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伟大抗疫精神研究综述

2021-01-12喻立平李静萍

湖北社会科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弘扬抗疫精神

喻立平,李静萍

(1.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湖北 武汉 430070;2.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社会学所,湖北 武汉 43007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1]讲话特别概括、阐释了伟大抗疫精神,并深刻指出,伟大抗疫精神,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此后,学界从不同角度展开了系列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本文拟从当前学界关于伟大抗疫精神的基本内涵、生成逻辑、历史地位、时代价值和弘扬途径等方面开展梳理,对伟大抗疫精神的研究现状进行总体描述,以期推动和深化对伟大抗疫精神的研究。

一、研究进程与内涵

人类历史就是一部同自然灾害做斗争的历史。回顾中华民族与疟疾、鼠疫、天花、流感、霍乱、“非典”等瘟疫做斗争的历史,抗疫精神早就作为一种客观存在,以各种精神形态蕴含于中华民族精神之中,且其内涵结合时代精神不断得到了丰富和拓展。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指挥,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同甘共苦,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经受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付出了巨大努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创造了人类同疾病斗争史上又一个英勇壮举,并在这一伟大实践中铸就了伟大抗疫精神。

对伟大抗疫精神的阐释、解读、研究,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的召开为重要节点,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我国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始,至习近平总书记系统提炼、阐释“伟大抗疫精神”之前。这一阶段,以不同方式参与抗击疫情实践的社会各界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围绕抗疫精神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研究。第二阶段从习近平总书记提炼、阐释“伟大抗疫精神”至今。“伟大抗疫精神”是对前一阶段抗疫精神研究的高度集中概括。通过两个阶段的研究,产出了一批研究成果。在中国知网总库中搜索发现,截至2021 年12 月16 日,共有以“抗疫精神”为主题的文献1098 篇,其中学术期刊750 篇,学位论文34 篇,报纸199 篇,会议论文4 篇,其他相关文献111 篇,涉及思想政治教育、高等教育、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中国共产党、预防医学与卫生学等多个学科;篇名含有“伟大抗疫精神”的文献共341 篇,其中学术期刊174 篇,报纸144 篇,其他23 篇,涉及思想政治教育、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高等教育等多个学科。

在“伟大抗疫精神”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其内涵得以不断丰富。以习近平总书记对“伟大抗疫精神”进行系统阐述为节点,两个阶段的阐释和研究各有侧重,前一阶段主要基于对“抗疫精神”内涵的探索性梳理,后一阶段是在20字“伟大抗疫精神”基础上的深度阐释。

第一个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 年2 月10日前往北京调研指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特别强调了四种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爱精神”“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这是首次指出“抗疫精神”的内涵。与此同时,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国内一批学者根据中国的抗疫实践,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就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发表的多次讲话,对“抗疫精神”进行了梳理。徐文秀认为,中国抗疫精神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一是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守望相助精神;二是闻令而动、雷厉风行的英勇战斗精神;三是顾全大局、壮士断腕的“一盘棋”精神;四是舍生忘死、逆行而上的英雄主义精神;五是充满信心、敢于胜利的积极乐观精神。[2]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省武汉市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发表的重要讲话过程中,沈小平将“抗疫精神”的内涵概括为不怕牺牲、勇于担当、顾全大局、甘于奉献的精神。[3](p10-31)赵宝军、呼翠翠基于全国各条战线、各行各业的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中的表现,从五个方面阐述了“抗疫精神”的内涵:一是同心勠力、众志成城、守望相助的信念;二是忠于祖国、服务人民、勇于担当的信仰;三是仁者爱人、兼济天下、民族复兴的理想;四是迎难而上、顽强拼搏、敢于胜利的意志;五是克己奉公、兢兢业业、严于律己的品格。[4]徐艳玲认为,“抗疫精神”的丰富内涵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使命精神;二是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团结精神;三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奋斗精神;四是尊重规律、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五是命运与共、共克时艰的天下精神。[5](p44-47)赵丽媛、翟继军通过辨析“抗疫精神”发展的文化与实践双重逻辑,指出抗疫精神既是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自发继承,也是与不同文化进行的“多元互补”和辩证综合创新。[6](p46-55)邹绍清、杨敏论述了“抗疫精神”的四大硬核要义:一是团结一心、勇往直前的精神;二是无私奉献、守望相助的精神;三是尊重科学、勇于创新的精神;四是命运与共、共克时艰的精神。[7](p15-20)张志丹也从五个方面分析了“抗疫精神”的内涵:一是坚定信心、不畏艰险的斗争精神;二是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团结精神;三是人民为本、生命至上的大爱精神;四是尊重规律、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五是命运与共、大道不孤的天下精神。[8](p24-31)喻立平从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角度,认为抗疫精神的核心理论是人民至上,抗疫精神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抗疫精神的核心价值是集体主义(共产主义)。[9]由此可见,这一时期学者们对伟大抗疫精神的内涵认知在逐步深化。

