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空间媒介观下中国对法国跨文化传播路径研究

2021-01-12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跨文化法国空间

姜 楠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024)

20世纪70年代中期,学术界掀起了一场令人瞩目的“空间转向”运动,延伸至社会及人文等诸多学科。空间不再被视为空洞、静止的容器,而是融合了物质性、关系性及历史文化等多维传播意义的媒介。尼克·库尔德利将媒介定义为“一系列开放实践”,强调媒介活动呈现出的“文化共享”与社会价值,并将空间视作建构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1]麦克卢汉则重塑了当代对媒介的基本认知,将媒介范畴不断扩大,从语言文学形态延展至城市空间;在其定义下,城市空间通过建筑、规划、宣传内容等传递信息,重构意义与社会关系。[2]法国向来有利用公共空间宣扬民族艺术文化的传统,城市空间中的文化氛围浓厚,不论是街头的节日狂欢、游行活动,还是公园的历史遗产、街头建筑的涂鸦壁画,皆是借助公共空间传播信息和文化,这为中国对法跨文化传播渠道提供了新的思路。

近年中国利用法国公共空间进行跨文化传播的次数明显增多,如两国曾基于建交50周年的契机,取得“中法文化之春”等良好成果。[3]在城市公园、广场和街道等空间中,中国文化传播也形成了显著的跨文化交际现象,且传播主体逐渐多元化,从官方主导宣传向官民联合传播过渡,吸引广大民众参与其中。本文基于空间媒介观的视角,将法国公共空间视作富有协商性和动态性的媒介,从当前中国文化在法国公共空间传播的三种基本样态出发,通过分析传播主体、实践类型及受众心理,探索这三种路径分别在内容传递与关系建构方面的进程与效果,以期为中国国际文化传播提供思考与借鉴。

一、中国文化丛“整体植入”法国语境:文化身份的彰显

早期在法华人往往局限在家庭范围、大使馆、孔子学院或“中国城”等封闭或半封闭空间内庆祝祖国节日,随着近年来中法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在法华人数量的急剧攀升及华人组织的日渐成熟,春节、元宵节及端午节等中国传统文化节日逐渐受到关注并开始向外辐射,以文化丛的形式“整体植入”到法国城市空间中,即在秉承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基础上对中国文化特质、器物和仪式进行模拟,并按照其间的关系与结构进行重组,建构在地化的中国文化空间。

春节是最隆重、规模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中国传统节日,近十年来在法华人都会在繁华、热闹的街区开展游行、舞龙等春节联欢活动。2019年2月,巴黎圣奥诺雷大街和皇家大街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秀场,两扇类似飞檐形态、挂着红色灯笼的大门被点亮,约30位民俗艺术家和传统民乐队参加舞龙、舞狮的新年庆典;“美丽城”华人街附近的中餐馆在街边摆摊,展示上海生煎包、扬州糖醋鱼、台湾炸鸡排等中式美食。法国其他城市的春节氛围也十分浓厚,2018年2月25日,由中国驻马赛总领馆与马赛市政府及多家侨团共同举办的“春节彩妆游行”在市中心麻田大街展开,吸引了近6万名马赛民众;在莱昂·布鲁姆广场上,华人摆起了展示春联、美食、剪纸及其它文化产品的摊位,“音乐亭”前的中国现代舞、踩高跷和太极拳等表演吸引了大批路人驻足观赏;11个不同主题的方阵在麻田大街展开游行,其中由中国留学生和法国学生组成的方阵展示了中华服饰的演变历程;身着白色武术服的艾克斯中国武术队则一边行进一边向两旁观众表演武术动作。[4]在数字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尽管人们能在各类媒介上接触到中国文化,但现实空间能给人带来更强烈的感官体验,留下深刻的记忆。同时,声势浩大的活动和欢乐的氛围能带动周围路人和游客不自觉地接受中国文化传播,具有“强制性”导入的性质,即便潜在受众的注意力或关注意愿较弱,也会接收到一些显而易见的文化符号,如“中国红”、锣鼓声、中式服装风格等,这种非选择性的传播具有向法国民众强势推介中国文化的作用。

