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战线助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研究
2021-01-12李灵杰
李灵杰
(台州学院,浙江 台州 318000)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对非公经济领域的统一战线工作。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强调:“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健康成长,不仅是重大经济问题,也是重大政治问题。”[1]2017年,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指出,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2]。“两个健康”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非公经济领域统战工作的主题。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民营经济肩负着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实现企业转型升级攻坚重任。因此,研究如何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作用,实现对“两个健康”的成功引领,对各地打造民营经济“升级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与统一战线工作概述
(一)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内涵
通常而言,“健康”一词多用来形容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性等方面均处于良好的状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定义:“健康不仅为疾病或羸弱之消除,而系体格、精神与社会之完全健康状态。”作为引申,新时代民营经济“两个健康”则是民营经济的“一体两面”,即民营经济要实现长期平稳高质量发展,同时民营企业家要诚信经营、勤奋实干、勇于开拓。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促进新时代民营经济“两个健康”做了系统规划,其内涵我们可以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进行理解。
从宏观大局看,要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作为新时代经济改革发展的根本遵循。早在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党中央便将基本经济制度定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3],并从多个层面提出充分发挥民营企业作用,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和创造力的改革举措。2015年11月,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又指出:“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动各种所有制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同时公有制主体地位不能动摇,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能动摇。”[4]在2019年召开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明确强调:“健全支持民营经济、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的法治环境,完善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政策体系,健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制度,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5]唯有全社会毫不动摇地坚守、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才能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才能推动民营经济更高质量发展。
从中观实践看,民营企业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对于民营企业而言,要想实现基业长青,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关于民营企业如何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民营企业制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创新为本。一方面,他要求民营企业要练好内功,增强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基于此,2019年12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推出了一系列导向性意见和指导性举措,为民营企业改革发展、迈向更广阔舞台指明了方向[6]。另一方面,他要求支持民营企业做好党建工作。2017年,在广西基层代表座谈会上进一步提出,“要积极推动民企党建工作探索,因地制宜抓好党建、促进企业健康发展”[7],将加快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加强党建工作作为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从微观个体看,民营企业家要筑牢守法经营底线,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弘扬企业家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此有过诸多论述:2014年11月,在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发表演讲时指出“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8];2016年3月,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提出“激发企业家精神,发挥企业家才能”的要求[9];2018年11月,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指出,民营经济人士要“弘扬企业家精神,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10]。关于如何培养和保护企业家精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也从多个方面作了精心部署:如2017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专门印发了《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为企业家队伍建设和党的领导指明了方向;2017年10月更是直接将“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写进党的十九大报告中。