第二个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发表讲话将“伟大抗疫精神”丰富内涵概括为“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五个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抗疫精神“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1]基于此,于安龙、王建洲对伟大抗疫精神的科学内涵进行了阐发,同样从五个方面分析了伟大抗疫精神的鲜明特征与多维表现:一是以人为本、护佑生命的人权观是抗疫精神的价值旨归;二是万众一心、同甘共苦的民心观是抗疫精神的重要特征;三是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生死观是抗疫精神的突出标志;四是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求是观是抗疫精神的鲜明品格;五是和衷共济、爱好和平的大同观是抗疫精神的独特气质。[10](p54-59)为了充分发挥“伟大抗疫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吴潜涛认为,要从伟大抗疫精神与中国精神的关系、伟大抗疫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伟大抗疫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以及伟大抗疫精神与伟大建党精神的联系这四重维度来理解把握伟大抗疫精神的深刻内涵。[11](p27-29)

二、伟大抗疫精神的生成逻辑

伟大抗疫精神的形成既有物质条件,也包括思想条件,概括来看,学术界对伟大抗疫精神生成逻辑的研究主要涵盖理论来源、实践基础、文化根基和制度条件四个方面。

(一)理论来源。

学者们普遍认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是伟大抗疫精神形成的根本理论来源,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阐述。宏观上看,马克思主义是党领导人民进行抗疫斗争的理论基础,是党领导人民在抗疫斗争中展开思想交锋的理论武器。[12]微观上看,伟大抗疫精神源自对马克思主义人民性、实践性、时代性的承继和发展,[13](p21-26)源自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精神观的建构,[14](p93-95)源自马克思主义斗争品格的革命传统。[6](p46-55)

(二)实践基础。

实践是精神生成的基础,只有从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精神活动的本质。学者们均认同中国人民抗疫实践是伟大抗疫精神实践基础的观点。邹德文和李静从五个方面对伟大抗疫精神的实践来源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叙述,认为伟大抗疫精神是在抗疫实践中砥砺淬炼而成,源自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抗疫实践;源自中国人民风雨同舟、众志成城的抗疫实践;源自中国人民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抗疫实践;源自中国人民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抗疫实践;源自中国人民大道不孤、大爱无疆的抗疫实践。[13](p21-26)张志丹从抗疫实践的特殊性方面对伟大抗疫精神的来源进行解释,认为超级防控难度与显著抗疫成效是抗疫精神形成的根据。[8](p24-31)陈金龙从不同实践主体角度说明了伟大抗疫精神生成实践基础,主要体现为党中央领导疫情防控斗争的实践;广大医务工作者舍己救人的实践;全社会、全民族合力抗击疫情的实践。[15](p27-29)此外,亦有学者认为中国人民严格自律、守望相助、舍生忘死、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抗疫实践是抗疫精神成长的催化剂。[12],[16](p15-22)

(三)文化根基。

学者们对伟大抗疫精神生成的文化根基研究得较为深入、全面。大家普遍认为,抗疫精神是一种鲜明的新时代中国精神,是既与民族传统和时代精华一脉相承又独具内涵的先进特质。[6](p46-55)正是在区别于西方个人主义的中华文化熏陶下,伟大抗疫精神才得以诞生。

曲青山等对此进行了较为详细和全面的研究,指出伟大抗疫精神与中华文化一脉相承,伟大抗疫精神的内涵都可以在中华文化中找到思想源泉。[17](p5-11)张曼、刘吕红认为党和全国人民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库中汲取力量和智慧以抵御疫情的进攻和侵蚀。[12]孟建、王瑞娟指出伟大抗疫精神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整体观,是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生活方式实现价值观、守正创新的传承。[18](p14-19)郑忠梅认为伟大抗疫精神是敬仰生命、家国与共、大义凛然、因时而新以及协和万邦等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基因在新时代的生动彰显。[19](p40-41)赵丽媛、翟继军认为伟大抗疫精神的形成来源于仁爱重义、求实力行、奉公爱国和兼济天下等中国价值观。[6](p46-55)一些学者高度认同爱国主义汇聚伟大抗疫精神的伟力。[5](p44-47),[20](p22-24)还有学者认为伟大抗疫精神与中华传统美德息息相关。[21](p77-84)