自古以来,中国的元宵节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如今这一文化活动被法国主动引进,成为中法文化交流的新窗口。2017年,法国南部卡斯特尔小城从四川自贡引入了中国传统灯会,原以为会反响平平,结果举办后各地游客纷纷前往参观,2018年的灯会获得了近2500万元收益,随后当地便结合法国文化特色进行改造,融入了法国神话人物,举办了一场“法式彩灯会”。[5]2018年,法国西南部的加亚克市也举办了首届以“元宵节”为主题的中国彩灯会,活动期间,街边的商店、酒吧、理发店,甚至是居民阳台上都挂满了红灯笼和龙形装饰物,此次活动共吸引了25万名居民和游客,大获成功。[6]由于中国传统文化追求整体意境和氛围的营造,因此在公共空间中拥有更充足的演绎空间,器物装饰、人员服装、灯光和音乐都承载着中国文化的独有韵味和意涵,可以全方位调动人的感官,打造沉浸式的传播效果,展现中国文化的整体风格,避免受众对单个符号产生片面的理解和记忆,催生文化向往的心理。

此外,中国端午节的赛龙舟文化也被“移植”到法国,成为促进中法文化交流、加深两国人民情谊的重要形式之一。2017年7月,由旅法侨界主办、法国公羊会承办的首届“法国公羊杯”龙舟赛于巴黎近郊92省塞夫尔的水上中心进行,包括法国华侨华人会、法国青田同乡会和中法友谊互助协会等9支龙舟队参赛,经过三轮的激烈角逐,最终中法友谊互助协会夺得冠军。此活动不仅生动展现了赛龙舟这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还通过热火朝天的比赛场面使法国民众深刻领会到团结协作、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7]

在空间媒介观视域下,公共空间具备媒介的内涵和性质,其传递信息的功能被纳入到社会的自我表达体系中,成为社会的“皮肤”,具有表征价值取向和社会关系的作用。声势浩大的中国景观呈现,一方面输出了大量文化符号,展现了中国文化的整体面貌,通过热烈的氛围和聚集的人群调动周围法国民众的参与热情,使现场所有个体同步聚焦于中国文化主题,产生群聚心理,并在与群体“共振”的过程中达到促使法国民众抛开原有成见、亲近中国文化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公共文化活动,中国的文化符号、民族精神及华人群体强势进入法国主流视野,鉴于城市空间固有的标识性和象征性,法方授权或与中方合作举行大规模的中国文化活动,侧面体现了法国主流社会对中国文化形象和身份的认同,在彰显中国文化的正当性和价值的同时,也刷新和提升了中国文化的存在感和话语权,为中国对法跨文化传播初步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二、中国元素“逐步渗入”法国文化活动:文化因子的互构

中国跨文化传播不同于美国的“意识形态灌输”,亦不同于日本“无味的”文化商品输出,而是在充分挖掘中国的文化内涵及特色的基础上,再进行“国际化的包装”,使其在突破西方话语“封锁”的同时展现出中国文化独特的生命力和包容性,而城市空间的开放性和多元性恰好为中法文化的融合结合提供了平台。城市社会学家刘易斯·芒福德把城市空间比作容器:“通过自身那种封闭形式将各种新兴力量聚拢到一起,强化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8]在世界全球化加速推进的时代背景下,城市作为一个异质多样叠加的具有文化间性的空间,加速了中法文化的对话和互鉴,从而使两国人民的身份对立逐渐模糊化,文化差异得到衔接,在潜移默化中重塑中国文化形象。

随着中法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中国文化元素出现在许多著名的法国文化活动中。由于法国民众对本地文化活动具有较高的接受度和认同感,穿插其中的中国文化内容可以轻易打破受众的心理偏见和戒备,并在法国文化活动强大的品牌效应下,重塑文化内涵,拓宽国际受众群体,提升文化传播能力和水平。