(二)统一战线对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
所谓民营经济领域统战工作,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为对象开展的一系列统战工作的统称,是经济领域统战工作的拓展和延伸。2000年12月,在第十九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和会议讨论后下发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统一战线工作的决定》中,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被明确列为新世纪统战工作的范围和对象。开展统一战线服务和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工作,是党中央审时度势,从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维度作出的战略决策,意义十分重大。
其一,有利于民营企业牢牢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改革开放40多年来,民营企业对国家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随着民营企业的不断壮大,企业获取经济效益的过程中,还要有更宏大的理想和更崇高的使命。统一战线通过发挥思想引领优势作用,可以帮助民营企业家正确认识自己的历史使命。近年来,民营企业家积极投身公益慈善事业和光彩事业,致富思源,自觉履行社会责任。资料显示,2020年湖北疫情发生后,全国民营企业以各种方式捐款捐物支援湖北抗疫和疫后重振,展现了家国情怀和对湖北人民的深情厚谊。“知名民企网上湖北行”活动启动仅两个多月就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193家省内外民营企业为湖北提供就业岗位106203个,带货帮销湖北农产品3.49亿元,促成民营企业投资项目41个,合同投资额1228.8亿元,涉及芯片、新能源、新材料、医疗康养、文创旅游等领域[11]。
其二,有利于民营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在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新老矛盾交织,周期性、结构性问题叠加,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的严峻挑战下,如何帮助民营企业家坚定发展信心,把企业做大做强是时代课题。中国统一战线的成员包括了各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等[12],他们专业素质较高,大都在本行业、本领域有较大影响力,统一战线通过发挥这一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独特优势,可以为企业攻坚新技术、发展新业态、研发新产品、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持。
其三,有利于最大限度凝聚思想共识,一心一意谋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非公有制经济要健康发展,前提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健康成长。”然而,目前的“民营资本离场论”“国进民退说”等片面、极端的言论甚嚣尘上,极易挫伤民营企业家的创新创业热情,打击民营企业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如何让社会和民营企业家保持发展信心?这就体现出党建和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性。民营企业中的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有些是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他们通过“全国两会”直接参与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制定,及时了解党中央的最新精神和理论,同时将习近平总书记“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和营商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权益,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继续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13]等思想及时传播到位,让广大民营企业职工吃下“定心丸”,一心一意谋发展。
二、当前统一战线助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一)在服务民营企业创新发展方面存在制约因素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民营企业投身转型升级、专注改革创新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不二法门。当前,统一战线在服务民营企业创新发展方面依然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民营企业创新热情不高,创新动力不足,对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原有企业发展模式的依赖性很强,对产品技术改造投入明显不足,害怕创新失误给企业带来重大影响。二是创新政策不够完善。培育创新型企业是一项综合性工程,既要重招商又要重扶持,当前不少民营企业家表示政府的扶持政策上下整合不足,针对性不强,财税、土地、金融、社保医疗、教育、住房等配套性政策跟不上,导致他们获得感不强。三是创新人才支撑不足,人才服务信息平台不健全,高端人才较为匮乏,人才培育力度不够,尤其是民营企业用人成本较高。这是当前摆在非公有制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微企业面前的现实困难。四是民营企业创新信息不足,阻碍企业开展创新。不少民营中小微企业既缺乏对获取创新信息的重视,也缺乏获取支撑创新的信息来源渠道,导致民营中小微企业在创新方面盲目跟风、亦步亦趋,出现不利于企业科学长远发展的“负面循环”。五是多层次创新融资体系有待建立健全。小微企业在经营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资金缺乏,而资金缺乏直接限制了小微企业的转型升级,甚至阻碍到日常经营,成为小微企业转型升级的瓶颈。
(二)在服务新生代民营企业家思想引领方面存在短板