学界普遍赞同伟大抗疫精神是新时代中国精神、民族精神的体现。[14](p93-95)陶倩、曾琰认为抗疫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谱系中的厚重时代篇章,伟大创造精神凝结为抗击疫情的实践智慧,伟大奋斗精神汇聚成抗击疫情的精神动力,伟大团结精神内化为抗击疫情的集体自觉,伟大梦想精神化育为抗击疫情的乐观信念。[22](p30-32)王易认为伟大抗疫精神是新时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主要表现在生命至上的为民追求、举国同心的团结伟力、舍生忘死的顽强斗志、尊重科学的求是态度以及命运与共的天下情怀五个方面。[23](p5-14)石书臣等指出伟大抗疫精神是新时代中国精神的生动体现,弘扬了红色革命精神、体现了疫情防控特点、升华了爱国主义精神、彰显了新时代价值导向。[24](p9-14)

(四)制度条件。

对于伟大抗疫精神生成的制度条件,学者对其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历史与实践反复证明,越是面对重大灾害、应对重大挑战、进行重大攻关时,这一制度越能彰显出独特优势与巨大效能。[25]张曼、刘吕红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领导全国人民团结抗疫的共同理想坚守。[12]张冬利认为基于深厚文化积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伟大抗疫精神生成的历史逻辑。[16](15-22)罗晓婷表示伟大建党精神催生的中国共产党组织的思想优势、使命优势、精神优势和价值优势转化为卓越行动力、强大战斗力、广泛动员力和严格约束力,成为中国共产党取得百年疫病防控工作胜利的精神原动力。[26]邹德文、李静表示伟大抗疫精神根植于中国共产党的红色基因。[13](p21-26)总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双重作用是抗疫精神形成的主导因素。[6](p46-55)

三、伟大抗疫精神的时代价值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事业的发展。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要继续坚持和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立足当前时代特征和实践需要,充分挖掘伟大抗疫精神的重大价值,探索继续弘扬伟大抗疫精神的现实路径。总体来看,伟大抗疫精神的时代价值与现实启示研究,是学界研究的重点领域。

(一)伟大抗疫精神对于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意义。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形成的伟大抗疫精神,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27]第一,伟大抗疫精神是新时代中国精神的现实印证,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首先,伟大抗疫精神融入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之中,体现了马克思精神观的人民立场,为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和精神动力,有助于引导党员干部以及全体人民达成思想的共识,确立一致的前进方向。其次,伟大抗疫精神构筑了与现实条件相吻合、与社会价值相印证的理想高地,同马克思精神观一致。最后,伟大抗疫精神表征着人民的理性与追求,这为马克思设想的人类社会美好前景在新时代提供了实践的可能性、现实性。[14](p93-95)

第二,伟大抗疫精神是推动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动能。[10](p54-59)首先,抗疫精神促进全社会凝聚共识,形成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其次,抗疫精神作用于日常生活领域,推动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再生产;再次,抗疫精神推动中国价值的国际传播,汇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多元力量。[22](p30-32)伟大抗疫精神汇聚爱国之情,筑牢民族精神之基;凝聚新时代之魂,永铸历史之丰碑;彰显制度之优,砥砺奋进之路;集聚创新之力,助推复兴之梦。[7](p15-20)

第三,伟大抗疫精神有助于凝聚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磅礴力量。中国梦的实现必须凝练抗疫精神。凝练抗疫精神能够找寻各主体间最大的价值共识和公约数,进而将多元主体凝聚在一起,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和自觉性,最终为实现两个百年目标伟大事业凝聚磅礴的中国力量。[8](p24-31)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必须毫不动摇紧紧依靠中国人民的英勇奋斗;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必须毫不动摇坚定文化自信。[28](p38-40)