一年一度的里昂灯光节是法国最大的城市盛会之一,已发展为拥有国际规模和影响力的艺术节,每年吸引约300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中国元素的加入也成为近年灯光节的亮点之一。[9]2013年,中国元素首度亮相里昂灯光节。在里昂城的金头公园中,中国设计师李莉打造了“中国角”:一盏3米高的大型花灯和由近300只红色灯笼组成的“灯笼墙”格外引人注目,花灯顶部由一盏“麒麟灯”和六盏美丽的莲花灯构成,寓意着幸福吉祥;由广州市政府送来的1350只红色宫灯遍布公园四处,营造出浓浓的中国文化氛围;来自秦始皇帝陵博物馆的两座兵马俑仿制品更是让游客们一睹中国古代出土文物的风采。[10]2018年,来自广州灯光节的作品——《雨打芭蕉》在里昂富维耶山上展出,4000余朵木棉花造型的灯光装饰着奥代翁古剧场,且灯光造型随着《雨打芭蕉》的音乐旋律不断变换,演绎出彩云追月、荷塘月色的情景,恰似一幅动态的岭南山水画。[11]当这些独特的城市空间成为承载中国文化的舞台,便产生了中国文化内嵌于西方文明的效果。对法国民众而言,新颖的文化元素出现在熟悉的环境和空间中,有助于潜移默化地提升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对在法华人而言,在异国他乡与母国文化重逢,则有助于提升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在2017年的尼斯狂欢节中,来自贵州毕节《撮泰吉》古剧的演员们也参与到开幕式和花车巡游队伍中,一边展示彝族的传统服饰和舞蹈,一边通过撒花、撒糖与法国群众互动。[12]借助街头狂欢仪式,中国的少数民族元素不知不觉地融入法国文化语境,这不仅促使中法民众在同一空间中共享欢乐的氛围,引发情感共振,减少法国民众心中的隔阂和距离感,也促使中国民族文化吸收法国文化的气质特点,显现出热情、奔放的一面,与法国语境融为一体。

中国文化还走进法国特色小镇,与当地居民“亲密接触”。2015年,法国芒顿小镇第82届柠檬节以“一颗柠檬的中国行”为主题,将柠檬和橙子扎出了金龙腾飞、祈年殿、故宫和四川脸谱等造型,游街的花车也做成了羊、猪、大象的形状,凸显了柠檬节的中国风情。小镇中的公共空间与市民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中国文化深入法国城镇成为公共景观,显得更接地气、充满活力,有利于法国民众耳濡目染,增强中国文化的在地性和渗透力。

在开放包容、多元共通的公共空间中,中法文化边际呈现出持续流动和交汇的状态,中国文化也在与法国文化结合的过程中探索出新的面貌与内涵,形成两种文化互为衬托、相得益彰的和谐局面。法国空间中的生活和艺术氛围促使中国文化呈现出热情、奔放、接地气的姿态,而法国历史名胜和传统活动中的人文气息则“滋养”了中国古代文化元素,使其底蕴显得更为醇厚,创新和拓宽了中国文化的呈现形式及边界,推动其进一步“嵌入”法国语境,适应法国民众的文化习惯,并且借助法国文化品牌登上国际“舞台”,这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中法文化传播逆差,提升了中国文化的软实力。

三、中国“个体表达”现身法国街头:文化情感的“突触”

