的道德风尚。二是加强宣传引导,成风化人,凝心聚力。通过推进农民的思想观念、生活理念、思维方式的转变,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赋予乡村文化建设以新的时代内涵和时代主题。如关注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注重村民的心态引导,开展贴近民意、体现民情、关注民生的文化建设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走进农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此外,还应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为乡村社会持续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第三,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着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一是培育文明乡风。正确处理好文明乡风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辩证联系,通过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将其真正融入农村社会发展各方面,使广大农民由情感认同转化为行为习惯。突出抓好农村生活环境和思想道德建设,建立健全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组织,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褒扬乡村新风、反对不良行为。二是倡导良好家风。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7](p126)要强化思想道德建设,构建互相帮助、团结与共、吃苦耐劳、懂规守矩、诚实守信、崇尚道德、勤劳节俭、自强自立、尊老爱幼、与人为善的良好家风。三是厚养淳朴民风。摈弃乡村传统文化的糟粕,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培育勤俭节约、和睦友爱的乡村文明,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如支持农村地区优秀民间文化的保存发展,使乡村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规范和人文精神等优秀基因得以传承,建立文艺结对帮扶工作机制,遏制陈规陋习,弘扬时代新风。

(三)需求与满足:正确把握好乡村社会经济增长与文化滞后之间的关系。

第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统筹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我国社会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整体上看,矛盾较为集中、改革发展问题较为突出的地方在农村,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再停留在“吃饱穿暖”的阶段,必须立足于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统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一是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加强农村基础工作,以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根本目标,创新农村治理能力,坚定不移推进农村和谐稳定发展,实现农村长治久安。二是认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和优先地位。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一直以来是党中央十分关注的问题。对于上述问题的解决,要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8]从根本上解决城乡二元割裂问题,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此外,增加乡村文化投入,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增强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针对各地自身资源禀赋,开展各具特色的技能培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真正造就乡村所需的专家和人才。

第二,丰富乡村文化生活,完善相应的管理保障机制。一是完善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农村公共文化设施作为丰富乡村文化生活的基础保障,越来越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素质提升的重要因素。特别是针对一些偏远贫穷地区,要重点保障、集中建设,将分散的资源整合利用,打造高标准、全覆盖的乡村文化服务机构,提供符合乡村需求的文化服务。二是构建完善的文化服务机制。提供乡村文化服务本身就是政府的职责之一,通过优秀民间文化下乡等活动,能进一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最大限度地缩小城乡二元文化差异,提升乡村文化服务水平,并逐步扩展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渠道。如采取政策鼓励、资金扶持等方式吸引社会组织,尤其是各类民间公益组织投入到服务乡村文化中,从而使乡村文化供给方式更加多样化,实现从不同层面满足人民对于文化服务的期望。

第三,通过提升农民科学素养,激活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一是激发农民主观能动性。使农民意识到自己是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尊重农民的文化创造。基层党组织要冲锋在前,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主动作为,积极引导,克服乡村文化生活“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有计划地组织开展文化技能培训,实现文化素养的持续提升,使文化的种子植根于群众,“推动乡村人才支撑,让各类人才在乡村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2](p90)为乡村振兴聚智聚力、贡献力量。二是推动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振兴,人才为先。应统筹推进本土人才培育和各类人才下乡,积极提供平台和政策扶持,推进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既要“培”,不断完善培养机制、创新培养方式、拓展培养渠道,进一步提升知识技能,不断满足乡村社会发展需求;还要“育”,积极发展乡村产业,促进农民就地就业、就近创业,并在资金投入、要素配置等方面提供坚实保障,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真正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猜你喜欢

农民传统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