(二)伟大抗疫精神对于党的教育事业的重要意义。

学界认为,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对于党的教育事业的作用十分重大。李海容表示,伟大抗疫精神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时代新人的力量源泉,是传承中国精神的时代引领。[29](p41-43)第一,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对理想信念教育的意义。伟大抗疫精神作为中国红色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德育价值。学者们普遍认为,伟大抗疫精神为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内容和教材,具有长效教育功能。一方面,要用伟大抗疫精神持续增强当代青年的斗争本领、激发当代青年的奋进力量、强化当代青年的使命担当,从而激发青年担当民族复兴大任。[30](p128-130)另一方面,伟大抗疫精神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强大动力,教育战线有义务、有能力弘扬好伟大抗疫精神。[31]

第二,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有助于社会责任意识培育。在抗疫过程中,个人主义与公共精神体现出了鲜明的差异,也深度还原和显露了公共精神和社会责任的时代境遇。伟大抗疫精神折射出我国大众公共精神与社会责任的增强,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有利于营造崇尚公共文明与价值的社会氛围,培育大众健全的人格,规范主体的社会行为,从而助推构建和谐社会。[32](p119-125)

第三,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对体育教育的意义。体育对增进身体健康、应对疫情具有重要作用。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就要进一步提升大众体育素养,注重体育的育人功能,将体育教育与生命教育融合为一体,促进个体身体健康和积极心态养成,实现体育教育向生命教育的转向。[33](p1-5)

第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价值。把伟大抗疫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导青年学生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激发青年学生厚植新时代爱国主义情怀,培养青年学生无私奉献精神和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引导青年学生深刻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34](p113-117)把伟大抗疫精神融入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坚定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塑造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念,以及构筑青年学生的精神家园,同样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宝贵的时代价值。[35](p113-118)

(三)伟大抗疫精神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学者们一致认为,伟大抗疫精神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内在契合性,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其一,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立足实践创造与时俱进的新文明、新文化和新精神是文化自信的本质。抗疫精神是增强文化自信的新引擎。[10](p54-59)伟大抗疫精神彰显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历史与现代、民族特色与世界性特色的统一,其对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和政治认同的整合能够起到精神凝聚作用,充分彰显文化自信。[8](p24-31)

其二,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用实际行动铸就的伟大抗疫精神,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追求。[36](p12-15)此次抗疫是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检阅,实现伟大抗疫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合,体现出中国人民以勇于担当为时代己任、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奋斗目标的新时代价值导向。[24](p9-14)

其三,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有利于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通过把伟大抗疫精神融入日常思想教育、释经解道活动、抵御渗透斗争和场所建设管理,可以拓展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的实现路径。[37]

其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有利于公共精神培育与社会责任建构。伟大抗疫精神折射出我国大众社会观的进步、公共精神与社会责任的增强,对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具有极大作用。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有利于营造崇尚公共文明与价值的社会氛围,培育大众健全的人格,规范主体的社会行为,助推形成和谐的社会秩序,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夯实精神基础。[32](p119-125)

(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的世界意义。

伟大抗疫精神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新载体。[10](p54-59)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对于凝聚人类共识,汇聚全球合力,共同战胜疫情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团结合作,彰显了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同舟共济,彰显大国担当和大国道义;凝聚合力,彰显了共克时艰的精神动力。[7](p15-20)

四、伟大抗疫精神的弘扬路径研究

总体而言,学者们认为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主要有以下三个路径:

(一)融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伟大抗疫精神是青少年思想教育的鲜活教材,将抗疫精神融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提升思政课程教学时效性和亲和力的重要抓手,[38](p76-77)也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开展“四史”教育和“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精神。[39](p36-38)将伟大抗疫精神深度融入学校思政课程,要把握以下三个关键环节:一是讲清抗疫精神。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有一句著名论断:“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要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必须要讲清抗疫精神的生成逻辑、深厚意蕴,[40](p116-120)使青少年们能够透彻理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二是讲好抗疫故事。要讲真实故事,坚持典型引路,[41](p66-71)发挥故事以情动人的作用。一方面要讲身边的“平民英雄”,“平民英雄”身上所闪现的人性光芒更接地气,更容易打动、感染学生。[42](p54-55)另一方面,要讲“人民英雄”,树立全国典型。比如,人民日报塑造的钟南山媒介形象就很好地表达了伟大抗疫精神,对弘扬抗疫精神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43](p90-91)三是参与抗疫活动。要将课堂讲解与实践感知有机统一,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抗疫志愿服务活动,[44](p82-84)在实践中深刻领会伟大抗疫精神,做伟大抗疫精神的践行者和弘扬者。