城市公共空间的本质和核心价值在于公众能够真正按照意愿使用空间,并通过空间媒介获得人与人之间的最大化连接,正如芒福德的观点:城市一项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有利于人的交往和交流。[13]当今国际传播主体逐渐多元化,除政府与跨国企业之外,个体也开始利用公共空间与新媒体传播民族文化。以留学生为代表的国外访学群体是全球华人中与祖国较为亲近的一部分,与移民群体不同,由于预设的归国计划,留学生大多抱有“逗留心态”,不仅不会对东道国文化表现出强烈的被同化倾向,还会积极维护与祖国的情感联系。[14]据调查显示:海外中国留学生普遍具有良好的爱国意识,且呈现出多种爱国主义表现形式。[15]随着中国综合实力、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在法中国留学生也显得更为活跃和自信,一些留学生自发走上法国街头进行表演,虽是零星的个体传播现象,却令人耳目一新,收获了意想不到的关注。与国家或民间机构组织的文化活动相比,个体传播活动不带有任何官方或意识形态宣传的痕迹,不仅体现出中国文化的强大号召力和凝聚力,纯粹的情感流露还有助于拉近与法国民众的心理距离,引发爱国、思乡等普遍的情感共鸣,产生深度的心灵链接。

在法国街头的中国表演中,湖南留学生彭静旋较为引人注目。自2018年起,彭静旋坚持在法国街头演奏古筝,从巴黎埃菲尔铁塔脚下、塞纳河边到波尔多广场。每次表演她都身着中国传统服饰,用古筝演奏《赛马》《市集》《红颜旧》《龙的传人》等极富中国特色的曲目,俨然成了“生动”的中国文化符号。她身前还摆放一些介绍古筝和中国传统民乐的小册子,帮助观众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乐器文化。[16]有法国观众表示,以前不知道古筝音乐来自中国,是彭静旋的音乐使他重新认识了中国和古筝,感谢彭静旋把这么好的艺术带给法国民众;许多法国人因此成了彭静旋的粉丝,萌生了学习古筝和其它中国乐器的想法。[17]彭静旋频繁在法国著名景点或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演奏,不仅传播中国音乐文化,还与观众进行双向互动,街头的摄影师、画家都驻足为她拍照、作画,甚或用手机录制视频上传社交网站,其个体影响力被极大延伸。

目前,在法国公共空间中,华人个体传播现象虽是“小荷才露尖尖角”,在传播范围和影响力上不占优势,但跨文化人际传播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不仅交流形式灵活多变,能够根据现场受众的反应及时做出调整和诠释,而且个体表演在公共空间中颇具故事性和感染力,促使法国民众跨越语言差异和文化偏见,将自身的情感和愿望投射到独具特色的个体身上,产生情感的共鸣和满足,由此实现了从内容输出上升至情感传播甚至是价值传播,有助于建构密集、立体的跨文化传播体系,使中国文化传播达到深入人心的效果。

四、结语

城市公共空间的象征性、多元性、链接性,为中国对法国跨文化传播提供了良好途径。将法国公共空间视作中国文化与法国社会接触的“临界区域”,中国文化丛的“整体植入”不仅促使法国民众在浓烈的氛围和群体“共振”中亲近中国文化,还在公共空间的象征性“赋权”下,通过浩大的声势彰显中国文化身份,提升存在感和话语权,为中国对法跨文化传播初步奠定了群众基础。公共空间的开放性和多元性为中法文化相遇和互鉴提供了条件,中国元素“渗入”法国活动不仅有助于消解法国民众的戒备心理,增强认同感,还有助于中国文化吸纳法国的文化特色和人文气息,以此创新中国文化的内涵和呈现方式,进一步“嵌入”法国文化语境。公共空间的大众性和链接性则为跨文化人际传播提供了“土壤”,使法国民众抛开语言差异和文化偏见,察觉到个体表演流露出的文化情愫,实现共情式的深度心灵链接。总体看来,中国在法国公共空间已逐渐显现出多重主体、多种场景和多样形式的传播格局,以及兼具宏观主题与微观表达的话语体系。中国对法跨文化传播路径的初步成效,中国文化历久弥新的生机活力、开放包容的精神内核、博大精深的时代魅力,是加深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内在动力,对于扩大国际文化交流话语权,探索推动中国文化国际传播路径研究具有积极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跨文化法国空间
法国(三)
法国(一)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法国MONTAGUT教你如何穿成法国型男
法国浪漫之旅(二)
论跨文化交流中的冲突与调解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论词汇的跨文化碰撞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