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密切新时代党群关系
2021-01-12徐晓冬
徐晓冬,张 红
(1.中共沈阳市委党校,沈阳110036;2.中共朝阳市委党校,辽宁朝阳122000)
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1]“把人民高高举过头顶”,是中国共产党百年行程中一以贯之的价值底色。100 年来,一代代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奋进,紧紧依靠人民,深深扎根人民,创造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业。历史雄辩地说明,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在党群关系的统一体中,中国共产党作为长期执政的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改变;而广大人民群众支持党,拥护党,坚持党的领导地位的立场,也没有改变。这两个没有改变,是当下正确看待党群关系首先必须明确的基点。同时也要看到改革开放40 多年以来,党执政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人民群众的阶层结构和利益诉求发生了重大变化、党自身的情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就是时刻提醒我们必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党群关系,要时刻意识到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在“四种危险”中,“脱离群众”是最大的、最根本的危险,党与人民群众的距离有多近,未来就能走多远,因为“决定历史结局”的群众,决定着党的命运。
一、不断增强民众获得感,提升党与人民群众联系的密切程度
中国古语有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类的全部社会活动,都莫不与利益和对利益的追逐有关。人们之间的全部社会关系,也都是建立在利益关系的基础之上的。改革开放40 多年,中国人的利益观念被不断“唤醒”和“强化”,大胆追求自己的利益并实现利益最大化,成为推动社会前行的强大动力。在普遍温饱小康的基础上,其利益追求也从单一平均化向差异性、多层次性转变;从普通化的物质利益向生存利益、精神利益、民主权利层面转变;从“底线型”利益诉求向“增长型”利益诉求转变[2]。不同社会阶层从自身利益出发,时刻关注切身利益的获得。
就现实看,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体现在四个基本层面:一盼民生得到更大改善;二盼民利得到更好维护;三盼民意得到更多尊重;四盼民情得到更深体察。过上体面的有尊严、有保障的生活、获得比较公平的机会、感受更多的民主“权利伸张”、尊享和谐的创业环境,是群众的普遍追求。在群众千千万万的利益诉求中,尽管每一个个体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都不相同,但他们的受挫感却在统一的共同点上。针对于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3],“中国共产党的追求就是让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好”,“党的一切工作就是要为老百姓排忧解难谋幸福”。如今“获得感”又被写入党章,更是以“党内大法”的严肃性为人民的权益护航。获得感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的事情,具体化为“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美好生活。
以高质量的发展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当前,我国的发展正处于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的重要关口,处在从“够不够”朝着“好不好”“优不优”的方向转变,可以说新发展理念决定高质量发展。坚持新发展理念就要使创新成为第一动力,使协调成为内生特质,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相得益彰。这就是要发挥举国体制优势,破除影响和制约科技核心竞争力提升的体制机制障碍,解决科技领域“卡脖子”技术问题,牢牢把握创新发展主动权,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手段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最大限度地释放全社会的创新潜力;通过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区域协调发展,让城乡融合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形成工农互惠的城乡关系,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蓝天、碧水、净土、优品,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使绿色低碳成为普遍形态。
以硬招实招“让共享成为根本目的”[4]。各级党政部门和各行各业公仆们都要把眼睛紧紧盯在最需要关心的人群上,以饱满的热情、炽热的真心,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在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环境、智慧生活等现实问题上多推出叫得响、行得通、能见效、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充分体现改革方案的含金量。通过“放管服”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内生动力、释放内需潜力,为人民群众办事创业提供更加便利条件,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生动局面,让“获得感”具体化为公众生活中的点滴改变,让民众在发展中切身体察到一系列发展进步之于自身的感受力,唯此,党群关系自然会甘之如饴。