(二)强化伟大抗疫精神的融媒体传播。

融媒体传播方式极大推进了疫情防控工作,凝聚了社会共识,也让一批彰显伟大抗疫精神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件脱颖而出。基于在融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受众的“分层化”、信息传播平台的“复合化”、信息传播机制的“去中心化”的三大挑战,朱煜提出,弘扬伟大抗疫精神要从以下三点着手:一是实现信息传播方式的精准覆盖,强化抗疫精神在不同社会人群中的价值认同;二是加强融媒体传播平台的相互交融,拓宽抗疫精神内在价值和外在呈现的多维度表达;三是破除虚假信息,树立权威发布,强化抗疫精神的传播效果和持续影响力。[45](p81-83)当前,多种媒介积极宣扬伟大抗疫精神,比如电视剧《最美逆行者》、政论片《雄关》、抗疫题材纪录片《一级响应》、针对青少年受众的《开学第一课》、《人民日报》等主流报刊开展的系列活动与典型宣传报道,以及防疫抗疫主题公益出版物,等等,学者也对此现象进行了相应的研究。①相应研究成果有:刘超著,电视剧《最美逆行者》诠释伟大抗“疫”精神,载于《电视研究》,2020年第9期;冯涛著,书写中原抗疫精神史诗打造现象级传播佳作——评河南广播电视台大型政论片《雄关》,载于《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1 年第9 期;曾祥敏、杨丽萍著,个体生存与国家记忆:14 亿人民的“一级响应”——抗疫题材纪录片《一级响应》的叙事视角与价值分析,载于《中国电视》,2021年第7期;朴晶著,《开学第一课》普及防疫知识弘扬抗“疫”精神,载于《电视研究》,2020年第9期;王沙沙著,抗疫背景下钟南山媒介形象的建构——以疫情期间人民日报的相关报道为例,载于《青年记者》,2021年第2期;谭旭东、王海峰著,防疫抗疫主题公益出版与中国担当,载于《出版广角》,2020年第24期。

(三)融入公共设施的设计与表达。

公共设施是人们生活环境的一部分,将伟大抗疫精神与公共设施的设计与表达相结合,其弘扬伟大抗疫精神的作用必然是潜移默化的。比如将伟大抗疫精神结合地方文化基因,开展公共设施的创意设计,[46](p399-406)使民众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感知伟大抗疫精神。档案馆作为公共设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举办档案展览这一独特的传播方式,可以让人们更加深刻理解并体会中国的伟大抗疫精神。[47](p50-51)此外,还利用美术馆等公共设施,开展摄影展、雕塑展等,以平民化视角切入,在温情中以小见大,传递家国情怀,弘扬伟大抗疫精神。[48](p84-85)

五、进一步深化伟大抗疫精神研究的思考

综观近来伟大抗疫精神的研究,成果颇丰。表明伟大抗疫精神研究逐步火热,研究的范围和深度不断扩展,为今后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研究中也存在需要加强和改进的地方。主要有:一是研究视域有待拓展。目前对伟大抗疫精神的研究主要从思想政治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角度进行探讨,跨学科研究和分析有所不足,其实哲学、社会学、管理学、历史学、人类学等众多社会科学领域均可以就伟大抗疫精神进行广泛研究。同时,在探讨伟大抗疫精神时大多把它放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实践中进行考察,缺乏放在整个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进行考察的研究。二是研究内容有待丰富。目前,学术界对伟大抗疫精神的历史起源和现实价值的研究还有较大提升空间,缺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荆楚文化对伟大抗疫精神形成的历史源流的研究,对于伟大抗疫精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现实价值的研究稍显不足。针对伟大抗疫精神的理论逻辑、人文逻辑、价值逻辑、实践逻辑的研究没有形成统一认知,也较少有从四大逻辑相结合来研究伟大抗疫精神。三是研究方法比较单一。目前的伟大抗疫精神大多采用定性研究、规范研究,较少采用定量研究和实证研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研究形式单一,数据分析和说服力不强,对策建议的针对性和精准度不够。

当前,我国已经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处于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伟大抗疫精神的时代价值将进一步彰显,对伟大抗疫精神的研究仍将是学术界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未来,笔者认为伟大抗疫精神的研究可以从进一步拓展研究视域、丰富研究内容和创新研究方法方面进行努力。

猜你喜欢

弘扬抗疫精神
弘扬爱国精神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弘扬爱国精神
“画”说抗疫
抗疫之歌
团结抗疫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