从全国看,改革开放后涌现的第一代民营企业家纷纷进入退休年龄,出现了“创二代”和自创型青年企业家共同组成的新生代民营企业家。新生代民营企业家政治敏感度高,加强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促进其健康成长,既是统一战线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近年来,各省、市委统战部虽然围绕新生代民营企业家“双传承”(红色传承和创新传承)的培养总目标,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其一,对统一战线的优良传统理解得不够深、不够透,思想定力不强,较容易受西方社会政治思潮影响。新生代民营企业家思想意识的独立性、差异性和多变性显著增强,在“民主”“公平”“自由”等概念上,极易受西方社会政治思潮的影响。马克思曾指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与他的利益有关。”每种社会思潮都反映了一定阶层的利益诉求,新生代民营企业家认同西方社会思潮的某些观点,恰恰是因为这些思潮契合了他们的某些利益诉求,从而产生了利益共鸣。其二,对思想引导工作重视不够,在党建、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基层组织建设上相对薄弱。调研显示,新生代民营企业家对企业党建工作认识差距较大。不少民营企业家本身就是党员,对党怀有深刻感情,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抓党建抓得紧,主动性强,效果好。也有一部分新生代民营企业家对党建工作认识不到位,存在不同程度的应付心理。这一方面反映出部分民营企业家对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统一战线对新生代民营企业家的思想引导工作机制没有真正形成。其三,参政履职效果不够好,对所承担的责任不够尽职。随着我国政治参与环境的不断提升和改善,民营企业家自身经济地位不断提高,他们从政治冷漠到主动参与,政治参与度得到较大提升。但从实际效果看,新生代民营企业家参与政治的动机和心态是复杂的,他们或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或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又或是为了接触领导,建立人脉网。
(三)在引导民营企业回归投资方面显得力不从心
引导民营企业回归投资不是一个单向的接轨,而是一个双向互动、反复博弈和最终认可的结果。以浙江为例,从2004年浙商“反哺”概念的提出,到2012年浙江省政府正式将“浙商回归”作为一号工程提出并付诸实施,浙江以先发的经济优势、政策优势和环境优势,将回归工程搞得风生水起。但纵观全国,回归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是明显存在的,还有不少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一是基层重视不够。近年来“守摊子”“过得去”的思想有了很大改观,但仍有少部分单位招商主动性和责任心不够强,出现“热在上层、冷在下层”的现象,外出招商频率低,获取信息少,洽谈成功率不高,项目推进不快。二是招商氛围不浓。对信息的重视程度不够,对招商队伍建设重视不够。一部分单位“走出去” “请进来” “留得住”的频率和质量不高,亲商、安商的氛围不浓,对项目的“钉子”精神发挥不够好,捕捉信息主动性和敏感度不够,没有形成省市、乡镇、部门人人参与、全民招商的局面。三是招引抓手不力。目前全国招商手段单一、方式简单,有时靠“守株待兔”获得项目,信息源少、信息不畅、信息断档,没有建立有效的信息来源渠道和网络模式,以商引商、中介招商成效不明显。同时,招商队伍不强、链条不紧,考核机制不完善、激励机制不灵活,导致整体招引合力不强、力度不够。四是招商层次不够。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期,招商引资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地区综合实力的好方法、快通道,引进大项目、好项目层次水平还不够,“龙头型” “旗舰型” “总部型”的重特大项目还很缺乏,工业仍是经济发展的短板,不能有效形成实业的“航母”,市场竞争优势不明显。
(四)在助推民营企业“走出去”方面缺乏有力支撑
经济新常态下,加快实施“走出去”已成为民营企业摆脱困境、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已有不少民营企业大胆走出国门,通过建立境外加工基地、国际营销网络、境外研发机构等形式,已逐步成为“走出去”的生力军。但在这一过程中,也面临诸多新挑战和新困难:
其一,服务体系弱。民营企业走出国门建立工业园需要政府加以指导,更需要为其提供信息与咨询方面的服务,逐步形成整套的信息网络系统,从而帮助民营企业进行海外项目评估。2019年,由全国工商联牵头、各省市区工商联、各直属商会联动,917家民营企业参与问卷调查形成了《“一带一路”沿线中国民营企业现状调查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40.6%的受访企业对工商联系统的首要需求是“组织当地法律法规培训尤其是劳动仲裁纠纷方面的知识培训与专业化服务”。排在第二位的需求是“与国内和当地相关部门协调,争取更多政策支持”。其他需求还有:“海外投资与经营知识培训”、“搭建信息沟通平台,实现商务信息共享与投资经验交流”和“在当地组织环境监测标准、资源开发审查政策专业化服务”。这充分反映了我国的国际化服务体系有待完善[14]。其二,境外融资困难。在影响我国民营企业“走出去”的诸多因素中,资金问题是最大的“拦路虎”。国有企业在获取政府资源、金融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存在天然优势,但民营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微企业则步履维艰。目前境外工业园区企业除了利用母公司资金外,另一个重要渠道就是向银行贷款。由于中国的商业银行在境外分支机构相对较少,这类的融资需求往往较难实现,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民营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其三,投资风险系数高。与国内不同,民营企业在海外投资过程中涉及的问题通常更多也更复杂,因而更需规避由主客观因素造成的安全风险。一方面,民营企业“走出去”普遍面临着政治风险、收汇风险、经营风险、管理风险和项目风险等各类风险。这就需要健全民营企业境外投资风险防范机制,完善风险保障平台和信息服务平台,为民营企业“走出去”提供信息咨询、风险预警等服务。另一方面,民营企业走出去要自重自律,要懂政治、熟法律、讲诚信、会运作,要合作共赢,主动获取使领馆的支持与帮助等。
三、新时代统一战线助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解决如何领导组织起来的问题