二、努力开拓群众工作新途径,强化党与人民群众关系的沟通深度
伴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人们思想观念、文化传统、交流方式、管理模式等方面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过去传统的面对面的工作方式已经很难实现党对群众的有效引导,网络社会的发展给党的群众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一是党群沟通的传统模式受到新挑战。过去的群众工作经常是通过“我说你听”的单向信息传递模式实现宣传教育动员,现在群众可以借助信息网络到开放的、无国界的全球性的网络平台中寻找自己需要的信息。二是党对群众工作的领导权威受到新挑战。现如今9 亿网民中的众多年轻网民宁愿上网接受党的宣传教育和政策传达,也不太情愿面对面直接受党组织开展的群众工作。三是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管理权受到新挑战。在全媒体时代“西强东弱”传播态势之下,西方大肆实施意识形态渗透,恶意抹黑中国形象、政府形象和社会基本面,采用经济问题意识形态化、意识形态问题经济化、宗教问题政治化、政治问题宗教化的手段和方式混淆视听,插手人民内部矛盾,挑起群众同党和政府的对立,在一定程度上搅乱了人们的正常判断。四是党的网络群众工作话语权受到了新的挑战。不得不承认,当下我国主流网媒主动权和话语权在许多场合仍然处在一定的“失语”“失声”“失踪”的困境中[5],常常会出现理论不能解释现实的现象,有时候很容易造成误解和被动。此情此景之下,我们党必须化被动为主动、化消极为积极,努力形成网上网下相结合的立体化群众工作,不断探索网络环境下群众工作的新途径、新形式和新方法。
建立民意收集回应机制。执政党要通过网听民声、网察民意、网纳民智、网眼监督,构建网上网下相结合的立体化群众工作。领导干部要积极适应新形势下的网络执政环境,让互联网成为与广大网民交流的新平台,成为问政、问计、问需于民的新载体,成为了解群众、贴近群众、关心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成为发布权威声音、传播先进文化的新媒体,成为发扬民主、接受群众监督的新渠道。要认真研究网络舆论生成传播规律,主动调整工作方式,把“上网看看”“在线聊聊”“网上蹲蹲”作为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新途径。充分发挥新媒体在传播党的主张、传递民主诉求方面的作用,从源头上及时清除网上垃圾信息,坚决遏制错误和不良信息的传播和蔓延,最大限度地抑制和削减网络的消极负面影响,有效促进党群之间的良性互动。
掌控“立体化群工”的话语权。要用群众听得懂、听得进、愿意听的“网言网语”进行交流,主动学会讲新潮、通俗、易懂的“群众语言”,努力成为年轻人眼中的“潮人”“达人”“贴心人”,以避免年轻网民对党和政府宣传产生厌烦和戒备心理。同时还要改变互动中话语的僵硬化、文件化和格式化的沟通障碍,说让老百姓听了舒坦的话、暖心的话、入脑入耳入心的话、听了还想再听的话,增强网上信息内容的吸引力、感染力和传播的有效性。
提升群众工作网页品质。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的网站网页要改变群众工作网页容量小、内容枯燥、势单力薄的状况,增强视听效果,努力使网站的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融为一体。让广大网民在图文并茂、声像兼美的音画中得到熏陶、接受教育,提高访问量、点击率、使用率和实际影响力,使网站成为党群之间深度沟通的桥梁。
三、提升主动协商意识,疏浚党与人民群众联系的畅通程度
正视协商的积极作用。中国有句老话叫“凡事好商量”。商量就意味着彼此尊重、共同寻求大家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在生活领域,协商是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润滑剂,发挥着排难解纷、止讼息争的功能。在政治领域,协商是我党执政和决策的重要方式。当今的群众维权意识不断滋长、诉求行为开始频繁、权利期待普遍提高、利益博弈不断求胜。群众对利益分割、利益调控有着更为个性化的诉求,而且这些诉求和愿景又随时事的发展而变换与更新,甚至有的远超当前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范围。在利益诉求日渐纷纾的情形下,党的群众工作必须开拓创新,重视协商的作用,以协商的态度面对问题更为复杂、要求更高、难度更大的群众工作。
协商需要良好互动。协商的事是各方平等的,没有平等的沟通、思想的碰撞就很难达成共识。各方都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权利,但同时也要有修正自己意愿的准备,既认识到“和为贵”,又要清楚地看到“和而不同”。对于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来说拿出协商的真诚态度,就会使问题的解决有个良好的开端。首先是要本着“群众有气就要出”“有气就能出”的原则,认真倾听,敞开“我不同意你的看法,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的胸怀,无论群众反映的事情多么琐碎,有理还是无理,我们都要站在与对话者平等的地位,保持耐心,尊重他们,包容他们,听得进闲语,放得下架子,经得起冲击,不能头脑发热,盲目冲撞。在进行协商的过程中,注意要理性思维,冷静处置,耐心细致地做工作,不可以以上压下、以官压民,甚至处罚、打击,时刻保持畅通而良好的互动。
协商需要理性妥协。理性妥协能够以和平的方式化解矛盾冲突。党群之间的冲突一般都是在各说各理、各执己见之后造成的。如果党政部门能够依法依规办事、能够摆正事实,在维护底线基础上通过适当的让步、妥协来换取社会的最大公约数,就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对于某些失职行为造成的后果,要做到秉公执法、妥善处置、及时公布处理结果,这样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突发性和暴力性事件的发生,但妥协并非无条件放弃原则和一味迁就,要有底线有立场,对于那些极少数群众自私自利、急功近利、仗势巧取豪夺、超预期实现的利益诉求,决不能一味地退让、迁就。对待群众诉求,既要防止简单粗暴解决激化矛盾,也要防止以牺牲政策底线为代价,留下隐患。
四、坚定不移地开展腐败斗争,严防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疏离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那一刻开始,就把维护无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宗旨镌刻在鲜红的旗帜上。100年来,始终将“衣食父母”“铜墙铁壁”“靠山”尊奉为坚定的人民观,把党群关系比喻成鱼和水、舟和水、种子和土地,表达了执政党与人民群众之间唇齿相依的深情厚谊[6]。100年来,矢志不渝地高举反腐大旗,高调宣示“对腐败分子的放任就是对党和人民的犯罪”。大刀阔斧开展正风反腐的民心保卫战,努力将党打造成“同人民紧密相连的集体”不断“增加中共的软实力”[7]。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加大了反腐力度,“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腐败这个党执政的最大风险仍然存在,存量还未清底,增量仍有发生”[8]。从全国各地通报的案例来看,“老虎腐败”“苍蝇腐败”不绝如缕,“老虎”胃口之大令人瞠目结舌,“苍蝇”嗡嗡不休让人深恶痛绝。“大老虎”们利用手中权力实现资源互换,满足各自需要,挖空心思投机钻营,更为可怕的是他们为了实现彼此实利,不断扩大权力的边际效应和叠加效应,将权力的能量发挥到极致,甚至形成权力机构与社会黑恶势力相互勾结的一个个坚固的利益共同体,游走在“黑”“白”之间,使“针扎不进”“水泼不进”;“苍蝇腐败”虽然局限于基层单位和部门,但“苍蝇”扑面,为数众多,无孔不入,变着花样敛财、搜刮,从少到几十元到多达百万元、千万元甚至数亿元。这些“雁过拔毛”式的咬噬,多发、频发,从点到线,从线到面,又不断扩散、聚合,让人民群众蒙受了巨大的损失,看似无伤大局的“微腐败”,实则全方位啃蚀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其危害不亚于“老虎”腐败带来的恶劣影响。无论是哪种腐败,都将使广大群众的权益受到侵犯,让群众期待落空,不仅挥霍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而且加剧官民之间的对立,使党群关系产生令人担忧的离间。腐败是“政治之癌”、社会毒瘤,如果任凭腐败问题愈演愈烈,最终必然亡党亡国。
持续保持高压态势,让“严”与“惩”同时发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必须一刻不停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继续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
在我们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更要时刻保持对“腐蚀”“围猎”的警觉,特别要聚焦政策支持力度大、投资密集、资源集中的领域和环节,坚决查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审批、国企改革、公共资源交易、科研管理等方面的腐败问题,决不让腐败分子侵蚀国家和人民财富;继续开展民生领域专项整治,切实解决侵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深挖彻查涉黑涉恶腐败和黑恶势力“保护伞”;坚决打击金融领域腐败分子利用金融资源权力搞幕后交易、侵吞国有金融资产、坚决打击国企“蛀虫”靠企吃企、滥用职权造成国有资产重大损失、坚决打击政法战线违纪违法问题;深入推进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把惩治腐败的天罗地网撒向全球,让已经潜逃的无处藏身,让企图外逃的丢掉幻想”[9]。对近年出逃、县处级以上、涉案金额较大、政治影响恶劣、群众反映强烈的外逃案件进行挂牌督办,持续加大对金融、国企、政法和民生领域外逃腐败分子追逃追赃力度。惩治这一手任何时候都不能松,只有始终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做到“后墙”牢固、底线常在,才能充分释放教育引导、政策感召的巨大潜力,让问题干部知畏知止、回归正途[10]。
坚持系统施治,实现“三不”方略一体推进。系统施治是对腐败标本兼治的重要方法,一体推进“三不”是对反腐败斗争形势任务的深刻洞察。“不敢”突出的是震慑与遏制。既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受贿行贿一起查,又要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不能”强调的是建制与治理。既要扎紧制度之笼,又要使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相衔接,使党员干部习惯在“探照灯”下工作生活。“不想”依靠的是觉悟与修为。既要防止理想滑坡、信念动摇、觉悟退化,又要与人性中恶的一面进行较量,与人内心对财、权、物、色、名的贪念较量。一体推进“三不”思路,促使党员干部因敬畏而“不敢腐”,因制度而“不能腐”,因觉悟而“不想腐”,增强自我革命的历史自觉,筑牢廉政“堤坝”,营造更加公平公正、有序高效的发展环境,涵养风清气正、纪法昌明的政治生态。
在新时代下审视党群关系,决不能以愿望代替现实,更不能墨守成规,以固有的思维方式去看党群关系,认为只要是共产党就必然代表人民群众,只要是人民群众就必然拥护共产党。这样的思维方式、思维定式必然会影响我们客观地面对现实生活中党群关系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危机,更难以促进我们在新时代采取不同的方式去开展群众工作。人民群众只有在利益获得、有好互动、政治参与的过程中分享获得感、幸福感、尊严感,在党的领导下让人民群众自己当家作主,而不是代替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社会才充满活力,这才是我们追求的有意义的新形势下的党群关系。中国共产党也只有在群众的“最盼”上见真功,在群众“最急”上用真情,在群众“最怨”上改作风,让人民群众充分感受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系列制度安排溢出的“笑果”,才能确保执政党与广大群众真正“粘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