第一,建立民营企业家统战工作责任机制。明确把民营企业家统战工作纳入各级党委(党组)抓统战工作的主体责任范畴。各级党委要把民营企业家统战工作作为统战工作新的着力点和重要内容摆上议事日程,与各项统战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把民营企业家统战工作作为考核统战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工作落实到位。各级党委主要负责人要带头重视民营企业家统战工作,带头与民营企业家代表联谊交友。第二,建立民营企业家统战工作系统研究机制。研究透,才能抓得准。一是建立民营企业家统战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有关信息资源共享制度,探索建立专门信息系统,定期进行碰撞对比,沟通有无,形成民营经济人士基础数据库。二是建立对民营企业家基本情况、发展形势的跟踪调研制度,适应社会快速发展变化形势,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不断了解掌握民营企业家统战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开拓思路,创新方法,夯实工作基础,推动工作落实。三是依托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理论研究基地等载体,成立民营企业家统战工作研究小组,加强深入研究,推动完善相关理论政策法规,为工作提供更好的指导和保障。第三,建立民营企业家统战工作支持保障机制。一是健全工作机构,配强工作力量。要为开展民营企业家统战工作创造必要条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保障。二是增强统战干部能力匹配性。加强统战干部教育培训,适应互联网社会变革和新媒体时代需求,使之树立新思维、培养新本领、研究新对象,积极触网、用网,善用互联网、新媒体技术及终端产品等新手段,延长工作手臂,加强与民营企业家的联系互动,做到找得到人、对得上话、引导得了、团结得好。三是强化大统战思维。加强对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及其工作人员的统战理论政策培训,帮助他们增强统战意识、树立统战思维,自觉在履行各自职能工作过程中,善于运用统战方法,有意识地开展团结引导工作。
(二)建立新纽带,解决如何有序组织起来的问题
第一,从地域和经济层面组织起来。针对民营企业家分布广泛分散、行业管理松散、人员流动性强等特点,推动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有意识通过建立产业园、孵化器、工业园、创客园等方式,把分散的中小微企业集结起来,抱团发展,形成扎堆效应,产生聚集效益,也便于集中开展对他们的团结引导工作。第二,从统战层面组织起来。推动各地各级建立民营企业家联谊会,在此基础上建立民营企业家之家,并使之切实发挥作用。一是发挥纽带作用。加强联谊交友,建立与民营经济人士经常性沟通渠道,增强接触、交流、互动,及时了解掌握民营经济人士的思想状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二是发挥桥梁作用。为会员和会员企业抱团发展、合作共赢、加强政企沟通牵线搭桥,促进相关行业健康发展。三是发挥平台作用。引导民营企业家恪守底线,加强自律,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充分发挥代表人士的作用,以正能量影响广大群众,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四是发挥载体作用。让有代表性的民营企业家脱颖而出,成长为有影响力的代表人士。第三,从党建层面组织起来。要推动民营企业党建工作,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带头示范作用,做好团结引导工作;要注重发挥民主党派作用,引导民主党派在民营企业中有序发展党派成员,并发挥其在民营企业中的正面引导作用。
(三)运用新方法,解决如何有效团结引导的问题
第一,改进和创新统战宣传工作方法。过去,统战宣传存在面目僵硬、语言呆板、说服力差、感染力不强等问题,影响力有限。针对民营企业家的特点,要利用多种传媒手段,扩大宣传领域,提高宣传层次,逐步形成“网络、报刊、影视”的宣传主阵地,使统一战线方方面面的人和事能够滚动式、全方位地得到宣传报道,从而形成统战宣传的“大合唱”。要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合情合理、有理有据。第二,充分用好网络媒介。应把“加强线上互动、线下沟通”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贯穿到民营企业家统战工作的各环节、全过程。要通过使用统一战线网站、公共邮箱、论坛、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吸引民营经济人士关注和参与热点话题的互动。探索开设“网上建言献策直通车”、设立“网上工作室”、举办“网上沙龙”等方式,拓展网络工作平台,开展网络参政、网络问政等活动,引导民营企业家发挥新媒体技术优势和网络舆论影响力。第三,以活动增强凝聚力。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年龄较轻,学历较高,社会接触面广,总体上来说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群体。统战部门可以根据他们的特点、爱好和需求,通过举行沙龙聚会、高层论坛、考察调研、扶贫济困、专业咨询、拓展训练、体育竞赛等方式,把他们吸引和凝聚起来,寓统战工作于各类活动之中。
(四)培养新队伍,解决怎样抓住关键少数、影响一大片的问题
第一,把民营企业家代表人士纳入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总体规划中,做好发现、培养、使用、管理工作。在广泛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发现和掌握一批有代表性的人士,建立各级代表人士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逐步建立起一支民营企业家人士队伍。第二,加强对民营企业家的教育培训。民营企业家是有显著特点的体制外群体,其思想政治教育和培训不能照搬一般统战工作对象的固定模式,要有针对性地在培训内容、培训工作参与主体、培训方式方法、培训对象的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激发他们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以促进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教育培训内容应贴近民营企业家的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将他们的需求与党对民营企业家的要求相结合,将他们的素质提升与企业发展相结合,使他们能富而思进、致富思源,做到“爱国、敬业、守法、诚信、创新、贡献”。本着对精英人士“要管要用”的思想原则,通过一系列体现统战工作特色的政治教育,开拓他们的视野,增强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及参政议政能力,提高他们经营管理企业的能力。 第三,合理做好民营企业家优秀代表的政治安排、社会安排,积极做好向各级人大、政协及社会团体的举荐工作,向政府部门、司法机关推荐特约人员,将他们纳入体制内轨道,并以此为动力不断规范其行为,切实把他们引导到“同心”旗帜下,为他们有序政治参与、发挥正能量创造条件。要充分发挥政治安排所应体现的政策导向作用。掌握政治安排时机,避免超前安排;控制政治安排力度,避免过度安排;确保政治安排效果,避免无谓安排。
总之,在多样化社会思潮和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统一战线服务和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它需要统战部门和工商联发挥积极主动性,还需要各级党委和有关政府部门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加强团结协作。做好民营企业家的“人心工作”更是一项长期的探索性工作,不仅要更好地贯彻“团结、帮助、引导、教育”的工作方针,还要运用针对性的工作方式,探索引导路径。此外,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还应引导民营企业家积极参与到深化改革的潮流中,成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